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网唯一标准王
ICS 65.020.30 B 43 备案号: 湖 DB42 北 省 地 方 标 准 DB 42/ T962—2014 蛋鸡福利养殖技术规程 Regulation of welfare culture technology of laying hens 点击此处添加与国际标准一致性程度的标识 (报批稿) (本稿完成日期:2014 年 01 月 07 日) 2014 - 02 - 28 发布 湖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2014 - 05 - 28 实施 发 布 DB42/ T962—2014 前  言 本标准按 GB/T 1.1-2009 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湖北省农业厅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湖北神丹健康食品有限公司、湖北省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蕲春李时珍禽 畜专业合作社。 本标准起草人:刘华桥、李清逸、伍敏、皮劲松、董以良、唐建宏、戴淑香、阮丹丹、张德江、李 玲、李成凤。 I DB42/ T962—2014 蛋鸡福利养殖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蛋鸡福利养殖的术语和定义、鸡场规划设计与建设、引种、营养与饲料、饲养管理、 蛋品管理、疫病防控、捕捉装卸运输与屠宰、养殖档案与记录、蛋品质量安全管理等环节技术规范、要 求及方式与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蛋鸡规模化福利养殖。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7959 粪便无害化卫生要求 GB 13078 饲料卫生标准 GB 15618 土壤环境质量标准 GB 16548 病害动物和病害动物产品生物安全处理规程 GB 18596 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标准 NY/T 388 畜禽场环境质量标准 NY/T 682 畜禽场场区设计技术规范 NY/T 391 绿色食品 产地环境技术条件 NY/T 472 绿色食品 兽药使用准则 NY/T 1892 绿色食品 畜禽饲养防疫准则 NY/T 471 绿色食品 禽畜饲料及饲料添加剂使用准则 NY 5041 无公害食品 蛋鸡饲养兽医防疫准则 NY/T 5038 无公害食品 家禽养殖生产管理规范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 第105号公告《允许使用的饲料添加剂品种目录》 2011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 第193号公告《食品动物禁用的兽药及其化合物清单》 2012年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动物福利 animal welfare 指动物在康乐状态下生活,具体表现为:享受不受饥渴的自由,享有生活舒适的自由,享有不受痛 苦、伤害和疾病的自由,享有生活无恐惧和无悲伤的自由,享有表达天性的自由。 3.2 分段饲养 sectional feeding I DB42/ T962—2014 即根据蛋鸡饲养的不同阶段划分的饲养区。 3.3 半开放式鸡舍 semi open house 指以自然通风、光照为主,人工补充通风、光照为辅的鸡舍。 3.4 体重均匀度 Uniformity of body weight 在平均体重±10%范围内的鸡只数占抽样总群体数的百分比。 4 鸡场规划设计与建设 4.1 选址与规划 场址地势平坦、干燥、交通方便、背风向阳、排水良好的地方。场址离集镇、学校、公共场所、居 民居住区、干线公路、铁路1000m以上,距次要交通道路500m以上,周围3000m内无化工厂、矿厂、皮革 厂、肉类加工厂、屠宰厂、垃圾及污水处理厂等。场内有一定的自然坡度,利于排水和废弃物处理。禁 止在水源保护区、自然保护区和风景旅游区内建场。鸡场场址应符合NY/T 388 规定。 饮水水质应符合NY/T 391规定。 鸡场周围的大气质量应符合NY/T 388规定。 选择场址的土壤质量应符合GB 15618规定。 4.2 鸡场规划 4.2.1 基本原则 鸡场规划应符合NY/T 682规定,应坚持节约土地、利于生产的原则。从疫病防控和蛋鸡福利生产特 点出发,养殖规划应坚持适度规模、分段饲养、专业化生产。 4.2.2 全进全出 要求一个场(区)或一栋鸡舍一个批次,一个批次同一日龄。蛋鸡生产规模较大时,可由多栋福利 鸡舍组成同一日龄的饲养单元或小区,实行以单元或小区“全进全出”。中小规模或农户生产,做到以 场、户为单位“全进全出”。 4.3 设计 4.3.1 分区生产 蛋鸡场设办公区、生活区、生产区、污物处理区。按照主导风向、地势高低、水流方向依次布局。 各区之间保持60m以上间隔距离。 4.3.2 鸡场道路 鸡场内设净道与污道,二者互不交叉;路面硬化。 4.3.3 废弃物处理 鸡粪、污物按国家环境保护法规进行处置。高温堆肥处理的鸡粪应符合GB 7959规定。污水排放应 符合GB 18596规定。 4.3.4 场区绿化 II DB42/ T962—2014 鸡场场区种植草坪或低矮灌木,减少辐射热产生,调节场区空气质量,改善鸡场环境。场区绿化应 防止形成鸟类息栖地。可种植牧草等饲料作物,给鸡提供青绿饲料。 4.3.5 雨水与污水分流 各鸡舍间排水采用合流制,室外明沟盖板,排水坡度1%~2%。鸡舍建筑物设1m散水坡,下水线旁与 排水沟相连。鸡场雨水与生产区污水实行分流制。 4.4 鸡场卫生消毒设施 4.4.1 规模化场区设防疫围墙、防疫沟和绿化隔离带。 4.4.2 大门口、生产区出入口、鸡舍出入口设消毒池或消毒槽。鸡场大门口消毒池深 30cm,宽 3.5 m~ 4m,长 5 m~7m。生产区出入口设洗澡更衣室,每栋鸡舍出入口设脚踏消毒盆。 4.5 鸡舍建筑 4.5.1 鸡舍配比 按二段式饲养配备鸡舍,育雏舍︰育成、产蛋舍=1︰6—7。育雏舍可依托专门化的育雏场或自建, 专门化蛋鸡福利养殖场只设产蛋鸡舍。室外运动场面积为鸡舍面积的1.5~2倍,其中1/3为遮阳避雨区。 4.5.2 鸡舍类型 半开放式鸡舍,自然通风为主,辅以人工通风与保温。饲养方式:育雏期立体笼养、地面平养或网 上平养;育成期、产蛋期地面散养。 4.5.3 饲养密度 根据生产工艺、饲养数量决定鸡舍建筑面积。通常,蛋鸡舍室内面积为每㎡鸡舍可饲养5~6只成年 产蛋鸡。 4.5.4 鸡舍结构 采用轻钢或砖混结构等。建筑材料要求经久耐用并具备较好的保温隔热性能。 4.5.5 鸡舍地面 要求坚实、平整、光洁而不滑,能防鼠、抗压、抗冲击、耐腐蚀,防潮、不积水、便于清扫、清粪、 冲洗和消毒,室内地坪标高+30cm。 4.5.6 鸡舍刮粪槽 鸡网上散养时,要求机械清粪或传送带清粪。刮粪槽要求坚实、平整、光洁,能抗压、抗冲击、耐 腐蚀,不渗水,槽深不低于30cm,一般前高后低,形成微型坡度(1.5‰放坡)。粪沟末端高度以刮出 的粪不能溢出地面为原则,一般100m鸡舍不低于50cm。推荐传送带清粪。地面散养使用生物发酵床。 4.5.7 墙壁 具有良好保温隔热性能,墙体平整,便于清扫、清洗和消毒。 4.5.8 屋顶与天棚 要求保温、隔热、防水、重量轻。 III DB42/ T962—2014 4.5.9 朝向与间隔 根据地形、地段及常年主导风向布置鸡舍,鸡舍以坐北朝南为主。同类型鸡舍相互间隔30m左右。 4.5.10 光照与通风 鸡舍设人工光照设施,光照时间和强度见表3、表4和标准编号7.2.6.5。自然通风为主,人工通风 为辅。 4.5.11 鸡舍长、宽、高 鸡舍舍长宜80m以内,舍宽10 m~12m,檐高2.5 m~2.8m。 4.5.12 设备设施 推荐热风炉保温育雏、乳头饮水、机械喂料、机械清粪、自动产蛋箱机械集蛋或产蛋箱人工集蛋、 运动栖架、沙浴池沙浴、湿帘、风机、应急发电设备等。育成期、产蛋期栖架用¢8 cm~10 cm木材制 作,栖架总长度可同时满足20%的鸡群站立、且不少于15cm/只,栖架离地高度16cm~60cm。沙浴池只平 面积不少于0.09㎡,可满足10%的鸡群沙浴。 5 引种 5.1 引种来源 5.1.1 引进的雏鸡应来自于非疫区,并相对固定引种单位,减少引种带入疾病。引种时须持有供种单 位所在地动物疫病监督机构出示的检疫证明及持有“种畜禽生产经营许可证”。 5.1.2 引进的雏鸡来自于饲养规模较大的种鸡场,其引进的雏鸡来自于同一日龄(批次)种鸡的后代, 雏鸡母源抗体一致、个体大小均匀。 5.2 引进的雏鸡 必须净化白痢沙门氏菌、支原体,淋巴白血病净化程度高。 6 营养与饲料 6.1 蛋鸡营养 饲养不同的蛋鸡品种,在制订该鸡种的营养需要时,应参考育种公司推荐的营养指标(通常要符合 中国鸡饲料营养标准)。以饲养标准为基础,按照不同生长、生产阶段提供相应的满足营养需要的饲料。 6.2 饲料添加剂使用 6.2.1 各种添加剂的使用,应遵守国家的有关法律法规及农业部第 105 号公告。禁止使用对肉蛋品质量 安全构成危害的任何产品。 6.2.2 饲料原料不得发霉、变质、虫蛀及有害物质污染并符合GB 13078规定。 6.3 阶段划分与饲料使用 IV DB42/ T962—2014 蛋鸡养殖推荐按照不同生长、生产阶段对营养物质的需要,使用专门化商品饲料。饲养阶段与饲料 喂给划分:0~8周龄使用雏鸡料,9~18周龄使用育成鸡料,19周龄~5%开产阶段使用预产期料,产蛋 率5%以上使用产蛋高峰期料,产蛋率80%以下使用产蛋中后期料。 7 饲养管理 饲养管理应按NY/T 5038规定执行的同时,还应注重蛋鸡各生产阶段的具体技术措施的实施。 7.1 蛋鸡各期公母配比 为满足蛋鸡心理福利,在饲养管理过程中需配比一定数量公鸡。公母配比不超过1:20。 7.2 7.2.1 育雏育成期的饲养管理 入舍前准备 雏鸡入舍前,须对鸡舍、饲养用具进行彻底清洗、消毒,并检查通风、保暖、饲喂、饮水等设施、 设备是否符合饲养要求。 7.2.2 育雏方式 7.2.2.1 地面平养。育雏舍地面铺垫 5cm~10cm 锯末或短稻草等垫料,雏鸡养于其上,保持垫料松软 和不过于干燥、潮湿。垫料要求不发霉、吸水性好。 7.2.2.2 网上平养。网床离地 70cm~90cm,用木材或槽钢作支撑,其上铺钢板网或竹板网,网上铺育 雏塑料网。 7.2.2.3 7.2.3 立体笼养。采用育雏或育雏育成四层层叠式笼饲养。 育雏准备 雏鸡入舍前两天,须备好各种育雏需要的饲料、饮水、药物、饲养记录表、免疫、消毒等物资、器 具,雏鸡入舍前一天把鸡舍温度升至33℃~35℃预温鸡舍。 7.2.4 育雏期的温、湿度 7.2.4.1 育雏期的温、湿度指标见表 1。 表1 育雏期

pdf文档 DB42-T 962-2014 蛋鸡福利养殖技术规程 湖北省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24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24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DB42-T 962-2014 蛋鸡福利养殖技术规程 湖北省 第 1 页 DB42-T 962-2014 蛋鸡福利养殖技术规程 湖北省 第 2 页 DB42-T 962-2014 蛋鸡福利养殖技术规程 湖北省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SC 于 2022-10-26 22:51:21上传分享
友情链接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