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网唯一标准王
ICS31.200 CCSL56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44777—2024 知识产权(IP)核保护指南 Guidelineforintellectualproperty(IP)coreprotection 2024-10-26发布 2024-10-26实施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目 次 前言 Ⅲ ………………………………………………………………………………………………………… 1 范围 1 ………………………………………………………………………………………………………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 3 术语和定义 1 ……………………………………………………………………………………………… 4 IP核保护方案概述 2 ……………………………………………………………………………………… 4.1 简介 2 ………………………………………………………………………………………………… 4.2 一般性建议 2 ………………………………………………………………………………………… 5 法律保护方案 2 …………………………………………………………………………………………… 5.1 概述 2 ………………………………………………………………………………………………… 5.2 专利 2 ………………………………………………………………………………………………… 5.3 版权 3 ………………………………………………………………………………………………… 5.4 商业机密 3 …………………………………………………………………………………………… 5.5 集成电路布图保护方案 3 …………………………………………………………………………… 6 技术保护方案 3 …………………………………………………………………………………………… 6.1 概述 3 ………………………………………………………………………………………………… 6.2 加密技术 4 …………………………………………………………………………………………… 6.3 抽象模型保护方式 6 ………………………………………………………………………………… 6.4 可编程SRAM型FPGA器件中IP核的保护 7 …………………………………………………… 6.5 化学保护 8 …………………………………………………………………………………………… 7 探测跟踪方案 8 …………………………………………………………………………………………… 7.1 概述 8 ………………………………………………………………………………………………… 7.2 标注和跟踪 8 ………………………………………………………………………………………… 7.3 数字签名 9 …………………………………………………………………………………………… 7.4 数字水印 9 …………………………………………………………………………………………… 7.5 数字指纹 10 …………………………………………………………………………………………… 7.6 检测机制 11 …………………………………………………………………………………………… 参考文献 12 …………………………………………………………………………………………………… ⅠGB/T44777—2024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提出。 本文件由全国集成电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599)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哈尔滨工业大学、合肥工业大学、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肖立伊、付方发、王永生、王进祥、来逢昌、尹勇生、杜高明、罗晓羽、李锟。 ⅢGB/T44777—2024 知识产权(IP)核保护指南 1 范围 本文件给出了几种知识产权(IP)核保护方案和策略,主要包括法律保护手段、技术保护手段和探测 跟踪手段。 本文件适用于IP核提供者和IP核使用者参照选择适合的IP核保护和管理方案。本文件不涉及 IP核设计流程中要使用到的电子设计自动化(EDA)工具的保护。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本文件没有规范性引用文件。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知识产权核 intellectualpropertycore;IPcore 事先定义,经过验证、可重复使用的和能够完成某些功能的组件。 注:以下简称IP核。IP核在集成电路行业又称为硅知识产权SIP(SiliconIntellectualProperty)。IP核的形态为软 IP核、固IP核和硬IP核。 [来源:GB/T43452—2023,3.1,有修改] 3.2 软IP核 softIPcore 利用Verilog或VHDL等硬件描述语言,依照所制定的规则,将系统所需要的功能写成的寄存器 传输级RTL(RegisterTransferLevel)文件。 3.3 固IP核 firmIPcore 已经在结构和拓扑方面通过布局布线或者利用一个通用工艺库对性能和面积进行了优化的组件。 注:通常包括可综合的RTL文件、参考工艺库、详细的布局和完整或部分网表。当是一个完整的网表时,就是已插 入了测试逻辑并且测试列表也包含在设计里了。固IP核不包括布线。 3.4 硬IP核 hardIPcore 在固IP核的基础上,进行功耗、面积和性能的优化并映射到一个特定的工艺。 注:一般表示为GDSⅡ形式。 3.5 IP核提供者 IPcoreprovider 在IP核交易过程中创建和提供IP核的实体。 注:IP核提供者将提供IP核的相关信息和服务。 [来源:GB/T43452—2023,3.2] 1GB/T44777—2024 3.6 IP核使用者 IPcoreUser 在IP核交易过程中接收IP核的实体。 注:IP核使用者将完成IP核的集成和复用工作,与IP核提供者相对应。 [来源:GB/T43452—2023,3.3] 4 IP核保护方案概述 4.1 简介 保护IP核的目的是阻止/减轻由于信息泄漏而造成的损失,维护良好的市场秩序。总体上IP核的 保护可采用3种方法,即法律保护手段、技术保护手段和探测跟踪手段。 a) 法律保护手段主要包括:专利、版权、商业机密以及合同和诉讼,这些法律手段可为阻止非法行 为的发生提供合法的保护,威慑侵权行为的发生。 b) 技术保护手段主要包括:加密、采用抽象模型传递IP核信息和化学保护等技术,这些措施可有 效阻止IP核非法使用的发生。 c) 探测跟踪手段主要包括:制造厂IP核的跟踪或标注、数字签名、数字水印和数字指纹。通过这 些手段IP核提供者可追踪到IP核的使用情况,包括合法以及非法的使用情况,可作为采取进 一步行动的依据。 4.2 一般性建议 IP核的生命周期包括开发、使用及最终产品销售等阶段,每个阶段都有可能发生侵权行为,各阶段 需要不同的保护方案。 a) 制定足够多的保护机制和预防措施是必需的,但也要注意到IP核的保护是一个动态的过 程,没有任何一种保护措施能够涵盖所有的保护要素。 b) IP核的保护措施是有开销、代价和成本的,这也将取决于IP核提供者的成本承受能力。 c) 当一项IP核的保护措施实施的最终结果能够使那些非法侵害者所要付出的代价超过由此而 获得的利益时,与此同时,IP核的合法拥有者所承担的保护措施开销在其成本控制范围内,那 么这一IP核的保护措施就是具有针对性的,并且是合理与适用的。 d) 在某些特殊应用场合,IP核的保护方案亦可由IP核提供者与IP核使用者协商解决。 5 法律保护方案 5.1 概述 专利、版权、商标等知识产权都是受法律保护的,这些保护方案是依赖知识产权制度给予IP核 保护。 在IP核的开发、申请许可、集成、优化等过程中,IP核开发者可通过申请专利、版权以及建立相应 的合法交易平台等措施来保护IP核的知识产权。在IP核流通过程中,通过IP核提供者、IP核使用者 及相关制造方签订相应的保密协议或合同,约束和防止权益各方的技术或商业机密的泄露。 5.2 专利 IP核发明者/提供者通过以文件的形式描述IP核的新颖性、实用性并给出完整的实现该IP核的 说明,包括设计思想、结构等(如处理器架构、技术方案、电路结构和操作系统等,一颗芯片里面有可能包 2GB/T44777—2024

.pdf文档 GB-T 44777-2024 知识产权 IP 核保护指南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9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9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GB-T 44777-2024 知识产权 IP 核保护指南 第 1 页 GB-T 44777-2024 知识产权 IP 核保护指南 第 2 页 GB-T 44777-2024 知识产权 IP 核保护指南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5-07-18 03:48:29上传分享
友情链接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