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网唯一标准王
ICS 13.100 C 50 吉 DB22 林 省 地 方 标 准 DB 22/T 1863—2013 放射治疗质量控制与检测规范 Quality control and inspection specifications of radiotherapy 2013 - 09 - 25 发布 吉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2013 - 12 - 01 实施 发 布 DB22/T 1863—2013 目 次 前言................................................................................. II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术语与定义......................................................................... 1 4 基本原则........................................................................... 2 5 基本要求........................................................................... 3 6 放射治疗机及辅助设备检测要求....................................................... 4 7 放射治疗流程规范化要求............................................................. 5 附录 A(资料性附录) CT 模拟机质量控制指标(IPEM81) .................................. 8 附录 B(资料性附录) 模拟定位机质量控制指标(AAPMTG40) .............................. 9 附录 C(资料性附录) 治疗计划系统质量控制指标(IPEM68、81 附录 D(资料性附录) 钴 60 治疗机质量控制指标(AAPMTG40) ............................ 11 附录 E(资料性附录) 直线加速器质量控制指标(AAPMTG40) ............................. 12 附录 F(资料性附录) 机载锥形束 CT 质量控制指标(AAPMTG104) ......................... 14 附录 G(资料性附录) 放射治疗记录单 ................................................. 16 附录 H(资料性附录)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危及器官限量要求 ......................... 23 AAPMTG40) ............... 10 I DB22/T 1863—2013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 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吉林省肿瘤医院提出。 本标准由吉林省卫生厅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吉林省肿瘤医院。 本标准起草人:刘士新、王冰、刘博宇、 杨金磊、赵玲、吴洪芬、杨永净 、艾郁葱、许德权、张 淼、曹玲、马瑞、郑哲、张永昶、卜明伟、王智勇。 II DB22/T 1863—2013 放射治疗质量控制与检测规范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放射治疗质控与检测工作中所涉及的术语与定义、放射治疗的基本原则和质控工作的 基本要求、放射治疗机及辅助设备检测要求和标准、放射治疗流程规范化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利用直线加速器产生的X线和电子线、钴60治疗机产生的γ线外照射及近距离治疗。 不适用于螺旋断层放射治疗、术中放射治疗、立体定向放射外科、质子及重离子的放射治疗。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Z 121 后装γ源近距离治疗卫生防护标准 3 术语与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质量控制 quality control,QC 为了达到公认水准所采取一系列的必要措施,使治疗得以安全正常地执行。 3.2 质量保证 quality assurance,QA 保证在某种实践活动过程中所提供的服务和获得的结果达到一定公认水准。 3.3 放射治疗的质量保证 radiotherapy quality assurance 经过周密计划而采取的一系列必要措施,保证放射治疗的整个服务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准确安全地执 行。 3.4 射野平坦度 field flatness 在 SSD为100 cm的水模体内,10 cm深度处,照射野宽度中央80%范围内的最大剂量点 剂量 的差值比上两者的和。即 射野平坦度=100% x[( - )/( + 和最小 )]。 1 DB22/T 1863—2013 3.5 射束对称性 beam symmetry 在标准测量深度处,射野剂量分布曲线之下、两侧(左侧和右侧)自中心轴到50%剂量水平(中心 轴点归一为100%)所包括的面积之差比上两个面积之和。 即射束对称性=100% x[( - )/( + )] 3.6 调强放射治疗 intensity modulated radiation therapy IMRT 即调强适形放射治疗。是精确放射治疗的一种,要求照射野内剂量强度按一定要求进行调节,简称 调强放疗。它是在各处辐射野与靶区外形一致的条件下,针对靶区三维形状和要害器官与靶区的具体解 剖关系对束强度进行调节,单个辐射野内剂量分布是不均匀的但是整个靶区体积内剂量分布比三维适形 治疗更均匀。 3.7 后装近距离治疗 brachytherapy 采用后装技术,依照临床要求,使放射源在人体自然腔、管道或组织间驻留而达到预定的剂量及其 分布的一种放射治疗手段。 3.8 空气比释动能强度 reference air kerma rate 在自由空气中,在垂直于源的长轴并距长轴中点距离d处的空气比释动能率与距离d的平方的乘积, 2 单位:Gy·m /h。 4 基本原则 4.1 放射治疗的正当性 4.1.1 实施放射治疗之前要保证患者病情确实需要并且适合放射治疗,严格控制对放射治疗敏感的良 性疾病进行放射治疗。 4.1.2 保证放射治疗给辐射人群带来的利益大于危害。 4.2 放射治疗方式最优化 4.2.1 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放射治疗方式。 4.2.2 疗程中定期检查、分析治疗效果和治疗带来的副损伤,依据病情变化调整后续治疗方案。 4.3 保证放射治疗过程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4.3.1 放射治疗及其辅助设备应正常,偏差都在相关规定准许范围之内。 4.3.2 放射治疗从业人员应具有相关工作从业资质及工作能力。 4.3.3 具有完备的放射治疗质量控制制度,并能够严格贯彻执行。 2 DB22/T 1863—2013 5 基本要求 5.1 机房要求 5.1.1 a) b) c) CT 及模拟机机房应具备以下条件: X 线机房空间一般不能小于 30 m2; 机房内部空间设计合理,不可堆放杂物; 机房要有足够的屏蔽厚度,包括门、窗在内都要符合国家放射防护的相关要求; d) e) 5.1.2 a) b) 机房门上要粘贴电离辐射警示标志,并且要安装机器工作状态指示灯; 保证机房通风良好。 后装机机房应具备以下要求: 治疗机房与准备室及控制室必须分离,治疗室要有足够的空间(一般使用面积不小于 20 m2); 治疗室墙壁具有符合放射防护规定的屏蔽厚度,治疗室入口必须采用迷路设计,治疗门安装门 机联锁; 治疗室内安装辐射监测设备,并在室内设置使放射源迅速返回贮源器的应急开关; 治疗室内安装影像监测设备及对讲机,便于在控制室随时监测治疗室内情况并与患者沟通。 钴 60 治疗机机房应具备以下条件: 钴 60 机房建设选址要考虑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充分考虑场所的人员驻留条件等因素,一般要 c) d) 5.1.3 a) b) c) d) e) f) g) h) 5.1.4 设立单独的建筑物或者选在建筑物最底层做为机房; 机房墙壁及棚顶的设计要符合放射防护规定要求,充分考虑对操作人员及机房附近驻留人员的 屏蔽需求; 治疗室要有足够的使用面积,不可堆放杂物,并与控制室分离; 贯穿防护墙的导线管不能影响到防护墙的屏蔽效果; 与机房相连的其他控制室等各种人员经常驻留的房间应尽量避开射束可以直接照射到的区域; 机房门口处采用迷路设计,安装门机联锁和工作状态指示灯、门上张贴电离辐射警示标志; 治疗室与控制室间安装影像监视器和对讲机; 治疗室通风装置的工作状态要达到相关规定的标准。 医用直线加速器机房应具备以下条件: a) 加速器机房建设选址要考虑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充分考虑场所的人员驻留条件等因素,一般要 设立单独的建筑物或者选在建筑物最底层做为机房; b) 机房墙壁及棚顶的设计要符合放射防护规定要求,充分考虑对操作人员及机房附近驻留人员的 屏蔽需求。当加速器最大能量大于 10 MV 时,应考虑中子辐射防护; c) 治疗室要有足够的使用面积,不可堆放杂物,并与控制室、水冷机房、电器及各种其他治疗辅 助机械设备分离; d) 贯穿防护墙的导线管不能影响到防护墙的屏蔽效果; e) 与机房相连的其他控制室等各种人员经常驻留的房间应尽量避开射束可以直接照射到的区域; f) 机房门口处采用迷路设计,安装门机联锁和工作状态指示灯、门上张贴电离辐射警示标志; g) 治疗室与控制室间安装影像监视器和对讲机; h) 治疗室通风装置的工作状态要达到相关规定的标准。 5.2 人员及制度要求 5.2.1 人员组成要求 3 DB22/T 1863—2013 放射治疗单位要建立完备的肿瘤放射治疗队伍,其中包括:放射肿瘤医生、医学物理师、放疗技师、 维修工程师、护师。 5.2.2 人员资质要求 人员资质应分别满足: a) 放疗医师:具有临床医学专业本科以上学历,在省三级医院放疗专业进修学习半年以上,并获 得相应专业的上岗证书(放疗科或肿瘤科内必

pdf文档 DB22-T 1863-2013 放射治疗质量控制与检测规范 吉林省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28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28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DB22-T 1863-2013 放射治疗质量控制与检测规范 吉林省 第 1 页 DB22-T 1863-2013 放射治疗质量控制与检测规范 吉林省 第 2 页 DB22-T 1863-2013 放射治疗质量控制与检测规范 吉林省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SC 于 2022-10-26 23:10:51上传分享
友情链接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