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网唯一标准王
金融云原生 2.0发展应用 白皮书 北京金融科技产业联盟 2022年4月 版权声明 本白皮书版权属于北京金融科技产业联盟,并受法律保 护。转载、编摘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本白皮书文字或观点的, 应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将被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参编单位与人员 编制人员: 聂丽琴、黄本涛、周豫齐、贾士轩、诸 旻、杨梅蕾、翟传璞、白 阳、付鑫、李峰风、龙文华、鲁智琼、罗荣敏、毛杰、王骞、张 松、周佳煊、周秋硕、郭婷、林丽鑫、张超、刘新华、莫业勤、 许广林、林永德、 徐旭、沈一帆、夏龙飞、蔡中原、王磊、周海 鹏、苏兆聪、王佟、陈大伟、刘会福、杨旭晖、王磊、窦力杰、 邓波、张怀强、徐朝俊 支持单位: 北京金融科技产业联盟 华为云计算技术有限公司 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中信银行 股份有限公司 广发证券 股份有限公司 深圳证券交易所 华夏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软通动力信息技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目 录 一、数字金融需求推动云原生创新发展 ................................ ..................... 1 (一)数字金融迎来发展机遇 ................................ ................................ . 1 (二)云原生赋能金融科技高效发展 ................................ ..................... 2 (三)云原生成为数字金融 重要基石 ................................ ..................... 4 二、云原生 2.0加速金融业数字化转型 ................................ ..................... 5 (一)加速金融敏捷创新 ................................ ................................ ........ 5 (二)助力金融业务平台构建 ................................ ............................... 10 (三)高效推动各项业务发展 ................................ ............................... 14 (四)构建安全的金融业务体系 ................................ ........................... 19 三、金融云原生 2.0转型建议 ................................ ................................ ... 23 (一)制定转型路径 ................................ ................................ .............. 23 (二)注重试点示范 ................................ ................................ .............. 23 (三)加强组织统筹 ................................ ................................ .............. 24 (四)强化安全保障 ................................ ................................ .............. 24 四、未来发展趋势 ................................ ................................ ...................... 24 (一)物的信用,增强供应链金融服务能力 ................................ ....... 25 (二)生产信用,促进农业金融服务下沉 ................................ ........... 26 (三)智改数转,推动工业互联网金融发展 ................................ ....... 27 五、金融云原生 2.0实践案例 ................................ ................................ ... 28 (一)商业银行云原生实践 ................................ ................................ .. 28 (二)证券公司金融平台建设实践 ................................ ....................... 44 (三)证券交易所数字化转型实践 ................................ ....................... 45 (四)保险公司核心业务系统建设实践 ................................ ............... 47 (五)科技公司系统建设实践 ................................ ............................... 49 1 一、数字金融需求推动云原生创新发展 (一)数字金融迎来发展机遇 近年来, 我国金融信息化得到了巨大发展、 取得了瞩目成就, 有力地支撑了金融业的创新发展, 为金融服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提供了强大动力。当前, 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方兴未艾, 数字经济蓬勃发展,催生大量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金融信 息化进入数字化、智能化新时代。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 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 打造数字经济新优势,充分发挥海 量数据和丰富应用场景优势, 促进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 赋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催生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壮大经济发 展新引擎。明确 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健全具有高度适应 性、竞争力、普惠性的现代金融体系,构建金融有效支持实体经 济的体制机制。 2021年12月, 中国人民银行 (以下简称人民银行) 发布《金融科技发展规划( 2022-2025年)》(以下简称《发展规 划》 ) , 明确把握数字经济发展新趋势, 发挥数据要素倍增作用, 将数字元素注入金融服务全流程, 将数字思维贯穿于业务运营全 链条,强化金融创新的科技武装、数据加持,加快金融数字化转 型步伐,全面提升我国金融业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 随着5G、移动互联 、物联网( IoT)、云计算、区块链、 大数 据、 人工智能 ( AI)等技术的飞速发展及在金融领域的融合应用 , 加速推动 了金融科技创新不断提升 ,促进金融机构服务模式、流 2 程等创新和优化。金融科技加速向 银行、保险、证券、资管等 金 融领域渗透,推动着越来越多的金融机构数字化转型,有效提升 金融服务的广度和深度。 (二)云原生赋能金融科技高效发展 传统的高门槛、低效率、同质化的金融产品和服务已不能满 足客户的需求,线上化、个性化、场景化的新金融逐渐成为客户 的基础诉求。与此同时,技术发展也改变了原有的商业模式,层 出不穷的金融创新使得新金融真正成为可能,例如, 移动互联网 与生物识别技术 深度结合, 使得金融可以更便捷的触达客户 并提 供可靠的金融服务; 大数据的蓬勃发展解决了数据不对称的问题, 有效提升了金融风险的识别能力,使得普惠金融真正成为可能; 人工智能也极大地提升了金融机构数据处理效率、 业务流程效率、 商业决策的效率和准确性。 这一切都依赖金融科技具备敏捷的软 件产品创新能力 , 从而为客户提供随时随地 持续在线的金融服务 。 云原生是一种以应用为中心的软件开发方法 ,为实践者指定了一 条低心智负担 、能够以可扩展、可复制的方式最大化利用云的能 力、发挥云的价值的最佳路径 ,金融机构也需不断提升自身软件 研发能力,构建像互联网公司一 样敏捷弹性、快速试错、急速创 新的IT交付模式, 因此预计 云原生架构演进之路 将是金融IT演进 的必由之路。 云原生1.0被CNCF(Cloud Native Computing Foundation ) 定义为各组织在公有云、私有云和混合云等新型动态环境中,构 3 建和运行可弹性扩展的应用, 代表着一种新的软件设计理念,应 用从一开始就被设计为“长在云上、生在云上”,让云基础设施 来接管应用中的非业务性代码和功能, 用户可专注于真正有价值 的业务代码,充分发挥云的优势,以灵活、低成本的方式构建弹 性、可扩展的应用。同时,云原生也代表着一系列的方法论、实 践和技术,包括容器、微服务

pdf文档 金融云原生2.0发展应用白皮书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55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55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金融云原生2.0发展应用白皮书 第 1 页 金融云原生2.0发展应用白皮书 第 2 页 金融云原生2.0发展应用白皮书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思安 于 2022-12-11 23:47:25上传分享
友情链接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