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S59.080.99
CCSW59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43811—2024
絮用纤维制品短纤维含量测试方法
Testmethodforshortfibercontentofwaddingfiberproducts
2024-03-15发布 2024-10-01实施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全国纤维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513)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江苏澄信检验检测认证股份有限公司、常州觅祥技术贸易有限公司、宿迁市纤维
检验所、中国纤维质量监测中心、苏州市纤维检验院、江苏省纤维检验局、江苏百年鑫乐纺织科技有限公
司、陕西长岭纺织机电科技有限公司、吐鲁番市纤维检验所、江苏云锦家纺有限公司、东台市润阳棉业有
限公司、常州依丽雅斯家居软装科技有限公司、南通维壹美科技有限公司、盐城市纤维检验所、泰州市纤
维检验院、南通市纤维检验所、连云港市纤维检验中心。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陆永良、孙峰、王永华、赵倚天、王扬、宁贺佳、许阳、刘澄、刘明、王洪山、冯省刚、
徐伟、马利伟、王升、刘艺、沈莉萍、张雨茜、尹丽华、邱星伟、刘艳、黄星、郭敏、何晓娟、卞永东、徐力、
曹阳、黄立生、成广明、徐爱武。
ⅠGB/T43811—2024
絮用纤维制品短纤维含量测试方法
1 范围
本文件描述了使用罗拉法和光电法测定絮用纤维制品短纤维含量的方法。
本文件适用于测定生活用絮用纤维制品的短纤维含量,其中罗拉法用于全棉絮用纤维制品与混合
絮用纤维制品的短纤维含量测定,光电法用于全棉絮用纤维制品的短纤维含量测定。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
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
本文件。
GB/T5705 纺织品 棉纺织产品 术语
GB/T6529 纺织品 调湿和试验用标准大气
GB/T8170 数值修约规则与极限数值的表示和判定
GB18383 絮用纤维制品通用技术要求
GB/T35261 被胎
GB/T35932 梳棉胎
3 术语和定义
GB/T5705、GB/T35261、GB/T35932和GB18383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全棉絮用纤维制品 productswithpurecottonfillingmaterials
采用100%棉纤维作为填充物、铺垫物的絮用纤维制品。
3.2
13mm短纤维含量 13mmshortfibercontentbymass
试样中纤维长度13mm及以下短纤维质量占试样质量的百分率。
4 批样和实验室样品取样
批样按GB18383的规定执行,将抽取的样品按四分法进行混样,形成2份实验室样品,每份实验
室样品不少于200g。
5 试验方法
5.1 罗拉法
5.1.1 原理
将试样整理成一端平齐的棉束,以罗拉钳口控制长短纤维,将纤维分成13mm及以下和13mm以
1GB/T43811—2024
上两组,分组称量,计算13mm短纤维含量指标。
5.1.2 仪器设备
5.1.2.1 罗拉式长度分析仪:包括分析器和引伸器。
5.1.2.2 一号夹子(夹口平直无缝隙)、二号夹子(绒布无磨损、光秃等现象,弹簧压力2N)、稀梳
(10针/cm)、密梳(20针/cm)、限制器绒板、水平垫木。
5.1.2.3 天平:量程≥200g,分度值0.1mg。
5.1.3 调湿和试验用标准大气
试样调湿和试验用标准大气应符合GB/T6529的规定。
5.1.4 试样的抽取和制备
5.1.4.1 试样的抽取
将2份实验室样品分别撕松混匀,平铺在工作台上,使其成为厚薄均匀的纤维层,从正反两面多点
(32点)随机抽取试样,每份实验室样品各抽取3份试样,共计抽取6份试样,每份试样质量(30±1)mg。
5.1.4.2 试样的制备
5.1.4.2.1 整理试样,用手扯法、梳理法使纤维形成比较平直、一端整齐、不含杂质的纤维束。
5.1.4.2.2 捏住纤维束整齐一端,将一号夹子钳口紧靠后一组限制器,从长到短分层夹取纤维,排列在
限制器绒板上,其整齐一端应当伸出前一组限制器2mm,如此反复2次,叠成宽度32mm、一端整齐平
直、厚薄均匀、层次清晰的纤维束。
5.1.4.2.3 在整理过程中,可用稀梳将纤维束不整齐一端轻轻梳理几次,梳下的游离纤维仍要整理后放
入棉束中。在制作纤维束的过程中,不应丢弃纤维。
5.1.5 试验步骤
5.1.5.1 罗拉式长度分析仪溜板内缘至输出沟槽罗拉中心距离为(9.5±0.1)mm;分析器盖上后弹簧施
于皮辊上的压力为(70±7)N;分析器指针在涡轮刻度第16格时,桃形偏心轮应与溜板开始接触。
5.1.5.2 将罗拉式长度分析仪盖子揭起,摇动手柄,使涡轮上的第9刻度与指针重合。
5.1.5.3 用一号夹子自限制器绒板上将纤维束夹起,移至罗拉式长度分析仪沟槽罗拉;移置时应使一号
夹子下面的挡片紧靠溜板,用水平垫木垫住一号夹子,使纤维束达到水平;放下带有压辊的盖子,取下夹
子,纤维整齐一端应与溜板内缘平齐,拴紧弹簧。
5.1.5.4 将罗拉式长度分析仪指针摇到与涡轮13刻度重合处,然后用二号夹子夹取未被夹持的纤维若
干次,直至无游离纤维为止。
5.1.5.5 将纤维分成13mm及以下和13mm以上两组,分别称量,精确至0.1mg。
5.1.5.6 重复上述步骤,直至所有试样测试完毕。
5.1.6 试验结果的计算和数值修约
5.1.6.1 试验结果的计算
按公式(1)计算单个试样的13mm短纤维含量。
Ri=mi1
mi1+mi2×100 ……………………(1)
2GB/T43811—2024
式中:
Ri ———试样13mm短纤维含量,%;
mi1———试样13mm及以下纤维的质量,单位为毫克(mg);
mi2———试样13mm以上纤维的质量,单位为毫克(mg)。
5.1.6.2 数值修约
单个试样测试结果保留两位小数,最终测试结果取6次测试结果的平均值,保留一位小数,按
GB/T8170的规定修约。
5.1.7 精密度
本试验方法的精密度见附录A。
5.2 光电法
5.2.1 原理
试样通过制条装置形成棉条,将棉条转移到针床上,经过取样器多次取样后,得到一端整齐的纤维
试样,经光电照影传感器扫描,得出纤维长度分布图,从而得到试样短纤维含量指标。
5.2.2 仪器和工具
5.2.2.1 短纤维含量测试仪及制条装置:包括制条装置、梳棉机构、针床、取样器、刷样器、照影传感
器等。
5.2.2.2 天平:量程≥200g,分度值0.01g。
5.2.3 调湿和试验用标准大气
试样调湿和试验用标准大气应符合GB/T6529的规定。
5.2.4 试样的抽取和制备
将2份实验室样品撕松混匀,平铺在工作台上,使其成为厚薄均匀的纤维层,从正反两面多点(32
点)随机抽取试样,共计抽取3份试样,每份试样质量按短纤维含量测试仪要求执行。
5.2.5 试验步骤
5.2.5.1 按照仪器操作要求进行校准。
5.2.5.2 通过制条装置,将3份试样分别制成棉条。
5.2.5.3 将制备好的棉条压入针床,开始测试。
5.2.5.4 经过取样器多次取样后,得到一端整齐的纤维试样。
5.2.5.5 经光电照影传感器扫描,得到纤维长度分布图,从而得到试样短纤维含量指标。
5.2.5.6 每根棉条测试2次。
5.2.5.7 测试第2份、第3份试样,共计获得6个测试数据。
5.2.6 结果的计算和修约
测试指标13mm短纤维含量,单个测试结果保留两位小数,最终测试结果取6次测试结果平均
值,保留一位小数,按GB/T8170的规定修约。
3GB/T43811—2024
5.2.7 精密度
本试验方法的精密度见附录A。
6 试验报告
试验报告应包括下列内容:
a) 本文件编号;
b) 样品描述;
c) 检测人员和日期;
d) 测试方法和结果;
e) 任何偏离本文件的细节。
4GB/T43811—2024
GB-T 43811-2024 絮用纤维制品短纤维含量测试方法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1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1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5-07-18 03:30:31上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