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网唯一标准王
SN 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入境检验检疫行业标准 SN/T 1982—2007 进出口食品中氟虫睛残留量检测方法 气相色谱-质谱法 Determination of fipronil residues in food for import and export- GC-MS method 行业标准信息服务平台 2007-08-06发布 2008-03-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 发布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SN/T1982—2007 前 言 本标准附录A和附录B均为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山东出入境检验检疫局、中华人民共和国湖南出人境检验检 疫局、中华人民共和国江苏出入境检验检疫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王建华、李杰、黄志强、沈崇钰、蔡发、孙忠松、王敬塘。 本标准系首次发布的出入境检验检疫行业标准。 行业标准信息服务平台 I SN/T1982—2007 进出口食品中氟虫残留量检测方法 气相色谱-质谱法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食品中氟虫睛残留量检测和制样、气相色谱-质谱检测和确证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菠菜、藕、草莓、花生、鸡肉、猪肉、鳕鱼、蜂蜜、板栗、茶叶和酱油中氟虫腈残留量的测 定和确证。 2方法提要 试样经乙睛提取,以正已烷液液分配和初级次级胺(PSA)固相萃取柱净化,用气相色谱-负化学源 质谱测定,外标法定量。 3试剂和材料 除另有规定外,所用试剂均为分析纯,水为二次蒸馏水, 3.1丙酮:残留级。 3.2乙睛:残留级。 3.3正已烷:残留级。 3.4氯化钠:650℃灼烧4h,置入干燥器中冷却,备用。 3.5丙酮+正已烷(3十7):取300mL丙酮,加人700mL正已烷,摇匀备用。 3.6氟虫腈标准品(Fipronil,C12H,ClFN,OS.CAS120067-37-3):纯度大于等于96.5%。 3.7 氟虫睛标准溶液的配制:准确称取适量标准品,用少量的丙酮溶解,并以丙酮配制成浓度为 1.0mg/mL的标准储备液。根据需要再用丙酮十正已烷(3.5)稀释成适当浓度的标准工作溶液。保存 于一18℃冰箱中。 业标准信息服务平台 4仪器与设备 4.1气相色谱-质谱仪:配有负化学 4.2固相萃取装置。 4.3均质器。 4. 4 旋转蒸发器。 4.5氮气浓缩仪。 4.6 具塞离心管:50mL、100mL。 4.7 浓缩瓶:50mL、100mL。 4.8移液管:1mL、2mL、5mL、10mL。 5试样制备与保存 5.1试样制备 5.1.1粮谷 取有代表性样品量500g,用磨碎机全部磨碎并通过2.0mm圆孔筛。混匀,均分成两份作为试样, 1 SN/T 1982—2007 分装人洁净的的容器内,密闭,标明标记。 5.1.2水果或蔬菜 取有代表性样品500g,将其可食用部分切碎后,依次用食品捣碎机将样品加工成浆状。混匀,装人 洁净的容器内,密闭,标明标记。 5.1.3肉及肉制品 取有代表性样品500g,取可食部分经捣碎机充分捣碎均匀,装人洁净容器内作为试样。密闭,标明 标记。 5.1.4蜂蜜及蜂制品 取有代表性样品量500g,对无结晶的蜂蜜样品将其搅拌均匀;对有结晶析出的蜂蜜样品,在密闭情 况下,将样品瓶置于不超过60℃的水浴中温热,振荡,待样品全部融化后搅匀,迅速冷却至室温,在融化 时应注意防止水分挥发。装人洁净的容器,密闭,标明标记。 5.1.5茶叶 取有代表性样品500g,用磨碎机全部磨碎并通过2.0mm圆孔筛。混匀,装人洁净的洁净容器内, 密闭,标明标记。 5.1.6坚果 取有代表性样品500g,用磨碎机全部磨碎并通过20mm圆孔筛。混匀,均分成两份作为试样,分 装人洁净的洁净容器内,密闭,标明标记。 5.1.7水产品 取有代表性样品500g,从所取样品中取出约1kg,取可食部分经捣碎机充分捣碎均匀,均分成两 份,分别装人洁净容器内作为试样。密封并标明标记。 5.2试样保存 粮谷类试样于0℃~4℃保存;水果和蔬菜及其他类试样于一18℃以下冷冻保存。在抽样及制样的 操作过程中,应防止样品受到污染或发生残留物含量的变化。 6测定步骤 6.1提取 称取10g试样(精确至0.1g)于100mL具塞离心管中,加人10mL水,准确加入40mL乙睛 (3.2),用均质器高速匀浆提取2min(酱油和蜂蜜仅需剧烈振荡10min),再加人5g氯化钠(3.4),剧烈 振荡10min,3000r/min离心10min。 6.2净化 6.2.1液-液分配净化 取上层提取液20mL(菠菜、藕、草莓)或10mL(花生、鸡肉、猪肉、鳕鱼、蜂蜜、板栗、茶叶和酱油)转 移至50ml具塞离心管(4.5)中,加人10mL正已烷(3.3),振摇3min,静置分层,弃去上层正已烷相, 再用10mL正已烷重复操作一次,弃去正已烷相;下层乙晴相收集于100mL浓缩瓶中,于40℃水浴中 浓缩至近干,加人1.0mL丙酮十正已烷(3.5)溶解残渣。 6.2.2固相萃取(SPE)净化 使用前用5mL丙酮+正已烷(3.5)预淋PSA柱。将样液(6.2.1)倾人柱中,用10mL丙酮十正已 烷(3.5)进行洗脱,控制流速小于等于2mL/min。收集全部洗脱液于50mL浓缩瓶中,于40℃水浴中 浓缩至近干。用丙酮十正已烷(3.5)溶解并定容至1.0mL,供气相色谱-质谱仪测定。 6.3测定 6.3.1气相色谱-质谱条件 a) 色谱柱:HP-5MS石英毛细管柱,30mX0.25mm(内径),膜厚0.25μm,或相当者; b)色谱柱温度:初始温度为70℃,以30℃/min程序升温至200℃,保持10min,再以50℃/min 2

pdf文档 SN-T 1982-2007 进出口食品中氟虫腈残留量检测方法 气相色谱-质谱法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6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6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SN-T 1982-2007 进出口食品中氟虫腈残留量检测方法 气相色谱-质谱法 第 1 页 SN-T 1982-2007 进出口食品中氟虫腈残留量检测方法 气相色谱-质谱法 第 2 页 SN-T 1982-2007 进出口食品中氟虫腈残留量检测方法 气相色谱-质谱法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路人甲 于 2022-09-02 09:38:10上传分享
友情链接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