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网唯一标准王
ICS 65.020.20 B 05 备案号:52673-2017 内 蒙 DB 15 古 自 治 区 地 方 标 准 DB15/T 1133—2017 猴头菇高效栽培技术规程 Regulation of Strain Manufacture for Hericium erinaceus 2017-01-15 发布 内蒙古自治区质量技术监督局 2017-04-15 实施 发 布 DB15/T 1133—2017 目 次 前言 ............................................................................... III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术语和定义 ........................................................................ 1 4 场地及厂房要求 .................................................................... 2 5 生产设备 .......................................................................... 2 6 栽培技术 .......................................................................... 2 7 病虫害防治 ........................................................................ 3 8 采收和保存 ........................................................................ 4 附录 A(资料性附录) 母种常用培养基配方 .............................................. 5 I DB15/T 1133—2017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编写。 本标准由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科学院提出。 本标准由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厅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科学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王海燕、孙国琴、庞杰、解亚杰、康立茹、李亚娇、于静。 II DB15/T 1133—2017 猴头菇高效栽培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猴头菇(Hericium erinaceus)栽培相关的品种、场地选择、栽培技术、病虫害防治及 采收等技术。 本标准适用于具有遮阳设备的温室、塑料大棚及专用菇房内的猴头菇栽培。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8321.5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五) NY 5099 无公害食品 食用菌栽培基质安全技术要求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猴头菇 Hericium erinaceus 猴头菇,别名为猴头蘑、刺猬菌、花菜菌、对脸蘑等,隶属于担子菌门(Basiduomycota)、层菌 纲(Hymenomycetes)、非褶菌目(Polyporales)、猴头菌科(Hydnaceae)、猴头菌属(Hericium)的 木腐菌。 3.2 菌种 spawn 通过生产试验验证,具有特异性、均一性和稳定性,丰产性好、抗性强的菌株或品种,生长在适宜 基质上具结实性的菌丝培养物,包括母种、原种和栽培种。 3.3 固体菌种 solid spawn 以富含木质素、纤维素和半纤维素或淀粉含量高的谷物粒等天然有机物为主要原料,添加适量的有 机氮源和无机盐类,具一定水分含量的培养基培养的纯菌丝体。 1 DB15/T 1133—2017 3.4 液体菌种 liquid spawn 指采用与母种营养成份相同不加琼脂的液体培养基培养而得到的纯菌丝体,菌丝体在培养基中呈絮 状或球状,液体菌种可以作为原种或栽培种直接接种在培养袋中。 3.5 熟料 sterilized substrate 经高温(常压或高压)灭菌处理的栽培基质。 3.6 熟料栽培 cultivation on sterilized substrate 培养基质经过高温(常压或高压)灭菌处理后接种进行菌丝体培养和出菇管理的栽培方式。 4 场地及厂房要求 4.1 场地要求 生产场地总体应交通运输便利,地势较高,通风良好,有充足的水源和电源,远离污染源,并具有 可持续生产能力的农业生产区域。1000m之内无酿造厂、集贸市场、规模养殖的畜禽舍、垃圾和粪便堆 积场,无污水、废气、废渣、烟尘和粉尘等污染源。 4.2 厂房要求 生产厂房应有各自隔离的摊晒场、原材料库、配料分装库。配套有配料室、搅拌室、装袋(瓶)室、 灭菌室、接种室、出菇棚(室)等。接种室应有环境净化设施。出菇室应有配套的水源、通风、防虫和 遮阳等设备。 5 生产设备 生产应有粉碎机、电子秤、搅拌机、装袋(瓶)机、高压灭菌锅或常压灭菌锅、离子净化器、超净 工作台或接种箱、培养架、摇床、液体菌种灌、冰箱、显微镜等设备。 6 栽培技术 6.1 培养基质 6.1.1 原料 主要培养料应选用新鲜、无霉变的阔叶木屑、柠条、豆秸和玉米芯,柠条或豆秸加工成0.1cm×0.2cm ×(1~1.5)cm草粉状为宜,玉米芯加工成玉米粒大小颗粒状。 6.1.2 配方 参见附录A。 2 DB15/T 1133—2017 6.1.3 栽培袋生产 6.1.3.1 拌料及装袋 将选用的主要干培养料(阔叶木屑、柠条粉、豆秸、玉米芯、麦麸皮等)按比例混拌均匀,其它辅 料如石膏、石灰等溶于水中,分批加入到主要干培养料中,搅拌均匀,水分含量达到(60±2)%。 栽培袋选用17cm×33cm×(0.04~0.05)mm的聚乙烯折角塑料袋。装袋机或手工进行装袋,每袋装 混合培养料1kg~1.3 kg。菌袋底部平整,一端用专用无棉盖体套环或海绵块封口。 6.1.3.2 灭菌 常压灭菌时,在3h内使菌堆的温度达到100℃,保持100℃ 10h; 高压灭菌时,在121℃~123℃(0.12MPa~0.13MPa)保持2.5h。 6.2 接种 出菇袋温度降至30℃以下时,在晴朗天气迅速将出菇袋转移至洁净接种室。 接种前采用食用菌专用熏蒸药剂或离子器对接种室、工具、衣服、菌种、菌袋进行消毒处理,5h 以后开始接种。 在洁净环境中迅速将栽培种接入出菇袋,每袋接菌种25g左右,接种完成后立即封口。 液体菌种接种方式与固体菌种相同,每穴接种液体菌种10ml~15ml。 6.3 发菌管理 堆垛式发菌菌袋摆放高度为5层~6层,行距30cm~50cm。 层架式发菌培养架高2m~2.5m,层架间距50cm~60cm,每层摆放4~5层。 发菌要求黑暗通风,温度控制在 23℃~25℃,50d~55d 菌丝发满菌袋。接种 7 天后要检查出菇袋, 及时清理污染栽培袋。接种 10 天后菌丝生长加快,培养袋内温度增高,此时应加强通风降温。 6.4 出菇管理 菌丝长满袋后将栽培袋移入出菇棚(房)内,摆放5层~6层或放于床架上。猴头菇原基形成初期, 应及时去掉袋口套环盖。 温度控制在16℃~23℃,空气相对湿度保持在85%~95%,光照强度300lx~500lx,适当通风。 当菌刺0.5cm~1cm左右即可采收。采收后,清理菇脚并打扫场地,停水3d~5d养菌。以后再按照 上述管理,直到出菇3~5潮结束。 7 病虫害防治 7.1 防治原则 遵循“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优先选择农业防治、物理防治和生物防治,出菇期不宜使用化 学农药。按 GB/T 8321.5 和 NY 5099 规定使用农药。 7.2 常见病虫害 3 DB15/T 1133—2017 7.2.1 病害 种类:木霉、青霉、毛霉、根霉、链孢霉、细菌性褐斑病等。 防治措施:保持接种室和培养室及周边洁净,做好接种室、养菌室等区域的清洁灭菌工作,接种过 程中要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养菌期间发现轻度污染菌棒可重新高温灭菌后再接入菌种进行培养,重度污 染菌棒要远离菌棒生产区域并深埋。出菇期间出现污染菌棒要及时清理并深埋。 7.2.2 虫害 种类:菇蚊、菇蝇、螨类等。 防治措施:发生虫害要及时采用化学防治措施进行防治,主要有阿维菌素1.8%乳油500倍~1000倍 液喷施或喷施1%的氯化钾或氯化钠溶液等。 8 采收和保存 8.1 采收 菌刺长到0.5cm~1cm、孢子弹射之前即可采收。 8.2 保存 鲜菇采收后,去除附带的培养基等杂质和过长的菇柄,按子实体大小分放分级,保存在 0℃~4℃ 鲜销或晒干。 4 DB15/T 1133—2017 AA 附 录 A (资料性附录) 母种常用培养基配方 A.1 柠条 30%,玉米芯 56%,麸皮 13%,石膏 1%,调节含水量至 60%~62%,用石灰调节pH值至 6.5 左 右。 A.2 大豆秸 40%,玉米芯 46%,麸皮 13%,石膏 1%,调节含水量至 60%~62%,用石灰调节pH值至 6.5 左右。 A.3 阔叶木屑 85%,麸皮 14%,石膏 1%,调节含水量至 60%~62%,用石灰调节pH值至 6.5 左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pdf文档 DB15-T 1133-2017 猴头菇高效栽培技术规程 内蒙古自治区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9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9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DB15-T 1133-2017 猴头菇高效栽培技术规程 内蒙古自治区 第 1 页 DB15-T 1133-2017 猴头菇高效栽培技术规程 内蒙古自治区 第 2 页 DB15-T 1133-2017 猴头菇高效栽培技术规程 内蒙古自治区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SC 于 2022-10-24 15:38:02上传分享
友情链接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