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网唯一标准王
ICS 65.020 FORMTEXT B 05 备案号:34942-2012 湖 北 DB42 省 地 方 标 准 DB42/T 843—2012 稻林套播油菜生产技术规程 Technique rules of rapeseed undersowing in rice field 2012-06-18 发布 湖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2012-08-18 实施 发 布 DB42/T 843—2012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 《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给出的规则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标准由华中农业大学提出。 本标准由华中农业大学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华中农业大学植物科学技术学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周广生 陈爱武 张长生 王积军 鲁剑巍 吴江生 傅廷栋。 I DB42/T 843—2012 稻林套播油菜生产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稻林套播油菜生产的技术要求、田间管理及收获贮藏。 本标准适用于湖北省油稻稻三熟制地区稻林套播油菜的生产。 本标准不适用于油菜的其它生产模式。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标准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4285 农药安全使用标准 GB 4407.2 经济作物种子质量标准—油料类 GB/T 8321.5 农药安全合理使用准则(五) GB/T 8321.6 农药安全合理使用准则(六) GB/T 8321.8 农药安全合理使用准则(八) GB/T 8321.9 农药安全合理使用准则(九) NY 414 低芥酸低硫苷油菜种子 NY/T 496 肥料合理使用准则 NY/T 794 油菜菌核病防治技术规程 NY/T 1087 油菜籽干燥与储藏技术规程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稻林套播油菜 rapeseed undersowing in rice field 在晚稻收获前一段时间开好围沟后播种油菜,在晚稻收获后及时整理厢沟并追施苗肥的一种生产方 式。 3.2 适宜茬口 previous crop and its stubble field 指一块地上栽种的前后季作物及其替换次序的总称。 4 技术要求 1 DB42/T 843—2012 4.1 品种选择 依据耕作制度和气候特点,选择扎根力强、根颈短、不易线苗、根冠比大、主花序长、分枝少的中 早熟品种,种子品质符合 NY 414 中的规定,种子质量符合 GB 4407.2 中的规定。 4.2 油菜茬口 选择在 10 月底前成熟的晚稻品种。 4.3 大田准备 栽插晚稻时预留厢沟。晚稻晒田后立即开好“三沟”,做到沟沟相通,排灌方便。没有晒田的田块 应在收割前 20d 左右,开好“三沟”,排水晾田。 开沟整厢可分 2 次进行。在水稻生长期间,预做沟厢,晚稻腾茬后再及时补挖“三沟”。厢宽一般 为 1.0m~1.2m,厢沟宽 15cm~20cm、深 18cm~20cm,腰沟、围沟宽 20cm、深 25cm~30cm。低洼田要 适当缩小厢宽并增加沟的深度。 4.4 肥料施用 施肥原则符合 NY/T 496 中的规定,并采用基肥重、追肥轻的肥料运筹模式。基肥选用氮磷钾复合 2 肥。苗肥早施、薹肥轻施。有机肥可作为腊肥在越冬后施用。中等肥力田块每 667m 施有机肥 800kg~ 1000kg,纯氮 10kg~12kg、五氧化二磷 8kg~10kg,氧化钾 6kg~8kg,硼砂 1.0kg~1.5kg。氮肥按底 肥、苗肥(包括腊肥、早春接力肥)、薹肥 3:5:2 合理运筹,磷、钾、硼作底肥。 5 大田管理 5.1 播前田间水分控制 油菜播种前3d~5d 清理“三沟”。播种前1d~2d 如田间墒情不足,灌水一次,达到厢面湿润。 5.2 基肥 基肥为氮、磷、钾复合肥。晚稻厢面湿润时立即施用基肥。一般在晚稻收获前8d~10d 全部均匀撒 施于地表。 5.3 播种 5.3.1 播种期 一般在水稻收获前6d~8d 播种。适宜播期为10月中、下旬。 5.3.2 播种 播种时每千克油菜种子用线苗抑制剂、土沙1kg~2kg、硼砂1.0kg~1.5kg 或速效硼肥0.4kg 左右 2 混匀在田无积水时撒播。每667m 播种量以0.50kg~0.60kg 为宜,如播期推迟则适当增加播种量。 2 DB42/T 843—2012 5.3.3 晚稻收获 晚稻成熟后立即收获,留茬高度以30cm~40cm 为宜。晚稻收获后及时清理秸秆。 5.3.4 灌水稳墒保苗 晚稻收获后如田间墒情不好,应沟灌稳墒保苗,以厢沟水浸湿厢面为宜。 5.4 苗期管理 5.4.1 间苗定苗 2 晚稻收获后,油菜 2 叶~3 叶期间苗定苗。每平方米留苗 82 株~100 株,每 667m 留苗 5.5 万株~ 6.5 万株。 5.4.2 施提苗肥 2 定苗结束后便可追施苗肥。苗肥可在灌溉保墒或雨前追施,每 667m 施用尿素 8kg~10kg。 5.4.3 化学调控 2 油菜幼嫩的田块应在 12 中旬每 667m 用 15%多效唑可湿性粉剂 26.6g~33.3g 兑水 50kg(浓度为 80mg/kg~100mg/kg)进行化学调控,增加油菜抗逆性。 5.4.4 苗期除草 杂草发生重的油菜田块应采用化学除草剂除草。防治方法参照附录 A 进行,农药使用应符合 GB 4285、GB/T 8321.5、GB/T 8321.6 及农业部相关公告的规定。 5.4.5 抗旱防渍 雨前理墒,雨后清沟,防涝防渍。若遇秋、冬干旱,一般灌溉 1 次~2 次,注意水不上厢,防止土 壤板结。 5.4.6 防治虫害 及时防治蚜虫、菜青虫。防治方法参照附录 A 进行,农药使用应符合 GB 4285、GB/T 8321.8、GB/T 8321.9 及农业部相关公告的规定。 5.5 越冬管理 5.5.1 追施腊肥 2 2 越冬后,可每 667m 施用草木灰、稻草渣等农家肥 1000kg~2000kg 于行间,或在雨前每 667m 撒施 尿素 5 kg~8kg。 5.5.2 防治虫害 方法同 5.4.6。 3 DB42/T 843—2012 5.6 薹期管理 5.6.1 追施薹肥 2 在薹高 5cm~10cm 时及时追施薹肥,薹肥用量根据苗情确定,一般田块每 667m 撒施尿素 3kg~4kg。 脱肥落黄早、后劲不足田重施薹肥,反之少施。 2 没有施用硼肥或前期干旱较重的田块可在薹期每 667m 用速效硼肥 50g 兑水 40kg~50kg 进行叶面 喷雾。 5.6.2 疏通“三沟” 应及时疏通“三沟”,防止土壤过湿或遭遇干旱时可及时灌溉抗旱。 5.6.3 防治菌核病 菌核病防治按照 NY/T 794 中的规定执行,初花期和盛花期各防治一次。 5.6.4 根外追肥 2 此期可结合菌核病防治,每 667m 用 50kg~100kg 磷酸二氢钾兑水 50kg(浓度为 0.1%~0.2%)进 行叶面施肥。 6 收获贮藏 6.1 收获时间 当油菜全株 70%的角果呈黄绿色,主轴基部角果呈枇杷色,为人工适宜收割期。如果采用机械收获 可适当推迟。 6.2 促进后熟 收割后应选择地势高且平坦的晒场或田埂堆垛,如遇雨水天气可覆盖塑料布,但应防止高温而霉烂。 6.3 脱粒 油菜堆垛 5d~7d 后,抢晴天撤堆、摊晒并脱粒扬净。 6.4 入库 当油菜籽粒含水量在 9% 以下时可装袋入库。储藏技术按照 NY/T 1087 中的规定执行。 4 DB42/T 843—2012 附录 A (资料性附录) 稻林套播油菜常见草害、虫害防治准则 表 A.1 给出了稻林套播油菜常见草害、虫害防治准则的要求。 表 A.1 常见草害、虫害防治准则 草害、虫害 防治时期 防治药剂及每 667m2 用量 禾本科 杂草 含量为 5% 的精喹禾灵 30ml~40ml 兑 杂草 2 叶~4 叶期 阔叶类 油菜 杂草 5 叶~6 叶期 蚜虫 蚜虫株率达 8% 用药方法 喷雾 水 40kg~50kg 含量为 50% 的草除灵 30ml~40ml 兑水 喷雾 40kg~50kg 含量为 10% 的吡虫啉可湿性粉剂 40g~ 喷雾 60g 兑水 40kg~50kg 幼虫 含量为 2.5% 的溴氰菊酯乳油 20ml~ 菜青虫 喷雾 2 龄~3 龄 25ml 兑水 40kg~50kg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pdf文档 DB42-T 844-2012 稻茬免耕直播油菜生产技术规程 湖北省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7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7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DB42-T 844-2012 稻茬免耕直播油菜生产技术规程 湖北省 第 1 页 DB42-T 844-2012 稻茬免耕直播油菜生产技术规程 湖北省 第 2 页 DB42-T 844-2012 稻茬免耕直播油菜生产技术规程 湖北省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SC 于 2022-10-26 06:53:24上传分享
友情链接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