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网唯一标准王
ICS 65.020.20 B 05 DB34 安 徽 省 地 方 标 准 DB 34/T 1677—2012 三色堇工厂化种苗生产技术规程 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Pansy Factorization Seedling Production 文稿版次选择 2012 - 08 - 09 发布 安徽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2012 - 09 - 09 实施 发 布 DB34/T 1677—2012 前 言 本标准按照 GB/T 1.1-2009 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安徽省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合肥华绿种苗有限公司提出。 本标准由安徽省农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安徽省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合肥华绿种苗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张金云、曹传取、刘真苗、王吉升、史志话、束冰、潘海发、朱德建。 I DB34/T 1677—2012 三色堇工厂化种苗生产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三色堇工厂化种苗生产的术语和定义、设施要求、生产管理、病虫害防治、包装、标 识、运输。 本标准适用于安徽省三色堇工厂化种苗高效优质生产。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3838-2002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GB/T 8321(所有部分)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GB/T 18247.4-2000 主要花卉产品等级 第 4 部分:花卉种子 JB/T 10594 日光温室和塑料大棚结构与性能要求 NY/T 496 肥料合理使用准则 通则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种苗 指穴盘苗。 3.2 穴盘 花卉育苗专用穴盘,规格一般为 200 或 288 穴。 3.3 种子 F1 代种子。 3.4 基质 进口或国内生产的专用配方基质,以及自行配制基质。 1 DB34/T 1677—2012 3.5 蛭石 育苗专用蛭石,片径 3 mm~5 mm。 3.6 珍珠岩 育苗专用珍珠岩,颗粒均匀,粒径 1 mm~3 mm。 4 设施要求 4.1 设施类型 生产所用的塑料大棚(单棚或联栋)或日光温室的结构与性能应符合 JB/T 10594 的规定。 4.2 建址环境 4.2.1 产地环境 交通方便,地势高燥,排水良好,通风性好,周围没有高大的建筑物,两侧没有高大的防风林带。 4.2.2 基质配制 基质应具有疏松、透气性好、保水保肥、清洁无病害的特性。一般选用进口或国产专用育苗基质, 或自行配制。例如泥炭 85%+珍珠岩 10%+蛭石 5%。泥炭不要太细,pH 值 5.5~6.0。 4.2.3 基质消毒 自行配制的基质一定要严格消毒。进口或国产专用育苗基质根据其说明书要求。 4.2.3.1 日光消毒 在夏季,将配制好的基质堆放在清洁的混凝土或铁皮上,摊平,厚度不能超过 10 cm,暴晒 5 d~ 15 d。或在夏季温室、大棚休闲期间,将基质喷水,使其含水量达到 80%,堆成 20 cm~25 cm 高, 覆盖塑料薄膜,将棚室密闭升温 10 d~15 d。 4.2.3.2 蒸气消毒 基质堆高 20 cm,长度根据地形而定;基质含水量为 35%~45%为宜;全部用防水、耐高温布盖 上,封严实;从基质一端的开口处用耐热管导入蒸气,在 80℃~95℃高温下,消毒 30 min~60 min。 4.2.3.3 4.2.3.3.1 化学药剂消毒 甲醛 40%甲醛稀释 40~50 倍,均匀喷洒在基质上,每立方米基质中喷洒药液 30 L~40 L,然后集中 成堆,上覆盖塑料膜,密闭 24 h~48 h,使用前去掉覆盖物,摊开基质,待甲醛气体完全挥发后使用, 以避免药剂残留危害。 4.2.3.3.2 2 甲霜灵、代森锰锌 DB34/T 1677—2012 每立方米基质用 25%甲霜灵可湿性粉剂 9 g,加 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 10 g,参细土 4 kg~ 5 kg拌匀,将其中 1/3 撒在种子下面,即撒即播,播后将其余的 2/3 盖在种子上面。 4.2.3.3.3 氯化苦 将基质一层层堆放,每层 20 cm~30 cm;每层每平方米均匀撒布氯化苦 50 ml;最高堆 3~4 层, 快速堆好后用薄膜盖好密闭;温度最好在 15℃~20℃,温度在 20℃以上时保持 10 d,15℃~20℃时 保持 15 d,然后揭去薄膜,多次翻动,使氯化苦充分挥发散尽避免药剂残留危害。 4.2.4 肥水管理 灌溉用水应符合 GB 3838-2002 中 Ⅳ 类标准。肥料的使用按照 NY/T 496 的规定执行。 5 生产管理 5.1 品种及种子 选用泛美公司的‘超级宾哥’系列,S&G 的‘得大’系列,以及 S&G 新近推出的‘巨人’系列,中国青 岛的‘美田’、德国的‘想象力’、日本的‘帝国巨人’等。 种子质量符合 GB/T 18247.4-2000 花卉种子等级规定要求。 5.2 播种 采用自动播种机进行播种,播种前对播种容器用 1%甲醛溶液消毒。将育苗基质填充到穴盘中,填 充量为穴盘容量的 80%~85%,播种机要调整到最合适的状态,传送带速度、刷土的刷子高度要适中, 确保穴盘填土不松不实为最佳状态(一般可稍实一些)。播种后的穴盘要覆盖好基质,厚度在 0.6 cm~ 1.0 cm。 5.3 催芽 温度为 18℃~22℃,湿度为 90%左右,催芽时间正常需 5 d 左右。穴盘苗出催芽室时间的撑控 非常重要,一定要细心观察,及时发现问题,切忌为了避免徒长而提前出催芽室。 5.4 幼苗期 采用 70%遮阳网双层遮阳,并保证空气湿度在 85%~90%左右,7 d 后可逐渐降低遮阴度和空气 湿度;大约 10 d 后,开始进入控水施肥阶段,一般使用专用进口育苗基质的,288 规格的穴盘(自重 在 0.5 kg),控水到盘重在≦0.8 kg 时(下同),开始施肥(自选配制的基质,应视具体情况而定)。 夏季,天气热,三色堇如果生长缓慢,这个时候以 N:P:K=20:10:20 肥料为主,EC 值控制在≦0.5,10000 lx≦光照强度≦12000 lx,温度控制在 20℃~22℃左右。 5.5 大苗期 一般需 15 d 左右。控水到盘重在≦0.6 kg 时开始施肥,进入快速生长阶段,开始施用含钙量高 的 N:P:K=13:0:13、13:2:13 或 15:0:15,交替使用,0.8≦EC≦1.2。光照强度≥35000 lx,中午光照 强时适当遮阴(用遮光率 50%的遮阳网)并加强通风,加大干湿循环,视生长状况使用 A-Rest、B-9 或 Bonzi 等常用的生长调节剂来控制其高度。 5.6 种苗出圃 3 DB34/T 1677—2012 要求生长整齐、叶色浓绿、根系发达、无徒长现象及病虫害。真叶 5~6 片,株高 3 cm 左右,冠 幅 2.5 cm~3.0 cm。 5.7 炼苗 2 d~5 d。 6 病虫害防治 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原则,优先采用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配合合理使用化学防治。 6.1 农业防治 选用抗病品种,创造适宜的生育环境条件,培育壮苗,增施经无害化处理的有机肥,合理使用化肥, 清洁棚室。 6.2 生物防治 积极保护利用天敌,使用生物农药。 6.3 物理防治 黄板诱杀,使用太阳能诱虫灯等。 6.4 化学防治 农药使用严格按照 GB/T 8321(所有部分)的规定执行;严格控制农药浓度及安全间隔期,注意交 替用药,合理混用;禁用违禁农药。 主要病虫害防治技术详见规范性附录 A。 7 包装、标识、运输 7.1 包装 纸箱等包装容器须按产品的大小规格设计,每批产品所用的包装、单位质量应一致,规格一般为 53 cm×53 cm×28 cm,每箱装 5 盘或 6 盘。 7.2 标识 每一包装上应标明产品名称、标准编号、商标、生产单位(或企业)名称、详细地址、产地、规格、 净含量、包装日期和认证号等,标志上的字迹应清晰、完整、准确。纸箱上面印有“严禁重压,切忽倒 置”字样,侧面应标有明显的方向箭头,以提示装有种苗的包装箱只能正面朝上,一定不能倒置。 7.3 运输 发货装箱前注意控制水分。 4 DB34/T 1677—2012 AA 附 录 A (规范性附录) 主要病害虫防治技术 表A.1 主要病害防治技术 主要病害 关键技术 1.避免在低洼地种植;穴盘育苗的基质严格消毒; 叶斑病 2.若温度较高,湿度较大,需密切观察植株;在发病初期立刻隔离病株并尽快销毁,及时喷洒 50 %甲基硫菌灵或 30%百菌清悬浮液 600 倍液。 1.穴盘苗从催芽室出来前,首先将苗床、地面及周围工具进行消毒,用甲醛与水按 3∶1 混匀后 喷洒苗床等,然后封闭大棚,3 d 后打开天窗、侧卷帘等,让其充分通风透气; 漆斑病 2.穴盘苗从催芽室出来后,开始注意水分管理,避免过度向植株浇水,增加株间通风透光,以降 低周边湿度; 3.密切观察,发现病株及时挖除。 1.保持棚室干净卫生,清除附近黄瓜花叶病毒的寄主; 花叶病 2.及时防治蚜虫、叶蝉等刺吸式害虫; 3.选择抗病性优良的品系,精选健康种子。栽培过程中发现少数病株,要及时挖除; 4.以预防为主。用病毒A 20%粉剂 500 倍液全株喷施; 表A.2 主要虫害防治技术 主要虫害 关键技术 1. 用黄色捕虫板诱杀; 蚜虫 2.用丙硫克百威 20%乳油 1500~3000 倍液、10%吡虫啉 1000~2000 倍液、2000~2500 倍的 3%啶虫咪乳油、90%可溶性粉剂氢氧化铜、或 20%丁硫克百威乳油 3000~4000 倍等液,每隔 7 d~ 10 d 1 喷雾 1 次,连续 3~4 次。 1.蓝色捕虫板诱杀; 蓟马 2.发生早期可喷雾 50%辛硫磷 1000~1500 倍液、25%吡虫啉可湿性粉剂 2000 倍或 5%啶虫 脒可湿性粉剂 2500 倍液。 1.以预防为主,在棚室各通风口加一层尼龙纱,可避免外来虫源; 白粉虱 2. 用黄色捕虫板诱杀; 3.在幼虫时,及时喷雾 2.5%溴氰菊脂乳油 2000 倍液、25%扑虱灵可湿性粉剂 6000 倍、或 10 %吡虫啉 1000~1500 倍液等,每 3 d~5 d 一次,连续 2~3 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pdf文档 DB34-T 1677-2012 三色堇工厂化种苗生产技术规程 安徽省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9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9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DB34-T 1677-2012 三色堇工厂化种苗生产技术规程 安徽省 第 1 页 DB34-T 1677-2012 三色堇工厂化种苗生产技术规程 安徽省 第 2 页 DB34-T 1677-2012 三色堇工厂化种苗生产技术规程 安徽省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SC 于 2022-10-26 09:47:43上传分享
友情链接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