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S35.100.01
CCSL66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43816—2024
林草物联网 传感器通用技术要求
Forestryandgrasslandinternetofthings—
Sensortechnologyrequirement
2024-03-15发布 2024-03-15实施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目 次
前言 Ⅰ …………………………………………………………………………………………………………
1 范围 1 ………………………………………………………………………………………………………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
3 术语和定义 1 ………………………………………………………………………………………………
4 分类 2 ………………………………………………………………………………………………………
4.1 物理量 2 ………………………………………………………………………………………………
4.2 化学量 3 ………………………………………………………………………………………………
4.3 生理量 3 ………………………………………………………………………………………………
5 技术要求 3 …………………………………………………………………………………………………
5.1 通用要求 3 ……………………………………………………………………………………………
5.2 物理量 4 ………………………………………………………………………………………………
5.3 化学量 7 ………………………………………………………………………………………………
5.4 生理量 8 ………………………………………………………………………………………………
参考文献 10 ……………………………………………………………………………………………………GB/T43816—2024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提出。
本文件由全国林业和草原信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386)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信息中心、北京林业大学、中国电
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华东分院、深圳赛西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四十九研究所、
保定市心慧教育技术装备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卓兰、雷根、顾红波、白莹、方博、张星星、赵燕东、王劲松、刘峰。
ⅠGB/T43816—2024
林草物联网 传感器通用技术要求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林草物联网中常用传感器的基本参数和通用技术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林草物联网传感器的设计和开发。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
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
本文件。
GB/T13283—2008 工业过程测量和控制用检测仪表和显示仪表精确度等级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林草物联网 forestryandgrasslandinternetofthings
在森林、草原、湿地、荒漠化和沙化等环境中,通过感知设备,按照约定的协议,进行物与物之间的信
息交换和通信,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等功能的系统。
[来源:LY/T2413.2—2015,3.1.1]
3.2
灵敏度 sensitivity
某方法对单位浓度或单位量待测物质变化所致的响应量变化程度。
3.3
重复性 repeatability
在相同测量条件下,对同一被测量进行连续多次测量所得结果之间的一致性。
3.4
漂移 drift
在一定的时间间隔内,传感器输出中有与被测量无关的不需要的变化量。
3.5
温度漂移 temperaturedrift
在一定的时间间隔内,由于温度变化引起的传感器输出中有与被测量无关的不需要的变化量。
3.6
零点漂移 zerodrift
传感器零位随着时间推移产生的变化值。
3.7
灵敏度漂移 sensitivitydrift
传感器灵敏度随外部条件变化产生的变化。
1GB/T43816—2024
3.8
热灵敏度漂移 thermalsensitivitydrift
传感器灵敏度随温度变化而产生的变化。
3.9
测量范围 measuringrange
传感器所能测得最大值和最小值组成的区间。
3.10
输出阻抗 outputimpedance
输入端短路时传感器输出端测得的阻抗。
3.11
零点输出 zerooutput
在室内条件下所加被测量为零时的输出。
3.12
响应 response
输出时被测量变化的特性。
3.13
响应时间 responsivetime
传感器因被测量变化引起输出量变化所需的时间。
4 分类
4.1 物理量
4.1.1 力学量
压力传感器、力矩传感器、加速度计、流量传感器、流速传感器、位移传感器、倾斜角传感器、陀螺
仪等。
4.1.2 热学量
温度传感器、红外温度传感器、热辐射传感器等。
4.1.3 湿度量
湿度传感器等。
4.1.4 光学量
可见光传感器、光照强度传感器等。
4.1.5 声学量
超声传感器、声传感器等。
4.1.6 电学量
电流传感器、电压传感器、电场传感器等。
4.1.7 磁学量
磁方位角传感器等。
2GB/T43816—2024
4.2 化学量
4.2.1 气体量
一氧化碳浓度传感器、二氧化碳浓度传感器、氧浓度传感器、氮氧化物浓度传感器、负氧离子传感
器、烟雾传感器、PM2.5传感器等。
4.2.2 离子量
pH传感器、钠离子浓度传感器、钾离子浓度传感器、氯离子浓度传感器、钙离子浓度传感器。
4.3 生理量
心率传感器、血氧浓度传感器、植物茎流传感器、植物茎体水分传感器等。
5 技术要求
5.1 通用要求
通用技术要求如下:
a) 大气压力:76kPa~106kPa;
b)贮存运输温度:-30℃~60℃;
c)传输方式:传感器采用有线或无线传输方式;
d)传感器接口:支持RS232串行接口和RS485串行接口等;
e)测量精度:应不低于GB/T13283—2008中规定的1.5级;
f)存储容量:具备存储功能的传感器,其存储容量应不少于10kB;
g)工作稳定性:传感器应进行工作稳定性试验,通电时间不少于15d。
不同环境下传感器的其他技术要求见表1。
表1 不同环境下传感器的其他技术要求
类别 技术要求
1级———工作温度:-40℃~60℃;
———相对湿度:10%~100%;
———沙尘浓度:0.17mg/m3~0.22mg/m3;
———连续工作时间:不应低于1年;
———标定和校准:每半年至少进行1次标定和校准
2级———工作温度:-20℃~60℃;
———相对湿度:10%~95%;
———沙尘浓度:0.04mg/m3~0.11mg/m3;
———连续工作时间:不应低于2年;
———标定和校准:每年至少进行1次标定和校准
3GB/T43816—2024
5.2 物理量
5.2.1 力学量
5.2.1.1 压力传感器
5.2.1.1.1 大气压力传感器
主要技术要求如下:
a) 测量范围:600hPa~1300hPa;
b)测量精度:0.03%FS;
c)零点漂移:不大于0.02%FS;
d)温度漂移:不大于0.02%FS;
e)热灵敏度漂移:不大于0.02%/℃。
5.2.1.1.2 液体压力传感器
主要技术要求如下:
a) 测量范围:0MPa~30MPa;
b)测量精度:0.03%FS;
c)零点漂移:不大于0.2%FS;
d)温度漂移:不大于0.02%FS;
e)液体压力传感器应具有防腐蚀的外部壳体,并设置有取压孔,连续工作寿命超过10000h。
5.2.1.2 力矩传感器
主要技术要求如下:
a) 测量范围:0r/min~6000r/min;
b)同心度:误差不超过±0.2%;
c)测量精度:0.2%FS。
5.2.1.3 加速度计
主要技术要求如下:
a) 测量范围:线加速度为-200m/s2~200m/s2,角加速度为500(°)/s2;
b)输出阻抗:不大于1kΩ;
c)温度漂移:不大于0.02%FS/℃;
d)热灵敏度漂移:不大于0.04%/℃;
e)最大采样频率:不低于1000Hz;
f)测量精度:0.2%FS。
5.2.1.4 流速传感器
主要技术要求如下:
a) 测量范围:-20m/s~20m/s;
b)输出阻抗:不大于1kΩ;
c)零点输出:100mV;
d)温度漂移:不大于0.02%FS/℃;
4GB/T43816—2024
GB-T 43816-2024 林草物联网 传感器通用技术要求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5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5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5-07-18 03:30:37上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