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网唯一标准王
ICS 65.020.20 B 05 DB34 安 徽 省 地 方 标 准 DB 34/T 1674—2012 盆栽长春花生产技术规程 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Changchun Potted Flower Production 文稿版次选择 2012 - 08 - 09 发布 安徽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2012 - 09 - 09 实施 发 布 DB34/T 1674—2012 前 言 本标准按照 GB/T 1.1-2009 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安徽省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安徽省蓝斯凯园林工程有限公司提出。 本标准由安徽省农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安徽省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安徽省蓝斯凯园林工程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张金云、束冰、刘真苗、刘小苗、潘海发、朱德建、刘明龙、沈兵。 I DB34/T 1674—2012 盆栽长春花生产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盆栽长春花生产的术语和定义、设施要求、建址环境、基质配制、栽培管理、病虫害 防治、分级、包装、标识、运输。 本标准适用于安徽省盆栽长春花高效优质生产。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3838-2002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GB/T 8321 (所有部分)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GB/T 18247.2 主要花卉产品等级 第 2 部分:盆花 GB/T 18247.4 主要花卉产品等级 第 4 部分:花卉种子 JB/T 10594 日光温室和塑料大棚结构与性能要求 NY/T 496 肥料合理使用准则 通则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穴盘 专用花卉育苗穴盘,规格:人工播种一般采用 72 穴或 128 穴穴盘,自动播种机进行播种采用 200 穴或 288 穴育苗盘。 3.2 种子 F1 代种子。 4 设施要求 生产设施栽培所用的塑料大棚(单棚或联栋)或日光温室的结构与性能应符合 JB/T 10594 的规定。 5 建址环境 1 DB34/T 1674—2012 交通方便,地势高燥,排水良好,通风性好,周围没有高大的建筑物,两侧没有高大的防风林带。 6 基质配制 育苗基质应具有疏松、透气性好、保水保肥、清洁无病害、保水保肥特性。一般选用进口或国内生 产的专用育苗基质或自行配制。例如泥炭土:珍珠岩:蛭石=3:1:0.4;或泥炭土:椰糠:珍珠岩=2:1:1 等 混合基质。pH 5.5~6.0。 6.1 基质消毒 进口或国内生产的专用育苗基质根据其说明书要求是否要消毒,自行配制的基质一定要严格消毒。 6.1.1 日光消毒 在夏季,将基质堆放在清洁的混凝土或铁皮上,摊平,厚度不能超过 10 cm,暴晒 5 d~15 d。或 在夏季温室、大棚休闲期间,将基质喷水,使其含水量达到 80%,堆成 20 cm~25 cm 高,覆盖塑料 薄膜,将棚室密闭升温 10 d~15 d。 6.1.2 蒸气消毒 基质堆高 20 cm,长度根据地形而定;基质含水量为 35%~45%为宜;全部用防水、耐高温布盖 上,封严实;从基质一端的开口处用耐热管导入蒸气,在 80℃至 95℃高温下,消毒 30 min~60 min。 6.1.3 化学药剂消毒 6.1.3.1 甲醛 40%甲醛稀释 40~50 倍,均匀喷洒在基质上,每立方米基质中喷洒药液 30 L~40 L,然后集中 成堆,上覆盖塑料膜,密闭 24 h~48 h,使用前去掉覆盖物,摊开基质,待甲醛气体完全挥发后使用, 以避免药剂残留危害。 6.1.3.2 甲霜灵、代森锰锌 每立方米基质用 25%甲霜灵可湿性粉剂 9 g,加 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 10 g,参细土 4 kg~ 5 kg 拌匀,将其中 1/3 撒在种子下面,即撒即播,播后将其余的 2/3 盖在种子上面。 6.1.3.3 氯化苦 将基质一层层堆放,每层 20 cm~30 cm;每层每平方米均匀撒布氯化苦 50 ml;最高堆 3~4 层, 快速堆好后用薄膜盖好密闭;温度最好在 15℃~20℃,温度在 20℃以上时保持 10 d, 15℃~20℃时 保持 15 d,然后揭去薄膜,多次翻动,使氯化苦充分挥发散尽避免药剂残留危害。 7 栽培管理 7.1 肥水管理 灌溉用应水符合 GB 3838-2002 中 Ⅳ 类标准。肥料的使用按照 NY/T 496 的规定执行。 7.2 7.2.1 2 种苗生产 种子 DB34/T 1674—2012 种子质量符合 GB/T 18247.4 花卉种子等级规定要求。 品种可选杏喜(Apricotdelight)、蓝珍珠(Blue0pearl)、冰箱(Cooler)系列,热浪(Heatwave)系列, 如:兰花(Orchid)、葡萄(Grape)、阳伞(Parasol);热情(Passion)、太平洋(Pacificas);小不点(Little) 系列,如:琳达(Linda)、小白(Blanche)、亮眼(Brithteye)。最新品种有阳台紫(Balconylavender); 樱桃吻(Cherrykiss);加勤比紫(Carebbeanlavender)等。 7.2.2 育苗 7.2.2.1 穴盘育苗 育苗盘使用前,用 1%甲醛溶液消毒。采用人工或自动播种机进行播种,将育苗基质填充到穴盘中, 一般填充量为穴盘容量的 80%~85%,播种机要调整到最合适的状态,传送带速度、刷土的刷子高度 要适中,确保穴盘填土不松不实为最佳状态(一般可稍实一些)。播种后的穴盘要覆盖好基质,厚度为 0.2 cm~0.5 cm。 7.2.2.2 扦插育苗 设施内栽培全年均可进行。在花未开放前剪取萌发的顶端嫩枝,长 2~3 个节,去掉下叶,大叶剪 去一半,然后用生根剂 400 倍液和黄泥混合成泥浆,将插穗剪口蘸点泥浆,插入育苗池;插苗池介质 可用粗沙或黄泥,温度 20℃~25℃;扦插在薄膜下进行,并用竹竿支撑小拱棚遮阴 5 d~7 d,视插条 恢复情况,早晚揭去遮阴网,15 d~20 d 后即可移栽上盆。 7.3 播后管理 将播种好的穴盘置于白天 28℃左右、夜晚 20℃左右环境中,每天喷水保持基质充分湿润,空气相 对湿度 80%以上。 7.3.1 苗期管理 播种后 4 d 左右开始出苗,当有 80%的种子发芽出土后,应降低环境温度或转移到较低温度的温 室中栽培,保持白天最高温度 26℃、夜间最低温度 15℃,逐渐加强光照,加强通风,基质仍需保持湿 润,但要防止过湿,避免幼苗徒长;气温 26℃以上,晴天强光时,应盖遮阳网。真叶长出 2 对后,可 结合浇水喷施 0.1%的 N:P:K=20:10:20 肥液,每隔 7 d~10 d 喷施 1 次,第一次施肥后要施用保 护性的杀菌剂 1 次。当真叶长出,苗株开始快速生长,保持基质湿度为 50%~70%,浇水前让基质有 轻微的干燥。尽量做到早上浇水。 7.3.2 7.3.2.1 上盆管理 上盆 扦插苗或者当播种苗第 3 对真叶长出后就可移植上盆。盆栽基质可用泥炭:珍珠岩=4:1,消毒方法 同播种用基质。通常使用上口直径 19 cm、高 14 cm、底部直径 11 cm 的花盆作为定植容器;每盆定 植 1~3 株壮苗(按花盆或营养钵大小及使用要求确定)。 上盆操作工序是: 1) 先将少量盆土放入营养钵内; 2) 穴盘苗或播种箱在定植前一天傍晚应浇透水; 3) 用铁签或薄竹片将小苗从穴盘内或播种箱中撬出,或从穴盘底部顶出,也可在尽量不伤根 的情况下轻轻捏住穴盘穴孔外侧,积压穴盘基质,挤出穴盘苗; 4) 从穴盘取出的小苗放入营养钵内,穴盘苗所带基质尽量要完整; 3 DB34/T 1674—2012 5) 继续添加盆土到营养钵内,添土过程中,轻轻晃动营养钵,添至苗木原来基质埋藏处。尽 量避免整个植株和叶片上粘上大量盆土,否则要及时清除; 6) 栽后立即灌一次杀菌剂药水,可浇至半透水;发现有叶片吸附于盆土表面的,用手轻轻将 叶片拉起,并用低压喷雾器喷水清洗植株叶片。 7.3.2.2 上盆后管理 ——上盆初期管理:上盆后要进行缓苗,幼苗要遮荫 3 d~5 d,温度控制在 18℃~20℃,遇高温、 阳光强时,遮荫 7 d~10 d;缓苗期间忌积水,“见干见湿”,缓苗后,即可浇肥。 ——光照:长春花为喜光植物,夏天无需遮阴物;在冬天及早春光照不足的情况下需进行人工补充 光照。 ——温度:白天温度 21℃~24℃,夜间温度 18℃~20℃为宜。冬季温度不得低于 10℃。如遇霜冻 天气,需用竹杆内搭一层小拱棚,采用薄膜覆盖,有条件的可加温。 ——水肥:采用排水良好的基质,浇水要“见干见湿”。施肥可采用 N:P:K=20:10:20 的水溶 性肥料,上盆后第一个月施肥浓度为 0.2%,第二月以后浓度 0.3%,每隔 7 d~10 d 施 1 次。 在冬季气温较低时,要减少施肥量,严格控制浇水,以干燥为好。夏季浇水尽量避免在上午 10:00 至下午 4:00 点钟期间,宜在傍晚浇透水分,早晨在 7:00~8:00 点钟再向叶面喷 洒一遍水。 ——整形:长出 4~6 片真叶时(约 8 cm~10 cm 高)开始摘心,新梢长出 4~6 片叶时(约第一次 摘心后 15 d~20 d)进行第二次摘心,摘心最好不超过 3 次。最后一次摘心直接影响开花期, 通常要在预定植株开花前的第 20 d~25 d 进行最后 1 次摘心。 8 病虫害防治 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原则,优先采用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配合合理使用化学防治。 8.1 农业防治 选用抗病品种,创造适宜的生育环境条件,培育壮苗,增施经无害化处理的有机肥,合理使用化肥, 清洁棚室。 8.2 生物防治 积极保护利用天敌,使用生物农药。 8.3 物理防治 黄板诱杀,使用太阳能诱虫灯等。 8.4 化学防治 农药使用严格按照 GB/T 8321(所有部分) 的规定执行;严格控制农药浓度及安全间隔期,注意 交替用药,合理混用;禁用违禁农药。 主要病虫害防治技术详见规范性附录 A。 9 分级、包装、标识、运输 9.1 4 分级 DB34/T 1674—2012 按照 GB/T 18247.2 的规定执行盆花分级。 9.2 包装、标识 选用不易破损、干燥、清洁、无异味的包装材料进行包装。包装标签上应注明花木名称、产地、采 收日期、包装数量、运输时注意事项等。 9.3 运输 运输工具应有通风设备,运输途中应防止

pdf文档 DB34-T 1674-2012 盆栽长春花生产技术规程 安徽省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0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0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DB34-T 1674-2012 盆栽长春花生产技术规程 安徽省 第 1 页 DB34-T 1674-2012 盆栽长春花生产技术规程 安徽省 第 2 页 DB34-T 1674-2012 盆栽长春花生产技术规程 安徽省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SC 于 2022-10-26 10:09:49上传分享
友情链接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