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网唯一标准王
ICS 65.020.20 B 05 DB13 河 北 省 地 方 标 准 DB 13/T 2240—2015 茄子集约化嫁接育苗技术规程 2015 - 11 - 06 发布 河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2016 - 01 - 01 实施 发 布 DB13/T 2240—2015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邯郸市质量技术监督局提出。 本标准起草单位:河北工程大学、河北农业大学。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张彦萍、娄晓黎、陈翠果、刘海河、王艳敏、庞占军、张鹤平、车寒梅。 I DB13/T 2240—2015 茄子集约化嫁接育苗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茄子集约化穴盘嫁接育苗技术规程的术语和定义、育苗场地及环境、育苗设施设备、 生产技术及成品苗标准。 本标准适用于河北省各地不同茬口所需穴盘嫁接苗的集约化生产。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4285 农药安全使用标准 GB/T 8321(所有部分)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GB 16715 茄果类农作物种子质量标准 GB/T 18407.1-2001 农产品安全质量 无公害蔬菜产地环境要求 GB/T 23416.2 蔬菜病虫害安全防治技术规范 NY/T 496-2002 肥料合理使用检测通则 NY 5010 无公害食品 蔬菜产地环境条件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集约化育苗 在人工控制的环境条件下,集中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和管理措施,规模化批量生产植物秧苗的方式。 此处指利用穴盘育苗技术进行规模化、高效率地批量生产优质蔬菜秧苗的育苗方式。 3.2 接口愈合期 接穗与砧木嫁接后,二者在伤口处形成愈伤组织,发生新的维管束,彼此连接,贯通形成共生植株 体的过程。一般在嫁接后需要7d~8d的时间。 4 育苗场地及环境 应选择在地势高燥、排灌方便、交通便利、水电等配套设施齐全的地方建设育苗场地。育苗场地的 空气质量、灌溉水质和土壤环境应符合NY 5010的规定。 1 DB13/T 2240—2015 5 育苗设施设备 冬春寒冷季节育苗选择有加温设施的日光温室内或连栋温室进行,夏秋高温季节育苗应在有遮阳、 降温设施的日光温室、连栋温室或塑料拱棚内进行;配套设备有恒温箱、苗床、穴盘、平盘、喷淋系统、 风机、控温及遮阳设备等。 6 生产技术 6.1 育苗季节 育苗主要分两个季节:冬春季育苗(10月上旬~次年4月上旬)和夏季育苗(6月上旬~8月上中旬)。 嫁接苗从播种到定植,冬春育苗生长期90d~110d,夏季育苗生长期需要60d~70d。冬春和夏季育苗具 体育苗时间应根据实际生产需要制定,见表1。 表1 嫁接茄子栽培茬次(冀中南地区) 茬次 播种期(月/旬) 定植期(月/旬) 产品供应期 日光温室冬春茬 9/中(下)~10/上 12月/中~1/上 2/上~7/中(下) 日光温室早春茬 10/下~11/上 1/下~2/上(中) 3/上(中)~7/下 日光温室秋冬茬 6/下~7/上 9/上(中) 11/上~5/上 塑料大棚春提前 1/上(中)~2/上 3/上~4/上 4/下(中)~6/中(下) 塑料大棚春秋延后 6/上~7/中 8/上(中) 9/中~12/上 露地栽培春茬 1/下旬~2/上(中) 4/中(下)~5/上 6/上~9/上(中) 6.2 设施消毒 育苗用的温室大棚在使用前,每亩用1.65kg高锰酸钾、1.65L甲醛、8.4kg开水混合产生烟雾,封 闭48h消毒,待气味散尽后即可使用。 6.3 育苗容器 砧木和接穗播种均选用平底育苗盘,规格为(长×宽×高)600mm×240mm×50mm。分苗采用规格为 (长×宽×高)540mm×280mm×40mm的黑色塑料标准穴盘,砧木分苗选用50或72孔穴盘,接穗选用72 孔穴盘。用过的穴盘和平盘,用40%甲醛100倍液浸泡20min~30min,塑料薄膜密闭7d后,用清水冲洗干 净后晾干即可使用。 6.4 基质配制 选用优质草炭、蛭石、珍珠岩为基质材料,三者按体积比3:1:1混合配置,然后每立方米混合基质 加入氮磷钾复合肥(N-P2O5-K2O=15-15-15)1-2kg,同时加入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0.2kg用于基质消毒, 加水调至基质湿度为60%左右待用。配好基质应进行pH值调适,一般pH值要求5.5~7.5。播种或分苗前 将基质装入平盘或穴盘中,抹平即可,不可镇压以免影响幼苗生长。 6.5 品种选择 6.5.1 砧木品种选择 2 DB13/T 2240—2015 应选择与茄子栽培品种亲和力好、抗逆性强、抗线虫病、黄萎病、枯萎病等的品种。目前茄子优良 砧木品种主要有托鲁巴姆、刚果茄、赤茄、CRP(刺茄)、耐病VF 等。其中托鲁巴姆兼抗黄萎病、枯萎 病、青枯病、线虫病4 种土传病害,是目前应用最广的砧木。 6.5.2 接穗品种选择 选择符合市场需求的优质、高产、抗病性强的优良茄子品种,冬春栽培应选择耐低温弱光品种,春 夏茬和秋延后栽培选择耐高温品种。种子质量应符合GB 16715中规定的指标。 6.6 种子处理 6.6.1 砧木种子处理 用55℃温水浸种约15min~20 min,搅拌至水温降到30℃时, 改用200mg/L赤霉素溶液室温浸种12h, 将种子捞出洗净,用干净纱布包好后,放入恒温箱,在32℃催芽,或进行30℃,16h和20℃,8h变温处 理,每天用清水冲洗种子1次,待60%以上种子露白即可播种。 6.6.2 接穗种子处理 将接穗种子在日光下晒1d~2d,用55℃温水浸种约15min~20 min,搅拌至水温降到30℃时,在室 温下浸种8-12h。将种子捞出洗净,用干净纱布包好后,放入恒温箱,在30℃催芽。每天用清水淘洗1 次,待60%以上种子露白即可播种。 6.7 播种 将催好芽的砧木和接穗种子分别均匀地播在装有基质的平底育苗盘內,播种密度以种子不重叠为 度。播种后盖1cm蛭石,然后移至育苗床上,浇透水,再覆盖地膜保湿,出苗后及时揭膜。一般掌握砧 木种子出苗后播种接穗种子,砧木播种期比接穗提前15-25d。用托魯巴姆作砧木应比接穗提前20d~25d 播种。 6.8 播后管理 6.8.1 温湿度管理 从播种到出苗前,温度控制在白天25℃~30℃,夜间20℃~22℃,大部分种子出苗后,应揭开薄膜, 及时通风降温降湿;出苗到分苗,控制温度白天20℃~26 ℃,夜间15℃~20℃,空气相对湿度控制60%~ 80%。 6.8.2 分苗和补苗 当砧木苗长至2叶1心时,由平盘分苗至50孔或72孔穴盘中;接穗苗长至2叶1心时,由平盘分苗至72 孔穴盘中。分苗时应去除弱苗和病苗,分苗后及时淋水并适当遮阴1d~2d,发现死苗和缺苗,及时补苗。 6.8.3 水肥管理 砧木和接穗播种后应浇透水;种子萌发阶段基质的含水量应保持70%~85%,以利于出苗;从子叶展 开到2叶1心,基质见干见湿,含水量保持在65%-75%。分苗后及时淋透水1次,从2叶1心至3叶1心,基质 含水量保持在70%~75%;3叶1心后,基质含水量保持在为65%~70%。育苗过程中,根据幼苗生长情况, 结合浇水喷淋氮磷钾复合肥(N-P2O5-K2O =15-15-15)2000倍液1-2次。 6.9 嫁接前的准备 3 DB13/T 2240—2015 冬春季应在温室中嫁接,夏秋季应在遮阳的地方嫁接。嫁接的环境温度要求在20℃~25℃,空气相 对湿度控制在80%以上;准备好嫁接工具,如刀片、操作台、嫁接夹、套管等,嫁接套管规格(2.0mm 或2.5mm)应根据砧木和接穗的粗度选择,使用前剪成12mm~15mm小段备用。嫁接前一天砧木、接穗都 淋透水,叶面喷施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杀菌。 6.10 嫁接方法 6.10.1 劈接法 劈接法是最常用的一种嫁接方法。待砧木长到6~7片真叶,接穗长到5~6片真叶,茎粗0.3cm~0.5cm 时进行嫁接,此时砧木苗龄约80d~85d、接穗苗龄约60d~65d。嫁接时选茎粗细相近的砧木和接穗配对, 在砧木苗茎部距穴盘基质表面5cm~6cm处平切,去掉上部,不保留真叶,在砧木中间垂直切入1cm深; 接穗苗保留顶端2叶1心,从茎部半木质化部平切后削成楔形,削面与砧木切口相匹配,削面角度30°, 长约0.8cm~1 cm;随即将接穗削面插入砧木的切口中,使砧木与接穗削面紧密结合后,用嫁接夹固定。 整盘苗嫁接完成后,将苗盘移至苗床,盖好地膜保湿。 6.10.2 贴接法 选茎粗细相近的砧木和接穗配对,直径2.5cm~3.5mm时为套管嫁接适宜时期;冬春茄子嫁接育苗, 一般砧木苗龄70d~80d、接穗苗龄50d~60d。嫁接时在砧木子叶上部1cm~2cm处选择无节茎段,以30° 角向上斜削长约1cm的斜面,然后套上套管;接穗在生长点下2~3片真叶下选择无节茎段,用刀片以30° 角向下斜削,削面长约1cm;将接穗削面与砧木的削面相对并轻轻地插入套管。要求套管正好位于砧木 和接穗贴面的中间位置,并使二者削面紧紧贴合在一起。整盘苗嫁接完成后,将苗盘移至苗床,盖好地 膜保湿。 6.11 嫁接后管理 6.11.1 温度管理 冬春季节嫁接育苗,苗床可加盖拱棚保温;夏季育苗,应在育苗温室或大棚上加盖遮阳网。嫁接后 7d内为接口愈合期,温度以白天25℃~26℃、夜间20℃~22℃为宜。接口愈合后,温度转为正常管理, 温度以白天25℃~30℃,夜间16℃~20℃为宜,白天高于32℃要降温,夜间低于15℃要加温。定植前1 周,通风降温炼苗,白天16℃~20℃,夜间10℃~12℃为宜。 6.11.2 湿度管理 嫁接后3d内,苗床覆盖地膜不放风,保持95%以上空气湿度,以地膜下附着水珠为宜;嫁接后第3d~ 7d,每天上午或傍晚揭膜通风1~2次,并及时进行再覆盖保湿,揭膜从苗床两侧开始,防风口由小到大, 放风时间有短到长;嫁接7d后伤口愈合,揭去地膜,转入正常管理,空气相对湿度控制在60%~75%为宜。 6.11.3 光照管理 嫁接后3d内苗床用遮阳网遮光,若遇阴雨天,光照弱,可不遮光。嫁接后第3d~7d,逐渐延长早、 晚见光时间,缩短午间遮光时间。嫁接7d后,伤口愈合,转入常规光照管理。 6.11.4 水肥管理 嫁接后6d~7d内,苗床缺水时从苗盘底部浇小水,不要喷淋,以免影响伤口愈合;嫁接7d~8d后, 嫁接苗伤口愈合,转入正常水肥管理,视幼苗和天气状况,2d~3d淋水1次, 7d~10d 喷施1次0.1%尿 素溶液、或0

pdf文档 DB13-T 2240-2015 茄子集约化嫁接育苗技术规程 河北省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9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9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DB13-T 2240-2015 茄子集约化嫁接育苗技术规程 河北省 第 1 页 DB13-T 2240-2015 茄子集约化嫁接育苗技术规程 河北省 第 2 页 DB13-T 2240-2015 茄子集约化嫁接育苗技术规程 河北省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SC 于 2022-10-24 14:19:44上传分享
友情链接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