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网唯一标准王
ICS67.080.20 CCSB3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45197—2025 食用菌鲜品流通技术规范 Technicalspecificationforcirculationoffreshediblemushrooms 2025-01-24发布 2025-08-01实施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昆明食用菌研究所、云南省食用菌产业发展研究院、湖南 金芙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成都雅乐鲜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南华县人民政府、云南云菌科技(集团)有限公 司、云南省供销合作社联合社。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孙达锋、华蓉、罗晓莉、张沙沙、吴素蕊、董娇、徐宁、张微思、纪昌联、龙新、毛焕朝、 周锫、杨宁、何容、李春剑、郑婷、赵春艳、刘绍雄、曹晶晶、苟学磊、刘寅山、纪悉。 ⅠGB/T45197—2025 食用菌鲜品流通技术规范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食用菌鲜品采收、修整与分级、预冷、包装与标识、贮藏、冷链运输、销售、追溯、召回等 流通环节的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香菇、平菇、双孢蘑菇3种栽培食用菌鲜品和美味牛肝菌、松茸、中华块菌/印度块菌 3种野生食用菌鲜品从采收到召回的流通全过程,其他食用菌鲜品的流通参照执行。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 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 本文件。 GB/T191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T6388 运输包装收发货标志 GB/T6543 运输包装用单瓦楞纸箱和双瓦楞纸箱 GB/T12728 食用菌术语 GB/T23188 松茸 GB/T23189 平菇 GB/T23190 双孢蘑菇 GB/T23191 美味牛肝菌 GB/T23346 食品良好流通规范 GB/T24616 冷藏、冷冻食品物流包装、标志、运输和储存 GB/T29373 农产品追溯要求 果蔬 GB/T32950 鲜活农产品标签标识 GB/T34343 农产品物流包装容器通用技术要求 GB/T34344 农产品物流包装材料通用技术要求 GB/T38581 香菇 GB/T38697 块菌(松露)鲜品质量等级规格 GB/T39907 果蔬类周转箱尺寸系列及技术要求 GB43284 限制商品过度包装要求 生鲜食用农产品 JJF1070 定量包装商品净含量计量检验规则 GH/T1420 野生食用菌保育促繁技术规程 松茸 GH/T1421 野生食用菌保育促繁技术规程 块菌(松露) WB/T1060 道路运输 食品冷藏车功能选用技术规范 3 术语和定义 GB/T12728、GB/T23346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1GB/T45197—2025 3.1 栽培食用菌 cultivatedediblemushrooms 从菌丝生长到子实体发育全部或部分过程在人工干预条件下生产的食用菌。 注:如香菇、平菇、双孢蘑菇等。 3.2 野生食用菌 wildediblemushrooms 从孢子萌发、菌丝生长、原基分化到子实体(子囊果或担子果)发育的全部过程,均在自然环境中自 主完成生活史的食用菌。 注:如美味牛肝菌、松茸、中华块菌/印度块菌等。 4 采收 4.1 栽培食用菌采收 4.1.1 根据市场需求及产品用途确定采收标准,有选择性地采收。 4.1.2 采收前控制喷水次数和时间,使水分含量符合表1的规定。 表1 3种栽培食用菌采收时水分含量规定 种类 水分含量 香菇 ≤90% 平菇 ≤92% 双孢蘑菇 ≤92% 4.1.3 徒手或使用洁净的工具进行采收。宜保持子实体完整性,采收后及时去除根部残留的培养基等 杂质,适当剪短菌柄,放入清洁的盛装容器内。盛菌容器安全卫生要求应符合GB/T34343的规定。 4.1.4 采收时轻拿轻放,避免菇体间挤压或碰撞,减少机械损伤。 4.2 野生食用菌采收 4.2.1 宜在阴凉时采收,不宜在日照强、气温高时采收。 4.2.2 应采收发育成熟菇。 4.2.3 采收美味牛肝菌时,先清除菌体周围树枝、杂草,一只手压住菌柄基部土壤,避免损坏菌塘,另一 只手轻握菌柄下部轻轻摇晃,同时旋转向上拔起,去除泥土等杂质。松茸采收按GH/T1420执行, 中华块菌/印度块菌采收按GH/T1421执行。 4.2.4 盛器宜使用底部垫有柔软衬垫且无污染的竹筐、竹篓、泡沫箱或专用采集箱,减少或避免机械 损伤。 5 修整与分级 5.1 采用薄片刀具切削不能入级的部分,清除菌柄底部、根部和菌体表面的杂草、泥土等杂质。 5.2 食用菌鲜品分为一级、二级、三级,不能归入一级、二级、三级但未失去食用价值的列为等外品。香 菇鲜品分级按照GB/T38581的规定执行,平菇鲜品分级按照GB/T23189的规定执行,双孢蘑菇鲜品 分级按照GB/T23190的规定执行,美味牛肝菌鲜品分级按照GB/T23191的规定执行,松茸鲜品分级 按照GB/T23188的规定执行,中华块菌/印度块菌鲜品分级按照GB/T38697的规定执行。 2GB/T45197—2025 6 预冷 6.1 采后宜采用冷风预冷(冷库预冷)或真空预冷等预冷方式。 6.2 采收时温度在0℃~15℃时,宜在4h内实施预冷;采收时温度在15℃~30℃时,宜在2h内实 施预冷;采收时温度超过30℃时,宜在1h内实施预冷。宜及时预冷至0℃~4℃。各种食用菌无法及 时预冷时,宜采用冷水、冰袋等降温措施先行处理。 7 包装与标识 7.1 包装操作 7.1.1 栽培食用菌宜在1℃~18℃条件下包装,松茸等高值野生食用菌宜在1℃~5℃条件下包 装,包装时间不宜超过2h。 7.1.2 操作间应保持清洁,操作人员应保持个人卫生,防止污染。 7.1.3 包装应符合GB43284的规定。 7.2 包装容器及材料 7.2.1 食用菌鲜品包装容器包括塑料袋、塑料筐(箱)、塑料托盘、泡沫箱、纸箱等,包装容器应具有足够 的保护性和保温性,避免机械损伤、虫害及微生物侵染并方便摆放和运输。包装容器和包装材料应符合 GB/T6543、GB/T34343、GB/T34344、GB/T39907的规定,其他包装材料应符合国家食品安全和卫 生要求。 7.2.2 客户对包装有特殊要求时,按合同进行包装,但包装材料不应对食用菌的安全性造成影响。 7.3 包装方法及规格 7.3.1 同一销售包装内,应为同一品种、同一等级、同一规格的产品。 7.3.2 同一包装内应整齐摆放,内衬吸水纸,层与层之间用吸水纸隔开,减少机械损伤。 7.3.3 客户对包装规格有特殊要求时,按合同进行包装。 7.4 净含量 定量包装净含量按JJF1070的要求执行。 7.5 标识 7.5.1 包装标签标识应符合GB/T191、GB/T32950的相关规定。 7.5.2 运输包装收发货标志符合GB/T6388的规定。 8 贮藏 8.1 贮藏库应保持清洁,可使用紫外线、臭氧等方式定期消毒。贮藏库应具有防尘、防虫、防鼠等设 施,库内不应存放有毒、有害、有异味的物品。 8.2 入库前,应先将贮藏库预冷至0℃~4℃,贮藏温度宜为1℃~5℃,相对湿度85%~90%。各种 食用菌有特殊贮藏温湿度条件除外。 8.3 贮藏库管理、入库、在库维护和出库符合GB/T24616的有关规定。 8.4 不宜混贮,贮藏期以不影响产品质量为宜。 3GB/T45197—2025 9 冷链运输 9.1 运输工具应干净、卫生、无异味、无污染;装载前对运输工具进行清洁和检查,确保运输工具运行 良好。 9.2 运输过程应防晒、防雨,不应与有毒、有害、有异味或影响产品质量的物品混装运输;完成运输后立 即对运输工具进行清洁、消毒。 9.3 食用菌鲜品运输宜按WB/T1060选用合适的冷藏车,装载前冷藏车应预冷到运输温度1℃~5℃,在 运输过程中应控制温度稳定,尽量缩短运输时间。 10 销售 10.1 销售场所宜配备食用菌陈列货架、冷藏设施等,冷藏温度宜控制在1℃~10℃。常温下可少量 摆放,随时补货。 10.2 已出现腐烂特征、不能保证质量安全的食用菌应及时按规定处置。 11 追溯 执行GB/T29373的要求。 12 召回 对于流通过程中的不安全产品,召回和处置依据《食品召回管理办法》。 13 证实方法 食用菌鲜品流通相关技术要求是否执行和落实的证实方法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法: ———相关信息记录的查阅; ———相关检测报告的查阅; ———相关证明材料的查阅; ———现场实际状态的核实。 4GB/T45197—2025

.pdf文档 GB-T 45197-2025 食用菌鲜品流通技术规范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1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1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GB-T 45197-2025 食用菌鲜品流通技术规范 第 1 页 GB-T 45197-2025 食用菌鲜品流通技术规范 第 2 页 GB-T 45197-2025 食用菌鲜品流通技术规范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5-07-18 03:52:53上传分享
友情链接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