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网唯一标准王
ICS 65.020.20 B31 备案号: 湖 DB42 北 省 地 方 标 准 DB 42/ T389—2014 代替 DB42/T388-2006 DB42/T389-2006 绿色食品 结球甘蓝高山栽培技术规程 Green food The alpine agricultural practice for cabbage (报批稿) (本稿完成日期:2013.11.20) 2014 - 02 - 28 发布 湖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2014 - 04 - 01 实施 发 布 DB42/ T389—2013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代替DB42/T 388-2006《无公害食品 高山结球甘蓝》、DB42/T 389-2006《无公害食品 结 球甘蓝高山栽培技术规程》。与DB42/T 388-2006和DB42/T 389-2006相比,除编辑性修改外,主要技术 变化如下: ——修改了海拔 1200m~1980m 为海拔 1200m~2200m。(见 1 范围) ——删除了 NY 5010 无公害食品 蔬菜产地环境条件(见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增加了 NY/T 391 绿色食品 产地环境技术条件,NY/T 394 绿色食品 肥料使用准则等(见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删除了术语和定义; ——增加了海拔高度的选择(见 4.1 海拔高度的选择); ——修改了苗床管理(见 4.4.3 苗期管理) ——增加了肥料使用按 NY/T 394 绿色食品肥料使用准则的规定执行(见 4.6.1 施肥); ——增加了生物防治(见 5.3 生物防治) ——增加了农药使用要求按 GB 4285、GB/T 8321 的规定执行(见 5.4 药剂防治); ——增加了“生产档案应有专人专柜保管,至少保存 2a”(见 7 生产档案); ——修改药剂防治整理为附录 A(见附录 A)。 本标准由长阳土家族自治县人民政府提出。 本标准由长阳土家族自治县农业局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湖北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长阳土家族自治县高山蔬菜研究所、长阳土 家族自治县质量技术监督局、湖北省神农架林区农林局、长阳土家族自治县高山蔬菜协会。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邱正明、朱凤娟、王兴国、李鹏程、聂启军、邓晓辉、刘巧丽、魏国、王海波、 沈蓉、李刚、郑清樽、覃孟。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DB42/T 388-2006 ——DB42/T 389-2006 I DB42/ T389—2013 绿色食品 1 结球甘蓝高山栽培技术规程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绿色食品高山结球甘蓝(Brassica oleracea L.var.capitata L.)栽培的产地环境、栽培技 术、病虫害防治、采收、生产档案的基本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湖北省海拔1200m~2200m的结球甘蓝高山栽培生产,长江流域其他高海拔地带可参 考应用。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4285 农药安全使用标准 GB 7718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 GB/T 8321 绿色食品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GB16715.4 瓜菜作物种子 甘蓝类 NY/T 391 绿色食品 产地环境技术条件 NY/T 394 绿色食品 肥料使用准则 NY 525 有机肥 NY/T 658 绿色食品 包装通用准则 NY/T 1056 绿色食品 贮藏运输准则 3 产地环境条件 产地环境质量应符合NY/T 391的规定。以pH5.8~6.7、土层深厚疏松、富含有机质、保水保肥的壤 土为宜。产地栽培耕坡小于25度,无明显遮荫,具备交通运输条件。 4 栽培技术 4.1 海拔高度的选择 结球甘蓝种植适宜海拔为1200m~2200m。并以坐西朝东、坐北朝南的地形方向为宜。 4.2 品种选择 应选择耐运输、耐抽薹、高产、商品性好的品种,宜选用京丰一号等品种。 4.3 栽培季节 3月下旬~7月中旬播种,4月~8月定植,7月~11月采收。 1 DB42/ T389—2013 4.4 播种育苗 4.4.1 苗床准备 4.4.1.1 床土配制 选用3a来未种过十字花科蔬菜的肥沃园土3份与充分腐熟的过筛圈肥1份配合,并按每1m3 加 N:P2O5:K2O为15:15:15的三元复合肥1kg或相应养分的单质肥料混合均匀待用。将床土铺入苗床,厚度 宜10cm。 4.4.1.2 床土消毒 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与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按1∶1比例混合,或25%甲霜灵可湿性粉剂与 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按9∶1比例混合,按每平方米用药8g~10g与4kg~5kg过筛细土混合,播种时 三分之二铺于床面,三分之一覆盖在种子上。 4.4.2 播种 种子应符合GB16715.4的要求。苗床浇足底水,明水渗干后将种子均匀播撒于床面,覆盖一层 0.6cm~0.8cm细土。 4.4.3 苗期管理 4.4.3.1 温度水分管理 播后搭盖小拱棚,覆膜。出苗前高温期加盖遮阳网,宜于幼苗出土后,揭开遮阳网,揭开两头薄膜 用低竹架架起透风。晴天育苗期间中午温高时加盖遮阳网。床土不干不浇水,浇水宜浇小水或喷水。 4.4.3.2 间苗剔苗 宜于第1片真叶时始及早间苗,剔除拥挤苗和病弱苗。 4.4.3.3 病虫防治 病害主要为猝倒病和霜霉病,虫害主要有黄曲跳甲、小菜蛾、菜青虫、蚜虫。具体防治方法见附录 A。 4.4.3.4 炼苗 定植前一周,采用减少浇水量、揭去薄膜和减少遮阳网覆盖时间的方式进行干旱锻炼和高低温锻炼。 4.5 整地定植 4.5.1 整地施肥 前作收获后及时翻耕,翻耕时施入基肥。有机肥和化肥相结合。在中等肥力条件下,每667㎡施优 质有机肥(以优质腐熟肥为例)3000kg~4000kg,配合施用氮磷钾肥。有机肥应充分腐熟后施用。 4.5.2 定植方法 宜采用穴栽法,取大小整齐一致的植株按株行距40cm×40cm打穴定植。 4.6 田间管理 2 DB42/ T389—2013 4.6.1 施肥 肥料使用应符合NY/T 394和NY 525的规定,甘蓝定植后在离每株根部约3cm处施复合肥,每株约 0.01kg。待缓苗成活后,即可覆土盖肥。在施入复合肥作底肥后,可不再作根外追肥,为促使早熟高产, 一般进行叶面追肥,每7d~10d 1次,在生长旺期连续施用2次~3次。 4.6.2 中耕除草 定植缓苗后选晴天中耕松土除草,莲座期结合除草进行中耕培土。在植株封行前进行最后1次中耕, 中耕要精细,除草要干净,并注意不伤叶片。 5 病虫害防治 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通过选用抗性品种,培育壮苗,加强栽培管理,科学施肥, 改善和优化菜田生态系统,创造一个有利于结球甘蓝生长发育的环境条件;优先采用农业防治、物理防 治、生物防治,配合科学合理的使用化学防治,将结球甘蓝有害生物的危害控制在允许的经济阙值以下。 5.1 农业防治 选用无病种子和抗病优良品种;培育无病虫害健康壮苗;合理轮作倒茬;注意及时排水灌水,防止 积水和土壤干旱;及时做好清洁田园,减少病虫源数量。 5.2 物理防治 设置黄板诱杀有翅蚜:用废旧纤维纸或纸板剪成100cm×20cm的长条,涂上黄色油漆,同时涂上一 层机油,挂在行间或株间,高出植株顶部,当黄板粘满蚜虫时,再重涂一层机油,宜7d~10d重涂一次。 每667㎡悬挂黄色粘虫板30块~40块。 5.3 生物防治 保护天敌,创造有利于天敌生存的环境条件,选择对天敌杀伤力低的农药;释放天敌;如捕食螨、 寄生蜂等。 5.4 药剂防治 农药使用要求应按照GB 4285、GB/T 8321的规定执行,禁止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严格执行农 药安全间隔期。化学农药的使用可参见附录A。 6 采收 在叶球大小定型,紧实度达到八成时即可根据市场需求陆续采收上市。 6.1 标识和标签 每一包装上应标明产品名称、产品的标准编号、商标、相应认证标识、生产单位(或企业)名称、 详细地址、产地、规格、净含量和包装日期等,标识上的字迹应清晰、完整、准确。 预包装产品标签应符合GB 7718的规定。 6.2 包装 3 DB42/ T389—2013 包装应符合NY/T 658的规定。 将从田间转运回来的甘蓝进行挑选,剔除在转运过程中挤压破损和病虫危害的甘蓝。按照保留1片~ 3片外叶的标准,用快刀切除多余的外叶,保持切口光滑整齐,尽量不让手指触摸切口。将经过挑选、 整理的甘蓝整齐地排放在厚度为5丝带孔的聚乙烯透明塑料薄膜袋中,每袋装菜2000g~2500g,袋口用 胶带封口。 6.3 预冷 采收后应及时进行预冷,当温度高于20℃时长距离运输时宜预冷,可选择真空预冷和常规预冷两种 方法。量大要求时间短时采用真空预冷,将包装好的甘蓝整齐摆放在真空预冷箱中预冷,预冷时间需要 1h。量小时间长时采用常规预冷,常规预冷可先包装后预冷,亦可先预冷后包装。用-1.0℃~-3.0℃需 要3h~4h,使甘蓝中心温度5℃~7℃。 6.4 贮存 贮存应符合NY/T 1056的规定。 如果预冷的甘蓝不是直接装车运走,宜搬进冷库贮存,以平置方式堆码,堆码的层数不宜过高。库 内堆码应保证气流均匀流通,产品的堆放应成列、成行整齐排列,行列之间留有30cm左右的间隙。贮 存时应按品种、规格分别贮存。贮存甘蓝时,适宜温度为0℃~1.0℃,空气相对湿度应保持在85%~95%。 6.5 运输 运输应符合NY/T 1056的规定。注意防雨淋、防晒、通风散热。长途运输采用仿冷链设备运输,运 输过程中要保持适当的温度和湿度,先在车厢底部铺一层18cm长,13cm宽的PVC薄膜,薄膜上平铺一 层棉被,棉被上再放一层与底层相同规格的PVC薄膜,然后将从真空预冷箱或冷库内贮藏的袋装甘蓝平 放、整齐堆叠至车箱上沿。不要超载,每车大约装载25t左右。用胶袋封好内层PVC薄膜,用专用针线 缝好棉被,最后用胶袋封好外层PVC薄膜,启运。 7 生产档案 生产者应建立生产档案,记录品种、施肥、病虫草害防治、采收以及田间操作管理措施;所有记录 应真实、准确、规范,并具有可追溯性;生产档案应有专人专柜保管,至少保存2a。 4 DB42/ T389—2013 AA 附 录 A (规范性附录) 结球甘蓝主要病虫害农药防治方法 表A.1给出了结球甘蓝高山生产主要病虫害药剂防治方法 表 A.1 防治对象

pdf文档 DB42-T 389-2014 绿色食品 结球甘蓝高山栽培技术规程 湖北省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7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7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DB42-T 389-2014 绿色食品 结球甘蓝高山栽培技术规程 湖北省 第 1 页 DB42-T 389-2014 绿色食品 结球甘蓝高山栽培技术规程 湖北省 第 2 页 DB42-T 389-2014 绿色食品 结球甘蓝高山栽培技术规程 湖北省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SC 于 2022-10-26 10:42:42上传分享
友情链接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