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网唯一标准王
ICS65.020.30 CCSB43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43842—2024 牦牛生产性能测定技术规范 Technicalspecificationforperformancetestingofyak 2024-03-15发布 2024-10-01实施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提出。 本文件由全国畜牧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74)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畜牧与兽药研究所。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阎萍、郭宪、褚敏、包鹏甲、梁春年、裴杰、熊琳、吴晓云、喇永富、马晓明。 ⅠGB/T43842—2024 牦牛生产性能测定技术规范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牦牛生产性能测定的基本要求、测定项目、记录与档案,描述了相应的测定方法。 本文件适用于牦牛生产性能测定。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 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 本文件。 GB4143 牛冷冻精液 GB/T29392 畜禽肉质量分级 牛肉 NY/T1180 肉嫩度的测定 剪切力测定法 NY/T1333 畜禽肉质的测定 NY/T1450 中国荷斯坦牛生产性能测定技术规范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挤奶量 milkingyield 母牛经犊牛诱导泌乳后,用人工方法挤出奶的重量。 4 基本要求 4.1 设施设备及用具 4.1.1 设施设备 应配备用于牦牛生产性能测定的如下设施设备: a) 设施:至少包括测定架、测定通道; b) 设备:至少包括称重设备、肉类pH测定仪、质构仪、精子活力检测仪、精子密度测定仪、乳成分 分析仪。 4.1.2 用具 应配备用于牦牛生产性能测定的测量用具,至少包括测杖、卷尺、软尺、透明方格卡。 4.2 受测对象 应符合品种特征,生长发育良好,无遗传缺陷。 1GB/T43842—2024 4.3 测定人员 应具备专业知识,且掌握性能测定方法的技术人员。 5 测定项目 5.1 生长发育性状 应测定初生、6月龄、18月龄、30月龄、42月龄及成年(48月龄以上)牦牛的体尺和体重。体尺性状 包括体高、体斜长和胸围。 5.2 繁殖性状 采精公牛应测定阴囊围、采精量和精液品质;母牛应测定初配年龄、产犊间隔、产犊率、繁殖率和繁 殖成活率。 5.3 育肥性状 应测定育肥始重、育肥末重、日增重和饲料转化率。 5.4 产肉性状 5.4.1 胴体性状 应测定宰前活重、胴体重、净肉重、屠宰率、净肉率、肉骨比和眼肌面积。 5.4.2 肉质性状 应测定肉色、脂肪颜色、剪切力、系水力、熟肉率和pH。 5.5 产奶性状 应测定日挤奶量、总挤奶量、乳脂肪和乳蛋白质。 5.6 产毛绒性状 应测定产毛量和产绒量。 6 测定方法 6.1 生长发育性状 6.1.1 体尺 6.1.1.1 测量要求 测量时,使牦牛站立在平坦坚实的地面上,头自然前伸,后头骨与鬐甲在一个水平面上。 6.1.1.2 测量方法 6.1.1.2.1 体高 用测杖量取鬐甲最高点至地面的垂直距离,单位为厘米(cm)。 2GB/T43842—2024 6.1.1.2.2 体斜长 用测杖或卷尺量取肩端前缘至坐骨端后缘的直线距离,单位为厘米(cm)。 6.1.1.2.3 胸围 用软尺量取肩胛骨后缘处胸部的周径,单位为厘米(cm)。 6.1.2 体重 早晨出牧或饲喂前空腹用称重设备称重,单位为千克(kg)。 6.2 繁殖性状 6.2.1 采精公牛 6.2.1.1 阴囊围 牦牛繁殖季节,睾丸自然完全进入阴囊的状态下,用软尺测量阴囊最大周径,单位为厘米(cm)。 6.2.1.2 采精量 用人工采精法当天收集的精液总量,单位为毫升(mL)。 6.2.1.3 精液品质 按照GB4143规定的测定方法执行。 6.2.2 母牛 6.2.2.1 初配年龄 记录母牛发情后第一次配种的年龄,单位为月龄。 6.2.2.2 产犊间隔 记录能繁母牛2次产犊间隔的天数。 6.2.2.3 产犊率 一个年度内产犊数与受胎母牛数的比率,按公式(1)计算。 CR=n2 n1×100 ……………………(1) 式中: CR———产犊率,%; n2———产犊数,单位为头; n1———受胎母牛数,单位为头。 6.2.2.4 繁殖率 一个年度内出生犊牛数和能繁母牛数的比率,按公式(2)计算。 RR=n4 n3×100 ……………………(2) 3GB/T43842—2024 式中: RR———繁殖率,%; n4———出生犊牛数,单位为头; n3———能繁母牛数,单位为头。 6.2.2.5 繁殖成活率 一个年度内繁殖成活犊牛数和能繁母牛数的比率,按公式(3)计算。 RSR=n5 n3×100 ……………………(3) 式中: RSR———繁殖成活率,%; n5———繁殖成活犊牛数,单位为头; n3———能繁母牛数,单位为头。 6.3 育肥性状 6.3.1 育肥始重 育肥开始时,用称重设备称量育肥牛早晨空腹体重,单位为千克(kg)。 6.3.2 育肥末重 育肥结束时,用称重设备称量育肥牛早晨空腹体重,单位为千克(kg)。 6.3.3 日增重 育肥期内牦牛体重的日增加量,用平均值表示,按公式(4)计算。 DG=W2-W1 n6……………………(4) 式中: DG———日增重,单位为千克每天(kg/d); W2———育肥末重,单位为千克(kg); W1———育肥始重,单位为千克(kg); n6———育肥天数,单位为天(d)。 6.3.4 饲料转化率 育肥期内,总采食量与总增重的比值,按公式(5)计算。 FCR=TF W4-W3……………………(5) 式中: FCR———饲料转化率; TF———总采食量,单位为千克(kg); W4———育肥末重,单位为千克(kg); W3———育肥始重,单位为千克(kg)。 4GB/T43842—2024

.pdf文档 GB-T 43842-2024 牦牛生产性能测定技术规范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5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5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GB-T 43842-2024 牦牛生产性能测定技术规范 第 1 页 GB-T 43842-2024 牦牛生产性能测定技术规范 第 2 页 GB-T 43842-2024 牦牛生产性能测定技术规范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5-07-18 03:31:12上传分享
友情链接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