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网唯一标准王
ICS 65.150 CCS B 50 4416 河源市 地方标准 DB 4416/T 27—2024 草鱼养殖技术规程 Technology and Standards for grass carp culture 2024 - 08 - 16发布 2024 - 10 - 16实施 河源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DB 4416/T 27 —2024 I 前言 本文件按照 GB/T 1.1 —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河源市农业农村局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河源市渔业技术推广站、华南农业大学海洋学院、龙川县渔业技术推广站、龙川 县田心镇华莹农场。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王硕文、徐民俊、覃婷、钟天喜、何志超、付京花、徐民杰、杨权、利洁琼、 罗锐彬、赖秋英、邝伟军、韦业健、陈锦洲、邹红平。 DB 4416/T 27 —2024 1 草鱼养殖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草鱼养殖的环境条件、鱼苗苗种培育、成鱼饲养、病害防控、养殖尾水处理及排放、 养殖记录和上市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河源地区草鱼的池塘生态养殖。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 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 3838-2002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GB 11607 渔业水质标准 GB/T 11776 -2006 草鱼鱼苗、鱼种标准 GB 13078 饲料卫生标准 GB/T 18407.4 -2001 农产品安全质量 无公害水产品产地环境要求 SC/T 1001 草鱼出血病组织浆灭活疫苗标准 SC/T 1003 草鱼出血病组织浆灭活疫苗注射规程 SC/T 1008 -2012 池塘常规培育鱼苗鱼种技术规范 NY 5051 无公害食品 淡水养殖用水水质 NY 5053 无公害食品 普通淡水鱼 NY 5071 无公害食品 渔用药物使用准则 NY 5072 无公害食品 渔用配合饲料安全限量 NY/T 5361 -2016 无公害农产品 淡水养殖产地环境条件 DB44/2462 -2024 《广东省水产养殖尾水排放标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令 [2003]第31号《水产养殖质量安全管理规定》 粤农农办 [2021]第40号文《广东省水产养殖尾水处理技术推荐模式》(第一版 ) 3 术语和定义 本文件没有需要界定的术语和定义。 4 环境条件 场地选择 养殖场地应水源充足,进排水分开、设计合理,交通便利,供电正常,并应符合 GB/T 18407.4 、GB 3838-2002、NY/T 5361 -2016 的规定。 DB 4416/T 27 —2024 2 水源、水质 水源必须远离污染源,保持干净、清爽的水质,经常注入新水,可采用生态浮筏、益生菌培植等稳 定水质,定期用含氯消毒剂给水体消毒。水源水质应符合 GB 11607 的规定,养殖水质应符合 NY 5051的 规定。 池塘条件和池塘养殖设备配置 池塘条件见附录 A,池塘养殖设备配置见附录 B。 5 鱼苗、鱼种培育 放养前准备 5.1.1 池塘清整 池塘每年应清整,清除淤泥、杂物,整修塘堤,排干池水晒塘底 7~10 d。 5.1.2 药物清池 清池药物可用生石灰、茶粕和漂白粉等,药物的用法、用量应按 SC/T 1008 的规定执行。 5.1.3 注水 清池后鱼苗池水深调整为 0.5~0.6 m;鱼种池水深调整为 0.8~1.0 m,并随培育过程逐步加深(每 3~5 d注水10~15 cm)。注水时应选用网孔为 0.425 mm(40目)的密网过滤。 5.1.4 施基肥 放鱼前3~5 d,苗种池应施有机肥或绿肥培水,用量按 SC/T 1008 的规定执行。 池水透明度保持 25~35 cm。 5.1.5 试水 放鱼前1 d,应将少量鱼苗放入池内下风处的小网箱中,经 12~24 h后,如鱼苗无不良反应,即可投 放。 鱼苗质量 草鱼鱼苗的质量应符合 GB/T 11776 的规定。 培育方式和放养密度 5.3.1 草鱼鱼苗培育方式和放养密度 每口池塘放养草鱼鱼苗,一次放足。鱼苗规格 1~2 cm,放养密度为 150~225万尾/hm2,培育20~30 d 后, 规格达到 3~5 cm。 确保水质溶解氧≥ 5 mg/L, 氨氮≤0.2 mg/L, 亚硝酸盐≤ 0.2 mg/L,pH 值在7.5~8.5 之间,水温应保持在 15~20 ℃。 5.3.2 草鱼鱼种培育方式和放养密度 DB 4416/T 27 —2024 3 每口池塘放养草鱼鱼种, 一次放足 .规格3~5 cm以上, 鱼种放养密度为 0.13 ~0.2万尾/hm2; 培育20~30 d后, 规格达到 8~15 cm。 确保水质溶解氧≥ 5 mg/L, 氨氮≤0.2 mg/L, 亚硝酸盐≤ 0.2 mg/L,pH值在7.5~8.5 之间。水温应保持在 15~20 ℃。 草鱼鱼苗鱼种投喂 鱼苗采用粉剂商品料,定时定点定量投喂;鱼种采用颗粒商品料,颗粒大小 0.5~0.8 cm。投喂量为 鱼苗鱼种体重的 2 %~3 %。 6 成鱼饲养 放养方式 主养草鱼,适当混养鲢鳙;建议比例 8:1:1;放养密度为 0.13 ~0.2万尾/hm2。 投喂 6.2.1 基本要求 养殖初期以商品料投喂为主,青草和草鱼商品饲料的比例为 1:3。养殖中期按 40 %草料加60 %商品料 混合中草药添加剂或益生菌投喂。草鱼商品饲料要求新鲜、无异味、无霉点,蛋白含量 25 %左右。养殖 后期以青草投喂,青草以象草、苏丹草、黑麦草等为主。 6.2.2 投喂时间和投喂量 饲草投喂每天上下午各一次,阴天减量,定点投喂,投喂量依据生长天数适量增加。饲草投喂量为 池塘鱼体重的 15 %~25 %,投喂时间 2 h,此后应将草杆等捞出防止腐烂污染水质。饲料投喂为每天中午 和下午各一次,饲料投喂量为池塘鱼体重的 2 %~5 %。 6.2.3 投喂要求 鱼重200 g以下宜选用全饲料投喂,鱼重 200~750 g逐渐提高饲草比例,鱼重 500~750 g以草料为主, 占比75 %,鱼重750 g以上进行全草料投喂。 饲草要求 养殖用饲草宜自栽自用, 利用池塘边角进行饲草栽培。可根据池塘养殖量、 饲草产量,按 1:5比例, 确定栽培面积;栽培品种以象草、苏丹草、黑麦草等为主。 水质检测 定期开展水质检测,确保水质溶解氧≥ 5 mg/L,氨氮≤ 0.2 mg/L,亚硝酸盐≤ 0.2 mg/L,pH值在 7.5~8.5之间。 巡塘 早晚两次定期巡塘,发现死鱼及破损塘堤及时处理。 7 病害防控 防控传染源 DB 4416/T 27 —2024 4 7.1.1 基本原则 宜采用生态防控的方法,从源头控制或降低草鱼的寄生虫感染和病害发生,提高成鱼品质。 7.1.2 池塘消毒 按15 g/m³~30 g/m³泼洒生石灰水于池塘内进行消毒。 7.1.3 鱼种消毒 在鱼种放养前,用 5 %的食盐浸洗 10~15 min进行消毒。水温应保持在 15~20 ℃,鱼种需预先在消毒 水体中过温,以适应温度变化。 7.1.4 鱼种防疫 在鱼种8~10 cm时注射草鱼出血病组织浆灭活疫苗,疫苗质量应符合 SC/T 1001 的规定,注射方法及 管理按SC/T 1003 的规定执行。 7.1.5 水体消毒 养殖期间,视水质情况,每 30 d左右用生石灰全池泼洒一次,每次用量为 225 kg/hm2~300 kg/hm2。 7.1.6 寄生虫传染源防控 7.1.6.1 螺类是水产养殖主要的寄生虫传染源。清塘时可采用浸泡法防控池塘螺类,使用中草药(干 剂)复方:烟叶 4份,槟榔 3份,茶粕、川穹、甘草各 1份,其中每份重量为 10 g。该中草药复方无 需蒸煮,清水浸泡 48 h后,以500 mg/L浓度全塘均匀泼洒。 7.1.6.2 用行距0.3 cm导线沿养殖池塘的周边架设,恒定电压 36 V,用于防控外源螺类进 入。 7.1.6.3 套养青鱼进行生物防控,可按青鱼与草鱼 1:50比例混养,青鱼宜选择 750 g大小。 常见病害防治 草鱼几种常见病害防治方法见附录 C。 提倡使用微生物制剂和疫苗预防病害,也可适当使用中草药、碘制剂预防。鱼病的治疗药物、使用 方法与休药期应符合 NY 5071的规定。 8 养殖尾水处理及排放 养殖尾水处理 养殖尾水处理技术模式参照《广东省水产养殖尾水处理技术推荐模式》(第一版 )执行。 养殖尾水排放 养殖尾水经处理后进行排放,排放标准按 DB44/2462 -2024 规定执行。 9 养殖记录 在养殖全过程中,应记录养殖日志、药物使用、销售等内容;具体内容格式按《水产养殖质量安全 管理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令 [2003]第31号

.pdf文档 DB 4416-T 27-2025 草鱼养殖技术规程 河源市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0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0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DB 4416-T 27-2025 草鱼养殖技术规程 河源市 第 1 页 DB 4416-T 27-2025 草鱼养殖技术规程 河源市 第 2 页 DB 4416-T 27-2025 草鱼养殖技术规程 河源市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5-07-25 22:48:09上传分享
友情链接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