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网唯一标准王
ICS 65.020.40 B 64 吉 DB22 林 省 地 方 标 准 DB 22/T 825—2013 代替 DB 22/T 825-1995 樟子松植苗造林技术 Sapling planted and afforestation technology of Pinus sylvestris 2013 - 12 - 04 发布 吉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2013 - 12 - 31 实施 发 布 DB22/T 825—2013 前 言 本标准按照 GB/T 1.1—2009 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代替DB22/T 825-1995《樟子松植苗造林技术》。 本标准与DB22/T 825-1995相比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增加了适用范围相关内容; ——增加了规范性引用文件; ——重新确定和修改了土壤pH值; ——重新确定和修改了栽植密度; ——修改了技术要求中部分内容。 本标准由吉林省林业厅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吉林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张忠辉、张大伟、付世萃、赵珊珊、杨雨春、林士杰、张杨、孙悦、姜晶。 本标准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DB22/T 825-1995。 I DB22/T 825—2013 樟子松植苗造林技术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樟子松人工造林、幼林抚育等方面的主要技术指标和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樟子松人工造林。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6000-1999 主要造林树种苗木质量分级 3 适生区域 吉林省各地区均可引种栽植樟子松人工林。 4 适宜立地 樟子松各栽植区适宜立地条件如表1: 表1 樟子松适宜栽植区和适宜立地条件 栽植区 适宜立地 延边朝鲜族自治州、通化、白山、吉林、辽源地区,四平 暗棕壤、山地棕壤、白浆土 和长春地区东部丘陵地带 海拔:﹤600m 坡向:各坡向 坡位:各坡位及平地 坡度:﹤30° 土层厚度:a+b:﹥20㎝ 松原、白城、四平、长春地区 黑土、淡黑钙土、黑钙土、栗钙土、风沙土 pH值:﹤8.0 土壤总盐量:﹤0.1% 钙积层:﹤80cm的中下位栗钙土 固定沙地、半固定沙地 5 种源 选用优良种源或良种基地生产的种子。 1 DB22/T 825—2013 6 造林密度 2 2 6.1 用材林造林密度 2000 株/hm ~3300 株/hm 。 2 2 6.2 水土保持林、水源涵养林造林密度 3300 株/hm ~4400 株/hm 。 7 整地 7.1 整地方式 中东部山区、半山区采用穴状整地,规格为60 ㎝×60 ㎝×30 ㎝;西部防护林区采用全面整地, 深度为30 ㎝~40 ㎝,也可采用带状整地,规格为宽0.6~1.0m,深度为30 ㎝~40 ㎝。 7.2 整地时间 西部宜在造林前一年秋季整地;中东部边整地边造林。 8 苗木标准 应选用符合GB 6000-1999规定的Ⅰ、Ⅱ级苗木。 9 栽植技术 9.1 栽植季节 春季为主,西部也可采用秋季造林。 9.2 栽植方法 穴植法和机械造林法。 10 混交林 10.1 混交树种 落叶松、水曲柳、胡枝子、紫穗槐、杨树、榆树等树种。 10.2 混交方式 带状混交、块状混交。 11 幼林抚育 11.1 抚育年限 4年6次。 11.2 抚育次数 2.2.1.1。 2 DB22/T 825—2013 11.3 抚育时间 造林第1-2年,第一次在五月中旬至六月下旬进行,第二次在六月下旬至七月下旬进行。第3-4年在 七月中旬进行。 11.4 抚育方法 造林当年第1次抚育,培土,扶正、踏实;第二次抚育,除草。第2年抚育,除草割灌。第3-4年抚 育,带状割草割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pdf文档 DB22-T 825-2013 樟子松植苗造林技术 吉林省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7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7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DB22-T 825-2013 樟子松植苗造林技术 吉林省 第 1 页 DB22-T 825-2013 樟子松植苗造林技术 吉林省 第 2 页 DB22-T 825-2013 樟子松植苗造林技术 吉林省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SC 于 2022-10-26 06:41:07上传分享
友情链接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