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网唯一标准王
ICS 65.020.40 B 61 备案号:48875-2016 海 南 DB46 省 地 方 标 准 DB 46/T 358—2016 白木香种苗繁育技术规程 2016- 01-19 发布 海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2016- 04-01 实施 发 布 DB46/T 358—2016 前  言 本标准按照 GB/T 1.1-2009 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海南省林业厅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海南分所,海南香树资源发展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杨云、孟慧、陈波、王绍群、丁宗妙、丁宗涨。 I DB46/T 358—2016 白木香种苗繁育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白木香(Aquilaria sinensis (Lour.)Gilg)苗圃地选择和建设、采种、育苗、主要 病虫害防治等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白木香种苗生产。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6001-1985 育苗技术规程 GB/T 14071 林木良种审定规范 LY J 128 林业苗圃工程设计规范 LY 1000-2013 容器育苗技术 NY/T 496 肥料合理使用准则 DB46/T197 白木香种子、种苗 3 苗圃地选择和建设 3.1 苗圃地选择 按照LY J 128的要求,选择交通便利,地势平坦、靠近水源、排灌方便的平地或缓坡地作为圃地。 3.2 建设 3.2.1 整地 砍灌木,杂草清除出园外,整平场地。 3.2.2 规划 苗圃分为播种区和容器育苗区。 3.2.3 搭设荫棚 3.2.3.1 荫棚支架 以水泥柱、钢管或竹竿等做支架,高度2.2 m~2.8 m,支柱纵向间距4 m,横向间距2.8 m;长度和宽 度视地形、地势而定。 3.2.3.2 遮阳网 1 DB46/T 358—2016 播种区搭设两层遮阳网,上层遮光度70%,下层距离苗床60 cm处搭设遮光度50%的遮阳网,且可 移动;容器育苗区搭设一层遮阳网,遮光度为70%左右;受阳光直射的荫棚四周也需悬挂遮光度70%的 遮阳网。 3.2.3.3 排灌设施 设计喷淋系统及蓄水、排水等设施。 4 实生苗培育 4.1 采种 4.1.1 采种树的选择 按 GB/T 14071 林木良种审定规范,在优良林中选择优良单株或优良类型单株,干形通直、生长健 壮、无病虫害,正常开花结实的优良植株作为采种母树。采种母树树龄以 10~15 年为宜。 4.1.2 采种时间 白木香果实为蒴果,成熟时间为 5 月底至 6 月中旬。当果皮颜色由绿转为黄白,果实自然开裂,种 子呈棕褐色时即可采收。 4.1.3 采种方法 宜晴天进行,用高枝剪剪下果枝,摘取成熟果实;或搭梯子上树采摘。 4.1.4 种子调制与储藏 4.1.4.1 种子调制 果实采集后在阴凉处铺平,1 d~2 d大部分果实自动开裂时,即可用手剥开果皮将种子取出,未开裂 的果实用手捏开取种,无法捏开的果实则丢弃不用。调制出的种子质量应符合DB46/ T 197的要求。 4.1.4.2 种子储藏 种子不耐储藏,应随采随播。临时储藏条件为:选用手握成团、手松即散的湿沙与种子以3:1的比 例搅匀置于25 ℃左右的阴凉处摊开,存放不得超过2 周。 4.2 4.2.1 播种 播种方法 将种子均匀撒播于床面上,播种量为每平方米200粒,播种后用木板将种子轻压入土,播后覆盖约1 cm的火烧土或细沙,覆土厚度以不见种子外露为度,再覆盖一层薄稻草或其它农作物秸秆。 4.2.2 播种床准备 在平整的圃地上,松土作苗床,其上铺垫黄心土30%+火烧土20%+干净河沙50%三合一的混合土, 或干净细沙厚10 cm~12 cm,播种前进行土壤消毒,具体土壤处理药剂按照GB 6001-1985 中的附录A执 行。 4.2.3 播种后处理 2 DB46/T 358—2016 播种完成后按顺序喷洒75%赤霉酸结晶粉75 000倍液,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和1.8%阿维菌 素乳油2 000 倍液于播种苗床上。 4.2.4 苗床管理 播种后视天气情况早、晚淋水,保持土壤湿润。每3 d浇一次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浇水 后露出土面的种子应及时回土盖好。忌涝,雨天出现积水及时排水。 4.3 移苗 4.3.1 育苗容器 采用塑料薄膜容器袋育苗。以装填基质后容器的直径和高度来表示规格,一般规格为6 cm×9 cm 或 10 cm×15 cm,容器中部与下部需打6~8 个直径为0.4 cm~0.6 cm的小孔,小孔间距2 cm~3 cm。 4.3.2 育苗基质 采用椰糠、泥炭土和黄心土以3:3:1混合配制而成。或根据各地实际情况,灵活选配适用基质。 4.3.3 基质消毒 预防苗木发生病虫害,基质要严格进行消毒。基质消毒药剂使用方法按照LY 1000-2013 中的附录 C执行。 4.3.4 装填基质和摆放容器 基质要在装填前湿润,含水量10%~15%。基质装满压实,将装好基质的容器整齐摆放到苗床上, 容器上口要平整一致。苗床周围用土培好,容器间孔隙用细土填实。 4.3.5 移苗适期 播种15 d~20 d后,幼苗长出2~3 对真叶,苗高5 cm~8 cm时,可分床移植入袋。 4.3.6 移栽前准备 移栽前1 d~2 d,将苗床和容器基质淋透水。 4.3.7 移苗方法 移苗时应用移植锹或竹签起苗,起苗时注意不伤根尖,随起随栽。移植时先用削尖的竹签在营养袋 中引穴,再把幼苗栽在穴内,宜浅不宜深,并用竹签将苗周边土向苗压实,移苗后淋足水,使土壤与根 系紧密接触。选择晴天下午或阴天移苗。 4.4 4.4.1 苗期管理 淋水与排水 苗木移栽当天,要及时用雾状喷头浇透水,并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消毒苗木。移栽后 每隔10 d左右,施用一次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移栽后15 d内,晴天早晚各淋水1次。新根生 长后,则按大田育苗的要求适时适量浇水即可。圃地发现有积水立即排除,做到内水不积,外水不淹。 4.4.2 除草 3 DB46/T 358—2016 移苗10 d后开始除草,掌握除早、除小、除了的原则;除草一般在阴雨天或早、晚进行,拔草后喷 水。人工除草在基质湿润时连根拔除,防止松动苗根;化学除草剂除草,参照GB 6001-1985 附录D执 行。 4.4.3 施肥 4.4.3.1 施肥原则 遵循“勤施、薄施、少量多次”的原则,坚持以有机肥为主,化学肥为辅和施足基肥,适当追肥。 4.4.3.2 施肥方法 出苗10 d后,喷施0.2%磷酸二氢钾溶液。移苗2周后,每隔10 d~15 d以5%的有机肥或0.2%的复合肥 溶液追肥1次。傍晚进行,每次施肥后要喷洒1次清水浇叶洗苗。肥料使用应符合NY/T 496的要求。 4.4.4 查苗、补苗 移苗一周后进行查苗、补苗。 4.4.5 其他管理措施 育苗期发现容器内基质下沉,须及时填满;为防止苗根穿透容器,在苗高15 cm以上时,可移动容 器进行重新排列并截断伸出容器外的根系,出圃前一般修根1~2次。 4.5 苗木出圃 4.5.1 分苗 依据苗高、地径分苗,重新按高低排放。 4.5.2 炼苗 苗木出圃前30 d内停止施肥,减少水肥供应。苗木出圃前2周移动苗木。出圃时喷洒杀菌剂,以防 苗木带病下地。 4.5.3 出圃规格 按照 DB46/T 197 苗木质量分级,选择地径≥0.7 cm ,苗高≥60 cm,苗茎充分木质化的苗木出圃造 林。 4.6 育苗周期 整个育苗期长约1年。 5 5.1 病虫害防治 防治原则 根据病虫害发生规律,采用综合防治技术,以农业防治为主,辅以生物、物理、机械防治,尽量减 少化学农药防治次数,优先使用生物农药,化学农药宜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农药种类,遵循最低有效 剂量原则。 5.2 防治方法 4 DB46/T 358—2016 苗圃防治病虫害常用药剂参照GB 6001-1985 附录 E进行防治。具体白木香种苗繁育期间主要病虫 害防治方法见附录 A。 6 档案管理 技术档案的内容包括土地利用档案、育苗技术措施档案、苗木生长调查档案及物料消耗等。苗圃技 术档案应确定专人及时、准确记载,年终系统整理,由技术人员签字后存档,长期保存。 5 DB46/T 358—2016 AA 附 录 A (资料性附录) 白木香苗期主要病虫害症状及防治方法 A.1 白木香苗期主要病害症状及防治方法见表 A.1。 表 A.1 白木香苗期主要病害症状及防治方法 防治对象 症状 防治方法 枯萎病 种植前消毒苗床,合理浇水,控制土壤含水量,宜选 用排水良好的基质,合理密植;幼苗期及时中耕施肥, 幼苗移植后,基质排水不良易出 及时排除田间积水,促使幼苗健壮生长,增加抗病力。 现。表现为根基腐烂,叶片发黄, 发病初期,及时拔除病株烧毁,并用生石灰对病穴进 直至枯萎。 行消毒后及时移苗、补苗。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 500倍液或40% 多菌灵胶悬剂400倍液喷淋土壤和植 株2~3次,每次间隔7 d~10 d 炭疽病 危害白木香苗的叶片,最初的表现 是叶片上出现了褐色的小斑点,逐 渐扩展形成椭圆形、圆形、或不规 则形的斑点,严重时造成叶片脱落 死亡。 发病的初期喷洒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 80%炭疽福美可湿性粉剂600倍液2~3次,每次间隔10 d淋药1次。 根结线虫 病 危害白木香的根部,形成根瘤或根 结,阻碍根系吸收养分的能力,阻 碍地上部分茎叶生长。表现症状为 叶片从下往上逐渐黄化、脱落,叶 片稀少,受害较重时枝枯叶落,严 重的会引起整株枯死。 采用无病种苗,种植前消毒苗床及袋育苗土壤,反复 深耕翻晒风干土壤,对病死株要连株拔除并及时曝晒 土壤。发病初期,可用1.8 %阿维菌素乳油1 000倍液 灌根1~2次,10 d~15 d灌根1次 A.2 白木香苗期主要虫害症状及防治方法见表 A.2 表 A.2 白木香苗期主要虫害症状及防治方法 防治对象 症状 防治方法 黄野螟 以幼虫咬食叶片,可把植株叶片全 部吃光,单株虫数从几百头到上千 头。在食料不足的情况下,树皮也 被吃掉,致使幼苗生长不良 用 90%敌百虫结晶1 000倍药液喷洒苗木预防。发生 虫害时,可用50 %杀螟腈乳油1 000倍液或45%马拉 硫磷乳油0.1 %药液每隔5 d喷洒树冠及林下地面 卷叶虫 常发生于春秋之间,夏秋季幼虫吐 丝缀叶成卷叶或叠叶,并

pdf文档 DB46-T 358-2016 白木香种苗繁育技术规程 海南省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9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9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DB46-T 358-2016 白木香种苗繁育技术规程 海南省 第 1 页 DB46-T 358-2016 白木香种苗繁育技术规程 海南省 第 2 页 DB46-T 358-2016 白木香种苗繁育技术规程 海南省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SC 于 2022-10-24 14:34:16上传分享
友情链接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