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网唯一标准王
文库搜索
切换导航
文件分类
频道
文件分类
批量下载
Q/SY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企业标准 Q/SY 01183.3—2020 代替Q/SY 1183.3—2010 油气藏型储气库运行管理规范 第3部分:储气库地面设施生产运行管理 Operation management specification of hydrocarbon reservoir underground gas storage - Part 3 : Management specification of process equipment 2020-10-12实施 2020—07—30发布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 发布 Q/SY 01183.3—2020 次 目 前言 T 范围 1 规范性引用文件 2 基本规定 3 投产运行 4 4.1 新建储气库投运 4.2 注采系统转换投运 生产运行管理 5 一般规定 5.1 5.2 调度管理 5.3 运行动态监测管理 5.4 日常生产运行管理 5.5 生产运行优化管理 5.6 巡回检查管理 5.7 注、采气系统停运 检维修管理 6 6.1 维护管理 6.2 检修管理 HSE管理 7 资料管理 8 基础资料 8.2 运行资料 参考文献 Q/SY 01183.3—2020 前言 Q/SY01183《油气藏型储气库运行管理规范》分为三个部分: 第1部分:储气库气藏管理; -第2部分:井运行管理; 第3部分:储气库地面设施生产运行管理。 本部分为Q/SY01183的第3部分。 本部分按照GB/T1.1一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给出的规则 起草。 本部分代替Q/SY1183.3—2010《油气藏改建地下储气库运行管理规范第3部分:储气库地面 设施管理》。本部分与Q/SY1183.3一2010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删除了“单井管线”(见Q/SY1183.3—2010的第3章); 修改了注气系统投运(见第4章,Q/SY1183.3一2010的第4章); 一修改了采气系统投运(见第4章,Q/SY1183.3一2010的第5章); -增加了“生产运行管理”(见第5章); -增加了“检维修管理”(见第6章); 增加了“HSE管理”(见第7章); 修改了“资料管理”(见第8章,Q/SY1183.3一2010的第7章)。 本部分由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标准化委员会勘探与生产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并 归口。 本部分起草单位:规划总院、勘探与生产分公司、天然气管道工程公司、大港油田分公司、西南 油气田分公司、新疆油田分公司、华北油田分公司、辽河油田分公司、长庆油田分公司。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刘烨、刘科慧、王春燕、汤丁、陈月娥、聂金海、闫敏辉、王培森、李小 辉、杨莉娜、李彬、胡玉涛、张刚雄、徐英俊、王念榕、院振刚、苗新康、崔新村、张磊、文韵豪、 巴玺立、何军、张哲、刘主宸、李翔、张斌。 II Q/SY 01183.3—2020 油气藏型储气库运行管理规范 第3部分:储气库地面设施生产运行管理 1 范围 Q/SY01183的本部分规定了气藏型储气库地面设施的投产运行、生产运行管理、检维修管理、 HSE管理及资料管理的有关要求。 本部分适用于气藏型地下储气库地面设施从投产到生产运行的过程管理,其他类型的储气库可参 照执行。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SY/T 5922天然气管道运行规范 Q/SY1821油气田用压缩机组节能监测方法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油气田管道和站场完整性管理规定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勘探与生产分公司2017年7月 3基本规定 3.1应根据市场需求、储气库的能力,兼顾相关气田生产,综合作业计划,制订储气库注采年度 月度建议计划。 3.2新建储气库应推行数字化移交、智能化管理。中小站场宜无人值守,集注站应少人监控。 3.3运行管理人员应介人项目建设方案制订和项目实施。 3.4应开展数据统计、运行分析和优化,持续提升生产管理水平。 4投产运行 4.1新建储气库投运 4.1.1投产准备 a)投产方案应经过审批。 b)按照审批的投产方案做好人员、物资等相关准备。 c)新建地面设施投产前应对施工试压记录、单位工程交工记录、各系统单机试运和联运记录等 进行检查。 d)操作规程应经过评审,并得到批准。 e)投产方案和应急预案应经过培训及演练。 1 Q/SY 01183.3—2020 4.1.2干燥与置换: a)注气、采气系统投运前宜进行系统干燥,应进行氮气置换。 b)干燥应在严密性试验合格后进行,宜采用干空气干燥方法,并应符合SY/T 5922的规定。 c)氮气置换的检测点应包含容器的低点放空点,氮气置换所有检测点氧含量应小于2%。采用液 氮置换时,注人点温度应大于或等于5℃。 d)天然气置换应在氮气置换合格后进行,天然气置换应符合SY/T5922的规定。 4.1.3注气、采气系统升压检漏应分梯度进行,应在冲蚀流速以内,系统升压速度应不超过0.1MPa/min。 4.1.4注气系统投产时应先开注气井,再启动注气压缩机,并进行注气压缩机组性能测试。投产过程 中应进行参数分析及注气压缩机组综合性能考核。 4.1.5采气系统开井前,应导通所开井的防冻剂注入流程并开启注防冻剂泵或其他防冻措施。 4.2注采系统转换投运 4.2.1应按批复的生产运行方案组织投运。 4.2.2注气系统与采气系统应有效隔断,不同压力系统应采用有效隔离。 4.2.3注气和采气工况转换时,应检查确认控制系统的控制参数和报警值。 4.2.4注气前,应完成以下工作: a)检查保养注气压缩机机组, b)检查清理旋风分离器、过滤器。 c)对高低压分界点的隔离设施状态进行确认。 d)对可燃气体报警系统、火焰报警系统进行检测。 e)对压缩机机组及注气流程的安全阀进行校验。 f)对调节阀进行检查和保养。 g)对压缩机机组和注气 ESD 等系统进行测试。 h)按照操作规程投运辅助系统。 i)导通注气流程。 4.2.5采气前,应完成以下工作: a)确认高低压分界点低压端处于安全保护状态。 b)对采气井、露点控制装置和辅助设备设施进行维护保养、校验。 c)对采气系统ESD功能及自控仪表相关系统进行测试。 d)储备能够满足连续生产的防冻剂等生产物料。 e)确认管线和设备的伴热保温投用正常。 f)按照操作规程投运辅助系统,导通采气流程。 g)开井前向该井注防冻剂或投运单井加热炉。 h)开井初期宜采取加热、降低节流装置压差、开启低产量采气井等措施,应监测并控制油嘴或 节流阀后操作温度在材料许用操作温度范围内。 i)天然气露点控制装置投运前应先启动防冻剂注入系统,控制操作温度在水合物形成温度以上。 j)在增开新井时,应考虑防止段塞流的措施。 5生产运行管理 5.1一般规定 5.1.1应编制地面设施运行与维护操作规程及工艺操作卡。 2 Q/SY 01183.3—2020 5.1.2 应按照设计技术参数、生产考核指标、安全生产要求及系统的实际状况组织生产。 5.1.3应根据站场工艺及设备设计参数、运行工况,合理设置工艺控制参数和报警值。 5.1.4应对装置参数进行实时监控,根据相关要求或指令适时合理调整。 5.1.5对于需加注缓蚀剂的设备和管道,应定期评价其效果,适时调整缓蚀剂配方和加注量。 5.2调度管理 5.2.1应按照批准的生产计划和具体指标开展运行调度管理,通过储气库统一的调度指挥系统,实时 下达生产运行指令和上传信息,掌握生产运行情况。 5.2.3应掌握检维修作业计划及实施进度。 5.3运行动态监测管理 5.3.1应建立健全动态监测制度和管理规定。 5.3.2生产运行动态应分级监控(视)。 5.3.3应建立压缩机等重点设备状态监测或故障诊断技术管理制度,定期开展重点设备在线或离线状 态监测及故障诊断工作,对状态监测或故障诊断结果进行分析,制订改进措施。 5.3.4分离器、过滤器等容器排污时,应监视容器液位及排污压力,防止高压天然气进入低压装置。 5.3.5应检测/监测天然气水露点、烃露点、气质组分,定期化验乙二醇浓度、凝析油含水等项目。 5.3.6建立重点能耗设备档案,对重点能耗设备定期监测,对监测结果及时分析和改进。压缩机节能 监测参照 Q/SY 1821 的规定进行。 5.3.7应对废气、废液、废固排放及噪声进行监测,保存监测记录。 5.3.8应监测管网压力的变化情况,及时调整注采气量和生产参数。 5.4日常生产运行管理 5.4.1站外管道运行管理 5.4.1.1站外管道宜参照《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油气田管道和站场完整性管理规定》制订储 气库管道完整性管理方案。 5.4.1.2具备清管通球的管道应根据压差合理确定清管作业时间。 5.4.1.4露点控制装置停运后,宜对凝析油管线、排污管线进行扫线。 5.4.2烃水露点控制装置管理 5.4.2.1采用三甘醇露点控制工艺的装置应监控进口分离器液位、进塔天然气温度变化情况及三甘醇 再生贫液浓度。 5.4.2.2采用J-T阀露点控制工艺的装置应监控装置上下游的压力、进站天然气温度和低温分离器的 进出口压差,适时调节J-T阀的开度和控制阀后温度。 5.4.3站场设备管理 5.4.3.1往复式压缩机组运行应满足下列要求: a)根据压缩机组负荷及时调整机组余隙,保持机组较高运行效率。 b)对机组转速、振动、温度、压力等参数进行监测,判断机组运行状况,发现问题及时进行维 3
QSY 01183.3-2020 油气藏型储气库运行管理规范 第3部分:储气库地面设施生产运行管理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2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赞助2元下载(无需注册)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2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赞助2元下载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5-07-20 19:18:23
上传分享
举报
下载
原文档
(5.9 MB)
分享
友情链接
ISO 23368 2022 Anaesthetic and respiratory equipment Low-flow nasal cannulae for oxygen therapy.pdf
ISO 22097 2023 Thermal insulation for buildings — Reflective insulation products —.pdf
ISO 22195-5 2021 Textiles — Determination of index ingredient from coloured textile — Part 5.pdf
ISO TR 11843-8 2021 Capability of detection — Part 8 Guidance for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ISO 11843 series.pdf
ISO 16625 2013 Cranes and hoists — Selection of wire ropes, drums and sheaves.pdf
ISO 720 2020 Glass Hydrolytic resistance of glass grains at 121 C Method of test and classification.pdf
ISO 5006 2017 Earth-moving machinery — Operator's field of view — Test method and performance criteria.pdf
ISO TR 21624 2020 Nanotechnologies — Considerations for in vitro studies of airborn.pdf
ISO IEC 23127-1 2021 Information technology — Learning, education, and training — Metadata for facilitators of online learning — Part 1 Framework.pdf
ISO TR 5262 2023 Motorcycles — Guideline for verification of total running resistance.pdf
GB-T 27915-2011 组合式塑料托盘.pdf
GB-T 25262-2010 硫化橡胶或热塑性橡胶 磨耗试验指南.pdf
GB-T 26736-2011 道路车辆 制动衬片 耐水、盐水、油和制动液性能试验方法.pdf
GB-Z 6413.2-2003 圆柱齿轮、锥齿轮和准双曲面齿轮 胶合承载能力计算方法 第2部分 积分温度法.pdf
GB-T 23467-2009 用假人评估轰燃条件下服装阻燃性能的测试方法.pdf
GB-T 3558-2014 煤中氯的测定方法.pdf
GB-T 26655-2022 蠕墨铸铁件.pdf
GB-T 36237-2023 风能发电系统 通用电气仿真模型.pdf
GB-T 13877.1-2003 农林拖拉机和自走式机械封闭驾驶室 第1部分 词汇.pdf
GB-T 32697-2016 塑料 酚醛树脂 萃取液电导率的测定.pdf
1
/
3
12
评价文档
赞助2元 点击下载(5.9 MB)
回到顶部
×
微信扫码支付
2
元 自动下载
官方客服微信:siduwenku
支付 完成后 如未跳转 点击这里 下载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
微信(点击查看客服)
,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