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网唯一标准王
I CS  65. 020. 30 DB13 B 43 河     北     省     地     方     标 准 DB13/T  1070- 2009 初生雏鸡雌雄鉴别技术规程 2009-06-01发布 2009-06-1 6实施 河 北 省 质 茵醚技 术 监 督 局   发 布 DB1 3/T  1070- 2009 前 言 本标准由河北农业大学提出。 本标准起草单位:河北农业大学。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减素敏、王娟、张俊秀、6艳菊、元娜、李利、王学静、陈虹。 DB  13/T  1070- 2009 初生雏鸡雌雄鉴别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初生雏鸡羽色、      羽速及翻肛鉴别法的用具、鉴别时间、鉴别方法及注意事项等。 本标准适用于蛋鸡、肉鸡初生雏鸡的雌雄鉴别。其中翻肛鉴别法适用于任何品种、任何代次的初      生雏鸡;羽速鉴别法适用于快慢羽自别雌雄配套系;羽色鉴别法适用于金银色羽自别雌雄配套系的商 品代。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      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 的修改单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面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 文件的最新版本。凡不注日期的应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  8 9 7 8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几      GB  1 6 5 4 8 病害动物和病害动物产品生物安全处理规程      GB  1 8 5 % 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标准 DB1 3 / T  6 9 8 蛋鸡机械孵化技术规程      DB1 3 / T  9 9 0 鸡场消毒技术规范           3 术语与定义 月. 3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初生雏鸡 2 3 出壳2 4  h内的雏鸡。 雏鸡雌雄鉴别准确率 准确判断性别的雏鸡数占所有被鉴别雏鸡数的百分比 3. 3 生殖突起 位于泄殖腔腹侧边缘一圆形凸状物。 3. 4 主翼羽及班主翼羽 打开雏鸡翅膀,主翼羽是位于最下层前边的羽毛;覆主翼羽是直接覆盖主翼羽的羽毛 3. 5 翻肛鉴别法 翻开雏鸡泄殖腔,根据泄殖腔下缘中间生殖突起的有无及组织学形态区分雌雄的鉴别方法。 3. 6 羽速鉴别法 根据初生雏鸡主翼羽与覆主翼羽的相对长度区分雌雄的鉴别方法 3. 7 羽色 鉴别 法 DB13/T  1 070- 2009 根据初生雏鸡金银色羽毛分布情况区分雌雄的鉴别方法。 4 翻肛鉴别法 4. 1 适用范日 任何品种、任何代次的初生雏鸡。      4. 2 鉴别时间 出壳后2  h      -- 2 4  h,最好在2  h-- 1 2  ho 4. 3 鉴别宜 便于遮光、      洗刷和消毒,通风良好,温度保持在2 29 C^269 C。其他条件符合DB1 3 / T  6 98有关孵化 室要求的规定。 4. 4 鉴别用典 4. 4. 1 鉴别台 由支架和鉴别盒组成。支架高7      0  c m^- 8 0  c m;鉴别盒长x宽X前高 ( 后高)为:1  1 8 0  mm  X 6 6 0  mmX  1 4 0二 ( 20 0  mm)左右,内分三格,中间格宽约4 4 0  mm,两边每格宽约3 7 0  mm,置于支架上。 4. 4. 2 鉴别拚 高45  c m左右,      可调高度。 4. 4. 3 鉴别灯 为带罩白炽灯,      功率60  W-1 0 0  W. 4. 4. 4 排排缸 便于洗刷消毒,      高约1 2  c m,直径约 1 3  c m, 4. 4. 5 消毒药液 来苏尔、百毒杀等。      4. 5 鉴别前准备 按照DB1   3 / T       99 0对鉴别台、鉴别椅、鉴别灯、排粪缸等消毒,晾干,鉴别员换上消毒后的工作 服、鞋、帽,用消毒药水洗手。将混合雏放到鉴别台中间的格子内。调整光线。排粪缸置于鉴别台的 中间格子。 4. 6 鉴别要领 4. 6. 1 抓雏 右手沿雏鸡前进的方向抓住雏鸡,      迅速倒人左手,使雏鸡头向下,颈部置于左手无名指和中指之 间,背部置于左手掌心。 4. 6. 2 排类 握雏的左手大拇指轻压雏鸡腹部左侧舰骨下缘,      借助呼吸将粪便排人粪缸中。 4. 6. 3 翻肛 左手拇指置于泄殖腔左侧,      食指弯曲紧贴泄殖腔背侧;右手食指置于泄殖腔右侧,拇指置于脐带 上缘。右手拇指沿直线向上挑,食指向下拉,并与拇指靠拢;左手拇指向里靠拢,三指在泄殖腔周围 形成三角区,三指靠拢挤压,泄殖腔翻开,生殖突起暴露。 4. 6. 4 鉴别 如有生殖突起,且轮廓明显,突起与周围组织界限清晰,手触摸充实,突起周围组织陪衬有力      , 基础牢固,表面紧张有光泽,有弹性,不易变形,易充血,则为公雏。若无生殖突起或有突起但突起 轮廓不明显,有姜缩的迹象,且周围组织陪衬无力,柔软无光泽,缺乏弹性,易变形,不易充血,则 为母雏。 4. 6. 5 放雏 准确判断后,公雏、母雏分别放人不同的盒内。      DB1 3/T  1070- 2009 4. 7 注意事项 雏鸡颈部不能用力过大,放鸡要轻。雏鸡不可反复鉴别,鉴别员不可过度疲劳。如果雏鸡腹部较      大,可适当推迟鉴别时间。辨别时若挤压突起后不变形,则为有弹性;若变形为无弹性。 4. 8 鉴别效果 按照上述方法严格操作,鉴别准确率可达9      8 %以上。 5 羽速鉴别法 5. 1 适用范围 快慢羽自别雌雄配套系。      5. 2 鉴别室 同4. 3.     5. 3 鉴别用具 带罩台灯,白炽灯泡4      0  W-6 0  W;鉴别坐凳;分装混合雏、公雏、母雏的雏鸡盒。 5. 4 鉴别时间 出壳羽毛干后一2      4  ho 5. 5 鉴别前准备 鉴别员换上消毒后的工作服、鞋、帽,用消毒药水洗手。将混合雏盒置于台灯下,调整光线,左      右各放一空盒,分别放公母雏。 5. 6 鉴别要领 手握雏鸡,      拇指和食指捻开雏鸡翼羽,若所有主翼羽均长于覆主翼羽2  mm以上者为快羽;否则 为慢羽。快慢羽自别雌雄配套系的父母代公雏为快羽,母雏为慢羽;商品代公雏为慢羽,母雏为快羽。 5. 7 注意事项 对于孵化效果较差,     毛焦雏鸡应仔细观察或与翻肛鉴别法配合使用。 5. 8 鉴别效果 按上述方法严格操作,鉴别准确率可达      9 8 %以上。 6 羽 色鉴别法 6. 1 适用范围 金银色羽自别雌雄配套系的商品代。      6. 2 鉴别室、鉴别用具、鉴别时间、鉴别前准备 分别同5 . 2,   5. 3,   5 . 4,   5. 50      6. 3 雌雄雏鸡区别 ( 见表 1)                                      表 1 公母雏鸡羽色鉴别 公雏 母雏 全身浅褐色 全身 白色或乳白色 浅褐色 ,头部有白斑 白色 ,头部有红斑 深红色 ,头和背有黑色条纹 白色 ,头和背有黑色条纹 眼周围为浅褐色并延伸至头顶 ,其他部位 白色 眼周 围为红色,头顶隐约可见红纹,其他部位 白色 浅褐色 ,头带 白色条纹,背部有 1或 3条 白色条纹 白色 ,头带红色条纹,背部有 1或 3条红色条纹 注:只要符合上述条件之一 即可 。 6. 4 注意事项 对于一些带条纹的雏鸡,      应严格按照上述标准鉴别,或与翻肛鉴别法配合使用。 DB1 3/T  1070- 2009 6. 5 鉴别效果 按照上述方法严格操作,鉴别准确率可达      9 8 %以上。 7 清理消毒 鉴别结束后,      按DB  1 3 / T  9 9 0对所有用具消毒。按照GB  8 97 8,   GB  1 65 4 8,   GB  1 8 5 9 6规定处理污 水、废弃物及病死雏。 8 分装与记录 每1 0 0只鉴别雏鸡装      1盒。将上述鉴别结果清点过数。记录资料至少保留半年。 000闪| 0卜0尸卜\门尸 国口

pdf文档 DB13-T 1070-2009 初生雏鸡雌雄鉴别技术规程 河北省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0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0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DB13-T 1070-2009 初生雏鸡雌雄鉴别技术规程 河北省 第 1 页 DB13-T 1070-2009 初生雏鸡雌雄鉴别技术规程 河北省 第 2 页 DB13-T 1070-2009 初生雏鸡雌雄鉴别技术规程 河北省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SC 于 2022-10-27 13:57:17上传分享
友情链接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