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网唯一标准王
中国证券业协会 SAC 证联链 Securities Association of China 证券行业新型金融基础设施 证券业联盟链白皮书 二〇二三年 证券行业新型金融基础设施证券业联盟链白皮书 主要起草人员:赵山忠、张冀华、石永鑫、俞枫、华仁杰、王毛路、张敏芳、吴鑫涛、 唐淑艳、杨晨旭、蔡曦、张子华、顾刚、李明等 证券行业新型金融基础设施证券业联盟链白皮书 目录 1证联链简介 1.1证联链背景 1.2证联链特点. 1.3证联链核心优势 1.4证联链组织架构 2 证联链技术框架. 2.1证联链整体技术框架 2.2证联链关键技术创新.. 3证联链典型场景 3.1证联链多层穿透式监管模型 12 3.2投行业务电子底稿监管系统 13 3.3投行业务质量评价系统 15 3.4行业风险数据共享平台 .17 3.5电子公证书平台 ..18 3.6司法链等跨链对接 19 4证联链发展规划.. ..20 4.1行业区块链应用发展态势及挑战 20 4.2打造坚实技术底座,构建新型基础设施.. 4.3建设共识共信平台,服务行业业务创新. 4.4融入科技监管平台,助力科技监管创新. 25 证券行业新型金融基础设施证券业联盟链白皮书 1 证联链简介 1.1证联链背景 2016年,国务院发布的《"十三五”国家信息化规划》,首次将区块链技 术正式列入国家信息化规划中,并赋予区块链技术作为建设“数字中国”、提升 政府治理能力、推动经济转型升级的前沿技术的战略地位。 证券期货行业作为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广泛的业务场景也成为区块 链技术应用的潜在市场。随着区块链技术在证券期货行业的应用范围逐步展开, 证监会、中国证券业协会(下称协会)积极协调行业核心机构、经营服务机构等 单位,探索和研究区块链技术在行业科技监管的应用路线,构建以科技为支撑的 四五”规划中,明确提出要加大力度开展“云、网、库、链”一体化建设大力推 进产业数字化转型,不断丰富行业云平台、证联网、行业大数据仓库和行业区块 链公共基础设施。区块链最核心的功能是建立网络环境下的信任机制,将会是证 券期货行业充分数字化后在数字空间多元共治的关键信息基础设施。 为进一步推进科技监管能力建设,促进证券业数字化转型,形成共建、共治, 共享的行业数字生态,提升证券业服务效率和质量,协会于2021年1月成功建 设并上线“证券业联盟链”(简称证联链)。证联链是以区块链技术为基础搭建 的证券行业联盟链,旨在发挥区块链技术可追溯、不可篡改、安全可信等特性, 助力科技监管,服务业务创新,推动数据共享及数据治理,构建证券行业新型基 础设施。 证联链推出后受到业内广泛关注,目前已有近百家券商与协会签订联盟链合 作协议,部署节点接入证联链。秉承共建共享、协作共赢的合作态度,协会与证 券期货经营机构等共同承担证联链服务行业的职能,共同建设基于证联链的金融 科技应用,共同拓展共识、共信、共生数字证券业务,共同打造服务监管自律、 服务行业高质量发展、服务市场规范发展的高水平联盟链,携手构建符合证券行 业特点的创新型区块链基础设施。 1 证券行业新型金融基础设施证券业联盟链白皮书 1.2证联链特点 证联链是以中国证券业协会为核心,联合行业监管机构、核心机构、市场机 构、证券期货经营机构等共同打造的行业级新型区块链基础设施,证联链具有以 下特点: 1.2.1丰富的服务支持 证联链为链上机构提供的服务分为基础服务和应用服务。基础服务包括数据 存证、加密报送、隐私计算、数据共享、文件服务等,应用服务包括投行业务电 子底稿监管服务、投行业务质量评价服务、风险数据共享服务、电子签约应用服 务、电子公证书核验服务等,以及未来基于实际业务场景的其他服务。 1.2.2多链架构模式 建立“证联链一场外联盟链”多链架构模式,其中证联链聚焦自律监管,场 外联盟链作为证联链的子链,聚焦场外业务应用。证联链和场外联盟链分工协作 同时又深度融合,实现了多链之间的数据流转及全生命周期管理,基于多链架构 为行业机构提供更加灵活、个性化的创新服务。 1.2.3可扩展技术体系 证联链采用可插拔组件设计,自前已支持智能合约、跨链网关、电子签约、 分布式存储、商用密码、数字信封等基础技术组件,未来将继续建设隐私计算、 DID(分布式数字身份)、VC(可验证凭证)、DAML(场外业务模型语言)等 新型组件,可扩展技术体系为行业持续创新提供坚实技术底座。 1.2.4新型金融基础设施 证联链建设立足于我国资本市场的实际情况,通过资源整合为行业机构提供 基础信息服务平台,逐步建成高效能、高可用、可扩展的新型金融基础设施平台。 证联链以服务行业为目标,推进行业创新技术应用,提高行业服务能力和效率; 同时辅助监管机构进行行业信息穿透,促进行业有序健康发展 1.3证联链核心优势 证联链向上赋能监管,向下链接行业,并通过迭代演进打造了丰富多样的业 2 证券行业新型金融基础设施证券业联盟链白皮书 务场景,为用户提供综合、多元、一站式的数据类服务和存证类服务。证联链作 为行业新型金融基础设施已初具规模,在组织联盟、业务应用、技术支撑、监管 赋能等方面具有如下显著优势: 1.3.1组织联盟优势 证联链由协会牵头建设,具备天然的公信力和行业权威性。协会在证监会科 技监管局的指导下,快速有效统筹行业资源,联合行业机构,和多家证券公司形 成联盟组织,合作共建证联链。联盟由具备一定区块链理论和实践经验的机构组 成,人才资源储备和集聚效应明显。 1.3.2业务应用优势 证联链在场景选择上优先选择具有行业推广效应的业务场景作为切入点,已 陆续发布多个应用,包括投行业务电子底稿监管协调、投行业务质量评价系统、 行业风险数据共享平台、电子公证书平台、电子签约平台等,通过这些典型应用 场景的先行先试,为行业打造了可供参考的标杆应用,有效促进行业区块链生态 良性发展,助力打造风险可控的数字化业务服务。 1.3.3技术支撑优势 证联链结合区块链、分布式文件系统、数字信封、商用密码算法等创新技术, 建成了一体化的证券行业跨机构业务能力平台。其中区块链用来做业务的执行、 数据的存证、结果的背书;分布式文件系统用来处理大规模的业务数据,缓解区 块链大数据处理的瓶颈;数字信封为业务运行提供了信息加密、隐私保护等能力; 商用密码算法提供了自主可控的数据加密能力。证联链平台为跨机构业务运行提 供了业务运行、结果背书、数据安全、隐私保护、监管审计等多种核心能力,为 证券行业相关业务运行提供信息基础支撑,在赋能行业技术升级和业务创新上具 有重要意义,前景广阔。 1.3.4监管赋能优势 证联链的建设立足于我国资本市场的实际情况,结合技术创新、业务场景建 设,实现对信息的聚焦处理和穿透式管理,通过对业务模型、数据模型和监管数 据标准的提炼规范,将业务数据通过区块链技术实时传递至监管机构,将业务数 3 证券行业新型金融基础设施证券业联盟链白皮书 据的事后报送提前至事中实时报送,从而实现监管部门、自律组织以及经营机构 的高效协同,赋能动态监管、实时监管和穿透式监管。 1.4证联链组织架构 证联链是以协会为核心,联合行业机构共同打造的行业级新型区块链基础设 施,联盟工作整体由协会统筹,并分设四个专项工作组,分别为:制度组、标准 组、技术组和应用组,各小组工作职责如下: 牵头方:协会 联盟成员 雅动区快链在证券行业的 健康发展,提升技术和服 务支撑能力 目标 构建证联链协同生 制度组 技术组 态,助力区块链基础 证联链制度体 的定,并推动制度热行 设施创新发展 标准组 应用组 发布,推动标准的应用与 图1证联链组织架构 1.4.1 制度组 负责证联链制度体系的制定,并推动制度执行。包括: 1)制定与发布证联链相关章程、制度; 2)建立证联链加入及退出机制; 3)制定证联链应用发布、推广、接入等流程; 4)指导联盟各成员单位按照相关章程、制度参与证联链工作。 1.4.2 标准组 负责证联链相关技术、数据标准的制定和发布,推动标准的应用与实施,包 括: 1)制定证联链相关的技术标准; 2)制定证联链基础数据标准和模型框架; 3)推动相关标准以团体标准或者行业标准的形式发布;

.pdf文档 2023证券业联盟链白皮书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31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31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2023证券业联盟链白皮书 第 1 页 2023证券业联盟链白皮书 第 2 页 2023证券业联盟链白皮书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5-07-20 11:21:22上传分享
友情链接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