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网唯一标准王
ICS 65.020.40 B 64 吉 DB22 林 省 地 方 标 准 DB 22/T 824—2013 代替 DB22/T 824-1995 落叶松植苗造林技术 Sapling planted and afforestation technology of Larix spp. 2013 - 12 - 04 发布 吉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2013 - 12 - 31 实施 发 布 DB22/T 824—2013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代替DB22/T 824-1995《落叶松植苗造林技术》 本标准与DB22/T 824-1995相比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重新确定和修改了本标准标准化对象的范围; ——重新确定和修改了栽植密度 ——重新确定和修改了造林时间 ——修改了技术要求中部分内容。 本标准由吉林省林业厅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吉林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陈亚林、赵珊珊、姜晶、张忠辉、付世萃、韩姣、谢朋、杨雨春、林士杰、王 君。 本标准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DB22/T 841-1995。 I DB22/T 824—2013 落叶松植苗造林技术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落叶松植苗造林的适生范围、适宜立地、种源、苗木规格、栽植密度、混交林、整地、 造林时间和幼林抚育。 本标准适用于人工栽植长白落叶松、日本落叶松。 2 适生范围 延边、白山、通化、吉林、辽源地区,长春、四平地区的低山丘陵区。 3 适宜立地 3.1 海拔:﹤1500 m。 3.2 坡度:﹤25° 3.3 坡向:各坡向。 3.4 土层厚度:(A+B)﹥30 cm。 3.5 土类:暗棕壤、草甸土、白浆土、冲积土。 4 种源 选用优良种源或良种基地生产的种子。 5 苗木规格 顶芽饱满、色泽鲜艳、根系发达、无机械损伤、无病虫害,充分木质化苗木。苗龄型S1-1;地径﹥ 0.35 cm,苗高﹥25 cm,根系长﹥15 cm,侧根数﹥8条。 6 栽植密度 2 2 在土壤条件较好的立地条件,造林密度为2200 株/hm ~2500 株/hm ;在土壤条件一般的立地条件, 2 2 造林密度为2200 株/hm ~3300 株/hm 。 7 混交林 7.1 混交林造林密度同纯林。 1 DB22/T 824—2013 7.2 混交树种:水曲柳、紫椴、胡桃楸等树种。 7.3 混交方式:带状、块状。 7.4 混交比例:落叶松应占有 5~6 成。 8 整地 8.1 整地方法 穴状整地。 8.2 整地季节 春季造林时,随造林随整地。 8.3 整地要求 整地时清除穴面中枯枝落叶、杂草、草根、树根和石块等杂物,整地规格为60 cm×60 cm×30 cm。 9 造林时间 春季造林,宜在4月中旬至5月中旬,土壤解冻深度达20 cm以上时,苗木萌动前进行。 10 幼林抚育 10.1 抚育年限和次数 4年6次(2:2:1:1) 10.2 抚育时间 春季造林当年抚育。前两年进行两次抚育,第一次在五月中旬至六月下旬,第二次在六月下旬至七 月下旬进行;第三年至第四年进行一次抚育,在六月中旬至七月中旬进行。 10.3 抚育方法 造林当年第一次抚育时,将穴面扩至直径80 cm,对苗木进行培土、扶正,不伤幼树;第二次抚育, 除草松土,靠近苗木根系5 cm的杂草用土覆盖,有冻拔害的用落叶草皮覆盖。第二年第一次抚育,方法 及要求与第一年第一次抚育相同,第二次抚育进行带状割草割灌,带宽1米。第三年以后抚育,带状割 草割灌,割除灌木和非目的树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pdf文档 DB22-T 824-2013 落叶松植苗造林技术 吉林省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6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6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DB22-T 824-2013 落叶松植苗造林技术 吉林省 第 1 页 DB22-T 824-2013 落叶松植苗造林技术 吉林省 第 2 页 DB22-T 824-2013 落叶松植苗造林技术 吉林省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SC 于 2022-10-26 06:35:15上传分享
友情链接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