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网唯一标准王
ICS 13.340.40 C 73 备案号:36331-2013 吉 林 DB22 省 地 方 标 准 DB 22/T 44—2011 劳动防护皮布手套 Protective leather and canvas glove 2012 - 05 - 01 发布 吉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2012 - 05 - 01 实施 发 布 DB22/T 44—2011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 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代替DB22/ 44—91 劳动防护皮布手套安全技术条件。与DB22/ 44—91相比,除编辑性修改 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修改了标准名称; 本标准由强制改为推荐; 增加了皮革厚度要求和测量方法(见5.5和A3.1); 增加了手套缝合处破损力的检测方法(见A4); 增加了手套耐刺穿性能要求和检测方法(见A5); 修改了手套规格尺寸的要求和测量方法(见5.3和A2,91版4.1); 删除了布手套强度要求(见91版4.2); 删除了布手套面料缝合边距要求(见91版4.5)。 本标准由吉林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吉林省安全科学技术研究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陈玉、孙宝铁、郭伟、张晓锋、周盟、郑倩文、郭洪刚。 本标准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DB22/ 44—91 劳动防护皮布手套安全技术条件。 I DB22/T 44—2011 劳动防护皮布手套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劳动防护皮布手套(以下简称手套)的术语和定义、分类、技术要求、检验方法、检 验规则、包装和标识。 本标准适用于全皮手套和皮布结合(手套掌部材质为皮)的劳动防护手套。 本标准不适用于特殊作业使用的防护手套。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2828.1 计数抽样检验程序 第1部分:按接收质量限(AQL)检索的逐批检验抽样计划 GB/T 2829 周期检验计数抽样程序及表(适用于对过程稳定性的检验) GB/T 12624 手部防护 通用技术条件及测试方法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劳动防护皮布手套 protective leather and canvas glove 由皮或皮布结合材料缝制而成,用于生产中使用的手部防护用品。 4 分类 劳动防护皮布手套按其材质分为二种类型: ——全皮手套; ——皮布结合手套(手套掌部用皮,手套背部全部或部分用帆布)。 5 技术要求 5.1 外观和结构 5.1.1 手套的设计和制作要最大限度地发挥其在生产中对手部防护的作用,并便于穿戴和脱卸,具有 操作灵活性。手套外观端正、手指顺直、自然、指尖圆顺。 5.1.2 同双手套大小颜色基本一致。 5.2 材料 1 DB22/T 44—2011 5.2.1 a) b) c) d) 5.2.2 a) b) 手套用皮革的材料应符合以下要求: 应使用经过处理的成品革制作; 皮革表面不得有刀伤、虫伤等残缺现象; 不应用遮蔽缺陷的方法处理手套用皮革; 不应使用刺激皮肤的化合物处理手套用皮革。 手套用帆布应符合以下要求: 手套用帆布应采用纯棉; 帆布表面不应有破损等缺陷。 5.3 规格尺寸 手套的规格尺寸根据相对应的手部尺寸确定(见图1)。手套的最短长度应符合表1、表2规定。 说明: 1—手长; 2—背部; 3—掌部。 图1 手部尺寸示意图 表1中规定了5个号码的手部尺寸,表2中规定了表1中5个号码手部尺寸所对应的手套最短长度。 表1 手部尺寸 手部尺寸号码 掌围 手长 mm mm 7 196 170 8 201 180 9 205 190 10 210 200 11 213 210 2 DB22/T 44—2011 表2 手套规格尺寸 手套的最短长度 手套尺寸号码 适用的手部尺寸号码 7 号码 7 230 8 号码 8 240 9 号码 9 250 10 号码 10 260 11 号码 11 270 mm 5.4 缝制及针码要求 针码要求:明线每厘米4~5针,暗线每厘米5~6针,起针回针控制在3~4针。线路顺直、平整、无 跳线、无死褶、无漏缝,上下线松紧适宜。 5.5 皮革厚度 手套皮革厚度不小于0.6 mm。 5.6 耐机械刺穿性能 皮手套、皮布结合手套的皮革耐机械刺穿性能不小于20 N。 5.7 缝合处破损力 缝合处破损力不小于80 N。 6 检验方法 手套的规格尺寸按GB/T 12624 规定的测试方法进行测试。外观和结构、皮革厚度、缝合处破损力 的测试方法见附录A。 7 检验规则 7.1 出厂检验及型式检验 每批产品经生产厂质量检验部门检验合格后方可出厂。出厂检验和型式检验项目见表3。 表3 出厂和型式检验项目 序号 检验项目 出厂检验 型式检验 1 主要部位规格尺寸 √ √ 2 缝制要求 √ √ 3 材料要求 √ √ 4 皮革厚度 √ √ 5 耐机械刺穿性能 √ 6 缝合处破损力 √ 3 DB22/T 44—2011 7.2 抽样方案 7.2.1 7.2.2 7.2.3 a) b) c) 出厂检验按 GB/T 2828.1 规定的方法进行逐批检查。 型式检验的检验批,应为定型生产的全部产品,或正常批量生产中,检验周期内的全部产品。 在下列情况之一应进行型式检验: 当材质、工艺、生产单位变化时; 产品停产一年后恢复生产; 主管部门提出或质量仲裁检验。 7.2.4 型式检验的抽样方法按 GB/T 2829 规定,采用判别水平Ⅱ的一次抽样方案,不合格质量水平 (RQL)为 40。Ac 为 0,Re 为 1,样本量为 4。 8 包装和标识 皮布手套每个独立包装的标识应至少包含以下内容: 手套名称、型号大小; 生产商的名称及地址; 运输、包装、贮藏要求。 4 DB22/T 44—2011 AA 附 录 A (规范性附录) 手套的检测方法 A.1 检测环境要求 试验环境温度23 ℃±2 ℃,相对湿度50%~70%。 A.2 外观检测 用目测法检查每只手套的形状、构造、色泽、缝纫等外观。 A.3 规格尺寸检测 A.3.1 检测设备 手套的尺寸用量尺(精度:±1 mm)测量,测量工作台面应平整光滑,尺寸应大于800 mm×300 m m。 A.3.2 检测方法 手套长度的测量应由手套中指的顶部量至手套的底部,测量手套长度应在样品自然平放、无伸长的 状态下进行。 A.4 皮革厚度检测 A.4.1 检测方法 取四副手套将其裁开,分别在每副手套手指、手掌两个部位采用厚度计(精度:±0.01 mm)进行 测量。 A.4.2 计算和结果表示 取算术平均值,精确到0.01 mm。 A.5 缝合处破损力检测 A.5.1 检测设备 检测用拉力试验机应定期进行计量检定,夹具的结构应保证试样在拉伸过程中不发生位移现象。拉 力机的示力误差应小于±1%。 A.5.2 试样 从手套中裁取4块尺寸为60 mm×25 mm的试样,其中心应通过缝合处(见图A.1)。 5 DB22/T 44—2011 A.5.3 检测方法 将试样放置在附有衬垫的拉力机的上下夹具内夹紧,并使缝合处与夹具的边缘平行。然后启动拉力 机,以(100±10 )mm/min的均匀速度拉伸,直到缝合处断裂为止,记录最大拉力,作为手套缝合处 的破损力。 A.5.4 结果表示 单位为毫米 图A.1 试样 取算术平均值,精确到1N。 A.6 耐机械刺穿性能检测 A.6.1 仪器设备 仪器包括以下部分: a) 一台从 0 N~500 N 的压力器具; b) 一个中心位于器具轴线上的钢钉,尖锐程度要求和尺寸,见图 A.2; c) 一中心与器具轴线重合,用于夹持试样的夹具,见图 A.3。 A.6.2 试样 在手套的手掌上裁取直径为40 mm的圆形试样4块。 A.6.3 检测方法 检验方法为: a) 将试样外表面垂直于钢钉,固定在夹具中央并夹紧; 6 DB22/T 44—2011 b) 将钢钉以 100 mm/min 的速度向下移动,直到试样延伸至 50 mm 处,不论试样是否刺穿,记录 最高力值; c) 同一手套系列应从四只不同手套上裁取试样进行检测; d) 每次测试的钢钉外形和尺寸应符合图 A.2 要求。测试用钢钉每使用 500 次检测一次钢钉。 单位为毫米 说明: 1— 钢钉。 图A.2 钢钉 单位为毫米 ┴ M8 0.05 1 Φ20±0.05 Φ40±0.1 80 说明: 1—固定螺栓。 图A.3 夹具 7 DB22/T 44—2011 A.6.4 结果表示 将测得的四个试样的结果取算术平均值,精确到1 N。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

pdf文档 DB22-T 44-2011 劳动防护皮布手套 吉林省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0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0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DB22-T 44-2011 劳动防护皮布手套 吉林省 第 1 页 DB22-T 44-2011 劳动防护皮布手套 吉林省 第 2 页 DB22-T 44-2011 劳动防护皮布手套 吉林省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SC 于 2022-10-26 12:55:39上传分享
友情链接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