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S59.100.10
CCSQ36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43308—2023
玻璃纤维增强热塑性单向预浸料
Glassfibrereinforcedthermoplasticunidirectionalprepregs
2023-11-27发布 2024-06-01实施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提出。
本文件由全国玻璃纤维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45)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南京玻璃纤维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青岛中集创赢复合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江苏
奇一科技有限公司、振石集团华美新材料有限公司、浙江遂金复合材料有限公司、国塑机械(上海)有限
公司、巨石集团有限公司、杭州马科森复合材料有限公司、江苏易塑复合新材料有限公司、广州金发碳纤
维新材料发展有限公司、江苏亨博复合材料有限公司、盛威达机械(昆山)有限公司、上海邦中新材料有
限公司、元源新材料有限公司、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吴永坤、李颖、朱华平、刘金花、王玉梅、单忠德、黄鑫、林永宏、苏瑞、徐琪、顾桂江、
侯玉锋、陈伟鹏、刘玲、孙攀、杨剑平、王熙艳、周剑、李楠、张全雷。
ⅠGB/T43308—2023
玻璃纤维增强热塑性单向预浸料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玻璃纤维增强热塑性单向预浸料(以下简称“预浸料”)的分类和代号、产品规格、要
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本文件适用于以热塑性树脂为基体、以连续玻璃纤维为增强材料,可用于缠绕、模压、拉挤等工艺制
备热塑性复合材料制品的单向预浸料。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
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
本文件。
GB/T191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T1040.5 塑料 拉伸性能的测定 第5部分:单向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试验条件
GB/T1549 纤维玻璃化学分析方法
GB/T2577 玻璃纤维增强塑料树脂含量试验方法
GB/T3961 纤维增强塑料术语
GB/T18374 增强材料术语
GB/T32788.6 预浸料性能试验方法 第6部分:单位面积质量的测定
3 术语和定义
GB/T18374和GB/T3961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玻璃纤维增强热塑性单向预浸料 glassfibrereinforcedthermoplasticunidirectionalprepregs
以热塑性树脂为基体,以玻璃纤维为增强材料的单向预浸料。
4 分类和代号
4.1 产品分类
4.1.1 按基体树脂种类分为:
———聚丙烯基预浸料,以PP表示;
———聚乙烯基预浸料,以PE表示;
———聚酰胺基预浸料,以PA表示;
———其他基体预浸料,以基体树脂的代号表示。
4.1.2 按力学性能分为:
———普通型,以C表示;
———高强型,以T表示;
1GB/T43308—2023
———高模型,以M表示;
———高强高模型,以TM表示。
4.2 产品代号
产品代号由以下各项组成:
a) 表示热塑性单向预浸料的字母UDP,后加一个字符的空格;
b) 表示基体树脂种类的字母;
c) 以百分数表示的玻璃纤维质量分数;
d) 表示力学性能类别的字母,后接“/”;
e) 以克每平方米为单位的单位面积质量,后接“-”;
f) 以毫米为单位的宽度,后接“×”;
g) 以毫米为单位的厚度;
h) 制造商标记,置于圆括弧内。
示例:单位面积质量为300g/m2,宽度为600mm,厚度为0.20mm,玻璃纤维质量分数为55%的普通型玻璃纤维
增强聚乙烯单向预浸料代号为:UDPPE55C/300-600×0.20。
5 产品规格
典型产品规格见表1,其他规格可由供需双方商定。
表1 典型产品规格
基体树脂玻璃纤维质量分数
%单位面积质量
g/m2厚度
mm宽度
mm
PP 50、55、60、65、70250、370、450、6000.15、0.20、0.25、0.30、0.35、
0.40600、1200
PE 50、55、60、65、70 300、450、600 0.20、0.25、0.30、0.35 50、75、100
PA 50、55、60、65 250、450、500 0.20、0.25、0.30、0.35、0.40 600、1200
6 要求
6.1 外观
表面应平整,无可见的纤维祼露,无明显的贫、富树脂区,无褶皱、气泡、划痕、凹陷、杂质等缺陷。
6.2 玻璃成分
6.2.1 E玻璃纤维碱金属氧化物质量分数应不大于0.8%,或碱金属氧化物质量分数不大于1.2%,同
时三氧化二硼和氟(F-)质量分数之和不大于0.5%。
6.2.2 ECR玻璃纤维碱金属氧化物质量分数应不大于1.2%,同时氟(F-)质量分数不大于0.3%,三氧
化二硼质量分数不大于0.1%。
6.2.3 R玻璃纤维碱金属氧化物质量分数应不大于1.0%,同时三氧化二铝质量分数不低于20%,氟
(F-)质量分数不大于0.2%。
2GB/T43308—2023
6.3 单位面积质量
与标称值的偏差应不超过±5%。
6.4 玻璃纤维质量分数
应不超过标称值±3%。
6.5 力学性能
除非另有商定,应符合表2的规定。
表2 力学性能要求
产品类别拉伸强度
MPa拉伸弹性模量
GPa
普通型(C型) ≥500 ≥26
高强型(T型) ≥1000 ≥26
高模型(M型) ≥500 ≥32
高强高模型(TM型) ≥1000 ≥32
6.6 宽度、厚度和卷长
应符合表3的规定。
表3 宽度、厚度和卷长要求
宽度
标称宽度 允许偏差厚度 卷长
<600mm ±1mm
≥600mm ±3mm任一点的厚度与标称厚度之差不超过
标称厚度的±10%不准许负偏差
7 试验方法
7.1 外观
在正常(光)照度下,距离0.5m,目测检验。
7.2 玻璃成分
按GB/T1549的规定。测试前应去除预浸料中的基体树脂。
7.3 单位面积质量
按GB/T32788.6的规定。
7.4 玻璃纤维质量分数
按照GB/T32788.6的规定裁取3个试样,按GB/T2577的规定进行测定。
3GB/T43308—2023
玻璃纤维质量分数按公式(1)计算:
w=m2
m1×100 …………………………(1)
式中:
w———玻璃纤维质量分数,%;
m2———去除基体树脂后残余物的总质量,单位为毫克(mg);
m1———试样总质量,单位为毫克(mg)。
7.5 力学性能
7.5.1 试样尺寸:宽度(与纤维方向垂直)为15mm±0.5mm,长度(与纤维方向平行)为250mm,厚度
为预浸料的原始厚度。
7.5.2 试验速度:测定拉伸强度为100mm/min;测定拉伸弹性模量为2mm/min。
7.5.3 拉伸强度和拉伸弹性模量应分别使用不同的试样进行测定。设备、试样的制备、试样的数量、状
态调节、试验步骤、结果计算和表示按GB/T1040.5的规定。
7.6 宽度、厚度和卷长
7.6.1 宽度
对于宽度小于600mm的预浸料,使用分度值0.5mm、长度1m的钢直尺;对于宽度大于或等于
600mm的预浸料,使用分度值不大于1mm的钢尺。
测量预浸料两个长边之间的垂直距离。沿预浸料长边方向每次至少间隔1m,做3次测量,取3次
测量值的平均值,以毫米(mm)为单位,结果保留到整数位。
7.6.2 厚度
使用分度值为0.001mm的螺旋测微计。
对于宽度大于或等于350mm的预浸料,去除卷端部至少0.5m,裁取一段长度至少为200mm的
整幅试样,在整个幅宽范围(距自然边10mm以内除外)分别沿两个裁切边作5次分布均匀的测量,记
录每个测量单值,单位为毫米(mm)。
对于宽度小于350mm的分切预浸料,去除卷端部至少0.5m,裁切一段长度至少600mm的试
样,分别沿试样的两个长边作5次分布均匀的测量,记录每个测量单值,单位为毫米(mm)。
7.6.3 卷长
用分度值不小于整卷质量0.1%的秤,称取整卷的质量,以千克(kg)为单位,记为m,按照公式(2)
计算卷长:
L=m
ρA·W×106…………………………(2)
式中:
L———卷长,单位为米(m);
m———整卷的质量,单位为千克(kg);
ρA———单位面积质量,单位为克每平方米(g/m2);
W———宽度,单位为毫米(mm)。
4GB/T43308—2023
GB-T 43308-2023 玻璃纤维增强热塑性单向预浸料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1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1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5-07-18 03:18:21上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