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网唯一标准王
ICS65.020.20 CCSB05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44737—2024 棉花大田用种生产技术要求 Technicalrequirementsforfieldseedproductionofcotton 2024-10-26发布 2025-05-01实施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提出。 本文件由全国农作物种子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37)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安徽中棉种业长江有限责任公司、中国农业科学院 西部农业研究中心、新疆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新疆农垦科学院、新疆塔里木河种业股份有限公 司、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种业发展中心、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王延琴、彭军、陆许可、李雪源、韦京艳、余渝、马磊、匡猛、唐淑荣、孟俊婷、李军华、 李曼、周关印、金云倩、徐双娇、方丹、王占彪、郑曙峰、迟宝杰、周大云、刘柏林、黄龙雨、黄义文、张恒恒、 吴玉珍、刘华林、王俊铎、付守阳。 ⅠGB/T44737—2024 棉花大田用种生产技术要求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棉花大田用种生产的种子田准备、种源准备、调查鉴定、播种、田间管理、收获、加工和 贮藏以及档案管理等内容,描述了质量和检验方法。 本文件适用于棉花大田用种生产。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 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 本文件。 GB/T3543.3 农作物种子检验规程 净度分析 GB/T3543.4 农作物种子检验规程 发芽试验 GB/T3543.5 农作物种子检验规程 真实性和品种纯度鉴定 GB/T3543.6 农作物种子检验规程 水分测定 GB4407.1 经济作物种子 第1部分:纤维类 GB7411 棉花种子产地检疫规程 GB/T7415 农作物种子贮藏 GB/T8321(所有部分)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GB/T15799 棉蚜测报技术规范 GB/T15800 棉铃虫测报调查规范 GB/T15802 棉花叶螨测报技术规范 NY/T3243 棉花膜下滴灌水肥一体化技术规程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原种 basicseed 用育种家种子繁殖的第一代至第三代,经确认达到规定质量要求的种子。 [来源:GB4407.1—2008,3.1] 3.2 大田用种 fieldseed 用常规原种繁殖的第一代至第三代或杂交种,经确认达到规定质量要求的种子。 [来源:GB4407.1—2008,3.2] 4 种子田准备 4.1 田块选择 种子田光温等生态条件能满足生产种子的需要。选择成方连片、地势平坦、土壤肥力中上等、耕作 1GB/T44737—2024 层深厚、地力均匀、排灌方便、交通便利,棉花枯萎病和黄萎病发病率在0.5%以下的田块。 4.2 产地检疫 应符合GB7411的规定。 4.3 隔离条件 应根据当地生产条件和品种布局,利用空间和天然屏障等达到有效的隔离。种子生产田与周围其 他棉田间隔距离应在150m以上;天然屏障隔离可利用山沟、树林、水库、堤坝等自然条件隔离。无天 然屏障时,亦可在种子田周边种植玉米等作物形成隔离带。隔离区内应无蜂群流放。 4.4 土地准备 耕翻整地。耕翻深度为25cm~30cm,犁、耙结合,整地质量达到边角整齐、土地平整、上虚下实、 田间干净。 施足底肥。根据土壤肥力特点,实施测土配方施肥。每公顷宜施商品有机肥1800kg~2250kg、 尿素150kg~225kg、磷酸二铵150kg~225kg、硫酸钾225kg~300kg。对于缺少硼、锌、锰等微量元 素的种子田,每公顷可施入10kg~30kg的硼、锌、锰等微肥。西北内陆棉区采用水肥一体化管理的棉 田按NY/T3243执行。 封闭除草。应选用对棉种发芽和出苗安全,且对棉田杂草防除效果好的除草剂,进行土壤化学封闭 除草。 5 种源准备 大田用种生产所用的原种,应全部进行精选,硫酸脱绒,种衣剂包衣。质量应符合GB4407.1的 规定。 6 调查鉴定 6.1 记载本 应置备正、副2本田间调查记载本,副本带往田间,正本留存室内。每次观测记载后及时抄入正本。 历年记载本应妥善保存,建立系统档案,以便查阅。 6.2 调查的时间及内容 6.2.1 苗期 记载每块种子田的品种、播种期、出苗期,并观测、记录其生长势、整齐度和抗病性。 6.2.2 蕾期与花铃期 观测记载棉株的典型性、一致性、耐渍性、抗倒性、抗病性及抗虫性。 6.2.3 吐絮期 观察记载棉株的典型性、整齐度、生长势、结铃性,根据结铃性、生长势、吐絮的集中程度,鉴定其丰 产性和早熟性等。 2GB/T44737—2024 7 播种 7.1 播种期 适时播种。采用露地直播时,耕作层5cm处土壤温度连续5d超过14℃后,可开始播种;采用地 膜覆盖时,当膜内耕作层5cm处土壤温度连续3d超过12℃后,可开始播种。 7.2 播种密度 种植密度应略低于一般大田生产。黄河流域棉区密度3.75万株/hm2~4.50万株/hm2;长江流域 棉区中熟品种密度3.75万株/hm2左右,早熟品种密度4.50万株/hm2~6.00万株/hm2;新疆棉区 15.00万株/hm2~20.00万株/hm2。因气候灾害或局部地力条件不足造成田间出苗不齐需补种时,应 采用同品种同批次种子补种,当补种面积超过20%时,应淘汰该种子田。 8 田间管理 8.1 中耕除草 苗期、蕾期应及时中耕,整个生长期间及时除草。 8.2 施肥浇水 田间施肥量以施纯氮225.0kg/hm2为宜。合理灌溉,西北内陆棉区采用水肥一体化管理的棉田, 按NY/T3243执行。 8.3 病虫害防治 病害以防治枯萎病、黄萎病和立枯病为主。虫害以防治棉蓟马、地老虎、棉蚜、棉铃虫、盲蝽蟓、棉叶 螨、粉虱和斜纹夜蛾等为主。棉蚜测报调查按GB/T15799执行,棉铃虫测报调查按GB/T15800执 行,棉花叶螨测报调查按GB/T15802执行。 防治方法按当地棉花优质高产生产中的病虫害防治技术执行,农药使用应符合GB/T8321(所有 部分)的规定。 8.4 田间去杂 应在苗期和花铃期各进行1次。具体方法是:在晴天朝露未干时,背光在距离1m左右处观察棉 株的株型、叶型、铃型、茎色、茸毛等。叶形应观察中部的主茎叶;茎色和茸毛应观察主茎中上部。通过 性状典型性观察鉴定,拔除杂株以及病株和弱株。花铃期还应观察铃型,其以中、下部内围铃为准。花 铃期去杂后,田间的杂株、变异株不应超过5%。 8.5 化学调控 全生育期进行3次~6次化学调控。每公顷棉田苗期用98%甲哌鎓9.0g~15.0g,蕾期用12.0g~ 22.5g,初花期用30.0g~45.0g,盛花期用45.0g~75.0g,打顶后7d~10d用90.0g~150.0g,兑水喷 洒棉株。 8.6 适时打顶 应按“枝到不等时,时到不等枝,高到均不等”的原则执行。当西北内陆棉区果枝台数为8台~10台、 3GB/T44737—2024 黄河流域棉区果枝台数达到12台、长江流域棉区果枝台数达到15台时进行打顶。西北内陆棉区株高 控制在80cm~90cm,黄河流域棉区和长江流域棉花株高在110cm左右。各棉区适宜打顶时间为,黄 河流域棉区7月20日至7月25日,长江流域棉区7月底至8月初,西北内陆棉区7月5日至7月10日。 8.7 田间检验 田间检验至少2次。苗期检查隔离条件和杂株;花铃期检查杂株。田间检验人员对种子田逐块进 行检验。取样点位置随机选取,按照种子田面积选取样点数,2hm2及以下的取3个点,2hm2以上的 取5个~8个点,每点单行连续取样至少30株,按8.4仔细观测本品种植株的典型特征,将疑似杂株进 行标记和记录,并拔除。田间品种纯度值按式(1)计算。如果田间品种纯度≤95.0%,继续田间去杂工 作,直至符合要求。因混杂程度高导致去杂成本较高时,应予以淘汰。 F=N-B N×100 …………………………(1) 式中: F———田间品种纯度鉴定值,%; N———供鉴定样品总株数; B———杂株数。 计算结果保留1位小数。 8.8 脱叶催熟 西北内陆棉区的种子田当棉花自然吐絮率为30%以上时进行化学脱叶催熟。选择晴天施药,同时 确保使用脱叶剂后5d~7d晴天,日平均气温在18℃以上,日最低气温在12℃以上,避开强降温天气。 黄河流域棉区和长江流域棉区的种子田宜自然成熟。 9 收获、加工和贮藏 9.1 准备 准备好晒场、库房、轧花机等。 9.2 收获 种子田单收、单运、单垛、单晒、单存、单轧,严防混杂,以霜前籽棉留种。 9.3 加工 种子加工选用泡沫酸或稀硫酸工艺,精选除配备风选和重力选设备外,还应配备色选和磁选设备。 加工前,应彻底清理加工车间和机具,防止混杂。每更换1个品种应清理1次,不留1粒异品种棉籽。 同时,加工前认真检修生产设备,确保其技术状态,特别是生产过程中监测仪器仪表的技术状态,并对其 检查校准;在加工过程中,应每隔0.5h对相关参数进行检测,并进行记录。 9.4 贮藏 按照GB/T7415执行。库房应保持干燥,专人管理,不同品种应严格分开。在贮存期间,应防热、 防潮、防火、防杂、防鼠及虫害。保持种子水

.pdf文档 GB-T 44737-2024 棉花大田用种生产技术要求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1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1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GB-T 44737-2024 棉花大田用种生产技术要求 第 1 页 GB-T 44737-2024 棉花大田用种生产技术要求 第 2 页 GB-T 44737-2024 棉花大田用种生产技术要求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5-07-18 03:47:18上传分享
友情链接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