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网唯一标准王
ICS 77.040.10 H 22 DB22 吉 林 省 地 方 标 准 DB22/T 2590—2016 汽车用铝合金板材 塑性应变比(r 值)的测定 Aluminum alloy sheet for automotive —Determination of plastic strain ratio 2016 - 12 - 19 发布 吉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2017 - 04 - 01 实施 发 布 DB22/T 2590—2016 前 言 本标准按照 GB/T 1.1-2009 和 GB/T 20001.4-2015 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吉林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提出。 本标准由吉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吉林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吉林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张旭光、马云飞、刘双英、马琢琪。 I DB22/T 2590—2016 汽车用铝合金板材 塑性应变比(r 值)的测定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一种测定汽车用铝合金板材塑性应变比的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厚度范围为1.0 mm~2.5 mm的汽车用铝合金板材塑性应变比(r值)测定。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228.1-2010 金属材料 拉伸试验 第1部分:室温试验方法 GB/T 5027-2007 金属材料 薄板和薄带 塑性应变比(r值)的测定 GB/T 12160-2002 单轴试验用引伸计的标定 3 术语及定义 GB/T 5027-2007 确立的术语及定义、符号适用于本文件。 4 原理 对试样进行拉伸试验,测试指定塑性应变水平下长度和宽度变化,计算塑性应变比r值,应变水平 应该超过屈服延伸阶段,并低于最大力时的塑性应变量。 5 5.1 5.2 5.3 6 试验设备 拉力试验机,应符合 GB/T 228.1-2010 的要求。 测量标距长度的装置应能精确到±0.01 mm 以内,测量宽度的装置应能精确到±0.005 mm 以内。 引伸计应符合 GB/T 12160-2002 中 1 级及以上要求。 试样 6.1 应该按照相关产品标准要求取样,如果产品标准没有规定,按照有关各方的协议取样。 6.2 试样类型及试样制备,包括尺寸公差、形状公差、原始标距标记,应符合 GB/T 228.1-2010 附录 B 的规定。另外还要求在标距范围内试样两边要足够平行,以保证任意两处宽度测量的差值小于宽度测 量平均值的 0.1%。 6.3 除有特殊要求外,试样厚度为样板的厚度。 6.4 试样表面不应有划痕等损伤。 1 DB22/T 2590—2016 7 试验程序 7.1 试验一般在 10 ℃~35 ℃室温条件下进行,当要求在控温条件下进行试验时,温度应控制在 23 ℃±5 ℃。 7.2 试样的夹持方法按照 GB/T 228.1-2010 的规定执行。 7.3 采用手工测量,应在标距范围内至少等间隔测量 3 点原始宽度,并且应包括标距两端点,取其平 均值用于计算塑性应变比。 7.4 采用自动测量,应使用引伸计测量延伸量和至少 1 点的宽度缩小量。 7.5 在塑性变形阶段,应变速率不应超过 0.008/s。 7.6 夹持试样,达到塑性变形阶段时,保持应变速率不超过 0.008/s,进行所需的变形: a) 达到相关产品标准中的指定塑性应变水平; b) 测量相关产品标准中指定塑性应变水平时的试样宽度。 7.7 在手工测量情况下,加力条件下用与测量原始标距和宽度同样的方法,测量标距长 L 和标距内试 样宽度 b。 7.8 在自动测量情况下,应使用引伸计测量指定塑性应变水平的长度和宽度。 7.9 如果试样出现会影响试验结果的横向弯曲,试验无效,应该重新试验。 7.10 如果塑性应变不是均匀的,应采用连续测量的延伸率及对应的宽度变化数据,并运用 8.2 中规定 的统计方法,计算出再现的 r 值。 7.11 有镀层的材料(例如镀锌或有机涂层)测得的 r 值可能不同于没有涂镀层的基体材料。 8 结果表示 8.1 对于人工测量,计算塑性应变比、不同取向的塑性应变比的加权平均值和各向异性度采用术语 3 中规定公式进行计算。 8.2 对于有均匀塑性变形的材料,可以采用单点数据进行计算。但为了有较好的再现性,应采用一个 应变范围的数据计算 r 值。对于有不均匀塑性变形的材料,用下述的 2 种方法可以给出再现性的结果: a) 长度方向真实塑性应变应用公式(1)计算: ⎛ L0 + ΔL F ⎞ ⎟ ............................ (1) − S 0 + mE ⎟⎠ ⎝ L0 ε l = ln⎜⎜ 式中: ε l ——长度方向真实塑性应变,无量纲;; L0 ——原始标距,单位为毫米(mm); ΔL ——标距范围内瞬时延伸量,单位为毫米(mm); S 0 ——原始截面积,单位为平方毫米(mm2); F ——力,单位为牛(N); mE ——拉伸应力应变曲线弹性部分的斜率,单位为兆帕(MPa)。 宽度方向真实塑性应变应用公式(2)计算: 2 DB22/T 2590—2016 ⎛ b0 − Δb νF + S 0 + mE ⎝ b0 ε b = ln⎜⎜ ⎞ ⎟⎟ ⎠ ............................ (2) 式中: ε b ——宽度度方向真实塑性应变,无量纲; b0 ——原始宽度,单位为毫米(mm); Δb ——宽度瞬时收缩量,单位为毫米(mm); S 0 ——原始截面积,单位为平方毫米(mm2); F ——力,单位为牛(N); mE ——拉伸应力应变曲线弹性部分的斜率,单位为兆帕(MPa); ν ——泊松比取0.32,无量纲。 注1:如果采用自动测量公式(1)中的 L 0 应该用 Le 代替,人工测量时, L0 可用实测值代入。 注2:如果材料无明显的弹性应变界限,则 m E 可以采用该材料的弹性模量公称值。 b) 采用近似公式(3)公式(4)计算长度方向和宽度方向真实塑性应变。 长度方向真实塑性应变应用公式(3)计算: ⎛ L0 + ΔL ⎞ ⎟⎟ ................................... (3) ⎝ L0 ⎠ ε l = ln⎜⎜ 式中: ε l ——长度方向真实塑性应变,无量纲; L0 ——原始标距,单位为毫米(mm); ΔL ——标距范围内瞬时延伸量,单位为毫米(mm)。 宽度方向真实塑性应变应用公式(4)计算: ⎛ b0 − Δb ⎞ ⎟⎟ .................................... (4) ⎝ b0 ⎠ ε b = ln ⎜⎜ 式中: ε b —宽度度方向真实塑性应变,无量纲; b0 —原始宽度,单位为毫米(mm); Δb —宽度瞬时收缩量,单位为毫米(mm)。 注1:本方法未将弹性应变从总应变中扣除。 注2:本方法适用于弹性应变小于总应变 10%的情况。 按照公式(1)及公式(2)或公式(3)及公式(4)计算的长度和宽度方向的应变数据,用选择区 域内的长度和宽度方向的应变数据采用最小二乘法,得到其斜率为mr,r值计算应采用公式(5)计算: 3 DB22/T 2590—2016 r= mr ....................................... (5) 1 + mr 式中: r ——塑性应变比,无量纲; mr ——真塑性宽度应变对应真塑性长度应变的线性回归斜率,无量纲。 8.3 8.4 计算结果修约至 0.05。 如果人工和自动测量同一个试样的结果有差别,应评估造成这种差别的原因。 注:材料的非均匀变形可以引起人工和自动测量r值结果的差别。 9 试验报告 试验报告应包括以下内容: a) 本标准的编号; b) 试样的标识; c) 测量方法(人工或自动); d) 试样类型; e) 相对于轧制方向的试样取向; f) 测量对应的塑性应变(或范围),例如:r45/10(单一数据在塑性应变 10%);r45/8~12(线性回归 在塑性应变 8%~12%范围); g) 试验结果; h) 计算 r、 r 、△r 的公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pdf文档 DB22-T 2590-2016 汽车用铝合金板材 塑性应变比(r值)的测定 吉林省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8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8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DB22-T 2590-2016 汽车用铝合金板材 塑性应变比(r值)的测定 吉林省 第 1 页 DB22-T 2590-2016 汽车用铝合金板材 塑性应变比(r值)的测定 吉林省 第 2 页 DB22-T 2590-2016 汽车用铝合金板材 塑性应变比(r值)的测定 吉林省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SC 于 2022-10-24 13:39:15上传分享
友情链接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