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网唯一标准王
ICS65.020.30 CCSB43DB61 陕西省地方标准 DB61/T1521.3—2021 奶山羊养殖技术规范 第3部分:双基因良种选育 TechnicalSpecificationsforDairyGoatFarming— Part3:Double-genebreeding 2021-12-17发布 2022-01-17实施 陕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DB61/T1521.3—2021 I目  次 前  言.............................................................................................................................................................II 1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术语和定义.....................................................................................................................................................1 4选育方法.........................................................................................................................................................1 5选择程序.........................................................................................................................................................2 附录A(资料性)扩充特异引物...................................................................................................................3 DB61/T1521.3—2021 II前  言 DB61/T1521《奶山羊养殖技术规范》分为如下部分: ——第1部分:关中奶山羊良种鉴定; ——第2部分:引进奶山羊良种鉴定; ——第3部分:双基因良种选育; ——第4部分:种公羊饲养管理; ——第5部分:后备羊培育; ——第6部分:泌乳奶山羊健康养殖; ——第7部分:人工授精; ——第8部分:胚胎移植; ——第9部分:苜蓿半干青贮; ——第10部分:疫病防控; ——第11部分:机器挤奶。 本部分为DB61/T1521的第3部分。 本文件根据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则 起草。 本部分由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提出。 本部分由陕西省农业农村厅归口。 本部分起草单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杨凌职业技术学院、陕西省动物研究所、陕西省畜牧技术推 广总站、陕西关中奶山羊产业研究院、陕西省奶山羊养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陕西省羊产业技术创新与 产业发展战略联盟、陇县畜产局。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安小鹏、侯金星、曹芳君、杨少华、李广、宋宇轩、田秀娥、付明哲、张磊。 本部分由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负责解释。 本部分首次发布。 联系信息如下: 单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电话:029-87092102 地址:陕西杨凌示范区西农路22号 邮编:712100 DB61/T1521.3—2021 1奶山羊养殖技术规范第3部分:双基因良种选育 1范围 本部分规定了高产良种奶山羊选育方法、选育程序内容要求。 本部分适用于以催乳素受体和促黄体素beta亚基基因选育关中奶山羊、莎能奶山羊等良种奶山羊。 2规范性引用文件 本部分无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部分。 3.1 基因gene 位于细胞染色体上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是调控生物性状的基本遗传单位。 3.2 催乳素prolactin 为动物垂体分泌的一种蛋白质激素,由199个氨基酸残基组成。 3.3 受体receptor 可与细胞外专一信号分子(配体)结合引起细胞反应的蛋白质,分为细胞表面受体和细胞内受体。 3.4 催乳素受体prolactinreceptor 催乳素受体位于山羊的16号染色体上,分为长受体(LF)、中受体(IF)及短受体(SF1a及SF1b)。 不同催乳素受体由同一基因编码,经转录后选择性剪接而生成。PRLR是调控山羊产奶性能和产羔性能 的重要候选基因。 4选育方法 4.1筛选高产个体 筛选头胎产羔数达到2只以上的奶山羊,以及产奶第3个月日均产奶量达到4kg以上的高产个体作 为功能基因检测的对象。 DB61/T1521.3—2021 24.2检测高产个体基因型 采用基因测序的方法对高产个体中的催乳素受体基因(PRLR)和促黄体素beta亚基(LHβ)基因 进行基因分型。 5选择程序 5.1血液采集 从山羊的颈静脉采取1mL的血样或从耳部采取0.5g的耳组织。 5.2DNA提取 利用DNA提取试剂盒从血液或耳组织中提取基因组DNA。 5.3扩增目的片段 根据催乳素受体基因(PRLR)和促黄体素beta亚基(LHβ)基因的DNA序列分别设计扩增PRLR 基因外显子9和LHβ基因5′非翻译区的特异引物(附录A)。 5.4检测目的片段 利用2%的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扩增的目的片段。 5.5DNA测序 利用DNA测序技术检测基因的分型和统计不同个体的基因型。 5.6基因型选配 从5.5中检测的个体中筛选具有催乳素受体基因(PRLR)的GG基因型以及促黄体素beta亚基 (LHβ)基因的CC基因型的优秀个体进行杂交或者选同交配。 5.7基因型的横交固定 在不同基因型杂交后代中筛选同时具有GG和CC基因型的个体进行横交固定。 5.8纯合基因型个体组群 在横交固定的个体中检测和筛选基因型聚合纯化在一起的个体组群。 5.9稳定基因型 采用基因型选同交配的方法稳定基因型,从而形成产羔率和产奶量高的奶山羊核心群。 5.10选育高产奶山羊新品种(系) 对含有以上2个基因型的个体进行遗传稳定性和生产性能稳定性的检测,结合常规育种方法,选育 出高产奶山羊新品系或新品种。A DB61/T1521.3—2021 3附录A (资料性) 扩充特异引物 A.1双基因型聚合育种技术用的分子生物学技术 聚合酶链式反应(PCR),DNA测序,基因克隆,琼脂糖凝胶电泳。 A.2双基因型聚合育种技术用统计方法 多因素方差分析和线性回归模型。 A.3双基因型聚合育种技术所需仪器设备 PCR扩增仪(可设定温度梯度); 电子天平(精度为0.0001g); 常温高速离心机(最大转速为15300rpm); 低温冷冻离心机(能设定为4℃); 移液器(通用标准吸头有6个规格:10ul、20ul、100ul、200ul、1000ul、5000ul); 高压灭菌锅(工作蒸气压力0.5MPa); 凝胶成像仪(提供白光和紫外光以及蓝光光源进行拍摄凝胶); 水浴锅(可设定恒定温度); 垂直电泳槽(用于蛋白样品的电泳); 稳压稳流电泳仪(用于DNA样品的电泳); 超低温冰箱(能设定-80℃); 脱色摇床(能设定恒定速率摇动); 恒温培养箱(设置为37℃); 超净工作台; 纯水仪。 A.4特异引物 PCR扩增引物见表A.1 表A.1PCR扩增引物 基因位点 引物序列 退火温度(oC) 片段大小(bp) PRLR基因外显子9F:5′-CTTACCACAACATTGCTGAC-3′ 57 465 R:5′-CCTTGGCTGGATTCTATGG-3′ LHβ基因5′非翻译区F:5′-ACCAGATCTTGGCCCTTG-3′ 57 291 R:5′-CAAAGCCTGAGTCCAAC-3′

pdf文档 DB61-T 1521.3-2021 奶山羊养殖技术规范 第3部分:双基因良种选育 陕西省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7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7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DB61-T 1521.3-2021 奶山羊养殖技术规范 第3部分:双基因良种选育 陕西省 第 1 页 DB61-T 1521.3-2021 奶山羊养殖技术规范 第3部分:双基因良种选育 陕西省 第 2 页 DB61-T 1521.3-2021 奶山羊养殖技术规范 第3部分:双基因良种选育 陕西省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思安 于 2022-12-03 00:35:23上传分享
友情链接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