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S17.180.99
CCSL50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43531—2023
多目拼接全景成像设备光学性能测试方法
Testmethodofopticalperformanceformulti-viewsplicingimagingdevice
2023-12-28发布 2024-07-01实施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目 次
前言 Ⅰ …………………………………………………………………………………………………………
1 范围 1 ………………………………………………………………………………………………………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
3 术语和定义 1 ………………………………………………………………………………………………
4 测试设备 2 …………………………………………………………………………………………………
5 测试条件 2 …………………………………………………………………………………………………
6 测试方法 3 …………………………………………………………………………………………………
6.1 测试前准备 3 …………………………………………………………………………………………
6.2 测试项目 3 ……………………………………………………………………………………………
6.2.1 水平视场角 3 ……………………………………………………………………………………
6.2.2 帧率 6 ……………………………………………………………………………………………
6.2.3 延时 7 ……………………………………………………………………………………………
6.2.4 同步性 7 …………………………………………………………………………………………
6.2.5 拼接错位 9 ………………………………………………………………………………………
6.2.6 相邻目色差 10 ……………………………………………………………………………………
6.2.7 分辨力 12 …………………………………………………………………………………………
6.2.8 畸变率 13 …………………………………………………………………………………………
6.2.9 清晰度差 14 ………………………………………………………………………………………
7 测试报告 17 …………………………………………………………………………………………………
附录A(资料性) 测试报告记录表 18 ………………………………………………………………………
参考文献 19 ……………………………………………………………………………………………………GB/T43531—2023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中国科学院提出。
本文件由全国光电测量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487)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之江实验室、浙江大华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聚芯影像有限公司、浙江省光学
学会、福建艾思欧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浙江宇视科技有限公司、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浙江省
计量科学研究院、北京元客方舟科技有限公司、苏州华英光电仪器有限公司、中国计量大学、舟山市质量
技术监督检测研究院、深圳铭创智能装备有限公司、重庆中科摇橹船科技有限公司、浙江省智能技术标
准创新促进会、西安远望图像技术有限公司、北京万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河南翊轩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深圳捷牛科技有限公司、凌云光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中核勘察设计研究有限公司、深圳市度申科技有限
公司、中电科思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张建锋、孔维生、郑晓东、徐晨、吴参毅、方贵明、王璞、殷源、孟倩蕾、李南阳、
缪仙玉、郭钢祥、熊伟、冯兵、张中华、张淑琴、郝华东、黎锦宁、郑道勤、姚帅、王邓江、丁松涛、罗健峰、
严帅、苗长伟、聂忠强、盛立文。
ⅠGB/T43531—2023
多目拼接全景成像设备光学性能测试方法
1 范围
本文件描述了多目拼接全景成像设备(以下简称全景成像设备)的光学性能的测试设备、测试条件
和测试方法。
本文件适用于多目拼接全景成像设备光学性能的测试。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
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
本文件。
GB/T18721.2—2017 印刷技术 印前数据交换 第2部分:XYZ/sRGB编码的标准彩色图像数
据(XYZ/SCID)
ISO12233 摄影 电子静态图像成像 分辨率和空间频率响应(Photography—Electronicstill
pictureimaging—Resolutionandspatialfrequencyresponses)
IEC61966-2-1:1999 多媒体系统与设备 色彩测量和管理 第2-1部分:色彩管理 默认RGB
色彩空间sRGB(Multimediasystemsandequipment—Colourmeasurementandmanagement—Part2-
1:Colourmanagement—DefaultRGBcolourspace—sRGB)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目 view
由一个镜头加一个图像传感器组成的图像采集单元。
3.2
多目拼接 multi-viewsplicing
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目的视场来覆盖一个大的场景,并通过图像拼接技术处理各目之间的接合处,使
之融合成具有更大视场角度的画面。
3.3
同步性 synchronicity
Δt
多目拼接全景成像设备不同目之间采集图像的时间差。
注:单位为毫秒(ms)。
3.4
延时 delaytime
ΔT
全景成像设备成像过程中消耗的时间。
1GB/T43531—2023
注:传感器接收到图像信号至输出图像电子信号的时间,包含硬件和软件的延时,单位为毫秒(ms)。
3.5
拼接错位 splicingmisplacement
P
不同目对于同一目标点的成像位置偏差。
注:用像素数量表示。
3.6
相邻目色差 adjacentviewcolordifference
Δuv
相邻目之间对于同一颜色呈现的差异。
注:用IDMS色差Δuv表示。
3.7
清晰度差 adjacentviewdefinitiondifference
ΔK
相邻目清晰度差值的最大值。
4 测试设备
所需的测试设备应满足下列要求。
a) 在线秒表(或在线北京时间网页):分辨力优于1ms。
b) 带刻度钢尺支架:最小分度值优于1mm。
c) 平面反射镜:镜片的尺寸应能保证在线秒表示数完整成像。
d) 分辨力测试卡:满足ISO12233的分辨力测试图要求。
e) 棋盘格:规格为20mm×20mm(结合待测全景成像设备参数选择)。
f) 标准光源对色灯箱:D65光源,色温(6500±200)K,照度值(1540±460)lx。
g) 标准色卡:使用24色标准色卡中的红、绿、蓝三种颜色的色卡。
h) 成像亮度计:亮度精度优于3%,所配套的分析软件可自选分析区域。
i) 显示器:刷新率优于120Hz。
j) 主机:支持与全景成像设备的数据接口互连、支持图像显示。
k) 图像处理软件:应至少满足以下功能。
1) 具有图像区域选取功能。
2) 能读取选取区域的像素个数。
3) 能对选取区域的像素提取sRGB图像数据,即R(红色)、G(绿色)、B(蓝色)三通道8位编
码值。
l) 待测设备控制软件:待测全景成像设备自带的控制软件,可显示、记录待测全景成像设备的图
像或视频。
m) 黑室:照度低于0.2lx。
5 测试条件
除特别声明环境条件的试验外,试验应在下列环境条件下进行:
a) 环境温度:-10℃~40℃;
b) 相对湿度:25%~85%。
2GB/T43531—2023
6 测试方法
6.1 测试前准备
全景成像设备应设置为彩色模式,并将设备调整到最佳聚焦状态,即对拍摄物体能清晰成像。
全景成像设备连接电源,其数据接口与主机互连,主机与显示器相连,使全景成像设备正常工作,并
通过待测设备控制软件,显示和记录图像或视频。
6.2 测试项目
6.2.1 水平视场角
6.2.1.1 测试原理
用待测全景成像设备拍摄带刻度钢尺支架,分析图像显示的数值,计算水平视场角。测试示意图见
图1和图2,图中αH、βH分别表示全景成像设备可达的视场左边线和右边线与水平方向的夹角,LA、LB
表示带刻度的钢尺支架移动的距离,HA、HB分别表示A到A'、B到B'的垂直方向高度变化。将两个
带刻度钢尺支架平行放置在待测全景成像设备两边,通过读取带刻度钢尺支架在两个位置处的钢尺成
像的最大位置A、A'、B、B'的示数,结合三角函数,可计算得到水平视场角θ。
标引序号说明:
1———带刻度钢尺支架;
2———全景成像设备。
图1 小于180°的水平视场角测试示意图
3GB/T43531—2023
GB-T 43531-2023 多目拼接全景成像设备光学性能测试方法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24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24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5-07-18 03:24:07上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