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网唯一标准王
ICS 65.020.20 B 23 DB52 贵 州 省 地 方 标 准 DB 52/T 858—2013 甘薯田间肥效试验技术规程 2013 - 12 - 06 发布 贵州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2014 - 02 - 01 实施 发 布 DB52/T 858—2013 目 次 前言 ................................................................................ II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术语和定义 ........................................................................ 1 4 试验品种、试验年限、试验地点选择 .................................................. 2 5 田间试验设计 ...................................................................... 2 6 田间操作 .......................................................................... 3 7 试验收获和测产 .................................................................... 4 8 试验数据分析及肥效评价 ............................................................ 4 9 试验报告撰写及要求 ................................................................ 4 试验报告的撰写(参照附录 B )。 ........................................................ 4 试验报告必须于甘薯收获考种后及时完成。 ............................................... 4 示范试验报告撰写及要求参照小区试验报告格式。 ......................................... 4 I DB52/T 858—2013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给出的规则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标准由贵州省农业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贵州省生物技术研究所、紫云县农业局、岑巩县农业局、仁怀市农业局、松桃县 农业局、清镇市农业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李云、颜谦、宋吉轩、石桥龙、周良兴、杨巨芒、何自强、李景明。 本标准附录 A 和附录 B 为资料性附录。 II DB52/T 858—2013 甘薯田间肥效试验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甘薯肥料效应田间试验的方案设计、田间操作、数据分析、肥效评价和报告撰写。 本标准适用于贵州省甘薯田间肥料效应试验技术规范。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NY/T 497 肥料效应鉴定田间试验技术规程 NY/T 1121.1 土壤检测 第一部分:土壤样品的采集、处理和贮存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常规施肥 亦称习惯施肥,指当地前三年的平均施肥量(主要指氮、磷、钾肥)、施肥品种和施肥方法。 3.2 对照 无肥处理,用于确定肥料效应的绝对值,评价土壤自然生产力和计算肥料利用率等。 3.3 发根分枝期 在薯苗栽插后,从入土的茎节部分和薯苗切口部位,先后长出一批不定根;上部的薯苗长出新叶子 和新芽胚,同时苗株开始伸长,并陆续长出分枝,形成吸收根系;地下部的不定根分化形成小薯块,这 一时期为发根分枝期。 3.4 薯蔓并长期 1 DB52/T 858—2013 甘薯茎叶覆盖地面开始到叶面积生长最高蜂。茎叶生长量约占整个生长期重量的60 %~70 %。地下 薯块随茎叶的增长,光合产物不断地输送到块根而明显膨大增重,块根总重量占整个生长期重量 30 %~50 %,这一时期为薯蔓并长期。 3.5 薯块盛长期 茎叶生长由盛转衰直至收获期。该期以薯块膨大为中心,茎叶开始停长,叶色由浓转淡,下部叶片 枯黄脱落,薯块增重量相当于总薯重的 50 %~70 %,品质显著提高。这一时期为薯块盛长期。 4 试验品种、试验年限、试验地点选择 4.1 试验品种 选择当地推广面积较大、被广泛种植的甘薯品种。 4.2 试验年限 一般为两年。 4.3 试验地块选择 选择排水通畅的地块,以保证在雨季不产生积水,选择在气候条件、土壤类型、土壤肥力等方面有 代表性的田块,据前茬作物产量水平选择土壤肥力偏低的平整地块,丘陵山区坡耕地应选择坡度平缓, 肥力差异较小的田块;试验地应避开道路、堆肥场所等特殊地块。 5 田间试验设计 5.1 试验方案 根据试验要求进行试验方案设计。 5.1.1 试验处理 甘薯田间试验的各因素不同水平的组合。 5.1.2 试验重复 小区试验重复次数为 4 次。 5.2 试验小区 5.2.1 小区形状与面积 2 小区形状为长方形,小区宽度不小于3m,小区面积不低于20m 。 5.2.2 2 小区排列 DB52/T 858—2013 田间试验采取随机区组排列,区组内土壤肥力尽量均匀一致,小区的排列方向与土壤肥力递变方向 垂直。 6 田间操作 6.1 试验准备 6.1.1 试验基础土样 在选好试验地块后,于当季作物收获后、甘薯试验开始前根据NY/T 1121.1采取试验地块基础土样, 测土壤肥力。 6.1.2 小区划分 小区之间及区组之间均留间隔,为防止相邻小区间薯蔓互相吸肥,一般宜用田埂间隔(相当于小区 间空一垄不栽甘薯),以沟为间隔的沟宽不宜低于50 cm。划好小区后,根据试验方案在小区内插牌, 标记处理名称。周围设2 m的保护行。 6.1.3 称肥下田 根据试验方案确定的N、P2O5和K2O水平计算每个处理的肥料用量,用0.1 g天平或电子秤称取肥料, 每个处理称取的份数与重复相同,并写好标签。 6.1.4 撒施肥料 肥前把称好的肥料按标签摆放于各个小区内并由两个人分别对照试验方案图进行检查,保证施肥均 匀,采取肥料撒施后再起垄的方式。 6.1.5 起垄数量 小区内起垄数量不低于 5 垄。 6.1.6 薯苗及移栽要求 薯苗无杂株,主蔓长基本一致,节数一致;移栽时每行株数、栽插方式和入土节数均一致,同一重 复必须在一天内移栽完成。 6.2 田间管理与观察记载 6.2.1 田间管理 除试验方案中有追肥的处理外,其它各项管理措施应一致,且符合生产要求,并由专人在同一天内 完成。注意及时除草和防治病虫害。 6.2.2 观察记载 田间记录观察内容包括(详见附录 A)。 6.3 试验取样 6.3.1 取样时期 3 DB52/T 858—2013 甘薯的发根分枝期、薯蔓并长期、薯块盛长期和收获期各取样一次,共四次,在同一重复内取样。 6.3.2 取样株数 取全株样,随机取6株或固定坐标(如指定第二行的第3株~8株)的连续6株,原定取样范围内如有 缺株则另行选择。避免取边垄的植株。 6.3.3 样品处理 地下部分洗净晾干后,将样品按根(块根、须根、柴根)和蔓、叶柄、叶片分别称鲜重后,杀青 (105 ℃5 min),然后75 ℃烘干,用20目磨细后留样分析。叶片取主蔓(或最长蔓)的第5片~8片完 全展开叶。 6.3.4 测定项目 形态指标主要包括蔓长(即株高,为主蔓或最长蔓的长度);分枝数;叶面积指数(即单位土地面 积上的叶片面积,心形单叶面积为长乘宽乘0.6),单株结薯薯;蔓薯比;光合作用指标(SPARD值、净 光合速率Pn);养分指标包括氮磷钾(中微量元素)含量,品质指标包括干率、淀粉(支链、直链)含 量、胡萝卜素含量。 7 试验收获和测产 收获期对各个小区单收,并对小区的薯蔓和块根测产,折算亩产。 8 试验数据分析及肥效评价 见NY/T 497。 9 试验报告撰写及要求 试验报告的撰写(参照附录 B )。 试验报告必须于甘薯收获考种后及时完成。 示范试验报告撰写及要求参照小区试验报告格式。 4 DB52/T 858—2013 AA 附 录 A (资料性附录) 田间试验信息记载 A.1 试验点负责人信息 单位: 试验点负责人姓名: 通讯地址: 邮编: 电子邮件: 电话: A.2 试验农户信息 农户姓名: 省 A.3 县(市) 乡(镇) 村 试验田块信息 田块具体地点: 经纬度坐标: 东经 北纬 土种 土壤母质 土名 质地 试验地地形 土壤类型: 土壤质地: 基本理化性状: 代表面积: (hm²) 前茬作物产量水平: 前茬作物: kg/亩、P2O5 前茬作物施肥水平:N A.4 kg/亩 kg/亩、K2O kg/亩 试验作物信息 移栽时间: 甘薯品种: 密度: 株/区 植株取样时间:① 月 日 月 日③ 入土节数: 株/亩 月 日 ② 月 日 5 DB52/T 858—2013 收获时间: 月 日 A.5 小区产量(请注明小区面积,注意计量单位是公斤) A.6 其他农事信息(如中耕、打药等) 6 DB52/T 858—2013 BB 附 录 B (资料性附录) 甘薯肥料效应田间试验报告格式 B.1 试验目的 B.2 试验时间和地点 B.3 材料与方法 B.3.1 试验地基本情况 试验地土壤条件、气候条件、农业生产条件和水平等。(土壤条件包括土壤质地、土壤类型和土壤 养分状况;土壤养分状况包括有机质g/kg,、全氮,kg、有效磷mglkg、速效钾mg/kg, pH等)。 B.3.2 供

pdf文档 DB52-T 858-2013 甘薯田间肥料试验技术规程 贵州省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6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6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DB52-T 858-2013 甘薯田间肥料试验技术规程 贵州省 第 1 页 DB52-T 858-2013 甘薯田间肥料试验技术规程 贵州省 第 2 页 DB52-T 858-2013 甘薯田间肥料试验技术规程 贵州省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SC 于 2022-10-26 23:22:25上传分享
友情链接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