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网唯一标准王
ICS 27.240 F 12 DB34 安 徽 省 地 方 标 准 DB 34/T 2450—2015 户用并网光伏系统设计与施工规范 Code for Design and Construction of Household Grid-Connected Photovoltaic Power System 文稿版次选择 2015 - 08 - 31 发布 安徽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2015 - 09 - 30 实施 发 布 DB34/T 2450—2015 前 言 本标准按照 GB/T 1.1-2009 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合肥市质量技术监督局提出。 本标准由安徽省建筑节能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阳光电源股份有限公司、安徽省标准化协会、安徽省建筑工程质量监督检测站、 合肥市建筑节能科技协会、合肥海润光伏科技有限公司、安徽东维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黄晓阁、肖福勤、贺冉冉、徐方伟、何柏生。 I DB34/T 2450—2015 引 言 本标准是根据《关于下达电动公交车充电站安装施工验收规范等6项安徽省地方标准制修订项目计 划的通知》(皖质办函[2014]207号)的要求,为规范安徽省户用光伏发电系统的设计与施工,保证户 用光伏发电系统的设计安全和施工质量,推动新能源技术在我省的广泛应用,在深入调查研究国内外户 用并网光伏发电系统的应用情况和全省地理、气象参数的基础上,认真总结工程实践,参考国内外相关 标准、技术文献及有关专家意见而制定本规范。 在既有房屋建筑上增设或改造光伏发电系统,应不影响房屋建筑原有的使用功能及消防安全,且必 须进对房屋建筑结构安全进行复核、设计,并应满足《民用建筑可靠性鉴定标准》GB 50292 的要求。 户用并网光伏系统的设计与施工,除应符合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和地方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本规范由安徽省建筑节能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负责日常管理,由阳光电源股份有限公司负责具体技术 内容的解释。执行过程中如有意见或建议,请寄送阳光电源股份有限公司(地址:合肥市高新区习友路 1699号;邮编:230088)以供今后修订时参考。 II DB34/T 2450—2015 户用并网光伏系统设计与施工规范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户用并网光伏发电系统的设计与施工。 本标准适用于安徽省新建、扩建或改建的户用并网光伏发电系统,包括建在地面的小型户用光伏发 电系统和与建筑结合的户用光伏发电系统。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4208 外壳防护等级(IP代码) GB 7251.1 低压成套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 第1部分:总则 GB/T 9535 地面用晶体硅光伏组件 设计鉴定和定型 GB 9466.1 GB 9466-1988低压成套开关设备基本试验方法被GB/T 10233-2005代替 GB/T 12325 电能质量 供电电压偏差 GB/T 12326 电能质量 电压波动和闪变 GB/T 14549 电能质量 公用电网谐波 GB/T 15543 电能质量 三相电压不平衡 GB/T 16895.32 建筑物电气装置 第7-712部分:特殊装置或场所的要求 太阳能光伏(PV)电源供电 系统 GB/T 18911 地面用薄膜光伏组件 设计鉴定和定型 GB/T 19466.1 塑料 差示扫描量热法(DSC) 第1部分:通则 GB/T 20047.1 光伏(PV)组件安全鉴定 第1部分:结构要求 GB/T 29319 光伏发电系统接入配电网技术规定 GB 50016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 50026 工程测量规范 GB 50054 低压配电设计规范 GB 50057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 GB/T 50063 电力装置的电测量仪表装置设计规范 GB/T 50064 交流电气装置的过电压保护和绝缘配合设计规范 GB/T 50065 交流电气装置的接地设计规范 GB 50150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 电气设备交接试验标准 GB 50168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缆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 GB 50169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 GB 50204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 50205 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 50217 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 1 DB34/T 2450—2015 GB 50312 综合布线系统工程验收规范 GB 50576 铝合金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 50797-2012 光伏发电站设计规范 DL/T 448 电能计量装置技术管理规程 DL/T 614 多功能电能表 DL/T 645 多功能电能表通信协议 NB/T 32004 光伏发电并网逆变器技术规范 IEC 60794-3-12-2005 IEC 60794-3-12-2012 光缆 第3-12部分:室外光缆 建筑物布线用管道和 直埋通信光缆的详细规范 IEC 61730-2-2004 IEC 61730-2-2012 光伏(PV)组件的安全鉴定 第2部分:测试要求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户用并网光伏发电系统 household grid-connected photovoltaic power system 指安装容量为三相 30 kW 及以下或单相 8 kW 及以下,接入的电网电压等级为三相 380 V 或单相 220 V 的户用光伏发电系统,系统一般由光伏组件、并网光伏逆变器、交流配电箱、计量表、监控设备 等组成。按照安装位置可分为建在地面的光伏发电系统和与建筑结合的光伏发电系统。以下简称光伏发 电系统。 3.2 光伏组件 PV module 具有封装及内部联结的、能单独提供直流电输出的、最小不可分割的太阳电池组合装置。 3.3 光伏方阵 PV array 将若干个光伏组件在机械和电气上按照一定方式组装在一起并具有固定的支撑结构而构成的直流 发电单元。 3.4 T 结式连接 tapped connection 将光伏发电系统通过断路器与接入的电网架空或电缆线路连接。 3.5 公共连接点 point of common coupling (PCC) 电网中一个以上用户的连接处。该定义可参见附录A。 3.6 2 DB34/T 2450—2015 并网点 point of coupling (POC) 指光伏发电系统的输出汇总点。该定义可参见附录A。 3.7 孤岛 islanding 包含负荷和电源的部分电网,从主网脱离后继续孤立运行的状态。孤岛可分为非计划孤岛和计划性 孤岛。 注:非计划性孤岛指非计划、不受控地发生孤岛。计划性孤岛指按预先配置的控制策略、有计划地发生孤岛。 3.8 防孤岛 anti-islanding 防止非计划孤岛现象的发生。 3.9 峰值日照时数 peak sunshine hours 2 一段时间内的辐照度积分总量相当于辐照度为 1 kW/m 的光源所持续照射的时间,其单位为小时 (h)。 3.10 光伏系统年峰值日照时数 annual peak sunshine hours of PV system 2 将光伏方阵面上接收到的年太阳总辐射照量,折算成辐照度 1 kW/m 下的小时数。 3.11 法向直接辐射辐照度 direct normal irradiance (DNI) 到达地表与太阳光线垂直的表面上的太阳辐射强度。 3.12 安装容量 capacity of installation 光伏发电系统中安装的光伏组件的标称功率之和,计量单位是峰瓦(Wp)。 3.13 峰瓦 watts peak 光伏组件或光伏方阵在标准测试条件下,最大功率点的输出功率的单位。 3.14 真太阳时 solar time 以太阳时角作为标准的计时系统,真太阳时以日面中心在该地的上中天的时刻为零时。 3 DB34/T 2450—2015 4 设计 4.1 总体规划 4.1.1 一般规定 4.1.1.1 光伏发电系统设计应综合考虑日照条件、土地或房屋建筑条件等因素,并应满足安全可靠、 经济适用、便于安装和维护的要求。 4.1.1.2 光伏发电系统总体布局应综合考虑光伏组件摆放、逆变器安装、集电线路走线、组件更换和 清洁、防护设施等总体布置设计。 4.1.1.3 光伏发电系统装机容量应根据场地、屋面或外墙面的面积以及房屋建筑的承重综合考虑。 4.1.2 安装地点选择 4.1.2.1 光伏发电系统的安装地点可选择在自家空地、户用屋顶或外墙面上,应考虑可使用面积、房 屋建筑结构和承重要求、地面基础情况等。 4.1.2.2 建在地面的光伏发电系统宜选择在地势平坦或北高南低的坡度区域,与建筑结合的光伏发电 系统宜选择南向或接近南向的屋顶或外墙面,宜避开周边障碍物对光伏组件的遮挡。 4.1.2.3 光伏发电系统建筑地点不应选择滑坡、地震断裂、危岩等地质灾害频发的房屋建筑周围区域。 4.1.3 气象及太阳能资源分析 4.1.3.1 应对光伏发电系统安装地点进行太阳能资源基本状况分析,并对相关气候特征进行适应性分 析。 4.1.3.2 分析数据应包括逐月的太阳总辐射、直接辐射、散射辐射、年平均气温、最高气温、最低气 温、最大风速、冰雹、降雪、雷电等情况。 4.2 光伏发电系统设计 4.2.1 一般规定 4.2.1.1 光伏发电系统包括光伏组件、光伏并网逆变器、交流配电箱、计量表、监控设备等组成,见 附录 B。 4.2.1.2 光伏发电系统主要设备和部件应满足以下条件: a) 应符合现行相关标准的规定,主要设备应通过国家批准的认证机构的产品认证。 b) 光伏发电系统应装设电能计量装置,并经校验合格后投入使用。 c) 符合环境温度、相对湿度、污秽和地震烈度等使用环境条件。 4.2.1.3 光伏方阵配置与逆变器配置应匹配,且满足以下要求: a) 逆变器的容量应与光伏方阵的装机容量相匹配,逆变器最大直流输入功率应不小于其对应的光 伏方阵的实际最大直流输出功率的 0.8 倍; b) 光伏组串在当地极端低温下的最大开路电压应不高于逆变器最高输入电压; c) 光伏组串的最大功率工作电压变化范围应在逆变器的最大功率跟踪电压范围内; d) 接入同一个逆变器或逆变器同一路 MPPT 的光伏组串的电压、组件朝向与安装倾角应一致。 4.2.1.4 光伏发电系统并网设计应符合 GB/T 29319 的要求。 4.2.2 光伏组件的选型 4 DB34/T 2450—2015 4.2.2.1 晶体硅光伏组件应符合 GB/T 9535 的有关规定,薄膜光伏组

pdf文档 DB34-T 2451-2015 地面光伏电站设计、施工和验收规范 安徽省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25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25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DB34-T 2451-2015 地面光伏电站设计、施工和验收规范 安徽省 第 1 页 DB34-T 2451-2015 地面光伏电站设计、施工和验收规范 安徽省 第 2 页 DB34-T 2451-2015 地面光伏电站设计、施工和验收规范 安徽省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SC 于 2022-10-24 16:40:56上传分享
友情链接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