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网唯一标准王
ICS 65.020 B 61 DB13 河 北 省 地 方 标 准 DB 13/T 1500—2012 白皮松育苗生产技术规程 2012 - 01 - 16 发布 河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2012 - 01 - 30 实施 发 布 DB13/T 1500—2012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河北科技师范学院提出。 本标准起草单位: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唐山市园林绿化管理局、秦皇岛市海港区园林局。 本标准起草人:杨俊明、曹书敏、刘振林、张树军、代 波、李秀云、张国君、宫辉珠、侯先颍、伍敏华、 何文林。 I DB13/T 1500—2012 白皮松育苗生产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白皮松育苗生产中的播种繁殖、苗木管理和苗木出圃等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白皮松的露地播种育苗生产,不适用于无性繁殖及设施苗木生产。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0016—1988 林木种子贮藏 3 白皮松播种育苗 3.1 种子采集与贮藏 3.1.1 母树选择 选择生长健壮、树形优良、无病虫害、树龄在20~60年生的植株作为采种母树。 3.1.2 采种时间 每年9~10月份,当球果由绿色变为黄绿色时及时采收。 3.1.3 采种方法 可用竹竿击落或用高枝剪剪取球果,尽量避免损伤枝叶,保护母树。 3.1.4 种实调制 球果采摘后,及时放在通风良好、阳光充足的地方摊开晾晒,每天翻动一、二次。果鳞开裂后,用 木棍轻轻敲打,种子全部脱出后,进行风干、去杂(清除秕粒、种翅、碎屑等杂质),然后后收集纯净 种子,以备贮藏。 3.1.5 种子贮藏 将调制后的种子进行干燥,当种子含水量达到安全贮藏的标准后,及时入库干藏。贮藏要求按GB/T 10016—1988的规定执行。 3.2 种子低温沙藏催芽 3.2.1 时间要求 冬季土壤封冻之前,对白皮松种子进行低温沙藏催芽。 1 DB13/T 1500—2012 3.2.2 种子消毒 在催芽处理之前,先用0.5%的高锰酸钾溶液浸种消毒1.5 h~2 h。消毒后,用清水冲去种子表面 药液。 3.2.3 种子浸种 将消毒后的种子用冷水浸种3 d。除去上层漂浮的劣质种子后进行沙藏催芽。 3.2.4 催芽沟地点选择 白皮松沙藏催芽沟宜选择地势较高、排水良好、背阴背风的平地。 3.2.5 催芽沟规格 沟宽0.5 m~1.0 m,沟深0.6 m~0.8 m。使沟底保持在结冻层以下、地下水位以上即可。沟长根据 种子数量而定。在催芽沟周围挖设小排水沟。 3.2.6 种、沙比例 将种子与湿沙(沙子的湿度以手握成团而又不出水为宜)按容积比1︰3混合均匀,以备催芽。 3.2.7 种子入沟催芽 先在沟底铺一层10 cm厚的湿沙作排水层,然后将种、沙混合物放入催芽沟中,其厚度以30 cm~50 cm为宜。当种、沙混合物放到距地面20 ㎝时,上面覆盖一层10 ㎝厚的湿沙,再覆土呈屋脊形。种、沙 混合物入沟的同时,每隔0.7 m~1 m设一个通气孔(筒壁打孔的竹筒或木制通气孔,亦可用作物秸秆代 替)。 3.2.8 定期检查 沙藏催芽期间定期检查2~3次,若发现温度或湿度不符合要求时,要及时调节。 3.2.9 催芽强度检查 在播种前1周左右,从催芽沟取出种、沙混合物,将种子筛出,检查催芽强度。当露胚根的和裂嘴 的种子之和达到种子总数的30%~50%时,即可播种。若催芽强度达不到上述要求,将种子摊放在温度为 15 ℃~25 ℃的室内,厚度5 cm~10 ㎝,上覆湿布催芽;或摊放在竹席上,上面覆塑料薄膜,每天用 清水淘洗一次,勤翻动、勤洒水,使种子保持良好的湿度、温度和通气条件,达到催芽强度要求时方可 播种。 3.3 育苗选择 育苗地宜选择排水良好、有灌溉条件、地势平坦、土层深厚的沙壤土或壤土地段。土壤pH值为6~ 7.5。重粘土、盐碱土或低洼积水的地方不宜选作育苗地。 3.4 整地 3.4.1 耕翻地 秋天起苗或作物收割后进行耕地,翻耕深度为25 cm~30 cm,耕前育苗地施入腐熟的有机肥4000 kg/667㎡~5000 kg/667㎡和5%的辛硫磷颗粒剂2 kg/667㎡~3 kg /667㎡。来不及秋季翻耕时,也可 2 DB13/T 1500—2012 在早春土壤解冻后立即翻耕,春季翻耕深度为20 cm左右,随翻随耙,及时平整、镇压,清除草根、石 块,使育苗地达到细致平坦、上塇下实。 3.4.2 土壤消毒与作床、作垄 2 白皮松幼苗怕涝,宜采用高床或高垄育苗。作床或作垄前,每667 m 育苗地撒施入10 kg~20 kg的 硫酸亚铁粉末,翻入土中进行杀菌消毒。高床育苗时,床面的高度高出步道15 cm~25 cm,床面宽90 cm~ 100 cm,步道宽50 cm,苗床的长度通常为10 m~20 m。高垄育苗时按60 cm~80 cm行距作垄,垄高16 cm~ 18 cm。床面、垄面要平整。 3.4.3 播前灌水 播种前3 d~5 d,检查土壤墒情,若土壤水分不足,应灌足底水,待土壤表面稍干时用铁耙耧平, 即可播种。 3.5 播种 3.5.1 播种时间 春季土壤解冻后10 d内播种最佳。 3.5.2 播种方法 条播、撒播均可。播种量为40 kg/667㎡~50 kg/667㎡。一般条播播幅5 cm~10 cm,行距20 cm~ 25 cm。随播种随覆土镇压,覆土厚度1 cm~1.5 cm,然后用40%除草醚加水稀释,按2 g/㎡~3 g/㎡用 量均匀地喷洒于床面或垄面,再用草帘或草覆盖。 3.6 当年管理技术要点 3.6.1 鸟、鼠害的防治 白皮松出苗期,要严防鸟、鼠危害,以人工巡查惊吓为主,也可用磷化锌拌松籽等方法防治鼠害。 3.6.2 去除覆盖物与遮荫 当大部分幼苗出土后,选择阴天或傍晚揭去覆盖物,同时用透光度50%的遮荫网对幼苗进行遮荫。 遮荫3个月后可选择阴天除去遮荫网。 3.6.3 浇水 在苗木生长初期,灌溉应采取小水勤浇,以利降低地表温度。之后,除在施肥、喷施药剂和除草剂 时需要浇水外,一般保持土壤适度湿润,不宜浇水过多。速生期遇特殊干旱天气,应适时浇灌2~3次抗 旱水,且要浇足浇透。 3.6.4 追肥 白皮松幼苗长出侧根后进行追肥。全年追施氮肥2~3次,每次施硫酸铵10 kg/667㎡~15 kg/667 ㎡。可将硫酸铵稀释成1%的水溶液,浇施于苗床上,以利苗木充分吸收。最后一次可追施过磷酸钙,以 促进苗木木质化,增强抗性。 3.6.5 间苗 待幼苗出齐20 d后开始间苗,一般以260株/㎡为宜,每667㎡产苗量14~16万株。 3 DB13/T 1500—2012 3.6.6 松土检查 苗期要及时松土除草。除草坚持“除早、除小、除净”的原则。白皮松育苗地可采用化学除草,一 般在播种后出苗前用40% 除草醚加水稀释后均匀地喷洒在苗床上,用量2 g/㎡~3 g/㎡。出苗后再喷洒 一次50%捕草净,用量0.2 g/㎡~0.3 g/㎡。 3.6.7 越冬保护 在土壤封冻前,灌1次透水,地表干燥后,用碎细的表土盖苗,使苗木向一侧倾倒并埋土,埋土厚 度超过苗梢3 cm~5 cm;或用稻草进行覆盖。 3.7 幼苗移栽 白皮松育苗第二年可进行裸根分床育苗。用于造林绿化时,可先分床栽到容器袋里,当年雨季或在 第二年带容器袋造林。用于园林绿化时需经过多次移栽培养大苗,苗木长到l m以上时带土球栽植。 3.8 大苗培育 3.8.1 圃地选择 圃地以背风向阳、土层深厚(至少50 cm)、地势平坦、排水良好、pH值适宜(6~7.5)、地下水 位1 m~1.5 m以下、有灌溉条件的壤土为好。不宜使用长期种植玉米、蔬菜、马铃薯、棉花等作物的地 块。 3.8.2 整地 苗圃地要进行深翻,以0.5 m~0.8 m为宜。同时结合整地施入腐熟的圈肥或沤制的土杂肥5000 kg/667㎡,并施硫酸亚铁25 kg/667㎡。有关整地事项按3.4要求进行。 3.8.3 移植季节 白皮松苗木移植在早春顶芽萌动前进行。 3.8.4 移栽 选择两年生苗在早春萌动前带土移栽,株行距20 cm×60 cm;5年后带土进行第二次移栽,株行距 60 cm×120 cm;10年生苗高1 m左右,应带土团再移植一次。 3.8.5 管理技术要点 3.8.5.1 浇水和排水 每次移栽后要及时修好树盘,足量灌水,待水下渗后用细土覆盖保墒。根据天气情况,于7 d~10 d 后,浇第二次水,然后填平浅穴,土须高出地面10 cm。以后根据天气及土壤墒情适时浇水。灌溉后, 应适时浅锄破土保墒。夏季短时强降水或秋季持续降水时应及时排水。 3.8.5.2 施肥 每年在4月底至5月初施肥一次。肥料以农家肥、复合肥为主。开挖弧形沟,每株追施复合肥0.25 kg 或农家肥25 kg。 3.8.5.3 4 中耕除草 DB13/T 1500—2012 在生长季节,结合除草进行中耕。中耕时,对苗干基部附近的杂草,特别是缠绕的藤蔓类植物,应 及时清除。除草应除早、除小、除净。也可采用化学除草,即在杂草未出土之前,用40%的除草醚0.5 kg/667 ㎡~1.0 kg/667㎡或50%的西马津150g/667㎡(兑水60 kg~150 kg)喷于行间,二、三次即可达到除草目 的。 3.8.5.4 整形修剪 在白皮松大苗培育过程中,每年仅将病枯枝、贴地面枝、损伤枝等剪除即可,不必做太多的其它修 剪整形。对于偏冠树,可通过拉枝补充空间,促进苗冠均衡发展。在操作时,应注意保护中央领导干, 勿使其损伤。 4 主要病虫害防治 白皮松苗期的主要病虫害有猝倒病(立枯病)、落针病、松大蚜等,其危害特点及防治方法见附录A。 5 苗木出圃 5.1 起苗 5.1.1 起苗时间 白皮松起苗时间可以是春季、雨季和秋季。春季起苗宜在苗木尚未萌动前进行;秋季起苗宜在地上 部分停止生长时进行。避免在大风天起苗。 5.1.2 技术要求 白皮松作为绿化观赏树种时,均应采用大苗带土球栽植的方法。一般要求土球半径约为根颈直径的 5~10倍左右,土球高度约为土球直径的2/3左右。起苗时,先铲去表面浮土约3 cm~5 cm,然后在规定 土球大小的外围垂直下挖,切断侧根和须根,达到所需深度后,再向内斜削,使土球呈坛子形。起掘时 如遇到较粗侧根,应用剪枝剪剪断,或用手锯锯断,防止土球震动而松散。当土球直径在30 cm以上时,

pdf文档 DB13-T 1500-2012 白皮松育苗生产技术规程 河北省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1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1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DB13-T 1500-2012 白皮松育苗生产技术规程 河北省 第 1 页 DB13-T 1500-2012 白皮松育苗生产技术规程 河北省 第 2 页 DB13-T 1500-2012 白皮松育苗生产技术规程 河北省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SC 于 2022-10-26 10:43:29上传分享
友情链接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