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网唯一标准王
ICS25.020 CCSJ32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43479—2023 金属旋压成形性能与试验方法 成形性能、成形指标及通用试验规程 Metalspinningformabilityandtestmethods—Formability,formability indexesandgeneraltestcodeofpractice 2023-12-28发布 2024-07-01实施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目 次 前言 Ⅲ ………………………………………………………………………………………………………… 1 范围 1 ………………………………………………………………………………………………………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 3 术语和定义 1 ……………………………………………………………………………………………… 4 金属旋压成形性能指标 2 ………………………………………………………………………………… 5 金属旋压成形性能试验的通用性操作步骤 3 …………………………………………………………… 6 试样准备 3 ………………………………………………………………………………………………… 7 试验旋轮、芯模与尾顶 4 …………………………………………………………………………………… 8 试验辅助装置与机床 6 …………………………………………………………………………………… 9 试样润滑与冷却 7 ………………………………………………………………………………………… 10 预试验 7 …………………………………………………………………………………………………… 11 正式试验 8 ………………………………………………………………………………………………… 12 数据采集与计算 8 ………………………………………………………………………………………… 13 试验报告 8 ………………………………………………………………………………………………… 附录A(资料性) 旋压成形技术的分类 10 ………………………………………………………………… 附录B(资料性) 金属旋压成形性能与材料力学性能的关系 13 ………………………………………… 附录C(资料性) 旋压力估算公式 14 ……………………………………………………………………… 附录D(资料性) 金属旋压成形性能试验的缺陷状态判断方法 16 ……………………………………… ⅠGB/T43479—2023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全国锻压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74)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华南理工大学、内蒙古航天红岗机械有限公司、中国机械总院集团北京机电研究 所有限公司、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广州民航职业技术学院、广州光雷机电设备技术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夏琴香、肖刚锋、杨睿智、周林、肖华、程秀全、张俊豪、陈灿、徐春雷、秦思晓、 石磊、边旭阳、程思竹、周昊阳、王鼎、马倩倩、徐栋恺、郭明天、刘修苹。 ⅢGB/T43479—2023 金属旋压成形性能与试验方法 成形性能、成形指标及通用试验规程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金属材料室温旋压成形的成形性能、成形指标,并描述了性能试验的通用性操作步 骤,包括试样准备,试验旋轮、芯模与尾顶准备,试验辅助装置与机床准备,试样润滑与冷却,预试验,正 式试验,数据采集与计算,以及试验报告。 本文件适用于金属拉深旋压、缩径旋压、剪切旋压与流动旋压等旋压成形性能的检测,也适用于金 属非轴对称件缩径旋压与非圆横截面件旋压等特种旋压成形性能的检测。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 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 本文件。 GB/T228.1 金属材料 拉伸试验 第1部分:室温试验方法 GB/T8541 锻压术语 GB/T38959 高强度钢强力旋压 工艺规范 3 术语和定义 GB/T228.1、GB/T8541和GB/T38959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金属旋压成形性能 metalspinningformability 单道次旋压成形时,金属材料不发生破坏(起皱、破裂、起皮或隆起等缺陷)所能达到的变形能力,即 材料在旋压成形时能够顺利成形并满足质量要求的能力。 3.2 极限拉深旋压系数 limitdeep-drawingspinningcoefficient 拉深旋压成形时,在不产生起皱或破裂的情况下,单道次旋压所能成形出的最小旋压件直径与坯料 直径的比值。 3.3 极限半锥角 limithalfconeangle 剪切旋压成形时,在不产生起皱、起皮或破裂的情况下,单道次旋压所能成形出的旋压件母线与工 件轴线的最小夹角。 3.4 极限减薄率 limitthinningratio 剪切旋压成形时在不产生起皱、起皮或破裂的情况下,流动旋压成形时在不产生起皮、破裂或隆起 的情况下,坯料原始厚度和单道次旋压所能成形出的最小旋压件壁厚之差与坯料原始厚度的比值。 1GB/T43479—2023 3.5 极限缩口系数 limitneckingcoefficient 缩径旋压成形时,在不产生起皱或破裂的情况下,单道次旋压所能成形出的最小旋压件直径与坯料 直径的比值。 3.6 极限相对偏移量 limitrelativeoffset 偏心类非轴对称件缩径旋压成形时,在不产生起皱或破裂的情况下,单道次旋压所能成形出的旋压 件轴线最大偏移量与坯料直径的比值。 3.7 极限倾斜角 limitobliqueangle 倾斜类非轴对称件缩径旋压成形时,在不产生起皱或破裂的情况下,单道次旋压所能成形出的旋压 件轴线最大倾斜角。 3.8 直边面极限相对高度 limitrelativeheightofstraightedgesurface 直边圆角形非圆横截面件旋压成形时,在不产生起皱或破裂的情况下,旋压件所能达到的最大高度 与大端面直边长度的比值。 3.9 圆角面极限相对高度 limitrelativeheightoffilletsurface 直边圆角形非圆横截面件旋压成形时,在不产生起皱或破裂的情况下,旋压件所能达到的最大高度 与圆角直径的比值。 3.10 极限相对圆角半径 limitrelativefilletradius 直边圆角形非圆横截面件旋压成形时,在不产生起皱或破裂的情况下,旋压件所能达到的最小圆角 半径与大端面直边长度的比值。 4 金属旋压成形性能指标 传统旋压成形技术分类及工艺示意图如附录A中图A.1、图A.2所示,特种旋压成形技术分类及工 艺示意图如图A.3、图A.4所示。金属旋压成形性能与材料力学性能的关系见附录B。不同旋压成形 工艺下的成形性能指标,如表1所示。 表1 常用的金属旋压成形性能指标 序号 旋压成形工艺 成形性能指标 1 拉深旋压 极限拉深旋压系数mlim 2 缩径旋压 极限缩口系数mn,lim 3 剪切旋压 极限减薄率Ψlim或极限半锥角αlim 4 流动旋压 极限减薄率Ψlim 5非轴对称件 缩径旋压偏心类 极限缩口系数mn,lim、极限相对偏移量δ'lim 倾斜类 极限缩口系数mn,lim、极限倾斜角φlim 6非圆横截面件旋压 直边面极限相对高度H's、圆角面极限相对高度H'f、极限相对圆角半径R'f 2GB/T43479—2023

.pdf文档 GB-T 43479-2023 金属旋压成形性能与试验方法 成形性能 成形指标及通用试验规程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23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23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GB-T 43479-2023 金属旋压成形性能与试验方法  成形性能 成形指标及通用试验规程 第 1 页 GB-T 43479-2023 金属旋压成形性能与试验方法  成形性能 成形指标及通用试验规程 第 2 页 GB-T 43479-2023 金属旋压成形性能与试验方法  成形性能 成形指标及通用试验规程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5-07-18 03:22:52上传分享
友情链接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