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网唯一标准王
ICS 65.020.20 B 31 备案号:35070-2012 吉 DB22 林 省 地 方 标 准 DB 22/T 1501.6—2012 代替 DB22/T 1501.6-1999 无公害农产品 塑料大棚茄子生产技术规程 The pollution-free agricultural products—Regulation for production technique of eggplant in plastic-covered shed 2012 – 09 – 15 发布 吉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2012 – 10 – 31 实施 发 布 DB22/T 1501.6—2012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 标准代 替 DB22/T 1501.6—1999 《塑料 大棚茄 子无 公害 生 产技术 规程》 。本标 准与 DB22/T 1501.6—1999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增加了建立生产技术档案的章节; ——肥料用量按照无公害农产品的最新要求执行; ——限制了部分不符合无公害农产品要求的农药。 本标准由长春市技术质量监督局提出。 本标准由吉林省农业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长春市农业技术推广站。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孟洪涛、费友、吴磊、李书境、王凯、姜南、安芳、祖晓光。 本标准所替代标准的历次发布情况为: ——DB22/T 1501.6—1999 I DB22/T 1501.6—2012 无公害农产品 塑料大棚茄子生产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塑料大棚茄子无公害生产的产地环境技术条件、建立生产记录档案、品种选择、栽培 技术要求、病虫害防治措施、采收要求等项技术内容。 本标准适用于塑料大棚茄子无公害生产。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4285 农药安全使用标准 GB/T 8321(所有部分)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GB 16715.3 瓜菜作物种子 第 3 部分:茄果类 GB 18406.1 农产品安全质量 无公害蔬菜安全要求 NY/T 496 肥料合理使用准则 通则 NY 5005 NY 5010 3 无公害食品 茄果类蔬菜 无公害食品 蔬菜产地环境条件 产地环境技术条件 3.1 生产基地要求 地势平坦,土层深厚,排灌方便,远离污染源。 3.2 空气、水质、土壤 应符合NY 5010的规定。 4 建立生产记录档案 生产中农业投入品的使用,必须记录于生产记录档案。生产记录档案中肥料的使用必须记录肥料名 称和来源、使用时间、使用量和施用方式。生产记录档案中农药的使用必须记录农药名称和来源、使用 时间、使用量、施用方式和防治对象。生产记录档案必须记录采收情况,包括采收时间和数量。记录表 格见附录A.1。 5 品种选择 5.1 要求 1 DB22/T 1501.6—2012 选择经品种审定,适宜本地区栽培的抗病、优质、高产、商品性好的品种。 5.2 种子质量 应符合GB 16715.3的规定。 6 栽培技术要求 6.1 整地施基肥 6.1.1 整地 2 2 清洁田园,施基肥时加750 kg/hm ~1125 kg/hm 生石灰消毒。然后深翻25 cm~30 cm,耙细后平整 土地,做成1.2 m宽的栽培畦。 6.1.2 施基肥 2 2 2 2 撒施腐熟农家肥35000 kg/hm ~40000 kg/hm ,配合施入蔬菜专用复合肥200 kg/hm ~250 kg/hm 。 6.1.3 肥料使用 应符合NY/T 496的规定。 6.2 育苗 6.2.1 播前准备 6.2.1.1 营养土配制 3 将腐熟草炭、田土、腐熟农家肥分别粉碎过筛,按4︰4︰2的比例混拌均匀,1 m 营养土中加入磷 酸二铵1 kg、硫酸钾0.5 kg。 6.2.1.2 播种量 2 2 700 g/hm ~750 g/hm 。 6.2.1.3 浸种 先进行温汤浸种,将种子放入55℃热水中,不断搅拌,保持15 min~20 min后捞出,放入10%磷酸 三钠溶液或1%高锰酸钾溶液中,常温下浸种20 min。然后将种子捞出洗净,搓去种子表面的粘液,放入 20℃~30℃水中浸泡24 h~48 h。 6.2.1.4 催芽 甩干浸种后的种子,在25℃~30℃处保湿催芽。每天用清水淘洗种子1次~2次,当种子有70%左右 出芽时即可播种。 6.2.2 播种 6.2.2.1 播种期 1月中下旬播种。 6.2.2.2 2 方法 DB22/T 1501.6—2012 播前将营养土装于育苗盘(箱)中,用温水浇透,然后播种。播后覆土1 cm厚,覆盖地膜保湿。出 苗达到50%~70%时揭去地膜。 6.2.3 分苗 当幼苗2叶1心时分苗,将育苗盘(箱)中的幼苗移入8 cm×8 cm营养钵中,每钵l株。 6.2.4 苗期管理 6.2.4.1 温度 出苗前昼夜温度保持在28℃~30℃,苗出齐后,白天控制在22℃~26℃,夜间保持在12℃~15℃。 分苗后白天25℃~27℃,夜间不低于15℃。缓苗后白天25℃~28℃,夜间不低于12℃。定植前7d~10d 低温炼苗,白天保持在18℃左右,夜间不低于10℃。 6.2.4.2 水分 出苗前不浇水,出苗后到分苗前保持营养土见干见湿。分苗时浇透水。缓苗后适当控制水分,不旱 不浇水。 6.2.5 嫁接技术 嫁接苗要比常规育苗提前10 d~15 d。采用劈接法,砧木采用托鲁巴姆茄、赤茄、VF茄及野生茄子 等。砧木比接穗早播10 d~15 d,当砧木长到5片~6片叶时,接穗长到4片~5片叶时进行嫁接。先将砧 木3片叶以上的茎叶切除,然后由切口沿茎中心向下切开8 mm~10 mm深的切口,接穗保留3片真叶削成6 mm~8 mm长的楔形,插入砧木的切口中,然后用嫁接夹固定。嫁接后放入拱棚内,棚内的地面浇透水, 然后将拱棚盖严。前3d要用报纸等物遮光,白天温度保持在25℃~30℃,夜间温度保持在20℃左右。5 d~ 7 d后逐渐增强光量及光照时间,并逐渐进行通风,降低温度,白天22℃~24℃,夜间13℃~15℃,10 d~ 15 d后愈伤组织基本长好,便可除去拱棚进入正常管理。 6.3 定植 6.3.1 时间 当塑料大棚内最低气温稳定在8℃~10℃,10cm深土层温度稳定在10℃~12℃时即可定植。4月上中 旬定植。 6.3.2 方法 采用大小行栽培的方式,畦间行距70 cm,畦内行距50 cm,株距为35 cm~40 cm。定植前7 d~10 d 在畦面上铺设滴灌管,覆地膜。定植时挖穴栽苗,浇定植水。 6.4 田间管理 6.4.1 温度 缓苗前以保温为主,白天温度保持为28℃~30℃,夜间为15℃~18℃。缓苗后至开花结果期白天温 度保持在25℃~28℃,夜间15℃以上。当外界最低气温达到15℃以上时,昼夜通风,白天温度保持为25 ℃~32℃,夜间15℃~18℃。当外界夜间最低气温达到13℃以下时,关闭棚膜,白天25℃~28℃,夜间 15℃以上。当夜间外界气温降到10℃以下时,棚外四周围草苫子保温。 6.4.2 水肥 3 DB22/T 1501.6—2012 定植后2 d~3 d,浇一次缓苗水。门茄瞪眼期前控制浇水。进入门茄瞪眼期时灌水,随水追施尿素 2 2 90 kg/hm ~120 kg/hm ,以后每隔6 d~8 d浇一次水,追肥2次~3次。 6.4.3 植株调整 双干整枝,门茄坐住后吊蔓, 保留两个分枝, 摘除门茄下的腋芽。花期用35 mg/kg~50 mg/kg番茄 灵喷花。 7 病虫害防治措施 7.1 原则 病虫害防治原则如下: ——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以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为主,化学防治为辅, 优先采用生物农药防治病虫害; ——禁止使用无生产批准许可证、农药登记证、产品执行标准的化学农药; ——严禁使用国家明令禁止使用的高毒、高残留化学农药:甲胺磷、呋喃丹、氧化乐果、水胺硫磷、 杀虫脒、3911、苏化 203、1605、甲基 1605、1059、杀螟威、久效磷、磷胺、异丙磷、三硫磷、 磷化铝、氰化物、氟乙酰胺、砷制剂、西力生、赛力散、溃疡净、氯化苦、五氯酚钠、二溴氯 丙烷、六六六、DDT、氯丹等,包括含有上述农药的混配剂; ——推广使用农用抗生素、微生物农药和植物性等生物农药; ——根据病虫发生的预测对症下药,因防治对象、农药性能以及抗药性程度不同而选择最合适的农 药品种,提倡化学农药合理轮换、交替使用。 7.2 农药使用 应符合GB 4285、GB/T 8321的规定。 7.3 病害防治 7.3.1 褐纹病 用30%DT杀菌剂可湿性粉剂500倍~800倍、或50%异菌脲可湿性粉剂400倍~700倍液、或75%百菌清 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喷雾防治。 7.3.2 黄萎病 2 采用茄子嫁接技术防治。或定植前对土壤进行处理,用50%的多菌灵可湿性粉剂22.5 kg/hm 加10倍 细干土拌匀,均匀地撒在土面,随即整地。或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1000倍液灌根防治。 7.3.3 绵疫病 用72%霜脲·锰锌可湿性粉剂600倍~800倍液、或64%噁霜锰锌可湿性粉剂400倍~500倍液、或40% 甲霜铜可湿性粉剂400倍~500倍液喷雾防治。 7.4 虫害防治 7.4.1 蚜虫 4 DB22/T 1501.6—2012 2 挂置20 cm×25 cm黄板300个/hm 诱杀蚜虫。用3%啶虫脒乳油1000倍~1500倍液、或25%阿克泰水分 散粒剂12500倍~25000倍液、或20%溴灭菊酯乳油4000倍~6000倍液、或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500倍液、 或5.7%氟氯氰菊酯乳油2000倍~3000倍液喷雾防治。 7.4.2 红蜘蛛 用20%百虫净乳油1000倍~1500倍、或1.8%阿维菌素乳油2000倍~3000倍液、或10%吡虫啉可湿性粉 剂4000倍~5000倍液喷雾防治。 8 采收要求 8.1 原则 采收原则如下: ——采收时应认真执行药后安全间隔采收期; ——采收前鼓励对产品进行农药残留的快速测定; ——采收用的工具要清洁卫生、无污染,包装物要整洁、牢固、透气、无污染、无异味。 8.2 方法 门茄适当早收。茄子萼片与果实相连接的白色或淡绿色的环状带不明显时采收。采收时细致小心, 避免出现机械损伤。 8.3 产品质量 应符合 GB 18406.1、NY 5005 的规定。 5 DB22/T 1501.6—2012 AA 附 录 A (资料性附录) 生产记录档案

pdf文档 DB22-T 1501.6-2012 无公害农产品 塑料大棚茄子生产技术规程 吉林省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0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0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DB22-T 1501.6-2012 无公害农产品 塑料大棚茄子生产技术规程 吉林省 第 1 页 DB22-T 1501.6-2012 无公害农产品 塑料大棚茄子生产技术规程 吉林省 第 2 页 DB22-T 1501.6-2012 无公害农产品 塑料大棚茄子生产技术规程 吉林省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SC 于 2022-10-26 10:44:56上传分享
友情链接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