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网唯一标准王
ICS 65.020.20 CCS B 31 5303 曲靖市 地方 标准 DB 5303/T 28—2025 臭参种植技术规程 2025 - 02 - 24发布 2025 - 05 - 24实施 曲靖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DB 5303/T 28 —2025 I 前言 本文件按照 GB/T 1.1 —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陆良县农业农村局提出。 本文件由曲靖市 农业农村局 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陆良县农业农村局、 陆良县农业产业化领导小组办公室、曲靖市经济作物技术推 广站、陆良县经济作物推广中心、陆良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陆良县市场监管检验检测中心、宣威市植 保植检站、陆良县龙海乡农业农村综合服务中心、曲靖市沾益区经济作物技术推广站、陆良县马街镇农 业农村综合服务中心、曲靖市麒麟区经济作物管理服务中心、陆良县龙海乡怀源扶贫开发有限公司、陆 良县龙海乡硕丰生态种养殖专业合作社、 陆良绿颐种养植专业合作社、 陆良汇意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 陆良县满天红种养殖专业合作社、陆良县乐思种养殖专业合作社 。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陈乔昆 、杨树祥、计雪阳、蒋月仙、周石花、朱雪娇、张元、袁红生、念红艳、 闻高能、 顾超、陈树国、耿其勇、章凤、田有霞、唐梅、董宇方、桂婷婷、高丽萍、张振林、岳小文、 栾春娥、孟华林、吴郎平、朱建良、叶琳华、骆小兵、袁盛硕、梁铭、史娟、俞龙、 董四洪、徐瑞仙、 陆白昆、 王虎生、冯连生、保黑倮、王坤建、王坤洪 。 DB 5303/T 28 —2025 1 臭参种植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臭参的 产地环境、 选种、整地、育苗、移栽 、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生产档 案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 臭参种植技术 生产。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 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 5084 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GB/T 8321 (所有部分)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NY/T 393 绿色食品 农药使用准则 NY/T 394 绿色食品 肥料使用准则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臭参 别名土党参 等,人工种植的 桔梗科党参属植物 拟心叶党参 的根。 4 产地环境 海拔1700 m~2800 m的冷凉地区, 土壤pH值5.5~6.5。 5 选种 选择无病害、饱满、发芽率高的臭参种子作种 ,存放1年以上的陈种子不宜采用 ,挑选出来的种子需 在太阳下曝晒 5 h左右。 6 整地 育苗整地 育苗地宜选择半阴半阳坡,土质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砂质壤土,每 667 m2施腐熟农家肥1500 kg, 然后翻耕,耙细、整平作成 墒宽120 cm~150 cm,沟宽25 cm~30 cm,沟深10 cm~15 cm的墒。 移栽整地 DB 5303/T 28 —2025 2 每667 m2施腐熟农家肥 2000 kg~3000kg,复合肥 (N-P2O5-K2O含量为17-17-17)100 kg~150 kg, 整细耙平, 墒宽200 cm~250 cm,沟宽25 cm~30 cm,沟深10 cm~15 cm。开好排水沟 。 7 育苗 播种 7.1.1 5月~6月播种。 7.1.2 每667 m2需种子2.5 kg~3.0 kg。把种子用适量过筛的细土拌匀后均匀地撒播于苗床内,再撒 一层细粪,盖上松针。 苗床管理 当幼苗出土后,进行 人工除草、间苗。苗高5 cm,每667 m2施复合肥( N-P2O5-K2O含量为17-17-17) 30 kg~40 kg。 8 移栽 11月至次年 1月,按行距20 cm~24 cm、株距10 cm~15 cm开沟移栽。把苗倾斜放置沟里, 加盖细 土。 9 田间管理 灌水 9.1.1 灌溉水应符合 GB 5084规定。 9.1.2 苗出土3 cm~5 cm浇透水一次,根 据土壤墒情适时浇水 。 除草 在苗高6 cm~9 cm时进行第一次除草,苗高 15 cm~18 cm时,结合间苗进行第二次除草,做到田间 无杂草。 追肥 9.3.1 第一次除草后 ,每667 m2施用复合肥( N-P2O5-K2O含量为17-17-17)80 kg~100 kg。第二次除 草后,每667 m2施用复合肥( N-P2O5-K2O含量为17-17-17)30 kg~50 kg。 9.3.2 肥料使用应符合 NY/T 394的规定。 10 病虫害防治 防治原则 按照“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宜采用农业防治、物理防治和生物防治措施。 防治方法 10.2.1 农业防治 DB 5303/T 28 —2025 3 10.2.1.1 合理轮作;臭参移栽前,把地面上的枯枝杂草集中用火烧掉,可烧死部分病菌和虫卵。 10.2.1.2 人工摘除虫卵和蛹,捕捉幼虫和成虫。 10.2.2 物理防治 充分利用昆虫的趋光、趋化特性,采用灯诱、色板等方法诱集杀灭害虫。 10.2.3 生物防治 充分利用寄生性、捕食性天敌昆虫或病原微生物控制有害物种群的发生、繁殖或减轻其危害。 10.2.4 化学防治 农药使用根据国家法律法规及相关要求选择农药种类,应符合 GB/T 8321( 所有部分 )、NY/T 393 的 规定。 主要病害及防治措施 10.3.1 臭参在幼苗期易感病,主要病害有根腐病、霜霉病和疫病。 10.3.2 根腐病发病时,根部逐渐腐烂,腐烂的根变成红褐色植株萎焉,叶片下垂,像开水烫过,在潮 湿的田间,腐烂株的茎表有霉状物生出,最后病株死亡。防治方法:用 50 %多菌灵可湿性粉剂 1000倍 液喷洒。 10.3.3 霜霉病表现为叶背后产生褐色的霜状霉层。防治方法:用 50 %退菌特800~1000倍液喷洒 3~ 4次,或用 1:1:500倍波尔多液,或 65 %代森锌可湿性粉剂 600~800倍液喷洒,除去病株,通风透 光,可减少发病。 10.3.4 疫病发病初期用 1:1:120倍波尔多液喷防,或用乙滕铝 400倍液喷洒,同时降低田间湿度。 主要虫害及防治措施 虫害主要为蛴螬和红蜘蛛。 防治方法: 合理轮作; 臭参移栽前, 把地面上的枯枝杂草集中用火烧掉, 可烧死部分病菌和虫卵,同时对土壤消毒喷 1.2倍石硫合剂 3次,施用腐熟的农家肥,未腐熟的农家肥坚 决不能用,以防止招引成虫产卵。 11 采收 移栽后1年~2年采收,采收时间为9月至次年2月。 12 生产档案 生产者应建立生产档案,记录品种、施肥、病虫草害防治、采收以及田间操作管理等措施;所有记 录应真实、准确、规范,并具有可追溯性;生产档案应有专 人专柜保管,保存 3年以上。

.pdf文档 DB 5303-T 28-2025 臭参种植技术规程 曲靖市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6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6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DB 5303-T 28-2025 臭参种植技术规程 曲靖市 第 1 页 DB 5303-T 28-2025 臭参种植技术规程 曲靖市 第 2 页 DB 5303-T 28-2025 臭参种植技术规程 曲靖市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5-07-25 22:49:59上传分享
友情链接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