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网唯一标准王
SN 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入境检验检疫行业标准 SN/T 1084—2010 代替SN/T1084—2002.SN/T1085—2002,SN/T1472—2004,SN/T1907—2007和SN/T2036—2007 牛副结核病检疫技术规范 Quarantineprotocolforparatuberculosisofbovine 行业标准信息服务平台 2010-11-01发布 2011-05-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 发布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行业标准信 中华人民共和国出人境检验检疫 行业标准专 服务平台 牛副结核病检疫技术规范 SN/T1084—2010 * 中国标准出版社出版 北京复兴门外三里河北街16号 邮政编码:100045 网址www.spc.net.cn 电话:6852394668517548 中国标准出版社秦皇岛印刷厂印刷 * 开本880×12301/16 6印张1.75字数49千字 2011年7月第一版 2011年7月第一次印刷 印数1—1600 * 书号:155066:2-22193 定价27.00元 SN/T1084—2010 前言 本标准代替了SN/T10842002《副结核皮内变态反应操作规程》、SN/T1085一2002《副结核补体 杆菌PCR检测技术操作规程》和SN/T2036一2007《牛副结核病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操作规程》。 本标准与SN/T1084—2002、SN/T1085—2002、SN/T1472—2004SN/T1907—2007和SN/T2036- 2007相比,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一参考OIE《陆生动物诊断试验和疫苗手册(哺乳动物、禽鸟与蜜蜂)》2010年版2.1.11节副结 核病(Johne's病)中B部分的诊断技术; 一增添了临床诊断、显微镜检查、琼脂免疫扩散试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探针捕获PCR方法、嵌 套式PCR方法。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吉林出入境检验检疫局、中华人民共和国江苏出入境检验检疫 局、中华人民共和国山西出人境检验检疫局、中华人民共和国天津出人境检检验疫局、中华人民共和国 沈阳出入境检验检疫局、中华人民共和国北京出人境检验检疫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王伟利、姜焱、石建平、巩红霞、孟庆峰、霍蕾、王玉玲、肖成蕊、林颖、孟日增、 刘和平、罗雁非、柏亚铎、宋战昀、廉慧锋、董志珍、侯艳梅。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SN/T1084—2002; SN/T1085—2002; 行业标准信息服务平台 —SN/T1472—2004; SN/T 1907—2007; —SN/T2036—2007。 I SN/T1084—2010 生副结核病检疫技术规范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牛副结核病的检疫技术规范 本标准适用于牛的副结核病病原和抗体的检验检疫以及牛副结核病的流行病学调查。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6682分析实验室用水规格和试验方法 3临床诊断 3.1总则 副结核病(Paratuberculosis,Johne’sdisease)是由副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反兽的慢性肠炎。 根据该病的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可以作出初步诊断,但确诊需要通过实验室诊断。 3.2流行病学 副结核分枝杆菌主要感染牛.特别是幼年牛更易感染发病。除牛外,绵羊、山羊、骆驼、猪、马、驴、鹿 等动物也可感染。但因潜伏期长,可达6个月~12个月,甚至更长。有时幼年牛感染直到2岁~5岁时 现症状。病牛和隐性感染牛是传染源,它们可通过乳汁、粪便和尿排出大量病原菌。本病常呈散发或地 方性流行,主要经消化道感染,也可通过子宫感染胎儿。该病的流行特点是发展缓慢,发病率不高,病死 率高,感染牛群的死亡率可达2%~10%,甚至可达25%。 3. 3临床症状 发病初期没有明显症状,以后症状逐渐明显,开始是间歇性腹泻,其后还渐严重和频繁,重者粪便如 水样,喷射状排出或稀粥样,含有蛋白凝块、气泡和多量黏液,偶见血丝。早期精神食欲、泌乳无明显改 变,以后食欲减退,精神不佳,泌乳减少或停止。患畜逐渐消瘦,体力不支,经常卧地。被毛粗乱,下颌及 肉垂水肿。但体温常无变化。随腹泻症状的延续,则出现进行性的消瘦,直至死亡。 3.4病理变化 早期病变发生在小肠壁和肠系膜淋巴结导管,随着病程进一步发展,在回肠、空肠、小肠后段、盲肠 和结肠,以及肠系膜淋巴结出现肉眼可见病变。副结核病不能只根据对肠壁增厚的表面观察而作出诊 断,对粘膜层尤其是回肠末端的粘膜,应作病理性增厚和皱褶病变检查,将肠壁拿到明亮处,看到分散的 斑块时,即为感染早期的病变。将样品固定(10%福尔马林)后进一步做组织学检查,样品切片经苏木 大的淡染上皮样细胞和多核朗罕氏巨细胞浸润,在这两种细胞中有成丛的或单个的抗酸染色菌存在。 1

pdf文档 SN-T 1084-2010 牛副结核病检疫技术规范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27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27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SN-T 1084-2010 牛副结核病检疫技术规范 第 1 页 SN-T 1084-2010 牛副结核病检疫技术规范 第 2 页 SN-T 1084-2010 牛副结核病检疫技术规范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路人甲 于 2022-09-02 05:57:12上传分享
友情链接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