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网唯一标准王
ICS65.020.30 CCSB43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43838—2024 肉牛生产性能测定技术规范 Technicalspecificationforperformancetestofbeefcattle 2024-03-15发布 2024-10-01实施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提出。 本文件由全国畜牧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74)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全国畜牧总站。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高雪、李俊雅、李姣、高会江、朱波、张路培、王泽昭、陈燕、徐凌洋。 ⅠGB/T43838—2024 肉牛生产性能测定技术规范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肉牛生产性能测定的基本要求、测定项目及记录与档案,描述了生产性能测定的 方法。 本文件适用于肉牛遗传改良与生产经营中的性能测定。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 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 本文件。 GB4143 牛冷冻精液 GB5009.6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脂肪的测定 GB/T29392 畜禽肉质量分级 牛肉 NY/T1180 肉嫩度的测定 剪切力测定法 NY/T1333 畜禽肉质的测定 3 术语和定义 GB4143、GB5009.6、GB/T29392、NY/T1180和NY/T1333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 本文件。 3.1 空腹重 emptyweight 早晨未进食前的体重。 4 基本要求 4.1 设施设备 应配备如下设施设备: a) 设施:包括测定架、测定通道; b) 仪器设备:包括称重设备、肉类pH测定仪、质构仪、超声波活体测膘仪、显微镜、精子密度测 定仪。 4.2 测量用具 测杖、卷尺、软尺、透明方格卡、游标卡尺。 4.3 测定人员 应具备专业知识,且掌握性能测定方法的技术人员。 1GB/T43838—2024 5 测定项目要求 5.1 生长发育性状 应测定初生重,断奶、6月龄、12月龄、18月龄、24月龄、36月龄的体尺和体重。 5.2 育肥性状 应测定育肥始重、育肥末重、育肥期平均日增重、饲料转化率。 5.3 屠宰性状 应测定宰前活重、胴体重、净肉重、骨重、屠宰率、净肉率、肉骨比、眼肌面积、背膘厚。 5.4 肉质性状 应测定大理石花纹、肉色、脂肪颜色、剪切力值、肌内脂肪含量、pH、系水力。 5.5 繁殖性状 公牛应测定睾丸围,采精量,鲜精精子活力和密度,冷冻精液精子活力、前向运动精子数、精子畸 形率。 母牛应测定初配年龄、产犊难易度、产犊间隔。 6 测定方法 6.1 生长发育性状测定 6.1.1 测定要求 测量时,应使待测牛端正地站立在测定架中,头部自然前伸,与鬐甲在同一水平面上。 6.1.2 测定方法 6.1.2.1 体高 也称鬐甲高。用测杖测量鬐甲最高点到地面的垂直距离,单位为厘米(cm),记录结果(见附录A中 表A.1)。 6.1.2.2 体斜长 用测杖或卷尺测量肩端前缘至坐骨端后缘的直线距离,单位为厘米(cm),记录结果(见表A.1)。 6.1.2.3 胸围 用软尺测量肩胛骨后缘处胸部的周径,单位为厘米(cm),记录结果(见表A.1)。 6.1.2.4 十字部高 用测杖测量两腰角中央到地面的垂直距离,单位为厘米(cm),记录结果(见表A.1)。 6.1.2.5 体重 应在待测牛各生长发育阶段,用称重设备分别测定其空腹重;犊牛出生后未吃初乳前测定初生重; 2GB/T43838—2024 单位为千克(kg),记录结果(见表A.1)。 6.2 育肥性状测定 6.2.1 育肥始重 育肥开始时,用称重设备测定育肥牛的空腹重,记为育肥始重(W1),单位为千克(kg),记录结果(见 表A.2)。 6.2.2 育肥末重 育肥结束时,用称重设备测定育肥牛的空腹重,记为育肥末重(W2),单位为千克(kg),记录结果(见 表A.2)。 6.2.3 育肥期平均日增重 按式(1)计算,记录结果(见表A.2)。 ADG=W2-W1 n……………………(1) 式中: ADG———育肥期平均日增重,单位为千克每天(kg/d); W2———育肥末重,单位为千克(kg); W1———育肥始重,单位为千克(kg); n———育肥天数,单位为天(d)。 6.2.4 饲料转化率 测定开始时,称量待测牛的空腹重,记为测定开始体重(W3),单位为千克(kg);测定期内,每天测定 待测牛的日粮干物质采食量,记为Xi,单位为千克(kg);测定结束时,称量待测牛的空腹重,记为测定结 束体重(W4),单位为千克(kg);然后按式(2)计算,记录结果(见表A.3和表A.4)。测定期间,待测牛应 单槽饲喂。 FCR=∑n i=1Xi W4-W3……………………(2) 式中: FCR———饲料转化率; n———测定的天数,单位为天(d); Xi———第i天的日粮干物质采食量,单位为千克(kg); W4———测定结束体重,单位为千克(kg); W3———测定开始体重,单位为千克(kg)。 6.3 屠宰性状测定 6.3.1 宰前活重 待宰牛宰前禁食24h、禁水3h后,用称重设备测定其活重,记为宰前活重(W5),单位为千克 (kg),记录结果(见表A.5)。 6.3.2 胴体重 待宰牛宰后,除去头、蹄、皮、尾、内脏及生殖器官(母牛去除乳房)后,用称重设备测定其重量,记为 3GB/T43838—2024 胴体重(W6),单位为千克(kg),记录结果(见表A.5)。 6.3.3 净肉重 胴体剔骨后,用称重设备测定其全部肉重,记为净肉重(W7),单位为千克(kg),记录结 果(见表A.5)。 6.3.4 骨重 胴体剔骨后,用称重设备测定全部骨的重量,记为骨重(W8),单位为千克(kg),记录结果 (见表A.5)。剔骨时,要求全部骨上总带肉量不超过3kg。 6.3.5 屠宰率 按式(3)计算,记录结果(见表A.5)。 DP=W6 W5×100 ……………………(3) 式中: DP———屠宰率,%; W6———胴体重,单位为千克(kg); W5———宰前活重,单位为千克(kg)。 6.3.6 净肉率 按式(4)计算,记录结果(见表A.5)。 MP=W7 W5×100 ……………………(4) 式中: MP———净肉率,%; W7———净肉重,单位为千克(kg); W5———宰前活重,单位为千克(kg)。 6.3.7 肉骨比 按式(5)计算,记录结果(见表A.5)。 MBR=W7 W8……………………(5) 式中: MBR———肉骨比; W7———净肉重,单位为千克(kg); W8———骨重,单位为千克(kg)。 6.3.8 眼肌面积 6.3.8.1 活体测定 利用超声波活体测膘仪测定,按照附录B执行,单位为平方厘米(cm2),记录结果(见表A.6)。 6.3.8.2 宰后测定 用透明方格卡直接测定或用硫酸纸描绘出左半胴体第12肋~第13肋间背最长肌的横切面积,再 4GB/T43838—2024

.pdf文档 GB-T 43838-2024 肉牛生产性能测定技术规范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9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9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GB-T 43838-2024 肉牛生产性能测定技术规范 第 1 页 GB-T 43838-2024 肉牛生产性能测定技术规范 第 2 页 GB-T 43838-2024 肉牛生产性能测定技术规范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5-07-18 03:31:01上传分享
友情链接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