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网唯一标准王
光电复合缆产业发展情况 (一)光电复合缆技术概述 本文所称的光电复合缆是指:由电导体和光波导复合而成的线缆,其中,电导体用于 传输电信号或电能,光波导用于传输光信号、或用作传感器。光电连接器本不符合上述定 义,但它与光电复合缆的结构密切相关,因此这部分文献也包括在内;光电复合线没有外 部保护结构,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线缆,但它是光电复合缆领域的基础性研究,因此这部 分文献也包括在内;上述光波导包括但不限于光纤(例如:在光电复合线中,光波导就未 必是光纤);电导体仅用于支撑保护、或磁性传感,不传输电能/电信号的文献排除在外; 光波导仅用于发光指示,不传输光信号、也不用于传感的文献排除在外。 1978年日本住友公司首创光电复合缆,开发应用于海底光电复合光缆,主要用于电力 传送及通信系统中。光电复合缆是指由电导体和光纤共同构成的线缆,由于光传输、信号 传输和电能传输是不同类型的传输方式,传输过程中不会发生相互干扰,一根线缆可同时 解决设备用电及信号传输问题,具备供电、光纤通信、铜缆通信、承荷的双重或多重功能。 由于,光电复合缆集光纤和电缆的功能于一身,可同时传输电、光信号,因此,兼顾了电 缆与光缆的诸多优点[3]:解决互联网络建设中的设备用电问题;将光纤作为到户预留之用、 节约成本,避免了二次布线;提供非常大的带宽接入;同时提供较多的传输技术,同设备 的适应性能高、可扩展性能强,产品适用面较广;具有良好的耐侧压性和优越的弯曲性, 施工非常方便;客户采购成本较低,网络建设费用低,施工费用低;重量轻,外径小,占 用空间小。从以上几点可看出,将光电复合缆应用于通信系统及电力传送会有无可比拟的 优势。其次,还可以利用光纤对温度敏感的衰减,监控电力线芯的温度,确保电力电缆的 安全运行。因此,光电复合缆在智能电网、用户接入网、直流远供电系统等领域具有良好 的市场前景。 光电复合缆的缆芯通常包括中心加强构件、含光纤的松套管、通信用金属线对蜘和馈 电线、可能有的填充绳、可能有的扎纱、包带、内垫层及非金属辅助加强构件等,各主要 部件的构成及作用如下: (1)中心加强件。缆芯的中间增加一根高强度的钢丝或不锈钢丝,以增强缆的硬度和 强度,特别是在架空敷设方式中,必不可少。如有必要,可在金属加强构件表面挤制一层 塑料垫层,塑料的性能应达到本标准对绝缘电阻和抗电压击穿强度的要求 (2)电导体。电导体作为光电复合缆重要组成的电单元,用于电力传输以及电信号的 1 传送。电导体的导体截面设计需要根据传送的距离、供电电压、以及被供电设备、仪器所 消耗的功率总和等三者的要求必须合理设计、选择。 (3)光纤。光纤的主要核心结构为包层和纤芯,构成介质光波导,组成对光信号的传 导和约束。 (4)阻水结构。阻水结构分为半干式和全干式。半干式光缆套管内的阻水采用传统的 纤膏,而在套管与加强芯之间及套管与护套之间的阻水则采用具有超强吸水膨胀性能的阻 水纱和阻水带来实现。全干式光缆采用阻水纱、阻水带、阻水粉等材料代替油膏起到相同 的阻水作用。 (5)屏蔽层。光电复合缆中的屏蔽层主要用来减小闪电产生的感应电流等级,也用来 最小化导体带来的一般的电磁噪声。屏蔽层一般加在缆芯的外部。屏蔽层由金属编织而成, 组成的金属材料一般为铜丝或者不锈钢丝。 光电复合缆的常见结构为层绞式和中心管式。根据应用场合光电复合光缆可设计成单 层铝带铠装护套、单层钢带铠装护套光缆,可在管道、架空或者室内敷设;如果光缆结构 设计为双层护套,可直埋敷设使用,如图1-1所示[4]。 架空/管道型复合光缆 直理型敷设光缆 中芯加强件 UV光纤 纤管 纤管 电源线 电源线 内护层 阻水带 铝带 阻水纱 铝带或钢带 PSP钢带 PE护套 阻水层 PE护套 光纤 电源线 光电复合光缆结构 图1-1光电复合缆敷设方式 (二) 光电复合缆产业背景和产业应用 1,产业背景 近年来,中国已经成为世界制造中心,中国电线电缆行业处于高速发展状态。“十一五” 以来,我国电线电缆行业年产值平均增长超过25%,行业制造能力和工艺装备水平逐步提 高,产业聚集趋势明显,质量自律和总体质量水平明显提升。我国电线电缆行业在大量技 术引进、消化吸收以及自主研发的基础上,已经形成巨大的生产能力,产品品种满足率和 2 国内市场占有率均超过90%。 目前全球电线电缆市场规模已超过1000亿欧元,而在全球电线电缆行业范围内,亚洲 的市场规模占37%,欧洲市场接近30%,美洲市场占24%,其他市场占9%。我国电线电 缆市场有7000多家生产企业,1万亿元的产值,近70万从业人员,相关数据显示,2007 年至2012年,我国电线电缆行业工业产值逐步上升,2011年,行业工业总产值超过10000 亿,达到11050.76亿元;2012年,行业工业总产值达到12240万亿。我国的电线电缆行业 产值在2012年便开始超过美国,跃居全球第一。我国电线电缆市场集中在广东省(如东莞 市以电线为主)、江苏省(如宜兴市以电力电缆为主)、河北省(如宁晋县以低压电缆为主)、 安徽省(如无为县的特种电线电缆)、河南、重庆、山东等地。近几年随着经济发展中面临 能源、电力紧张的瓶颈性问题,我国不断加大对电力方面的投资,使得电线电缆行业步入 厂飞跃发展期。 2012-2014年,中国电线电缆制造业继续保持增长。2013年,电线、电缆制造业销售 收入总额达到(规模以上工业企业销售收入之和)11458.957亿元,同比增长9.65%;利润 总额达到597.373亿元,同比增长17.85%。2014年,电线电缆行业实现了中低速的增长, 2014年年初电线电缆行业产量增幅经历了大幅振荡之后,1-4月份开始回升,1-7月份达到 了最高值,之后开始小幅振荡。 2014年5月1日起,我国新调整的电线电缆制造业的产业政策正式实施。新政策对行 业过剩严重的产能进行了明确限制,使得政策在产业发展导向更符合配套产业的发展需要, 对限制过剩产能有了明晰的指向。 “十二五”期间,受国家相关政策推动,电力等下游行业的发展影响,我国电线电缆 行业需求将保持增长趋势。根据我国《电线电缆行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十二五”期 间,我国电线电缆行业销售规模年均增长将达到4%-8%。 另外,中国光纤光缆产业的发展也处于高速发展状态,其历经了三次快速发展的时期。 1991-1994年的第一次扩张期,使得中国的光缆产能规模达到了100万芯公里/年;1999-2001 年的第二次扩张期,产能达到3000万芯公里/年;2008以来年第三次扩张期,国内光纤产 能跨越式地达到了近亿芯公里/年,光缆产能更大。本轮扩张呈现出3大新特征:一是大型 的光纤光缆企业继续扩大规模;二是无论是光缆还是光纤产能都比2008年初增长了一倍; 三是有实力的企业开始合资建立光棒生产基地,竞争向产业链上游延伸。 可以预见,中国的光纤需求在未来2-3年将维持在10000万芯公里左右,国内光棒的 产能目前还有缺口,但光棒进口在未来2-5年将持续减少,并将最终与光纤拉丝能力匹配; 而中国光纤拉丝能力将超国内需求20%-30%,光纤的竞争开始向生产效率、工艺路线等影 响成本的环节转移;至于光缆制造,由于进入门槛较低,近几年一直制造能力大于市场需 求,2009年光缆表现出来的短期内供不应求,实际上是光纤短缺造成的,并不是光缆制造 3 的能力问题。新一轮的光缆产能的扩充,主要是大厂进行,而且起点较高,扩充数量较多。 2013年,中国新建光缆线路265.8万公里,光缆线路总长度达到1745.1万公里,同比 中,接入网光缆、本地网中继光缆和长途光缆线路所占比重分别为47.1%、47.8%和1.1%。 接入网光缆和本地中继光缆长度同比增长22.6%和15.2%,分别新建152.7万公里和110.1 万公里;长途光缆保持小幅扩容,同比增长3.4%,新建长途光缆长度3.0万公里。 自前中国光纤光缆市场呈现如下发展特点:集中采购已经成为国内行业大客户的选择 趋势;国内光纤光缆市场需求继续快速放大,并且进入稳步、理性增长阶段,常规光纤光 缆价格竞争逐步趋向理性、稳定;常规光缆在8-10年内仍将占据主流市场;但以FTTH为 主要应用方向的特种光缆市场占有比例将逐步提高,并预计在5年之后将成为另一个市场 需求热点;光纤光缆行业利润水平逐步拉近,但品牌效应、规模效应、管理效应、产业结 构带来的利润差异日趋显现,优秀企业的国际化意识、拓展步伐逐步加快;随着市场、行 业的快速发展,新一轮“产能扩张”已经谨慎的拉开序幕;国际巨头开始重新进入中国市 场,中国国内行业巨头、合作联盟逐步产生,行业整合进一步加剧,在市场竞争中合作意 识逐步提高。市场集中化程度进一步加剧,市场营销方向进一步细分,但单一化的中小企 业发展空间继续下降;主流品牌企业门槛继续提高:光纤500万芯/光缆1000万芯将成为 “主流门槛”;随着光纤供应逐步的缓解,主流企业将以光纤、光缆自我供应、配套为发展 趋势。 据相关统计数据显示,2008-2013年中国光纤光缆行业工业销售产值逐年增加。其中, 2009年行业实现工业销售产值470.34亿元,增速下降,为21.98%:2010年行业实现工业 销售产值543.82亿元,同比增长15.62%,增速下降;2011年行业实现工业销售产值675.76 亿元,同比增长30.07%,增速上升;2012年行业实现工业销售产值802.01亿元,同比增 长18.68%;2013年行业实现工业销售产值942.89亿元,同比增长17.57%。 2,产业应用 随着经济发展和需求多样化,电力和通信网络逐步由单一骨干网建设转入骨干网和终

.pdf文档 光电复合缆产业发展情况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25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25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光电复合缆产业发展情况 第 1 页 光电复合缆产业发展情况 第 2 页 光电复合缆产业发展情况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5-07-20 22:03:06上传分享
友情链接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