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S 25.040.99 CCS N 18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 15969.2—2024/IEC 61131-2:2017 代替 GB/T 15969.2—2008 可编程序控制器 第2部分:设备要求和测试 Programmable controllersPart 2 :Equipment requirements and tests (IEC 61131-2 :2017 , Industrial-process measurement and controlProgrammable controllers—Part 2 : Equipment requirements and tests , IDT) 2024-11-28 发布 2025-06-01实施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发布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GB/T 15969.2—2024/IEC 61131-2:2017 目 次 前言 引言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定义和缩略语 4符合性声明与型式试验 9 正常.T.作条件和要求… 5 18 6功能要求 27 7电磁兼容性(EMC)要求 52 8标记要求和由制造商提供的资料· 附录A(资料性) 温度降额与海拔关系 71 附录B(资料性)数字输人标准.T作范围公式· 74 附录C(规范性)C区-EMC抗干扰等级 76 附录D(规范性) 过时的遗留技术(不推荐用于新品开发) 79 附录E(资料性)交流和直流中断的应用推理 附录F(规范性) 数字I/O:源型输人和漏型输出 83 参考文献 :86 GB/T15969.2—2024/IEC61131-2:2017 前言 起草。 本文件是GB/T15969《可编程序控制器》的第2部分。GB/T15969已发布了以下部分: 一第1部分:通用信息; 一第2部分:设备要求和测试; —第 3部分:编程语言; —第 4部分:用户导则; 第5部分:通信; 一第6部分:功能安全; —第 7部分:模糊控制编程; 一第8部分:编程语言的应用和实现导则; 一第9部分:用于小型传感器和执行器的单点数字通信接口(SDCI); -第10部分:PLC的XML开放交互格式。 本文件代替GB/T15969.2—2008《可编程序控制器第2部分:设备要求和测试》,与GB/T15969.2- 2008相比,除结构调整和编辑性改动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删除了安全要求并改为引用IEC61010-2-201(见2008年版的第11章~第14章); 一增加了负逻辑数字输人输出(见6.4.3、附录F); -增加了3-d型数字输人(见6.4.4.3); 一增加了从2.7GHz到6GHz的射频电磁幅度调制抗干扰度要求(见7.3、附录C); -增加了温度试验说明(见4.2.6); 一增加了型式试验说明(见4.2.1、4.2.10); -删除了一些不再推荐的技术(见2008年版的第10章); 68009 00 第6章、第7章)。 本文件等同采用IEC61131-2:2017《.T.业过程测量控制可编程序控制器第2部分:设备要求和 测试》。 本文件做了下列最小限度的编辑性改动: -为与现有标准协调一致,将标准名称修改为《可编程序控制器第2部分:设备要求和测试》。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中国机械T业联合会提出。 本文件由全国.T.业过程测量控制和自动化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124)归口。 有限公司、中电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中控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英威腾电气股份有限公司、北京 和利时系统工程公司、上海交通大学、深圳自动化学会、杭州义益钛迪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深圳市显 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国家管网集团北方管道有限责任公司、常州天利智能控制股份有限公司、湖南 超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亿维自动化技术有限公司、上海森克电子科技有限公司、中深科技股 份有限公司、长沙硕博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合信自动化技术有限公司、北京弥天科技有限 GB/T 15969.2—2024/IEC 61131-2:2017 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王凯、邬惠峰、杨大胜、郭肖旺、石莹、刘新、于括、孙洁香、孙丹枫、王子凡、姜明 朱毅明、薛靖婉、朱善迎、杨俊、赵雅、姜江、陆卫军、许齐敏、史威、龚黎明、宋斌、王孙骏、冷留方、陈卫东、 李继维、孙虎、韩国庆、郭彦蕊、周云宇、皮洋江、胡俊杰、徐健、朱静强。 本文件于1995年首次发布,2008年第一次修订,本次为第二次修订。 IV GB/T15969.2—2024/IEC61131-2:2017 引言 可编程序控制器自问世以来,已在工业自动化的各个领域中广泛使用,并成为T业自动化系统的重 要支柱。可编程序控制器技术的发展十分迅速。应用范围由逻辑控制扩展到运动控制、过程控制、批量 控制、配方控制等;控制范围由单机扩展到整个车间以至全厂范围和无线电远程控制,从而覆盖了一部 分分布式控制系统(DCS)、数控系统(NC)、机器人控制系统的应用领域。总之,可编程序控制器已不断 朝纵向和横向集成扩展。 GB/T15969可编程序控制器系列标准也随着可编程序控制器技术的发展不断地修改和扩充,对 可编程序控制器(PLC)的软件、硬件、外围设备及其相关指南进行了系统地规范,拟由十部分构成。 一第1部分:通用信息。目的在于建立可编程序控制器及其外围设备的相关定义,并确认与可编 程序控制器及其外围设备的选择和应用相关的主要特性。 一第2部分:设备要求和测试。目的在于对可编程序控制器及其外围设备的设备要求和相关试 验进行规定。 一一第 3部分:编程语言。目的在于为可编程序控制器最常用的编程语言定义其语义与语法。 一第4部分:用户导则。目的在于为PLC最终用户提供GB/T15969的通用信息,并帮助他们 按GB/T15969系列标准选择PLC设备及技术规范。 一一第5部分:通信。目的在于定义可编程序控制器与其他电子系统间的通信。 一第6部分:功能安全。对可编程序控制器及其相关外围设备的功能安全要求进行了规定,目的 在于建立和描述功能安全可编程序控制器的安全生命周期要素,并与IEC61508第1、2、3部 分中确定的一般安全生命周期保持一致。 一第7部分:模糊控制编程。对模糊控制的编程语言、将模糊控制应用集成GB/T15969.3编程 语言中的基本方法进行了规定,目的在于为实现不同编程系统之间交互移植模糊控制程序提 供基础。 一一第8部分:编程语言的应用和实现导则。目的在于帮助用户使用第 3部分中所定义的编程语 言进行软件开发。 一一第9部分:用于小型传感器和执行器的单点数字通信接口(SDCI)。对用于PLC主站和设备 单点数字通信接口(SDCI)的通信服务和协议进行了规范,目的在于将第2部分中的数字 IO接口向SDCI扩展。 一第10部分:PLC的XML开放交互格式。目的在于通过定义 GB/T 15969.3的XML交互格 式,实现GB/T15969.3程序甚至是整个GB/T15969.3.T程在不同开发环境中的交换。 本文件是可编程序控制器系列标准的一部分,需要与该系列的其他部分一起阅读,但也可以单独阅 读和应用。如果本文件与其他 IEC标准之间存在冲突,则以本文件的规定为准。本文件的规定适用于 .T业控制设备领域,包括可编程序控制器及其相关外围设备。 本文件对.T.业控制设备的设备要求和测试规定了以下内容: 测试和验证方法(第4章); —操作条件(5.2); —温度和气候试验(5.2.1); 一机械要求和测试(5.3); V GB/T 15969.2—2024/IEC 61131-2:2017 电源、I/O和其他组件的功能要求和测试(第6章); 电磁兼容(EMC)要求和测试(第7章); 标记和文件要求(第8章)。 目前在本文件范围内的PLC和其他类型的.T.业控制设备的产品安全要求在IEC61010-2-201: 要求。 T.作条件和海拔高度的温度降额符合IEC61010-2-201:2017。 VI GB/T15969.2—2024/IEC61131-2:2017 可编程序控制器 第2部分:设备要求和测试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以下T业控制设备的功能、电磁兼容性要求以及相关验证测试: 可编程序控制器(PLC); 可编程自动控制器(PAC); 远程I/O; 编程和调试T具(PADTs); .T.业PC和.T.业面板PC; 面向.T业用途的显示设备和人机界面(HMI); 分布式控制系统(DCS)及本范围中所列出的 DCS组件; 主要用途是执行T.业控制设备功能的任何产品,包括PLC和/或PAC,和/或其相关外围设 备,其预定用途为控制和命令机器、自动化制造和工业过程,如离散、批量和连续控制。 在本文件中,“控制设备”等同于“T业控制设备”,正如可编程序控制器(PLC)与可编程自动控制器 (PAC)的关系。 本范围内的设备 控制,人机界面,其他 编程和调试工具 多人机界面,个人电脑 可编程控制器 分布式控制系统 1/O设备 网络设备 接口/端口 效据,电源, 接口/端口 设备电源 传感器 接口设备和信号 不在本范围内的设备 图 1在本范围内的设备和不在本范围内的设备
GB 15969.2-2024可编程序控制器 第2部分 设备要求和测试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94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94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5-07-20 14:43:39上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