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网唯一标准王
文库搜索
切换导航
文件分类
频道
文件分类
批量下载
ICS 65.020 CCS B 22 DB 5307 丽江市 地方标准 DB 5307/T 21—2024 代替 DB 5307/T 21 -2019 大麦栽培技术规程 2024 - 10 - 14发布 2024 - 11 - 14实施 丽江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DB 5307/T 21 —2024 I 前言 本文件按照 GB/T 1.1 —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代替 DB 5307/T 21 -2019《大麦栽培技术规程》,与 DB 5307/T 21 -2019相比,主要技术变化 如下: a) 规范性引用文件部分文件进行修改; GB 4285已废止,将其删除; b) 品种选择中增加保啤麦 28号,删除 S500、V06、V43、82-1,云大麦 12号(裸)修改为云大 麦12号(见3.1.2); c) 对种子处理中的药剂用量进行了调整(见 3.2); d) 地块处理中整地耕深由原来的 24 cm以上修改为 20 cm以上(见 3.3.2); e) 对田间管理的部分内容进行修改,具体为对施肥时期和施肥量进行部分调整(见 4.1),对病 虫草害防治药剂及用量进行了修改,增加了防治指标内容(见 3.2、4.2、4.4)。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 丽江市农业科学研究所 提出。 本文件由 丽江市农业农村局 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 丽江市农业科学研究所。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 宗兴梅、和立宣、李双情、杨尚琼、赵丽芬、洪良忠、邰先梅、丁礼云、刘晓 冰。 本文件及其所代替文件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2016年首次发布为 DG 5307/T 21 -2016,2019年标准号变更为 DB 5307/T 21 -2019。 ——本次为第一次修订。 DB 5307/T 21 —2024 2 大麦栽培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大麦生产的耕作整地、施肥、播种、田间管理、病虫草害防治、收获等技术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丽江市大麦生产地区。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 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 4404.1 粮食作物种子 第1部分:禾谷类 GB/T 8321.10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十) GB/T 15671 农作物薄膜包衣种子技术条件 NY/T 496 肥料合理使用准则 通则 3 术语和定义 本文件没有需要界定的术语和定义。 4 播前准备 选种 4.1.1 种子选择 种子质量应符合 GB 4404.1 ,大田用种规定指标。 种子纯度≥ 99.0%,净度≥ 99.0%,发芽率≥ 85%,水分≤ 13.0%。 4.1.2 品种选择 基础地力中等以上,肥水条件优越的田块选择种植中矮秆二棱品种,如: S-4、云大麦 2号、云大麦 12号、保啤麦 28号等;中等肥力田块选择多棱中高秆品种,如云大麦 1号、凤大麦 6号等。 种子处理 播种前,利用晴天晒种 1 d~2 d,应采用药剂拌种或包衣种,在白粉病和条纹病发生较重的地块, 每100 kg种子用20%三唑酮100 g~150 g或每100 kg种子用2%戊唑醇100 g~150 g拌种;地下害虫发 生 较重的地块,每 100 kg种子用50%辛硫磷乳液 150 g~200 g拌种;病、虫混发地块用以上杀菌剂 +杀虫剂 混合拌种。包衣种的选择和使用应符合 GB/T 15671 的技术要求。 地块处理 4.3.1 去茬除草 DB 5307/T 21 —2024 3 前茬是水稻,黄熟后开沟排水,收获后深翻晾晒,去除田埂上的杂草;前茬是烤烟,烟叶撇完后将 烟杆割掉、搬出,深翻晾晒,去除田埂上的杂草;前茬是其他旱地作物,在前作收获后及时深耕,去除 田间和地埂上的杂草。 4.3.2 整地 深耕、深松土壤,耕深应达到 20 cm以上;精细耕地做畦,三沟配套,达到雨停沟干,墒面应不积 水。 播种 4.4.1 播种量 按667 m2基本苗12 万~15 万苗的量计算播种量。 高肥力田块:半精量轻简化机械栽培播种量为 8 kg/667m2~10 kg/667m2,人工或机械条播播种量为 7.5 kg/667m2~8 kg/667m2; 中等偏下肥力田块:半精量轻简化机械栽培播种量为 12 kg/667m2~14 kg/667m2,人工或机械条播 播种量为 10 kg/667m2~12 kg/667m2。 4.4.2 播期 适时播种 :播种期选在 10月下旬至 11月上旬。 4.4.3 播种规格 人工或机械条播:采用行播,做到下籽要均匀,播深 3 cm~5 cm,行距25 cm~28 cm,播后要覆 土; 半精量轻简化机械栽培:做到撒种均匀,撒种后,及时机旋浅盖土,再拉线开墒,墒面宽 2.5 m~ 2.8 m。 5 田间管理 施肥 肥料的选择和使 用应符合 NY/T 496 的规定。 5.1.1 基肥 施肥结合深耕,每 667 m2施用商品有机肥 200 kg~300 kg或腐熟农家肥 1 500 kg~2 000 kg,复合 肥(14-16-15)20 kg~25 kg或复合肥( 10-10-10)30 kg~40 kg。 5.1.2 追肥 5.1.2.1 分蘖肥 出苗后30 d~40 d左右追施分蘖肥尿素 15 kg/667m2~20 kg/667m2,追肥时结合灌水。 5.1.2.2 拔节肥 视苗情亩追施拔节肥尿素 5 kg~15 kg,追肥时结合灌水。 5.1.2.3 叶面喷肥 DB 5307/T 21 —2024 4 抽穗初期每 667 m2用尿素250 g~300 g和磷酸二氢钾 50 g~75 g兑水喷施;扬花后期每 667 m2用磷 酸二氢钾 50 g~75 g兑水喷施,两次间隔时间 15 d左右,避开雨天,在早晨或傍晚喷施。 田间除草 播种后40 d~45 d,田间杂草 2叶~3叶期,灌水后 3 d~4 d进行化除,阔叶类杂草每 667 m2使用10% 苯磺隆9 g~15 g兑水喷雾防治,禾本科杂草主要通过人工拔除。 灌溉 视土壤墒情适时灌溉。采用漫灌的方式的,当墒面潮湿后,及时排水。 病虫害防治 农药的选择和使用应符合 GB/T 8321.10 的规定。 防治原则: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 在大麦扬花期至灌浆期,以防治两病两虫(白粉病、条纹病、蚜虫、红蜘蛛)为重点,兼治其它病 虫,防早衰、增粒重。合理选择杀菌剂、杀虫剂、植物生长调节剂等混合喷施。 5.4.1 病害防治 5.4.1.1 白粉病防治 农业防治:选择抗病品种;施用堆肥或腐熟的农家肥、有机肥,增施磷、钾肥,氮、磷、钾合理搭 配,增强大麦的抗病力;在播种前,铲除田间、路边、沟边的自生麦苗。 药剂防治:以往发病较重的地块,每 100 kg种子用20%三唑酮100 g~150 g拌种;当田间病叶率达 10%以上时,每 667 m2可用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 60 g~100 g或用12.5%烯唑醇可湿性粉剂 10 g~20 g兑 水喷雾防治;发病严重田块连续喷 2 次~3 次,每次间隔 7 d~10 d,喷药时避开雨天和大风天气。 5.4.1.2 条纹病防治 农业防治:选用抗病品种,实行轮作制度;适当浅播;建立无病留种田,繁育无病种子;施足有机 肥,增加种肥量;大麦抽穗前拔除病株。 药剂防治:播种前每 100 kg种子用2%戊唑醇80 g~100 g拌种或1%石灰水浸种 24 h或4%~5%硫酸亚 铁2 g~2.5 g加水50 L水溶液浸种 6 h;发病初期每 667 m2用65%代森锌100 g~120 g或50%多菌灵50 g~ 60 g兑水喷雾防治。 5.4.2 虫害防治 5.4.2.1 蚜虫防治 农业防治:进行适期冬灌、早春划锄和镇压,减少冬春季蚜虫的繁殖基数;保护和利用天敌。 药剂防治: 当百株蚜 量达500头或益害比 1:150以上时,每667 m2可用50%抗蚜威可湿性粉剂 10 g~ 15 g或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 15 g~20 g或3%啶虫咪15 ml~20 mL或4.5%高效氯氰菊酯 35 ml~40 mL, 兑水喷雾防治。 5.4.2.2 红蜘蛛防治 农业防治:实行轮作倒茬;浇灌时振动植株或搅拌流水口;大麦收割后进行深耕灭茬,及时机耕。 药剂防治:当虫量每市尺单行达 200头以上时,每 667 m2可用20%哒螨灵20 g~25 g或4.5%高效氯氰 菊酯75 ml~80 mL兑水喷雾防治。 DB 5307/T 21 —2024 5 抗逆技术 5.5.1 防倒伏 选择抗倒伏的中矮秆品种;开好深沟防积水,合理密植;科学用肥,防止重施、迟施氮肥;培育壮 苗、建立适合群体。 5.5.2 防冻害 选用冬春性适宜的品种;冻害严重种植区适当推迟播期,在孕穗开花期避开倒春寒;采用精量半精 量播种技术,培育壮苗,提高抗寒力;受冻后 及
DB 5307-T 21-2024 大麦栽培技术规程 丽江市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7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赞助2元下载(无需注册)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7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赞助2元下载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5-07-25 22:50:17
上传分享
举报
下载
原文档
(287.5 KB)
分享
友情链接
ISO-TR 18942 2020 Imaging materials Evaluation of image permanence of photographic colour prints in consumer home applications.pdf
ISO 532-1 2017 Acoustics — Methods for calculating loudness — Part 1 Zwicker method.pdf
ISO IEC IEEE 8802-A 2015 Information technology — Telecommunications and information exchange between systems — Local and metropolitan area networks — Part A Overview and architecture.pdf
ISO 22547 2021 Ships and marine technology — Performance test procedures for high-pressure pumps in LNG fuel gas supply systems (FGSS) for ships.pdf
ISO 14869-1 2001 Soil quality — Dissolution for the determination of total element content — Part 1 Dissolution with hydrofluoric and perchloric acids.pdf
ISO 20601 2018 Non-destructive testing of welds — Ultrasonic testing — Use.pdf
ISO IEC 17065 2012 Conformity assessment — Requirements for bodies certifying products, processes and services.pdf
ISO 12958-1 2020 Geotextiles and geotextile-related products — Determination of water flow capacity in their plane — Part 1 Index test.pdf
ISO TS 16843-3 2017 Health informatics — Categorial structures for representation of acupuncture — Part 3 Moxibustion.pdf
ISO 27003-2009 信息安全管理体系实施指南 .pdf
GB-T 29166-2021 石油天然气工业 钢制钻杆.pdf
GB 11122-2006 柴油机油.pdf
GB-T 23908-2009 无损检测 接触式超声脉冲回波直射检测方法.pdf
GB-T 35935-2018 动物毛纤维平均直径与分布试验方法 激光扫描纤维直径分析法.pdf
GB-T 15029-2009 剑麻白棕绳.pdf
GB-T 14180-1993 缠绕式垫片试验方法.pdf
GB-T 17975.9-2000 信息技术 运动图像及其伴音信息的通用编码 第9部分 系统解码器的实时接口扩展.pdf
GB-T 6569-2006 精细陶瓷弯曲强度试验方法.pdf
GB-T 15191-2010 贸易数据交换 贸易数据元目录 数据元.pdf
GB-T 20183.2-2006 植物保护机械 喷雾设备 第2部分 液力喷雾机试验方法.pdf
1
/
3
7
评价文档
赞助2元 点击下载(287.5 KB)
回到顶部
×
微信扫码支付
2
元 自动下载
官方客服微信:siduwenku
支付 完成后 如未跳转 点击这里 下载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
微信(点击查看客服)
,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