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网唯一标准王
ICS59.140.30 CCSY46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43722.1—2024 皮革 抗菌性能的测定 第1部分:膜接触法 Leather—Determinationofantimicrobialactivity— Part1:Filmcontactmethod 2024-03-15发布 2024-10-01实施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是GB/T43722《皮革 抗菌性能的测定》的第1部分。GB/T43722已经发布了以下部分: ———第1部分:膜接触法。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中国轻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文件由全国皮革工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52)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通标标准技术服务(上海)有限公司、浙江通天星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大康控股集 团有限公司、深圳市北测检测技术有限公司、上海应用技术大学、西南交通大学、广东省科学院微生物研 究所(广东省微生物分析检测中心)、天创时尚股份有限公司、广东新虎威实业投资有限公司、江苏集萃 先进纤维材料研究所有限公司、朗盛化学(中国)有限公司、博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市徐汇区疾病 预防控制中心、上海润河纳米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中国皮革制鞋研究院有限公司、中轻检验认证有限公 司、中关村汇智抗菌新材料产业技术创新联盟。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蒋红、陈健、胡静、徐晓玲、彭如群、徐祥进、刘志勇、廖武名、傅泽安、倪兼明、 梁嘉俊、周家良、张瑜、廖宇涛、陶志清、桑军、任可帅、张迎增、朱青、周业华、钱子煜、谢小保、吴鹏。 ⅠGB/T43722.1—2024 引 言 皮革产品作为皮胶原蛋白质的加工产品,加工过程中使用的原辅料中含有大量的油脂、糖类等成 分,是细菌、霉菌生长的良好营养源,再加上皮革结构的多孔性和极性结构使其容易吸湿,从而导致其在 保存和使用过程容易受到微生物的侵入,不仅在皮革表面形成白色、蓝色、黄色或黑色的菌斑或色斑,而 且还能向革内发展,使皮革的耐磨、强度和弹性等性能降低,严重影响其外观及使用性能。此外,随着人 们对于预防疾病的意识不断增强,各类抗菌材料和产品成为人们关注的对象,明示或宣传有抗菌性能的 皮革制品也逐渐成为决定市场竞争力的重要因素之一。 皮革产品根据其来源、加工过程等分为不同的类型。如根据表面吸水性的差异,可分为表面不吸水 皮革和表面吸水性较强的皮革;根据皮革抗菌剂溶出性的不同,可分为非溶出型抗菌皮革和溶出型抗菌 皮革等。皮革抗菌性能的测定可以根据皮革种类采用适合的检测方法。 GB/T43722旨在为皮革抗菌性能的测定提供依据,拟由四个部分构成。 ———第1部分:膜接触法。目的在于确立适用于表面不吸水皮革抗菌性能测定的定量试验方法。 ———第2部分:琼脂平皿扩散法。目的在于确立皮革抗菌性能测定的定性试验和评价方法。 ———第3部分:菌液吸收法。目的在于确立适用于表面吸水性很强的皮革抗菌性能测定的定量试 验方法。 ———第4部分:振荡法。目的在于确立其他膜接触法和菌液吸收法不适用的皮革(尤其适用于使用 了非溶出型抗菌剂的皮革)抗菌性能测定的定量试验方法。 ⅡGB/T43722.1—2024 皮革 抗菌性能的测定 第1部分:膜接触法 警示———本文件涉及的微生物可感染致病,操作人员应采取一切必要的防护措施,避免对人员和环 境的危害。试验应由经过微生物学培训且具有实践经验的专业人员在具备处理微生物技术条件的实验 室中进行。 1 范围 本文件描述了膜接触法测定皮革抗菌性能的定量试验方法。 本文件适用于不吸水皮革抗菌性能的测定。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 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 本文件。 QB/T2707 皮革 物理和机械试验 试样的准备和调节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抗菌性能 antimicrobialactivity 采用化学或物理方法杀灭或妨碍细菌和真菌生长繁殖,以减少其数量以及活性的能力。 [来源:WS/T650—2019,3.1,有修改] 3.2 对照样 controlsample 未经抗菌处理、用于验证试验微生物生长条件的样品。 4 原理 通过接种定量微生物至不吸水的皮革试样表面,用贴膜的方法使微生物均匀接触试样表面,经一定 时间培养后,测定试样表面的活菌数,计算抗菌率,以此表示试样的抗菌性能。 5 仪器设备 5.1 恒温培养箱,控温精度为±1℃。 5.2 冷藏箱,温度能够保持在2℃~10℃。 5.3 二级生物安全柜。 1GB/T43722.1—2024 5.4 生物光学显微镜。 5.5 压力蒸汽灭菌器,温度能保持在(121±2)℃,压力能保持在(103±5)kPa。 5.6 培养皿,直径为90mm。 5.7 紫外灯。 5.8 接种环,4mm。 5.9 天平,精度为±0.01g。 5.10 pH计,精度为±0.2。 5.11 模刀,符合QB/T2707的规定,内壁为(50±2)mm×(50±2)mm的矩形。 6 试剂和材料 6.1 除特殊说明外,所用试剂均为分析纯,试验用水应为蒸馏水或去离子水。 6.2 氢氧化钠(NaOH)溶液,0.1mol/L。 6.3 盐酸(HCl)溶液,0.1mol/L。 6.4 氯化钠(NaCl)溶液,0.85%(质量分数)。 6.5 无水磷酸氢二钠(Na2HPO4)。 6.6 磷酸二氢钾(KH2PO4)。 6.7 乙醇溶液,70%(体积分数)。 6.8 磷酸缓冲液(PBS),将2.83gNa2HPO4(6.5)和1.36gKH2PO4(6.6)加入至1000mL蒸馏水 中,待完全溶解后,用NaOH溶液(6.2)或HCl溶液(6.3)调节pH为7.1~7.4,分装后置于压力蒸汽灭 菌器中,(121±2)℃条件下灭菌15min。 6.9 洗脱液,采用D/E中和肉汤(Dey-EngleyNeutralizingBroth)作为洗脱液。将5.0g胰蛋白胨、 2.5g酵母粉、10.0g葡萄糖、1.0g硫代乙醇酸钠、6.0g硫代硫酸钠、2.5g亚硫酸氢钠、0.02g溴甲酚 紫、7.0g卵磷脂、5.0g吐温-80,加入至1000mL蒸馏水中,置于锥形瓶中混合并在沸水浴中充分溶 解。然后用NaOH溶液(6.2)或HCl溶液(6.3)调节pH为7.0~7.2,分装后置于压力蒸汽灭菌器 中,(121±2)℃条件下灭菌15min。 6.10 覆盖膜,采用聚乙烯薄膜,尺寸为(40±2)mm×(40±2)mm,也可与试样尺寸相适应,厚度为 0.05mm~0.10mm。用乙醇溶液(6.7)浸泡10min,再用蒸馏水冲洗,自然晾干。也可使用均质袋切下 的膜。 6.11 对照样,聚乙烯片材质,厚度<10mm,尺寸为(50±2)mm×(50±2)mm,与试样尺寸一致。也 可使用均质袋切下的膜。 7 培养基 7.1 营养肉汤培养基(NB) 将5.0g牛肉膏、10.0g蛋白胨和5.0g氯化钠与1000mL蒸馏水混合,加热溶解,然后用NaOH 溶液(6.2)或HCl溶液(6.3)调节pH为7.0~7.2,分装后置于压力蒸汽灭菌器中,(121±2)℃条件下灭 菌15min。 7.2 营养琼脂培养基(NA) 将5.0g牛肉膏、10.0g蛋白胨、5.0g氯化钠和15.0g琼脂与1000mL蒸馏水混合,加热溶解,然 后用NaOH溶液(6.2)或HCl溶液(6.3)调节pH为7.0~7.2,分装后置于压力蒸汽灭菌器中,(121±2)℃ 条件下灭菌15min。 2GB/T43722.1—2024 7.3 马铃薯培养基(PDA) 将5.0g马铃薯浸粉、20.0g葡萄糖、20.0g琼脂和0.1g氯霉素与1000mL蒸馏水混合,加热煮沸 至完全溶解,然后用NaOH溶液(6.2)或HCl溶液(6.3)调节pH为5.8~6.2,分装后置于压力蒸汽灭菌 器中,(121±2)℃条件下灭菌15min。 7.4 平板计数琼脂(PCA) 将2.5g酵母粉、5.0g胰蛋白胨、1.0g葡萄糖和15.0g琼脂与1000mL蒸馏水混合,加热溶解,然 后用NaOH溶液(6.2)或HCl溶液(6.3)调节pH为7.0~7.2,分装后置于压力蒸汽灭菌器中,(121±2)℃ 条件下灭菌15min。 8 试验菌种 8.1 菌种 试验菌种通常至少采用3种,如下所示。 ———革兰氏阳性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细菌,ATCC6538或CGMCC1.2465)。 ———革兰氏阴性菌:大肠杆菌(细菌,ATCC8739或CGMCC1.2463)。 ———白色念珠菌(真菌,ATCC10231或CGMCC2.2086)。 也可根据客户要求选用其他菌种,应至少包括细菌和真菌,其中细菌种类至少含有1种革兰氏阳性 和1种革兰氏阴性菌种,并在报告中注明试验菌种及编号。所有菌种均应由国家相应菌种保藏管理中 心提供。选用其他菌种时,培养基成分、培养温度和培养方法可根据需要调整。 8.2 菌种保存 对于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将菌种接种于NA(7.2)斜面上,在(37±1)℃下培养18h~24h; 对于白色念珠菌,将菌种接种于PDA(7.3)斜面上,在(28±1)℃下培养24h~48h。然后置于5℃~10℃ 下保存(不应超过1个月),作为斜面保存菌。 9 试验菌液的制备

.pdf文档 GB-T 43722.1-2024 皮革 抗菌性能的测定 第1部分 膜接触法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1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1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GB-T 43722.1-2024 皮革 抗菌性能的测定 第1部分 膜接触法 第 1 页 GB-T 43722.1-2024 皮革 抗菌性能的测定 第1部分 膜接触法 第 2 页 GB-T 43722.1-2024 皮革 抗菌性能的测定 第1部分 膜接触法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5-07-18 03:28:11上传分享
友情链接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