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网唯一标准王
TDSA可信数据空间发展联盟 TRUSTEDDATASPACESALLIANC 可信数据空间标准体系建设指南 (2025 年版) 2025年6月 可信数据空间发展联盟 一、总体要求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 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以及《中共中 央、国务院关于构建数据基础制度更好发挥数据要素作用的意 见》和《可信数据空间发展行动计划(2024一2028年)》要求, 《可信数据空间标准体系建设指南》作为业界首个系统化构建 可信数据空间标准框架的文件,确立了凝聚共识与协同推进、 问题导向与应用牵引、鼓励创新与加速推广、立足国内与开放 合作的基本原则,构建体系完备、分类分层、分工协同的可信 数据空间标准体系。该体系应围绕“可连接、可管控、可共创、 可保障”的核心目标,划分基础共性标准、资源交互标准、可 信管控标准、价值共创标准、建设运营标准和应用推广标准等 六大模块,涵盖参考架构、能力要求、功能与性能、协议要求、 运维与监测、评估与认证等标准化对象,并按照“标准制定一 验证测试一示范应用一持续迭代”的闭环流程推进。到2026 年底,完成核心基础与技术支撑标准的制定与试点应用;到 2028年底,发布各类分类标准不少于20项,形成一批可复制 可推广的标准化示范案例,培育一批具备标准实施与评估能力 的第三方机构,为可信数据空间建设和运营提供有力支撑。 二、需求分析 (一)建设背景与问题驱动 随看数据成为关键生产要素,数据资源的跨主体流通、共 2 可信数据空间发展联盟 享利用与合规运营逐渐成为构建全国统一数据市场的重要支撑。 为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构建数据基础制度更好发挥数 据要素作用的意见》与《可信数据空间发展行动计划 (2024一2028年)》的部署,函需建立系统化、规范化的可信 数据空间标准体系,以统一认知、明晰规则、支撑运营。然而, 当前可信数据空间发展仍面临以下主要问题: 1.“空间”定义不清,构成要素边界模糊,影响共识与协 同推进 ()》 仍未形成统一认知。一方面,空间被泛化为平台、系统或物理 部署单元,缺乏对其制度属性与工程载体属性的深度认知;另 一方面,空间的构成要素边界模糊,如生态主体角色划分不清、 规则机制交又、数据资源与应用场景缺乏映射,导致不同主体 在建设、接入、运营过程中的理解和目标不一致,严重制约多 方协同建设。 标准体系驱需通过对“参考架构”“能力要求”等基础标 准的制定,明晰场景应用、数据资源、生态主体、规则机制、 技术系统等空间五大核心要素,以及与资源交互、可信管控、 价值共创等三大核心能力之间的逻辑关系,建立统一的空间构 建语言与认知模型。 2..技术系统之间协议不统一、接口不兼容,制约互联互通 3 可信数据空间发展联盟 能力建设 可信数据空间要求数据、服务与工具在多主体间高效流通, 但现实中存在系统异构性强、接口不兼容、协议割裂、语义不 一致等共性问题,导致“数据难进来、服务调不通、策略对不 上”。具体表现在: (1)数据目录格式与索引模型差异大,难以跨平台高效检 索; (2)消息传输协议、加密通信机制未统一,接口接入复杂, 通信不稳定; (3)数据语义、身份标签、合约语法等缺乏一致性定义: 严重影响跨系统的联邦协作与治理执行。 驱需通过制定接口协议标准、语法语义标准、用户节点与 中间服务平台的功能与性能标准等,构建兼容性强、扩展性高 的技术互联互通基础,降低空间部署与对接成本。 3.规则与机制不互认,制约多方数据协作的信任基础建立 可信数据空间的核心不是“可用”,而是“可信”。在多 主体参与的数据协作过程中,当前缺乏可信的规则互认体系, 包括生态主体接入、数据合约签署、策略执行、日志存证与数 据使用控制等关键环节,机制标准不一、接口缺失,难以形成 可执行、可追溯、可问责的操作链条。特别是在跨空间、跨组 织的协同中,缺乏统一的合约语言、策略执行协议与审计凭证, 严重制约可信共享的制度保障。具体表现为: 4 可信数据空间发展联盟 (1)接入认证机制各自为政,缺乏统一流程和证据格式; (2)数学合约与使用控制策略缺之标准化语言与执行路径; (3)缺乏机器可执行、可验证的合约与审计机制,无法建 立动态信任; (4)存证与溯源机制局限于“日志记录”,尚未形成“可 审计、可仲裁”的制度闭环。 因此,需要通过制定合约管理、使用控制、审计存证与数 据溯源等相关标准,形成统一的、可执行的规则互认机制,实 现“数据可信流通”的根基构建。 4.不同类型空间的诉求差异与协同机制尚未建立,影响整 体推广落地 企业级、行业级、城市级、个人级与跨境型五类空间在治 理目标、数据属性、参与模式上存在显著差异,而标准体系尚 未形成系统回应。当前缺少分类型的分类建设指南、生态运营 标准、典型场景模板与指标体系:也未构建起空间之间的身份 互认、资源协作与收益结算机制。这不仅影响空间自身能力成 熟度,也阻碍了可信数据空间体系的全国性复制推广。具体表 现为: (1)不同空间在目标导向、数据属性、监管要求、商业模 型方面差异显著,需定制化支持; (2)不同类型空间之间尚未形成标准化的数据资产互认) 身份协同、收益共享机制,造成资源孤岛; 5 可信数据空间发展联盟 (3)行业已有标准体系与可信数据空间标准协同不足,标 准之间存在冲突或重复。 因此,标准体系不仅要提供统一能力底座,更需引导“差 异化支撑十共性抽象”的空间分类建设,逐步形成“统一规则下 的多样化路径”。 (二)标准体系制定的响应逻辑 为系统解决上述问题,推进可信数据空间的规范化、规模 化和生态化发展,《可信数据空间标准体系建设指南(2025年 版)》遵循“问题导向、能力导向、场景导向、价值导向”的 理念,以“三大能力”为主轴、“五大要素”为核心,设立六 大类标准模块,形成全生命周期、全场景、全角色的系统规范, 从基础通用到分类推广形成全流程闭环支撑,并优先启动一批 急需的基础性和关键性标准制定工作。具体逻辑如下: 1.基础共性标准:统一语言、明晰结构、构建能力底座 针对“空间定义不清”的问题,设立基础通用、能力要求 与参考架构标准,明确可信数据空间的基本构成、核心能力与 层级模型;通过成熟度评估与功能性能测试等标准,提供空间 建设、测评与迭代的统一标尺;在安全合规与人员管理方面, 与现有国家或行业标准衔接互认,形成标准体系的承上启下基 础层。 2.资源交互标准:打通接口、统一协议,实现跨域数据高 效流通 6

.pdf文档 可信数据空间发展联盟:可信数据空间标准体系建设指南(2025年版)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65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65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可信数据空间发展联盟:可信数据空间标准体系建设指南(2025年版) 第 1 页 可信数据空间发展联盟:可信数据空间标准体系建设指南(2025年版) 第 2 页 可信数据空间发展联盟:可信数据空间标准体系建设指南(2025年版)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5-07-20 22:11:13上传分享
友情链接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