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网唯一标准王
ICS25.120.30 CCSJ46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45677—2025 新能源汽车电池包上盖复合材料成型模 Formingmouldsofcompositematerialforuppercoverofnewenergyvehicle batterypack 2025-05-30发布 2025-12-01实施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全国模具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33)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中机精密成形产业技术研究院(安徽)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和胜金属技术有限公 司、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厦门金龙汽车车身有限公司、苏州赛伍应用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桂林电器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上海交通大学、武汉模鼎科技有限公司、华朔科技(宁波鄞州)有限公司、 深圳市江南伟业模具塑胶有限公司、郑州大学、宁海金辉模塑有限公司、昆山吉山会津塑料工业股份有 限公司、常熟市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所、浙江嘉景晟瑞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苏州中集良才科技有限公司、 深圳市省油灯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浙江优朗模塑有限公司、苏州市华盛源机电有限公司、广东华于科技 股份有限公司、吉安市瑞鹏飞精密科技有限公司、东莞市鑫濠信精密工业有限公司、东莞市毅帆五金模 具有限公司、宁波宏科汽车部件有限公司、深圳中芯能科技有限公司、烟台正海合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常州市迪伯特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江苏瀚皋机械有限公司、常州工学院、艾瑞汽车科技(哈尔滨)股份 有限公司、珠海富士智能股份有限公司、重庆砾夫汽车零部件制造有限公司、东莞市坤琦精密工业有限 公司、广东众森实业发展有限公司、万新(厦门)新材料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姜超、朱喆、韦韡、张传忠、朱玲玲、张莉、庄新村、李鹏、邓杨全、丁金根、俞益南、 许华杰、应朝辉、李同裕、顾卫星、吕建根、王忠、陈信开、何兴喜、刘希望、蔡立华、张胜荣、吕伟、刘建军、 胡方平、李良、赵学锋、刘伟、杨新兵、沈海林、卜祥楠、鲁少洲、刘强、张文波、顾红军、兰加水、赵凤松、 金博、崔杰。 ⅠGB/T45677—2025 新能源汽车电池包上盖复合材料成型模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新能源汽车电池包上盖复合材料成型模的结构、零件、装配和性能要求,描述了相应 的试验方法,规定了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本文件适用于新能源汽车电池包上盖复合材料成型模的制造。 注1:本文件中的“复合材料”特指“树脂基纤维增强复合材料”。 注2:在不引起混淆的情况下,本文件中的“新能源汽车电池包上盖复合材料成型模”简称为“模具”。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 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 本文件。 GB/T191 包装储存图示标志 GB/T230.1 金属材料 洛氏硬度试验 第1部分:试验方法 GB/T1958 产品几何技术规范(GPS) 几何公差 检测与验证 GB/T3177 产品几何技术规范(GPS) 光滑工件尺寸的检验 GB/T8845 模具 术语 GB/T11379—2008 金属覆盖层 工程用铬电镀层 GB/T40724 碳纤维及其复合材料术语 3 术语和定义 GB/T8845和GB/T40724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电池包上盖 uppercoverofbatterypack 动力电池上部的保护盖。 3.2 模压件投影面积 projectedareaofmouldedpart 模压件在主压力方向的总投影面积。 4 技术要求 4.1 结构 4.1.1 典型结构 模具结构示意见图1。 1GB/T45677—2025 标引序号说明: 1———上模座板; 2———上模垫块; 3———上模吊环; 4———导套; 5———导柱; 6———导板; 7———下模加热油管接口; 8———下模吊环; 9———下模垫块; 10———下模座板; 11———下模支承柱; 12———支承板; 13———凸模; 14———凹模; 15———上模支承柱; 16———液压推出装置; 17———上模加热油管接口; 18———液压油管接口; 19———隔热板; 20———锁模块。 图1 模具结构示意 4.1.2 温控系统 加热管道应沿制件形状布置,加热管道的尺寸宜采用图2给出的值。 2GB/T45677—2025 单位为毫米 管道直径d 管道间隔L1 管道距成型面距离L2 单组管道长度 ϕ19 80~120 40~60 ≤8000 标引序号说明: 1———上模; 2———制件; 3———下模。 图2 加热管道的尺寸 4.1.3 排溢系统 4.1.3.1 下模外侧应设置半圆形结构的溢料槽,其宽度B不应小于2倍模压件厚度δ,溢流槽与型腔边 缘的距离b宜为10mm~20mm,见图3。 4.1.3.2 上、下模应预留排气间隙,间隙值h宜为0.3倍模压件厚度δ,排气结构应设置在模压件毛坯尺 寸以外区域,见图3。 标引符号说明: B———溢料槽宽度; δ———模压件厚度; b———溢流槽与型腔边缘的距离; h———排气间隙。 图3 溢料槽结构和尺寸 4.1.4 脱模系统 推杆与模具的配合间隙和高度偏差应符合表1的规定。 3GB/T45677—2025 表1 推杆与模具的配合间隙和高度偏差 单位为毫米 模压件壁厚 取件方式 配合间隙 高度偏差 <3 吹气式 0.03~0.05+0.05 0 ≥3 顶出式 0.05~0.08+0.10 0 4.2 零件 4.2.1 材料和硬度 模具零件推荐材料和硬度见表2。 表2 模具零件推荐材料和硬度 零件名称 材料 硬度 凸模、凹模、活动型芯 45、3Cr2Mo 28HRC~32HRC 模板、支承柱、垫块 45 18HRC~25HRC 镶件、推块 45、3Cr2Mo 28HRC~32HRC 导柱、导套 GCr15 58HRC~62HRC 滑块 45 28HRC~32HRC 导板制件长边尺寸≤800mm 9CrWMn 52HRC~56HRC 制件长边尺寸>800mm 青铜+石墨 — 推杆直径<3.0mm W6Mo5Cr4V2 53HRC~58HRC 直径≥3.0mm 4Cr5MoSiV1 40HRC~45HRC 4.2.2 尺寸和公差 4.2.2.1 模板的几何公差应符合表3的规定。 表3 模板的几何公差 单位为毫米 长边尺寸 模板上孔的垂直度 上、下面的平行度 ≤700 ≤0.04 ≤0.05 >700~1500 ≤0.05 ≤0.07 >1500~2500 ≤0.07 ≤0.10 >2500 ≤0.10 ≤0.15 4.2.2.2 型面的尺寸与几何公差应符合表4的规定。 4GB/T45677—2025

.pdf文档 GB-T 45677-2025 新能源汽车电池包上盖复合材料成型模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5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5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GB-T 45677-2025 新能源汽车电池包上盖复合材料成型模 第 1 页 GB-T 45677-2025 新能源汽车电池包上盖复合材料成型模 第 2 页 GB-T 45677-2025 新能源汽车电池包上盖复合材料成型模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5-07-18 04:00:05上传分享
友情链接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