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网唯一标准王
ICS 65.020 B 67 DB52 贵 州 省 地 方 标 准 DB 52/T 849—2013 赤水主要经济竹种丰产栽培技术规程 The main economic bamboo species cultivation technology regulation of Chishui 2013 - 10 - 16 发布 贵州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2013 - 12 - 01 实施 发 布 DB52/T 849—2013 目 次 前言................................................................................. II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术语与定义......................................................................... 1 4 造林技术........................................................................... 2 5 成林抚育管理....................................................................... 4 6 有害生物防治....................................................................... 5 I DB52/T 849—2013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 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给出的规则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标准由赤水市竹基办提出。 本标准由贵州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归口。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赤水市林业局、赤水市质量技术监督局、赤水市竹基办、贵州省竹材竹制品 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站。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沈晓君、李克强、晏鹏、黄仕平、袁勤生、陈林、金幸、李忠国。 II DB52/T 849—2013 赤水主要经济竹种丰产栽培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 标 准 规 定 了 赤 水 市 主 要 经 济 竹 种 楠 竹 (Ph.pubescens Mazcl ex H.dc Lchai) 、 绵 竹 (Neosinocalamus affinis (Rendl e) Keng f.)、慈竹(Neosinocalamus Affinis)、料慈竹(Bambusa distegia ( Keng et Keng f.) Keng f)、黄竹(Bambusa rigida keng et keng f)、撑篙竹(Bambusa pervariabilis Mcclure)、麻竹(Dendrocalamus latiflor us Munro)等的造林、成林抚育管理及有 害生物防治的技术要求和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赤水市及与赤水市生态条件相似地区的上述经济竹种造林、成林抚育管理和有害生物 防治可参照使用。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20391 毛竹林丰产技术 LY/T 1791 纸浆用竹林生产技术规程 3 术语与定义 下列术语与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移竹造林 竹林中挖掘竹株作繁殖材料来营造竹林的造林方法。 3.2 退笋 不能长成竹子的竹笋。 3.3 立竹年龄 单株立竹生长的时间,用“年” 或“度”(2年为1度)表示。 3.4 劈山 1 DB52/T 849—2013 将竹林内杂草、灌木用刀劈或用镰刈散铺在林地上的过程。 3.5 垦复 对竹林地全面翻土,除去土中石块、树桩和树根等,将表土翻入底层,底土翻到表面,以改善竹林 生长环境的过程。 3.6 大小年竹林 各年发笋成竹数差异显著的竹林,发笋成竹数多的年份称为大年,发笋成竹数少的年份称为小年。 3.7 花年竹林 各年发笋成竹数没有显著差异的竹林。 3.8 散生竹 地下茎(竹鞭)单轴型,新竹由竹鞭上的芽发育而成,竹秆分布呈散生状的竹类。 3.9 丛生竹 指地下茎合轴型,新竹全部由母竹秆基部位的芽发育而成,竹秆分布呈丛生状的竹类。 3.10 秆柄(螺丝钉) 竹秆最下部,与竹鞭或母竹的秆基相连的部位,节间短缩不生根,由十数节组成。 3.11 秆基 竹秆在土中生根部分,由数节至十数节组成。 4 造林技术 4.1 造林地选择 4.1.1 楠竹造林地 应选择海拔600m~1200m,土层50cm以上,土壤pH值4.5~7,土壤肥沃、湿润、疏松、排水良好的 地块或地段。平地、坡地均可,但以山谷、山麓、山腰为宜。 4.1.2 绵竹、慈竹、料慈竹、黄竹、撑篙竹、麻竹等造林地 2 DB52/T 849—2013 应选择海拔650m以下,土层50cm以上,土壤肥沃、湿润、疏松、排水良好的地块或地段。 4.2 整地 4.2.1 土层深厚,土壤疏松、肥沃湿润的退耕地造林前一般不必整地,可直接开穴栽植;荒山荒地、 板结或积水的退耕地造林前需进行整地。 4.2.2 荒山荒地、板结的退土造竹地整地方法按 GB/T 20391 规定执行。 4.2.3 积水地造竹地应在造林的前一年放干积水地中的水,开 50cm 以上的排水沟,将水排干,然后根 据确定的栽植点挖掘栽植穴,并耙碎土壤。 4.3 造林密度 2 2 2 2 2 楠竹300株/hm ~450株/hm ,慈竹、黄竹、撑篙竹750株/hm ~1110株/hm ,绵竹、麻竹450株/hm ~ 2 2 2 630株/hm ,料慈竹630株/hm ~840株/hm 。土层深厚、土壤肥沃,密度宜小;土层薄、土壤肥力低, 密度宜大。 4.4 造林季节 楠竹为当年12月~翌年3月中旬,绵竹、慈竹、料慈竹、黄竹、撑篙竹、麻竹等为2月中旬~4月初, 选择雨后土壤湿润时种植。 4.5 造林方法 一般采取移竹造林。 4.6 母竹准备 4.6.1 母竹规格 4.6.1.1 楠竹 选择生长健壮、分枝较低、枝叶繁茂、竹节正常、无开花和病虫害,1年~2年生,胸径3cm~8cm 的竹株。 4.6.1.2 绵竹、慈竹、料慈竹、黄竹、撑篙竹、麻竹 选择生长健壮、有较高的木质化度、无开花和病虫害、大小适中的1年生竹。竹株胸径一般绵竹、 慈竹、黄竹、撑篙竹、料慈竹为3cm~5cm、麻竹为5cm~8cm。 4.6.2 母竹挖掘 4.6.2.1 楠竹 挖掘母竹不应损伤秆基芽眼,切断母竹秆柄时要防止劈破或撕裂秆柄秆基,母竹挖起后宜在秆高 0.8m~1m处用快刀从节间中部斜形切断,切口呈马耳形且平滑不开裂。母竹留来鞭20cm~30cm,去鞭30 cm~40cm,所连竹鞭有5个以上健壮饱满的侧芽,竹鞭切口向外,平滑不开裂。 4.6.2.2 绵竹、慈竹、料慈竹、黄竹、撑篙竹、麻竹 挖掘母竹注意不要损伤秆基芽眼,切断母竹秆柄时要防止劈破或撕裂秆柄秆基,母竹挖起后一般在 秆高0.8m~1m处用快刀从节间中部斜形切断,切口呈马耳形且平滑不开裂。 3 DB52/T 849—2013 4.6.3 母竹检疫检验 按GB/T 20391的要求执行。 4.6.4 母竹的运输 按GB/T 20391的要求执行。 4.7 栽植 4.7.1 楠竹 按GB/T 20391的要求执行。 4.7.2 绵竹、慈竹、料慈竹、黄竹、撑篙竹、麻竹 栽植时,在已挖起的栽植穴内先填5cm~10cm的细土,将母竹马耳形切口斜面向上放入穴中,地面 留节1个,使根系舒展,竹秆与地面成15°左右倾斜;然后分层填土,先填表土,后填心土,压实土壤, 浇足定根水,再覆一层松土。有条件可在坑面覆盖一层草皮或秸秆。 4.8 幼林管护 按LY/T 1791的要求执行。 5 成林抚育管理 5.1 楠竹林 5.1.1 调整竹林结构 5.1.1.1 疏笋育竹 赤水市楠竹出笋一般从三月下旬开始,到五月上旬结束,历时40天左右。出笋期一般可分为四个时 期,每个时期约为10天:前10天为出笋初期,11天~20天为出笋盛期,此两期出土的笋成竹率高,退笋 率低;21天~30天为下降期,退笋渐增;出笋31天后的十余天为末期,退笋率最高。疏笋育竹掌握的原 则是:前、盛期挖小笋(指竹笋直径低于竹林平均胸径的竹笋),下降期挖弱笋和小笋,末期除健壮笋 外,可大部分挖掉。疏笋要分期进行,不可一次过多,根据预留竹密度确定疏笋量。 5.1.1.2 合理砍伐 砍伐时间:以竹林大年秋后至小年春前(10月~翌年1月)为宜。 砍伐竹龄:采用龄级择伐方式,在冬季根据预留竹密度采伐高龄级密竹。 砍伐数量:砍伐量不超过生长量。 砍伐方法:齐地砍伐,并砍破竹蔸。砍伐时砍老留幼、砍密留疏、砍小留大、砍弱留强。 5.1.1.3 改“大小年”经营为“花年”经营 大小年明显的竹林应改为花年经营,可提高15%~25%的产量。措施是:小年笋多留养成竹,大年 笋限制留养株数,大年加大砍伐强度,小年减小砍伐强度。使大小年竹基本达到各占一半,以后每年选 留一定数量的新母竹,砍伐相等数量的老母竹,即可将大小年竹林改造成为花年竹林。 5.1.2 改善竹林生长条件 4 DB52/T 849—2013 5.1.2.1 劈山 按GB/T 20391的要求执行。 5.1.2.2 垦复 按LY/T 1791的要求执行。 5.1.2.3 施肥 按LY/T 1791的要执行。 5.2 绵竹、慈竹、料慈竹、黄竹、撑篙竹、麻竹等竹林 5.2.1 调整竹林结构 5.2.1.1 年龄结构 丛生竹纸浆林合理的年龄结构是:留养3年以下立竹,砍伐4年生以上立竹;留养竹株各年龄数量比 为1:1:1。砍伐竹子,除出笋长竹的6月~9月外,其它时间均可。 5.2.1.2 密度结构 2 2 2 2 绵竹、麻竹为450丛/hm ~630丛/hm ,20株/丛~30株/丛;料慈竹为630丛/hm ~840丛/hm ,2030 2 2 株/丛~30株/丛;慈竹、黄竹、撑篙竹为750丛/hm ~1110丛/ hm ,30株/丛~40株/丛。 5.2.2 土肥管理 5.2.2.1 土壤管理 土壤管理措施主要是挖除老兜和培土。挖除老竹兜并在竹兜周围加培新土,

pdf文档 DB52-T 849-2013 赤水主要经济竹种丰产栽培技术规程 贵州省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4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4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DB52-T 849-2013 赤水主要经济竹种丰产栽培技术规程 贵州省 第 1 页 DB52-T 849-2013 赤水主要经济竹种丰产栽培技术规程 贵州省 第 2 页 DB52-T 849-2013 赤水主要经济竹种丰产栽培技术规程 贵州省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SC 于 2022-10-26 23:09:42上传分享
友情链接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