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网唯一标准王
ICS 65.020.20 CCS B 23 DB 5307 丽江市 地方 标准 DB 5307/T 27—2024 代替DB 5307/T 27 -2020 高海拔马铃薯种薯生产技术规程 2024 - 10 - 14发布 2024 - 12 - 30实施 丽江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DB 5307/T 27 —2024 I 前言 本文件按照 GB/T 1.1 —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代替 DB 5307/T 27 -2020《高海拔马铃薯种薯生产技术规程》,与 DB 5307/T 27 -2020相比, 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a) 规范性引用文件中删除了部分废止引用文件,添加了新的引用文件 ; b) 马铃薯晚疫病防治中修改了晚疫病防治的方法和用药 ; c) 适时收获中将“收获前 10 d杀秧”改为“收获前 10 d~15 d杀秧”; d) 晾晒中增加了晾晒内容。 本文件由 丽江市种子管理站 提出。 本文件由 丽江市农业农村局 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 丽江市种子管理站、丽江市农业科学研究所、玉龙县种子管理站、宁蒗县种子管 理站。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 芮体江、田景梅、和平根、张隽超 、杨晓云、 江波、和生鼎、石涛、何国芸、 林玉华、郑贤顺、赵正东、李胜康。 本文件及其所代替文件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2020年首次发布为 DB 5307/T 27 -2020。 ——本次为第一次修订。 DB 5307/T 27 —2024 II 引言 马铃薯是丽江高寒山区农民种植的主要作物 ,而全市高寒山区海拔高、紫外线强、空气洁净,是防 治病虫害传播的天然屏障, 特殊的生态环境地形地貌, 为我市发展优质马铃薯种薯产业提供了有力保障。 丽江市种子管理站通过多年多点高海拔试验、示范,摸索总结出一套适宜丽江高寒山区马铃薯种薯生产 技术。为便于科技人员和农户学习和掌握,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推动高原特色马铃薯种薯产业高质量发 展,加快贫困山区产业脱贫,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助推乡村振兴,特制定本规程。 本文件的发布机构提请注意,声明符合本文件时,可能涉及到 第6条 “一种马铃薯种源繁育用起垄 及采收的新型农机 ”(中国实用新 型专利号为 ZL 2019 2 1275022.3 )专利的使用 。 本文件的发布机构对于该专利的真实性、有效性和范围无任何立场。 该专利持有人已向本文件的发布机构承诺,他愿意同任何申请人在合理且无歧视的条款和条件下, 就专利授权许可进行谈判。该专利持有人的声明已在本文件的发布机构备案。相关信息可以通过以下联 系方式获得: 专利持有人姓名: 丽江市种子管理站 地址:丽江市古城区福慧路 162号 联系电话: 0888 -5164386 请注意除上述专利外,本文件的某些内容仍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 任。 DB 5307/T 27 —2024 1 高海拔马铃薯种薯生产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高海拔马铃薯种薯 生产的选地、整地与基肥、选种备种、适时播种、田间管理、病虫 害防治、田间检测、收获、包装及运输、贮藏等技术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丽江市海拔 2 300 m~3 300 m的马铃薯种薯生产区域 。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 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T 8321. 10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十) GB 18133 马铃薯种薯 GB/T 293 78 马铃薯脱毒种薯生产技术规程 NY/T 496 肥料合理使用准则 通则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原原种 是指用脱毒苗或试管薯在防虫网室、温室等隔离条件下生产的符合国家质量标准的种薯 。 原种 是指用原原种做种薯,在良好隔离条件下生产出的符合国家质量标准的种薯 。 一级、二级种薯 是指在隔离条件下用原种繁育的第一代和第二代符合国家质量标准的种薯 。 杀秧 是指用机械或化学药剂杀死马铃薯地上秧蔓的方法。 4 马铃薯种薯的 选地、整地与基肥 选地 选择土层深厚疏松,肥力中等,通风向阳,高海拔、气候冷凉,隔离条件佳,轮作换茬、彻底清除 隔生马铃薯,前作 2年以上无茄科类作物种植,未发生过癌肿病、孢囊线虫、马铃薯甲虫的土壤,且交 通便捷的田块。 (学名:内生集壶菌) DB 5307/T 27 —2024 2 整地 前茬收获后及时深耕 20 cm~30 cm,播前精细整地,使之平整土碎、上虚下实、沟直墒平,无病残 体及残膜。 基肥 每667 m2施腐熟有机肥1 500 kg~2 000 kg,复合肥( 15-15-15)30 kg~40 kg,集中深 施沟内。 肥料的使用应符合 NY/T 496规定指标。 5 选种备种 种薯选择 种薯质量应符合 GB 18133的要求。 5.1.1 消毒粉配制 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或 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 72%农用链霉素可溶性粉剂或 50%烯酰吗啉 可湿性粉剂和草木灰或滑石粉按 1:2:100的比例拌匀配成消毒粉。 1 kg消毒粉可处理 50 kg种薯。 5.1.2 原原种处理 种薯处理 种薯出库前剔除病薯、烂薯、缺陷薯,播种时须打破休眠。 以原原种作为种薯时,按大小分级分类准备,出库后置于通风地方 晾晒回温 2 d~3 d,用制作好的 消毒粉处理原原种。 5.2.1 原种及一级、二级种薯处理 以原种及其他良种作为种薯时: 播前剔除病薯、 烂薯、 虫薯、 畸形薯, 用 50 g大小的种薯整薯播种, 50 g以上的种薯进行切块。切块时刀具先用 0.1%高锰酸钾溶液或 75%酒精溶液进行消毒,把种薯切成 30 g~50 g的种块,保证每块上有 1个~2个芽眼,切后及时用制作好的消毒粉消毒 晾晒1 d~2 d后备用。 6 适时播种 当气温达到 5℃~7℃时播种,播期一般为 2月下旬~3月下旬。播种时可采用 “一种马铃薯种源繁育 用起垄及采收的新型农机 ”(专利号为 ZL 2019 2 1275022.3 )开沟起垄,单垄双行种植。 以原原种作为种薯时,播种密度为 3 500 株/667m2~4 500 株/667m2,种植规格为行距 80 cm~100 cm,株距30 cm~48 cm;以原种及其他良种作为种薯时,播种密度为 3 000 株/667m2~3 500 株/667m2, 种植规格为行距 80 cm~100 cm,株距38 cm~56 cm。播种后,采用 “田园管理机 ”覆土形成凹型垄,利 于出苗前保温保湿。 7 田间管理 中耕 DB 5307/T 27 —2024 3 出苗后及时中耕松土,除杂草。出苗率超过 75%时,进行第一次中耕除草;苗 齐时,进行第二次中 耕培土。做到高垄培土,田间无杂草,沟畅,无积水。中耕采用 “田园管理机 ”或悬挂式中耕机械,一次 性完成行间松土、除草、追肥和培土等作业,中耕行距要与播种时的行距保持一致,确保不伤苗、不铲 苗。 适时追肥 苗期每667 m2追施尿素 5 kg~10 kg;现蕾期结合中耕培土,每 667 m2追施硫酸钾 10 kg~15 kg。肥 料的使用应符合 NY/T 496规定指标。 去杂去劣 从播种、现蕾、盛花至收获,按照 “GB 18133 马铃薯种薯 ”对种薯田块进行田间自检,做到检测全 覆盖。田间去杂去劣 2次~3次,及时拔除杂株、病株和有疑问的植株、并挖出其地下块茎,装入塑料袋 带出田外深埋。第一次于幼苗期进行,第二次于现蕾至开花前进行,第三次于收获前结合选优进行。 8 病虫害防治 病虫害防治原则 贯彻 “预防为主、综合防治 ”的农业植保方针,加强田间病虫害监测 ,坚持以综合农艺措施、生物防 治、物理防治为主,化学防治为辅的原则。在采取农药防治时,优先选用生物菌剂,低毒低残留低用量 化学农药,针对同一种病虫害防治时注意轮换使用不同类型农药,农药的选 用应符合 GB/T 8321.10规定 指标。 病害防治 主要病害有马铃薯晚疫病,马铃薯早疫病,马铃薯病毒病等。 8.2.1 农业综合防治 深耕晒垡,清除杂草及病残体,适时轮作;选择土质疏松、排水良好、高海拔、气候冷凉地区作为 种薯生产田,冷凉条件不适于蚜虫繁殖、取食、迁飞和传播病毒,但极适合马铃薯生长和块茎膨大;选 用抗性强的优良品种,备种时去劣去病选用健康薯,做好播前消毒;加强田间管理,避免偏施氮肥,运 用高垄栽培技术,保证合理行间距,做到通风透气不积水;保护天敌;应用杀虫灯,诱捕器,色板等物 理措施诱杀害虫。 8.2.2 化学防治 8.2.2.1 马铃薯晚疫病防治 避免长期使用单一药剂防控效果不理想, 建议轮换使用不同成分药剂。 田间首次发现病叶, 喷施 80% 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 130 g/667m2d;田间发现中心病株,选用喷施 0.3%丁子香酚可溶液剂 50 ml+稀酰吗 啉50 ml/667m21次;31%噁酮 •氟噻唑悬浮剂 30 ml/667m2或687.5 g/L氟

.pdf文档 DB 5037-T 27-2024 高海拔马铃薯种薯生产技术规程 丽江市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9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9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DB 5037-T 27-2024 高海拔马铃薯种薯生产技术规程 丽江市 第 1 页 DB 5037-T 27-2024 高海拔马铃薯种薯生产技术规程 丽江市 第 2 页 DB 5037-T 27-2024 高海拔马铃薯种薯生产技术规程 丽江市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5-07-25 22:48:22上传分享
友情链接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