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S67.040
CCSX0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43812—2024
食品生产物料平衡管理技术指南
Technicalguidelinesformaterialbalancemanagementinfoodproduction
2024-03-15发布 2024-03-15实施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目 次
前言 Ⅲ …………………………………………………………………………………………………………
1 范围 1 ………………………………………………………………………………………………………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
3 术语和定义 1 ………………………………………………………………………………………………
4 基本原则 1 …………………………………………………………………………………………………
5 物料平衡的因素 2 …………………………………………………………………………………………
5.1 产品实际产量 2 ………………………………………………………………………………………
5.2 损耗量 2 ………………………………………………………………………………………………
5.3 过程取样量 2 …………………………………………………………………………………………
5.4 理论产量 2 ……………………………………………………………………………………………
6 物料平衡管理 2 ……………………………………………………………………………………………
6.1 管理制度 2 ……………………………………………………………………………………………
6.2 管理计划和控制 2 ……………………………………………………………………………………
6.3 实施 3 …………………………………………………………………………………………………
6.4 检查与改进 3 …………………………………………………………………………………………
附录A(资料性) 物料平衡的计算方法 4 …………………………………………………………………
A.1 物料平衡率的计算 4 …………………………………………………………………………………
A.2 物料平衡限度的确定方法 4 …………………………………………………………………………
A.3 得率的计算 4 …………………………………………………………………………………………
ⅠGB/T43812—2024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全国食品质量控制与管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313)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中国标准化研究院、山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雀巢(中国)有限公司、友臣集团有限
公司、纽迪希亚制药(无锡)有限公司、中国计量大学、澳优乳业(中国)有限公司、山东玉泉食品有限公
司、元气森林(北京)食品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辽宁安井食品有限公司、四川饭扫光食品集团股份有限公
司、五常市永泽现代农业有限公司、贵州习酒投资控股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广州白云山汉方现代药业有
限公司、四川盈嘉合生科技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李强、戴岳、刘鹏、冯晓斌、张宏蕊、郭锐、巩强、段敏、王春阳、年益莹、李文佳、
袁姗姗、游晓文、张梦茹、杨丹、朱培武、李威、孟祥山、高飞、丁浩宸、吴金燕、张文彬、陈强、袁诚、寇彦杰。
ⅢGB/T43812—2024
食品生产物料平衡管理技术指南
1 范围
本文件提供了食品生产物料平衡管理的基本原则、物料平衡的因素、物料平衡管理的指导。
本文件适用于食品生产物料平衡管理。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本文件没有规范性引用文件。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食品生产物料 materialinfoodproduction
食品生产过程中投入和流转的各类物质和材料。
注:包括食品原辅料、食品包装材料,以及食品加工和贮存等过程中产生的半成品、可再利用的残次品、废品以及成
品等。
3.2
物料平衡 materialbalance
物料投入与产出之间达到质量守恒的状态。
注:投入包括原辅料用量;产出包括产品实际产量、副产品量、损耗量和过程取样量。未全部完成生产时,产出还包
括在产品量,在产品包括生产线上的在线产品的总和。
3.3
物料平衡率 materialbalancerate
产品实际产量(含在产品估算的产量)、损耗量和过程取样量之和与理论产量的比值。
3.4
得率 yield
产品实际合格产量与理论产量的比值。
3.5
物料平衡限度 materialbalancelimit
正常生产状态下,可接受的物料平衡率的区间。
4 基本原则
4.1 食品生产企业宜实施食品生产物料平衡管理,建立科学的物料输入输出质量平衡关系。通过计算
物料平衡率,考虑物料平衡限度,防止因不应有的物质引入及食品生产过程中工艺、投料、操作等方面的
偏差、差错以及其他异常情况给食品质量带来不利影响,并根据得率,优化物料平衡管理措施,提升企业
生产效率。
4.2 食品生产物料平衡管理宜按照质量管理基本原理开展各项活动。
1GB/T43812—2024
4.3 食品生产物料平衡管理宜以客观的信息和真实有效的数据为基础,综合考虑固态、液态、半固态等
不同状态的原料和物理法、化学法、生物法等不同工艺,构建符合食品生产工艺要求和物料平衡限度的
管理模式。
4.4 食品生产企业宜在新产品研制、产品投产或工艺、原料、设备发生变化时进行物料平衡率计算,并
根据生产管理需要开展相应的物料平衡管理。
5 物料平衡的因素
5.1 产品实际产量
产品实际产量指实际产出的所有成品量,包括合格成品量、不合格成品量、成品取样检测量和留样
量。如需在生产过程中计算物料平衡率,半成品等在产品估算的产量也需要计入产品实际产量中,在产
品可基于同批次已完工产品的完工率或经验得率估算产量。
5.2 损耗量
损耗量指因原料本身和/或生产工艺原因,不能存在或转化到成品中的量,包括可预见因素造成的
损耗量和不可预见因素造成的损耗量。损耗量根据生产实际确定或基于经验估算。
注1:可预见因素造成的损耗量包括生产过程中损耗的料头、料尾、输送管路损耗量,原料水分散失造成的损耗
量等。
注2:不可预见因素造成的损耗量包括临时停机、生产错误等不可预见性原因造成的损耗量。
5.3 过程取样量
过程取样量指因生产需要在生产过程中抽取的取样检测量和留样量,在计算过程中需要计入总产
出量。
5.4 理论产量
理论产量指全部原料投入生产后,在理论状态下的最大产出量。通常可假设原料100%投入生
产,各工序完美执行、生产顺畅且无任何意外情况下的产量,可基于产品配方计算,也可依据投料量计
算。化学法、生物法、多次投料、固液转换等复杂生产方式,可分段计算得出理论产量。计算理论产量
时,食品加工助剂、生产过程中加入又脱除的水等原辅料可按“0”值计算。
6 物料平衡管理
6.1 管理制度
6.1.1 食品生产企业宜确立物料平衡管理理念,制定物料平衡管理制度。
6.1.2 物料平衡管理制度宜包括物料平衡管理的目的、范围、职责、内容和要求以及相关程序文件等
内容。
6.2 管理计划和控制
6.2.1 食品生产企业宜制定物料平衡管理计划。物料平衡管理计划宜包括物料平衡管理对象与范围
的选取、物料平衡计算方式的确定等内容。
6.2.2 物料平衡管理对象宜涵盖食品原辅料、包装材料和成品等物料。物料平衡管理对象可以是单一
物料,也可以是全部物料。
2GB/T43812—2024
GB-T 43812-2024 食品生产物料平衡管理技术指南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1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1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5-07-18 03:30:33上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