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网唯一标准王
ICS 91.100.30 P 25 DB34 安 徽 省 地 方 标 准 DB 34/T 1929—2013 混凝土中钢筋腐蚀检测技术规程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test of corrosion of reinforcing steel bar in concrete 2013 - 08 - 28 发布 安徽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2013 - 09 - 28 实施 发 布 DB34/T 1929—2013 前 言 本标准按照 GB/T 1.1-2009 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安徽省·水利部淮河水利委员会水利科学研究院提出。 本标准由安徽省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安徽省·水利部淮河水利委员会水利科学研究院、河海大学土木与交通学院、 淮北市建设工程质量检测中心、安徽省建筑工程质量监督检测站、淮河水利委员会水利水电工程技术研 究中心、淮南市建设工程质量监督检测中心、凤阳县城乡建设局质监站、阜阳市建设工程质量检测站、 宣城市元正工程质量检测有限责任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张今阳、吕列民、沈德建、彭建和、崔德密、徐超、叶阳、张汶民、徐善杰、 吴旭、陈勇、陈良海、罗居刚、杨智、张青松、余山雾、周建生、邰洪生。 I DB34/T 1929—2013 混凝土中钢筋腐蚀检测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结构及构件混凝土中钢筋腐蚀检测与监测的技术要求。 本标准混凝土结构及构件中钢筋腐蚀的检测、监测和评估。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50204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JGJ/T 152 混凝土中钢筋检测技术规程 3 术语和定义 JGJ/T 152 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测区 test area 在一个结构或构件上,按检测方法的要求,随机布置一个或者若干个检测区域,可按一个构件(单 根梁、柱、墙体或墩墙的一个区域)作为一个测区。 3.2 测点 test point 在一个测区内,按检测方法的要求,随机布置的一个或若干个检测点。 3.3 特征 K 值法 eigenvalue K method 利用混凝土的碳化深度和钢筋保护层厚度的关系来评价混凝土中钢筋腐蚀的方法。 3.4 锈蚀电流密度法 Corrosion current density method 用锈蚀电流密度 I corr 推断未来钢筋锈蚀量的方法。 1 DB34/T 1929—2013 3.5 电阻率法 resistivity method 用混凝土的电阻率来判别混凝土中钢筋锈蚀速率的方法。 3.6 钢筋腐蚀损失率评估法 Steel corrosion weight loss rate of evaluation method 根据测量纵筋锈胀裂缝的宽度、混凝土的强度以及钢筋直径等参数,通过经验公式来计算评估混凝 土表面已经出现锈胀裂缝时的钢筋腐蚀重量损失率的方法。 3.7 钢筋腐蚀动态腐蚀监测评估法 Steel corrosion dynamical erosion monitoring method 利用 CorroWatch 动态腐蚀监测系统实时监控钢筋混凝土不同深度处的电位及电流变化来判断钢 筋腐蚀状态的方法。 4 符号 T——检测时环境气温; ki ——第 i 个测点钢筋锈蚀特征值; di ——第 i 个测点混凝土碳化深度; pi ——第 i 个测点的累积频率; ri —— ki 值排列位置。 5 基本规定 5.1 检测程序及工作内容 5.1.1 检测工作的程序,宜按图 1 进行。 2 DB34/T 1929—2013 图1 检测程序 5.1.2 a) b) c) 5.1.3 区数。 调查阶段应包括下列工作内容: 收集被检测工程的原设计图纸、施工验收资料; 现场调查工程的结构形式、环境条件、使用情况及其存在的问题; 进一步明确检测原因和委托方的具体要求。 应根据调查结果和确定的检测目的、内容和范围,选择一种或数种检测方法。确定构件数和测 5.2 检测测区和测点 5.2.1 对于尺寸较小的结构或构件(如建筑工程的梁、板、剪力墙),应将整个构件作为一个构件布 置测区;对于尺寸较大的结构构件(如水闸的闸墩、翼墙、水池池壁、箱涵侧墙),可按高程、桩号将 2 其划分成若干区域,每个区域作为一个构件布置测区,划分的每个区域面积不宜大于 12 m 。 5.2.2 每个构件根据各检测方法布置若干测区,测区应具有代表性,并有效覆盖被测区域。 5.3 检测方法选用 5.3.1 根据检测目的、设备及使用的限制条件,可按表 1 选择检测方法或方法组合。 表1 检测方法一览表 序号 1 2 检测方法 特征 K 值法 半电池电位法 检测目的 检测 与评估混 凝土内 部 钢筋腐蚀情况 检测 与评估混 凝土内 部 钢筋腐蚀情况 限制条件 检测所需主要仪器及设备 (1)混凝土内部氯离子含量不能 超过 GB 50204 的规定; 钢筋探测仪、游标卡尺 (2)被测钢筋没有涂层。 (1)混凝土表面无覆盖物; (2)混凝土不可处于饱水或接近 饱水状态。 钢筋探测仪、钢筋锈蚀仪、 万用电表 3 DB34/T 1929—2013 表 1(续) 序号 检测方法 检测目的 限制条件 现场 定量检测 混凝土 内 3 锈蚀电流密度 部钢筋腐蚀情况,精度较 法 高,但不能表明钢筋是处 于坑蚀,还是均匀锈蚀。 现场 定量检测 混凝土 内 4 电阻率法 部钢筋腐蚀情况,精度较 高,但不能表明钢筋是处 于坑蚀,还是均匀锈蚀。 (1)温度条件为(0℃-50℃), 相对湿度<80%; (2)混凝土表面无覆盖物。 (1)温度条件为(0℃-50℃), 相对湿度<80%; (2)混凝土表面无覆盖物。 通过 经验公式 来计算 评 5 钢筋腐蚀损失 估混 凝土表面 已经出 现 率评估法 锈胀 裂缝时的 钢筋腐 蚀 6 钢筋腐蚀动态 监测评估法 实时 动态地监 测混凝 土 中钢筋腐蚀状态。 钢筋探测仪、钢筋锈蚀程度 测定仪、高阻电压计 钢筋探测仪、钢筋锈蚀程度 测定仪、高阻电压计 裂缝宽度测量仪、回弹仪或 混凝土已出现裂缝 其他现场检测混凝土抗压强 度的仪器、游标卡尺 重量损失率 6 检测所需主要仪器及设备 需要将腐蚀传感器进入混凝土中。 CorroWatch 动态腐蚀监测系 统、游标卡尺 特征 K 值法 6.1 一般规定 6.1.1 本章适用于采用特征 K 值法来定性评估混凝土中钢筋的锈蚀程度。 6.1.2 钢筋的实际锈蚀状况宜进行剔凿实测验证。 6.2 仪器性能要求 检测设备应包括钢筋探测仪、游标卡尺等,钢筋探测仪、雷达仪的技术性能应能满足 JGJ/T 152 的要求。 6.3 检测技术 6.3.1 在混凝土结构及构件上可布置若干测区,测区数宜为 10~15 个,每个测区测量 1 点。每个 测区应相对均匀地布置于结构及构件测试面,并具有代表性。 6.3.2 每个测点应按 JGJ/T 152 第 5 章的规定检测混凝土保护层厚度。 6.3.3 每个测点应检测碳化深度 di 。可采用适当的工具在测点表面形成直径约 15 mm 的孔洞,其深 度应大于混凝土的碳化深度。孔洞中的粉末和碎屑应用气吹除净,不得用水冲洗。同时,采用浓度为 1%的酚酞酒精溶液滴在孔洞内壁的边缘处,当已碳化深度与未碳化界线清楚时,再用游标卡尺测量已 碳化与未碳化混凝土交界面到混凝土表面的垂直距离,测量最深处。当碳化深度较大时,也可用直径 6 mm 的电锤钻孔,同时用针管向孔中喷射浓度为 1%的酚酞酒精溶液,当流出的溶液变红时,停止钻 进,测量孔深并扣除钻头前端圆弧段的长度,即为碳化深度。读数精确至 1 mm。 6.3.4 按下式(1)计算特征值 k: k i  d i / c mt ,i ...................................... (1) 式中: 4 DB34/T 1929—2013 ki —— 第 i 测点钢筋锈蚀特征值,精确至 0.01; cmt ,i —— 第 i 点混凝土保护层厚度,mm,精确至 1 mm; di —— 第 i 点混凝土碳化深度,mm,精确至 1 mm。 6.3.5 由 k 值评价混凝土中钢筋的锈蚀活动程度: a) 凡 ki  1.0 的测点均表示该区域混凝土中的钢筋没有锈蚀活动; b) 凡 1.0<ki ≤1.2 的测点均表示该区域混凝土中的钢筋处于锈蚀活动状态; 凡 ki >1.2 的测点均表示该区域混凝土中的钢筋严重锈蚀,出现锈胀裂缝。 c) 6.4 特征 K 值法评检测结果评判 6.4.1 宜采用绘制累积频率分布图的方式评价结构及构件混凝土中的钢筋腐蚀腐蚀性状。 6.4.2 统计所有的测点数 N,将所有测点的 ki 值由小至大排列,记下相应的位置 ri 。 6.4.3 按下式(2)计算累积频率: pi  6.4.4 绘制累积频率 ri 100% .................................... (2) N 1 pi 分布图,横坐标为 pi ,纵坐标为 ki 。 l 6.4.5 利用最小二乘法确定直线的斜率 0 。 6.4.6 构建 k 值和累积频率 p 的函数关系,见公式(3): k  lo p ............................................ (3) 6.4.7 根据公式(3)计算 k=1.0 时的累积频率 pk 1 。 a) 当 p k 1 ≥1 时,表示结构中钢筋未锈蚀。 b) 当 p k 1 <1 时,表示整体结构混凝土中处于活动状态的钢筋数量为(1- p k 1 )。 6.4.8 根据公式(3)计算 k=1.2 时的累积频率 pk 1.2 。 7 a) 当 pk 1.2 ≥1 时,表示结构中未出现锈胀裂缝。 b) 当 pk 1.2 <1.2 时,表示整体结构混凝土中严重锈蚀的钢筋数量为(1- pk 1.2 )。 半电池电位法 5 DB34/T 1929—2013 7.1 一般规定 7.1.1 本章适用于采用半电池电位法来定性评估混凝土结构及构件中钢筋的锈蚀性状。 7.1.2 钢筋的实际锈蚀状况宜进行剔凿实测验证。 7.2 仪器性能要求 7.2.1 检测设备应包括半电池电位法钢筋锈蚀检测仪(以下简称钢筋锈

pdf文档 DB34-T 1929-2013 混凝土中钢筋腐蚀检测技术规程 安徽省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20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20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DB34-T 1929-2013 混凝土中钢筋腐蚀检测技术规程 安徽省 第 1 页 DB34-T 1929-2013 混凝土中钢筋腐蚀检测技术规程 安徽省 第 2 页 DB34-T 1929-2013 混凝土中钢筋腐蚀检测技术规程 安徽省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SC 于 2022-10-26 22:47:49上传分享
友情链接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