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S35.240
CCSL67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44272—2024
信息技术 开源 开源许可证框架
Informationtechnology—Opensource—Opensourcelicenseframework
2024-08-23发布 2025-03-01实施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目 次
前言 Ⅲ …………………………………………………………………………………………………………
1 范围 1 ………………………………………………………………………………………………………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
3 术语和定义 1 ………………………………………………………………………………………………
4 缩略语 3 ……………………………………………………………………………………………………
5 框架 3 ………………………………………………………………………………………………………
6 基本信息 4 …………………………………………………………………………………………………
7 序言 5 ………………………………………………………………………………………………………
8 条款与条件 5 ………………………………………………………………………………………………
8.1 定义 5 …………………………………………………………………………………………………
8.2 授权范围 5 ……………………………………………………………………………………………
8.3 授权条件 6 ……………………………………………………………………………………………
8.4 违约与授权终止 6 ……………………………………………………………………………………
8.5 免责声明 7 ……………………………………………………………………………………………
8.6 准据法与规范语言 7 …………………………………………………………………………………
8.7 版本说明与次级许可证 7 ……………………………………………………………………………
9 使用说明 7 …………………………………………………………………………………………………
10 许可证兼容性 8 ……………………………………………………………………………………………
10.1 开源许可证兼容性定义 8 ……………………………………………………………………………
10.2 开源许可证兼容性场景 8 ……………………………………………………………………………
10.3 开源许可证兼容性判定条件 8 ………………………………………………………………………
附录A(资料性) 木兰宽松许可证,第2版 10 ……………………………………………………………
附录B(资料性) 木兰公共许可证,第2版 13 ……………………………………………………………
附录C(资料性) 常见开源许可证术语中英文对照 18 ……………………………………………………
附录D(资料性) 关于本文件引用的开源许可证SPDX短标识符 20 ……………………………………
附录E(资料性) 常见开源许可证间兼容示例 21 …………………………………………………………
参考文献 23 ……………………………………………………………………………………………………
ⅠGB/T44272—2024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全国信息技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T/TC28)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北京大学、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开放原子开源基
金会、深圳赛西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东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武汉烽火集成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北京大数
据先进技术研究院、浪潮电子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浙江九州云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浪潮云信息技术
股份公司、中移系统集成有限公司、中移(苏州)软件技术有限公司、北京百度网讯科技有限公司、中国移
动通信研究院、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技大学、北京华胜天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国家应用软件产品质
量检验检测中心、麒麟软件有限公司、蚂蚁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苏州棱镜七彩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腾
讯云计算(北京)有限责任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周明辉、杨丽蕴、吴欣、李成双、朱家鑫、于秀明、冯冠霖、王荷舒、吕雪、赵赫、
吴江、郭长国、刘敬民、张百林、王旭、章津楠、黄先芝、钱岭、余跃、马红伟、刘伟、金铸、田康、王静、
梁大功、郁志强、李智琪、于昕、梁钢、任凤丽、鞠东颖、王溪、李震宁、郭智慧、杨静、肖丁、王佩龙、亓开元、
但吉兵。
ⅢGB/T44272—2024
信息技术 开源 开源许可证框架
1 范围
本文件给出了开源许可证的内容框架,规定了基本信息构成、序言构成、条款与条件构成、使用说明
构成和许可证兼容性。
本文件适用于指导开源许可证的编制及使用。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本文件没有规范性引用文件。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软件 software
信息处理系统的全部或部分程序、流程、规则和相关文档。
注1:软件是一种知识产物与记录它的媒体无关。
注2:软件等作品一经创作完成,即受著作权保护,并可能包含受专利权、商标权保护的内容。
[来源:GB/T5271.1—2000,01.01.08,有修改]
3.2
开源 opensource
一种对软硬件、数据与信息等采用的开放共享模式,允许用户对其自由使用、修改、复制或分发。
3.3
开源许可证 opensourcelicense
一种具有法律效力的格式合同,定义用户自由使用、修改、复制或分发开源许可作品的权利和义务。
注1:通过设计、使用、遵循特定的开源许可证,权利人将其作品向公众开放,以期合法地进行共享、共建。
注2:按照衍生作品的再授权方式,开源许可证主要分为两类:宽松型(permissive)开源许可证,该类许可证授权的
作品对其衍生作品所采用的许可证(甚至商业许可证)不做限定;著佐权型(copyleft)开源许可证,该类许可证
授权的作品对分发其衍生作品所采用的许可证,通常限定为其相同或兼容许可证。
3.4
著作权 copyright
版权
著作权人对其作品依法享有的权利。
[来源:GB/T21374—2008,3.4.1]
3.5
著佐权 copyleft
著作权人授予用户自由使用、修改、复制或分发许可作品的权利,同时要求用户对修改许可作品后
产生的衍生作品采用同等授权的授权方式。
注:“著作权”(Copyright)通常被用来限制他人任意使用创作物的自由,自由软件运动提出了“著佐权”
1GB/T44272—2024
(Copyleft),它是一种利用著作权体制来保护这种自由的授权方式。
3.6
专利 patent
专利权所保护的技术方案或设计,包括发明、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
注:在特定情形下,专利也作为专利权的简称。
[来源:GB/T21374—2008,3.2.1]
3.7
商标 trademark
任何能够将个人、单位或者其他组织的商品或服务与他人的商品或服务区别开的可视性标志,包括
文字、图形、字母、数字、三维标志和颜色组合以及上述要素的组合。
[来源:GB/T21374—2008,3.3.1]
3.8
作品 works
在文学、艺术和科学领域内创作的具有独创性并能以某种有形形式复制的智力成果。
[来源:GB/T21374—2008,3.4.4]
3.9
许可作品 licensedwork
根据开源许可证进行开源授权的计算机软件或其他作品。
注1:开源许可证授权的计算机软件也称开源软件(OSS)。
注2:“其他作品”包括但不限于文字作品、图形作品等受著作权保护的作品。
3.10
衍生作品 derivativework
基于许可作品二次创作的作品。
注:包括对全部或部分“许可作品”进行修改、重写、翻译、注释、组合或与之链接(包括动态链接或静态链接)而形成
的作品。
3.11
贡献者 contributor
创作或参与创作许可作品或衍生作品的自然人、法人或其他组织。
注:在开源许可证中也会使用“许可人(licensor)”“版权持有人(copyrightholder)”“作者(author)”等称谓指代贡献
者及相关权利人。
3.12
许可方 licensor
根据开源许可证授予用户权利的自然人、法人或其他组织。
3.13
用户 user
行使开源许可证所授予的权利(包括但不限于使用、复制、修改或分发许可作品或其衍生作品)的自
然人、法人或其他组织。
注:在开源许可证中也会使用“您(You)”“接收者(recipient)”或“被许可方(Licensee)”进行指代,在附录A和附录
B的许可证实例中称为“您”及“接收者”。
3.14
分发 distribute
向用户提供许可作品或其衍生作品副本的行为。
注:此处“分发”的定义仅限于本文件。在开源许可证中也可根据实际情况重新定义“分发(distribute/distribution)”
的范畴,如附录B的许可证实例中的“分发”。
2GB/T44272—2024
GB-T 44272-2024 信息技术 开源 开源许可证框架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31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31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5-07-18 03:38:58上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