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网唯一标准王
ICS 65.020.20 B16 备案号:46841-2015 海 南 DB46 省 地 方 标 准 DB 46/T 327—2015 甜瓜细菌性果斑病种子化学消毒技术规程 2015 - 06 - 15 发布 海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2015 - 09- 01 实施 发 布 DB46/T 327-2015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海南省农业厅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 三亚市南繁科学技术研究院,三亚腾农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孔祥义 王爽 罗丰 肖春雷 万三连 柯用春 刘勇 韩晓燕。 I DB46/T 327-2015 甜瓜细菌性果斑病种子化学消毒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甜瓜细菌性果斑病种子化学消毒技术的术语和定义、消毒用具、消毒剂与配制、消毒 操作。 本标准适合于甜瓜育苗场的种子消毒。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NY 474 甜瓜种子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甜瓜细菌性果斑病 Bacteria Fruit Blotch,BFB 由嗜酸菌属西瓜种(Acidovorax citrulli)病原菌引起的,西甜瓜植株及果实均会感病,属于葫 芦科作物的危险性检疫病害之一,种子带菌的瓜苗在发病后1周~3周即死亡,西瓜感病后的相关症状见 附录A。 4 消毒用具 量筒(10 mL、100 mL、1000 mL);天平;玻棒;塑料浸种桶;无菌纱布。 5 消毒剂与配置 5.1 消毒剂选择 宜选择高效、低度的消毒剂,推荐使用 37%~40%甲醛溶液(福尔马林)和 40%过氧乙酸溶液(Tsunami 100),对甜瓜种子以及嫁接砧木种子(南瓜种子)进行消毒。 5.2 5.2.1 消毒剂配置 甲醛 100 倍消毒液的配置 采用 37%~40%的甲醛溶液(福尔马林)配置消毒液。用 1 L 的量筒量取 990 mL 蒸馏水至浸种桶中, 再用 10 mL 的量筒量取 37%~40%甲醛溶液(福尔马林)10 mL 加入到己量取好的蒸馏水中,用玻棒混 1 DB46/T 327-2015 匀,即成。配制及使用该消毒液时带手套及口罩。 5.2.2 过氧乙酸 200 倍消毒液的配置 采用 40%过氧乙酸溶液(Tsunami 100)进行配制。用 1 L 的量筒量取 995 mL 蒸馏水至浸种桶中, 再用 10 mL 的量筒取 40%过氧乙酸溶液 5 mL 加入到己量取好的蒸馏水中,用玻棒混匀,即成。配制及 使用该消毒液时带手套及口罩。 6 6.1 消毒操作 甲醛消毒法 按每升消毒液处理 0.32 kg 的种子,将种子放入装有 100 倍甲醛消毒液的浸种桶中,总浸泡时长为 90 min,期间每隔 30 min 将种子搅拌一次,以保证所有的种子均匀的浸泡到消毒液。 6.2 过氧乙酸消毒法 按每升消毒液处理 0.32 kg 的种子,将种子放入装有 200 倍过氧乙酸消毒液的浸种桶中,总浸泡时 长为 6 h,期间每隔 2 h 将种子搅拌一次,以保证所有的种子均匀的浸泡到消毒液。 6.3 冲洗 甲醛浸泡过的种子用清水冲洗 2~3 遍,再用清水浸泡 4.5 h,即可催芽; 过氧乙酸浸泡过的种子用清水冲洗 2~3 遍后即可催芽。 6.4 消毒废液处理 使用过的消毒废液不能直接冲于排水池中,应远离饮用水源及人、畜活动的地方,以防污染。 2 DB46/T 327-2015 AA 附 录 A (资料性附录) 甜瓜细菌性果斑病症状 A.1 叶片症状 甜瓜幼苗期子叶初生水浸状、近圆形暗绿色的凹陷病斑,后期干枯褐色,随着幼苗的生长,病斑变 成黑褐色并卷缩萎蔫。真叶初为水浸状、浓绿色小点,后期逐渐扩大为多角形或不规则形的黄褐色病斑 (见图 A.1,图 A.2),瓜苗染病沿中脉出现不规则褐色病变,有的扩展到叶缘,从叶背面看呈水渍状, 受害叶片多为角状病斑,且沿叶脉分布,湿度大时,叶片腐烂;温度高时,在病斑背面分泌出白色粘液 状菌脓,干燥后为白色菌胶质,这是与霜霉病的主要区别,严重时多斑融合导致大面积叶枯(见图 A.3, 图 A.4) ,但很少脱落。 A.2 茎秆症状 甜瓜成株的叶柄和茎秆均可感染,造成维管束堵塞、整个叶片坏死,瓜蔓不萎蔫,病瓜周围病叶上 现褐色小斑,病斑通常在叶脉边缘,有时被一个黄色组织带包围(见图 A.5,图 A.6),病斑周围呈水渍 状是该病别于其他细菌病害的重要特征。 A.3 果实症状 甜瓜果实染病后,初在果实上部表面现数个几毫米大小灰绿色至暗绿色水渍状斑点(见图 A.7), 但果形完整,随后迅速扩展成大型不规则的水浸状斑,呈暗绿色,病部果面开裂(见图 A.8)或凹陷(见 图 A.9) ,变褐或龟裂,切开病果其内部呈棉絮状坏死(见图 A.10),致果实腐烂,分泌出一种粘质琥珀 色物质,一般果实不易脱落。 3 DB46/T 327-2015 图 A.1 苗期发病症状 图 A.2 苗期子叶上的水渍状病斑 图 A.3 叶片上的角状病斑 图 A.4 叶背上的黄褐色病斑 图 A.5 叶片大面积坏色 图 A.6 叶柄和茎杆染病状 4 DB46/T 327-2015 图 A.7 果实表面上的水水渍状病斑 图 A.9 果实表面水渍状凹陷坏死斑 图 A.8 果实表面开裂状凹陷病斑 图 A.10 果实切开后内部呈棉絮状坏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pdf文档 DB46-T 327-2015 甜瓜细菌性果斑病种子化学消毒技术规程 海南省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7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7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DB46-T 327-2015 甜瓜细菌性果斑病种子化学消毒技术规程 海南省 第 1 页 DB46-T 327-2015 甜瓜细菌性果斑病种子化学消毒技术规程 海南省 第 2 页 DB46-T 327-2015 甜瓜细菌性果斑病种子化学消毒技术规程 海南省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SC 于 2022-10-25 12:47:44上传分享
友情链接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