全网唯一标准王
ICS 65.020.20 CCS B 05 DB 5307 丽江市 地方标准 DB 5307/T 22—2024 代替 DB 5307/T 22 -2019 杂交玉米园玉 093栽培技术规程 2024 - 10 -14发布 2024 - 12 - 30实施 丽江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DB 5307/T 22 —2024 I 前言 本文件按照 GB/T 1.1 —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代替 DB 5307/T 22 -2019《杂交玉米园玉 093栽培技术规程 》,与DB 5307/T 22-2019相比, 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a) 规范性引用文件中删除了部分废止引用文件,添加了新的引用文件。 b) 病虫害防治中,修改了对玉米螟防治、地下害虫防治、粘虫、蚜虫的防治方法和药剂。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 丽江市种子管理站 提出。 本文件由丽江市农业农村局归口 。 本文件起草单位: 丽江市种子管理站、古城区种籽管理站、华坪县种子管理站。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 芮体江、田景梅、 江波、和盛、杨晓云、张隽超、易学伟、李向军、李才勇 。 本文件及其所代替文件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2016年首次发布为 DG 5307/T 22 -2016,2019 年标准号变更为 DB 5307/T 22 -2019。 ——本次为第一次修订。 DB 5307/T 22 —2024 1 杂交玉米园玉 093栽培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园玉 093播种、施肥、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收获等 技术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丽江市海拔 1 200 m~2 400 m的玉米种植区。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 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 4404.1 粮食作物种子 第1部分:禾谷类 GB/T 8321.10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十) GB/T 15671 农作物薄膜包衣种子技术条件 NY/T 496 肥料合理使用准则 通则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园玉093 云南云单种子科技有限公司自主选育 的玉米新品种。2011年通过云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 定。在丽江两年的适应性种植鉴定中表现出高产、抗逆、广适的田间综合性状。 4 播种 种子要求 种子纯度≥ 96.0%,净度≥ 99.0%,发芽率≥ 85%,水分≤ 13.0%。种子应符合 GB 4404.1和GB/T 15671的规定。 地块处理 去茬除草:在前作收获后及时深耕,去除田间和地埂上的杂草。 精细整地 :做到平整土碎上虚下实,沟直墒平,地内无残根、残膜。 播种量 每667 m2用包衣种 2 kg。包衣种使用应符合 GB/T 15671的规定。 播种期 海拔1 200 m~1 600 m区域以夏播为主,播期为 5月15日~5月25日;海拔 1 600 m~2 000 m区域以春 播为主,春播期为 4月20日~5月5日;海拔 2 000 m~2 400 m区域播期为 4月1日~4月15日。 DB 5307/T 22 —2024 2 播种密度 海拔1 200 m~1 600 m区域播种密度为 4 000 株/667m2;海拔1 600 m~2 000 m区域播种密度为 4 500 株/667m2;海拔2 000 m~2 400 m区域播种密度为 5 000 株/667m2。 播种规格 海拔1 200 m~2 000 m区域采用等行距直播,行距 80 cm,株距16.7 cm~20.8 cm;海拔 2 000 m~ 2 400 m区域采用地膜覆盖宽窄行直播 ,种植规格大行距 90 cm、小行距 45 cm,株距14.8 cm。 5 施肥 施肥原则 以有机肥为主,无机肥为辅 。重施基肥,氮磷钾合理配比,补施锌肥,适时追肥。肥料的使用应符 合NY/T 496 的规定。 基肥 播种前每667 m2施腐熟农家肥1 500 kg~2 000 kg或商品有机肥 300 kg~400 kg、复合肥 (N-P-K 14-5-6)40 kg~50 kg、锌肥1 kg~2 kg混合施入塘底盖土,确保种 、肥隔离,以防烧苗。 追肥 5.3.1 提苗肥 5叶~6叶期,穴施入 尿素20 kg/667m2~30 kg/667m2。 5.3.2 穗肥 9叶~10叶期,穴 施尿素30 kg/667 m2、硫酸钾 10 kg/667m2~15 kg/667m2。 5.3.3 粒肥 玉米植株 5%~10%抽雄期,穴 施尿素10 kg/667m2~15 kg/667m2。 6 田间管理 查缺定苗 5叶~6叶期做好查缺定苗, 按密度留足基本苗,做到苗齐、全、壮、匀 。 中耕除草 在追施提苗肥时 ,进行第一次浅 耕除草;在追施穗肥时进行第二次深耕除草、理沟培土、防涝防倒 伏。 7 病虫害防治 病虫害防治原则 DB 5307/T 22 —2024 3 坚持 “预防为主、 综合防治” 的原则, 充分利用绿色防控措施, 农药的选择和使用应符合 GB/T 8321.10 的规定。 虫害防治 主要虫害有玉米螟、地下害虫、粘虫、蚜虫等。 7.2.1 绿色防控措施 清除地头、垄沟以及田间的杂草,杜绝幼虫早期食料来源及成虫的产卵场所,减少其越冬虫量;同 时压低虫口基数,破坏生存环境;保护天敌;田间安置杀虫灯、性诱剂、黄篮板、草把等诱杀害虫。 7.2.2 化学防治 7.2.2.1 玉米螟防治 可利用Bt乳剂配成颗粒剂撒施防治; 在大喇叭口期 ( 13叶~14叶) 用3%的辛硫磷颗粒剂 2.5 kg/667m2 施于玉米喇叭口内,或 40%氯虫 ·噻虫嗪水分散剂 10 g/667m2或200亿孢子/g球孢白僵菌可分散油悬浮剂 50 ml/667 m2~60 ml/667m2喷雾。 7.2.2.2 地下害虫防治 播种时,用 1%氯虫 ·噻虫胺颗粒剂 2 500 g/667m2剂沟施。 出苗后,用 3%的辛硫磷颗粒剂 2 kg/667m2~3kg/667m2拌成毒土撒入玉米行间预防蛴螬、蝼蛄、金针 虫、地老虎等地下害虫。 7.2.2.3 粘虫防治 虫害初期,用 200 g/L氯虫苯甲酰胺 12 ml/667m2、5%高效氯氟氰菊酯水乳剂 10 ml/667m2或100亿孢 子/g球孢白僵菌 700 ml/667m2兑水喷施。 7.2.2.4 蚜虫防治 在蚜虫始盛期,用 22%噻虫 ·高氯氟悬浮剂 10 ml/667m2~15 ml/667m2或0.3%印楝素乳油90 ml/667m2 兑水喷施。 病害防治 主要病害有大、小斑病,灰斑病,弯孢霉叶斑病等。 7.3.1 绿色防控措施 轮作换茬 、清除田间病残体 、适时早播、使用充分腐熟的农家肥;加强田间管理,做好中耕除草、 培土、理沟,促进玉米植株健壮生长,提高抗病性。 7.3.2 化学防治 7.3.2.1 大斑病、小斑病、灰斑病、锈病防治 预防为主,大喇叭口期,田间病株率达 70%以上,病叶率 20%时,结合防治蚜虫,用 18.7%丙环 ·嘧菌 酯50 ml/667 m2~70 ml/667m2喷施预防;用 50%的多菌灵可湿性粉剂 500倍液,或 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 800倍液喷雾。发生严重的田块,隔 7天喷1次,连续防治 2次~3次。看防治指标来确定用药。 DB 5307/T 22 —2024 4 7.3.2.2 弯孢霉叶斑病防治 大喇叭口期 用40%新星乳油 10 000倍液、6%乐必耕可湿性粉剂 2 000倍液、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 或70% 代森锰锌 可湿性粉剂 1 000倍液喷雾。 8 收获 在植株进入完熟期后即可收获。 收获后及时晾晒、脱粒 、贮藏、 包装、入仓。

.pdf文档 DB 5307-T 22-2024 杂交玉米园玉093栽培技术规程 丽江市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8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8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DB 5307-T 22-2024 杂交玉米园玉093栽培技术规程 丽江市 第 1 页 DB 5307-T 22-2024 杂交玉米园玉093栽培技术规程 丽江市 第 2 页 DB 5307-T 22-2024 杂交玉米园玉093栽培技术规程 丽江市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5-07-25 22:50:19上传分享
友情链接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