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网唯一标准王
ICS 73.080 D 04 备案号: 吉 DB22 林 省 地 方 标 准 DB22/T 2037—2014 泥炭地状态评价规范 Technical criterion for the assessment of peatlands status 2014 - 02 - 28 发布 吉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2014 - 04 - 30 实施 发 布 DB22/T 2037—2014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 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东北师范大学提出。 本标准由吉林省国土资源厅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东北师范大学泥炭沼泽研究所。 本标准起草人:孟宪民、王升忠、王忠强、李鸿凯。 I DB22/T 2037—2014 泥炭地状态评价规范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泥炭地状况评价的术语和定义、状态分类、评价指标体系、计算方法和评价结论。 本标准适用于泥炭地赋存状态、变化趋势和保护价值的评价。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DB22/T 1920 泥炭术语 3 术语和定义 DB22/T 1920 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健康泥炭地 healthy peatlands 泥炭地整体全部地段泥炭形成层完整,泥炭持续积累、湿地植被繁茂健康,水文功能齐全,湿地 功能效益价值大。 3.2 亚健康泥炭地 under-healthy peatlands 泥炭地主要湿地植物组成略有改变,湿地水文情势基本稳定;泥炭地仅有边缘地段泥炭形成层缺 失,存在限制泥炭地发育扩展的不利因素。 3.3 轻度退化泥炭地 slight degenerative peatlands 泥炭地30%以上地段泥炭形成层缺失,其他地段湿地植被向中生、旱生转变,地表积水不稳定,泥 炭地趋于退化。 3.4 中度退化泥炭地 meso-degeneration peatlands 泥炭地60%以上地段泥炭形成层缺失,其他地段湿地植被转变为中生、旱生群落,湿地排水明显, 湿地功能和效益已基本丧失。 3.5 1 DB22/T 2037—2014 重度退化泥炭地 heavy-degeneration peatlands 泥炭地全部地段泥炭形成层缺失,地表湿地植被缺失,湿地水文情势丧失,湿地功能和效益完全丧 失。 3.6 泥炭地状态指数 peatlands statue index(PSI) 采用泥炭化扰动指数、湿地植被指数和湿地水文指数综合计算出来的表征泥炭地保护利用价值的定 量指标。 3.7 泥炭形成层 peat formation layer 泥炭形成(即草根层)是泥炭地中固定大气二氧化碳、形成植物体生物量、改造转化死亡植物残体为 泥炭的关键层位。泥炭形成层的缺失意味着泥炭形成过程中断。 3.8 泥炭化扰动指数 paludicultural disturbce index 表征被评价泥炭地泥炭化过程受干扰程度的指标,用于反映被评价泥炭地所承受的扰动负荷和环境 压力,间接地反映被评价泥炭地的赋存状态。 3.9 湿地植被指数 wetlands vegetation index 被评价泥炭地内的旱生植被、中生植被、湿生植被、沼生植被、水生植被类型和重要程度的指标, 用于反映被评价泥炭地的植被演替阶段和变化趋势。 3.10 旱生植被 arid vegetation 能够耐受缺水环境的植被,其结构和生态选择有利缺水环境。 3.11 中生植被 mesogenous vegetation 形态结构和适应性介于湿生植物和旱生植物之间,不能忍受严重干旱和长期水涝,只能在水分适中 的环境中生活的植被。 3.12 湿生植被 humidity vegetation 生活在阳光充足、水分饱和的湖沼边缘,根与茎之间有通气组织的植物类型。 3.13 沼生植被 2 paludine vegetation DB22/T 2037—2014 植株的根系及近于基部地方浸没水中,一般生长于沼泽浅水中或地下水位较高地表的植物群落。 3.14 水生植被 aquatic vegetation 那些能够长期在水中正常生活的植物,其叶子柔软而透明,有的丝状叶可以大大增加与水的接触面 积,使叶子能最大限度地得到水里很少能得到的光照和吸收水里溶解得很少的二氧化碳,保证光合作用 的进行。 3.15 湿地水文情势指数 index of hydrological regime of wetlands 表征泥炭地排水去路、淹水历时、水位深度等一系列湿地水文特征的综合数据指标。 3.16 排水去路 drainge channel 因为自然侵蚀或人工挖掘形成的泥炭地积水排泄的通道,并由此改变泥炭地自然水文情势。 3.17 淹水历时 period of waterlogging 泥炭地非冻结期内的年淹水天数,表征泥炭地积水状况。 3.18 淹水深度 depth of waterlogging 泥炭地年平均积水深度,表征泥炭地的水文状况。 4 泥炭地状态分类 按泥炭地状态指数(PSI)将泥炭地划分为以下5个状态,其保护利用方向: ——健康泥炭地:严格保护; ——亚健康泥炭地:修复保护; ——轻度退化泥炭地:修复重建; ——中度退化泥炭地:选择性利用; ——重度退化泥炭地:开发复垦。 5 泥炭地状态评价指标体系 泥炭地状态评价指标体系见表1。 3 DB22/T 2037—2014 表 1 泥炭地状态评价指标体系 泥炭地状态评价 类型名称 泥炭地状态指数 状态描述 保护利用方向 泥炭地全部地段泥炭形成层完整,泥炭持续积累、湿地植被 健康泥炭地 PSI≥75 亚健康泥炭地 55≤PSI<75 严格保护 繁茂健康,湿地水文情势稳定,湿地功能效益价值大。 泥炭地上湿地植被组成略有改变,湿地水文情势基本稳定; 泥炭地仅有边缘地段泥炭形成层缺失,存在限制泥炭地发育 修复保护 扩展的不利因素。 轻度退化泥炭地 35≤PSI<55 泥炭地 30%以上地段泥炭形成层缺失,其他地段湿地植被向 重建保护 中生、旱生转变,湿地水文情势劣化,泥炭地趋于退化。 泥炭地 60%以上地段泥炭形成层缺失,其他地段湿地植被转 中度退化泥炭地 20≤PSI<35 变为中生、旱生群落,湿地排水明显,湿地功能和效益已基 选择性利用 本丧失。 泥炭地全部地段泥炭形成层缺失,地表湿地植被缺失,湿地 重度退化泥炭地 6 PSI<20 开发复垦 水文情势丧失,湿地功能和效益完全丧失。 泥炭地状态指数计算方法 6.1 泥炭化扰动指数 6.1.1 权重 以对泥炭化过程的扰动程度表征泥炭化过程的强弱或泥炭化过程存在与否,以评价泥炭地健康状 态。泥炭化扰动指数及分权重见表2。 表 2 泥炭化扰动指数构成与分权重 项目 泥炭化层缺失 泥沙掩埋 人类活动 权重 0.35 0.35 0.30 扰动 未见泥炭化 泥炭化层缺 泥炭化层缺 泥炭地表 盖层占总 盖层占总面 开沟 放 开采 类型 层缺失 失面积小于 失面积大于 层无盖层 面积 30% 积 60%以上 排水 牧 活动 30% 60% 0.3 0.1 0.1 0.5 0.3 0.2 分权 0.6 重 6.1.2 计算方法 泥炭化扰动指数计算见公式(1) 。 4 以下 0.6 0.3 DB22/T 2037—2014 D= A ´ (0.35 ´ L + 0.35 ´ S + 0.3 ´ H ) ...........................(1) T 式中: D :泥炭化扰动指数; L : 泥炭化层缺失面积,单位为平方米(m2); S :泥沙掩埋面积,单位为平方米(m2); H :人类活动影响面积,单位为平方米(m2); T :泥炭地总面积,单位为平方米(m2); A : 泥炭化扰动指数的归一化系数,本标准统一定义为100。 6.2 植被覆盖指数 6.2.1 权重 用不同植物群落类型和所占面积,表征泥炭地植被类型和发展趋势。 湿地植被指数的分权重见表3。 表 3 湿地植被指数分权重 植被 类型 水生植物群落 沼生植物群落 湿生植物群落 中生植物群落 旱生植物群落 0.3 0.3 0.2 0.1 0.1 类型 权重 占总面 积比 分权重 60% 30% 0 60% 30% 0 60% 30% 0 60% 30% 0 60% 30% 0 0.6 0.3 0.1 0.6 0.3 0.1 0.6 0.3 0.1 0.6 0.3 0.1 0.6 0.3 0.1 6.2.2 计算方法 湿地植被指数计算见公式(2)。 V = A ´ (0.3 ´ Q + 0.3 ´ M + 0.2 ´ W + 0.1 ´ H + 0.1 ´ D) ...................(2) T 式中: V : 湿地植被指数; 2 Q :水生植被面积,单位为平方米(m ); M :沼生植被面积,单位为平方米(m2); W :湿生植被面积,单位为平方米(m2); H :中生植被面积,单位为平方米(m2); D :旱生植被面积,单位为平方米(m2); T :泥炭地总面积,单位为平方米(m2); A :植被覆盖指数的归一化系数,本标准定义为100。 6.3 泥炭地水文情势综合指数 5 DB22/T 2037—2014 6.3.1 权重 泥炭地水文情势要素包括了降水、径流、蒸发、输沙、水位、水质等多项指标,为简化调查项目, 采用有无非正常排水去路、淹水历时、积水深度3个指标表征泥炭地水文情势综合特征,见表4。 表 4 泥炭地水文情势权重 项目 排水去路 淹水历时 水位深度 权重 0.4 0.3 0.3 结 矿体表层 切沟深与 切沟深达 夏季 3 个 夏季 1 个 夏季不 地表积水 地表积水 无地表积 构 和边缘无 长度均达 基底,纵贯 月以上淹 月淹水面 淹水面 >2cm 面 0-2cm 面 水面积 类 侵蚀面积 一半面积 矿床面积 水面积 积 积 积 积 0.6 0.3 0.1 0.6 0.3 0.1 0.6 0.3 型 分权重 0.1 6.3.2 计算方法 湿地水文情势指数计算见公式(3)。 W = A ´ (0.4 ´ D + 0.3 ´ P +

pdf文档 DB22-T 2037-2014 泥炭地状态评价规范 吉林省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1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1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DB22-T 2037-2014 泥炭地状态评价规范 吉林省 第 1 页 DB22-T 2037-2014 泥炭地状态评价规范 吉林省 第 2 页 DB22-T 2037-2014 泥炭地状态评价规范 吉林省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SC 于 2022-10-26 10:14:19上传分享
友情链接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